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智”、“勇”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在很多人心中,就是“聪明”。作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乃在情理之中。孩子的一切表现,在父母眼中总是优秀的,非同一般的、超群绝俗的。作为情感,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智力基本正常的孩子,都会表现出绘画或音乐方面一定的天赋,这乃是整个人类的本能。家长完全不必在此时表现得过分激动,从而张罗着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智”和“聪明”完全不是一回事。庄子书中讲过一个“混沌”的故事,为了感谢他的款待,他的朋友们好心为他开窍,日开一窍,七窍开而混沌死。这应该是警示我们芸芸众生,不必也不能追求七窍洞开、八面玲珑。古来的大智者,往往某些方面表现得弱智。王阳明很大了还不会说话,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手工总是表现得很笨等等,须知,那并不是他们真的笨或者傻,人的七窍,上天帮助他们关上了几窍,好让他们另外的几窍表现出超长的能力。现代教育特别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是否应该如许多机构所希望的那样力求给每个孩子多开几窍?
  “勇”,在很多人心目中,也许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为。一个从小被赞扬“勇敢”的孩子,甚至就是那段时期的孩子王。
  但事实是很多小时候的 “孩子王”,长大之后却往往不一定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也不一定成为一个真正的勇者,也很难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甚至弄不好会危害社会。
  真正的勇者,绝不依靠蛮力,也和莽撞、过激、惹是生非大相径庭。不讲道理、不动脑子、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蛮干,则是“匹夫之勇”,应该加以抑制,而绝不要鼓励。孔子讲“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一个人能好学,庶几和“智”相近。“好学”,就包含着智力的成分和持之以恒的韧劲和历久弥笃的兴趣,这些因素的叠加,庶几够得上一个智者。许多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也许不存在智商的问题,但他却不一定有韧性和兴趣。所表现出来的往往近乎脑筋急转弯式的“聪明”。一望便知之后,没有继之以发奋努力和钻研,真知仍旧不会容易得到。
  孔子“仁”的概念非常大,他用了许多比喻来说明什么是仁。但“仁”的概念依旧没有统一定义,它存在每个人心中,因着个人感受的不同而不同。但一个不尚浮言、不矜不伐,从容裕如,凡事身体力行的人,大体近乎“仁”。孔子进而讲“仁者无忧”。大的原则、大的道理秉持在心中,外在表现就是躬身实践,不求人知、不辨是非,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内心不会起怨尤,“仁者寿”也具有同样的内涵。
  而“知耻近乎勇”,则不是今天一般人心中对“勇”的概念。全世界的民族中,真正强大的民族,是懂礼的民族、是知道节制欲望的民族,也是凡事遵循规律的民族。几个古老民族中,巴比伦文明彻底消亡,那是因为他们穷奢极欲,用无节制的手段消耗着自己的力量,从而在强敌面前土崩瓦解;古罗马文明后期也有类似的倾向。中华文明,因为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化,我们知道那样做是可耻的,知道了这一点,令我们民族成为真正的强者。不论文化、不论铁骑,都不能让我们屈服。民族没变、人种没变、文字没变,生息繁衍至于今日。
  “知耻”不是阳刚的外露,他近乎阴柔的内省。一个知道时时事事警策、反省自身的人,一定是真正的智者。而一个“知耻”的人,从孝敬父母、礼敬兄弟开始,推己及人,也一定是一个真正的仁者。这样的人,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周围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许多正能量会慢慢围着他运作。那么,真正的“勇”也因之而产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