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的发展归功于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悟与提炼,它们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千百年间广为传诵。很多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些诗词或气势磅礴,意象壮美,将宏观的地理现象举重若轻的阐述;或精婉细腻,简约唯美,将复杂的地理过程取精用宏的描写。如能在地理教学中巧妙的加以利用,能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面。
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地理必修一教材的第一章主要讲解的是宇宙中的地球。宇宙浩渺无垠,广阔无限,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当人们翘首仰望星空,对那黑沉沉的夜空充满了好奇。中华民族的问天之路,崎岖坎坷,人类曾经做梦都要飞离地球。1958年,毛泽东先生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其中的一句诗句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人运用唯物主义宇宙观,弛骋想象,恢宏而形象地展示了悠悠岁月的流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并适用于赤道地区。“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在赤道附近的地球人在一天24个小时的时间里,可以随着地球的自转旋转八万里,这八万里其实就是赤道的周长,因为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小时,1670千米/小时*24小时≈40000千米(即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指可以巡视宇宙中无数条像银河系那样的星系。
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面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上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上弦月过后,在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便是“上凸月”。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在农历一个月中,月相由新月依次变为上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新月。从初一到十五,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大,月球的亮面朝西;十五那天亮面最大,为满月;从十五到月末,亮面逐渐变小,月球的亮面朝东。
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
“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及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
四、“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
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此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即“夕中万影倾”。
五、“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产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轨道平面之间存在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加上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即“万物兴歇皆自然”。
诗歌的深邃凝练不仅能够展现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能描述地理景观,阐明地理原理,揭示地理规律。因此,我们可以以诗词为纽带,以地理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让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智能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地理必修一教材的第一章主要讲解的是宇宙中的地球。宇宙浩渺无垠,广阔无限,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当人们翘首仰望星空,对那黑沉沉的夜空充满了好奇。中华民族的问天之路,崎岖坎坷,人类曾经做梦都要飞离地球。1958年,毛泽东先生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其中的一句诗句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人运用唯物主义宇宙观,弛骋想象,恢宏而形象地展示了悠悠岁月的流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并适用于赤道地区。“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在赤道附近的地球人在一天24个小时的时间里,可以随着地球的自转旋转八万里,这八万里其实就是赤道的周长,因为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小时,1670千米/小时*24小时≈40000千米(即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指可以巡视宇宙中无数条像银河系那样的星系。
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面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上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上弦月过后,在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便是“上凸月”。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在农历一个月中,月相由新月依次变为上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新月。从初一到十五,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大,月球的亮面朝西;十五那天亮面最大,为满月;从十五到月末,亮面逐渐变小,月球的亮面朝东。
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
“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及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
四、“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
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此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即“夕中万影倾”。
五、“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产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轨道平面之间存在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加上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即“万物兴歇皆自然”。
诗歌的深邃凝练不仅能够展现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能描述地理景观,阐明地理原理,揭示地理规律。因此,我们可以以诗词为纽带,以地理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让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智能和情感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