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教学 生命教育 四个维度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或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看着一个个花样的生命被扭曲,在凋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痛心,也应该警醒和反思:我们是否真正有效地发挥了语文“人文性”的作用?是否对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其心理处于多变、不稳定的状态,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各种不良传媒的影响,导致一些初中生出现种种的心理危机,严重影响其成长。同时,初中生又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其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极具吸收力。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一种必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再次肯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认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教师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文化引领、价值导引方面的积极作用。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就已决定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必然。
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于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它主张“全人教育”,旨在引导人正确认识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存意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人得以自由发展,幸福生活。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个纵向包括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感教育三个层次,横向包括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几个和谐关系的立体结构”。①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来展开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引导学生追求自我完善与自身和谐
当今,青少年心理危机之一就是无法准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不能有效自我实现,从而导致一种自卑自弃的心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力图达到完美境界的成长需要。而这种需求反过来又成为人实现这种需求的动力。人与自身的和谐,实际就是指能人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既可以肯定自身优点,又能够直面自己缺点;既明白需要什么,又知道能得到什么;既可接受顺境,又可以承受逆境,基于这种正确的认识而使人感动自我身心的愉悦,情感的满足,以及达到自我实现。因此,人要达到与自身的和谐,就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完成自我实现。
(一)学会完善自我
如上文所说,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对自己的成长有一种期许,而要实现这些期许,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种自我完善在生命教育中更多表现为个性品格的完善,这也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生命教育极为强调的一点。因此,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首先就是引导学生汲取传统“修身”文化的精华,学会完善自我,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不断进步中感受到更多成长的喜悦。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修身养性”,完善自我。《〈论语〉十则》就有很多品德修养的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等等,这些语段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这些有关品格修养的内涵,给予学生積极的启发和熏陶。
笔者在执教《〈论语〉十则》时,就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古人向来崇尚“君子之德”,请你结合课文和实际说说当今商品经济社会的真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德?我们怎样才能养成这些美德?学生在对此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是诚信,有的认为是宽容,有的认为是善于自我反省,有的认为是善于学习……而学生们都有一个共识:只有善于反思和学习,取长补短,人才能养成美好的品德。
通过这道题,笔者将古人的行为修养准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明白反省和学习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养料,为其生命补钙。
(二)学会不懈追求
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会随着人的成长不断发展变化,这也是推动人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他就难以达到自我实现,也就无法追求与自身和谐。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小学时期就是一个人的幼年时期,如果他有一个理想和信念,尽管他长大后会看到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好,他会痛苦和怀疑,但绝对不会陷入虚无主义,因为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他会在痛苦的思索和怀疑之后,从原来那种幼稚的、不自觉的和谐过渡到更高的自觉的和谐,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②可见,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要包含对学生理想前途的教育。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这决定古诗文中有深厚的关于人生追求的文化内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青年时就有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虽年迈仍有建功立业的豪情……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这种执著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必需的生命钙质。教师应该充分运用人文精神润泽学生心灵,使学生人格变得高尚。
笔者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思考:学习《望岳》已让我们看到杜甫的少年壮志,现在学习课文我们再一次感受杜甫的“兼济天下”的宏愿,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的理想又是什么?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有的想做学者研究学问,有的说想做医生济世救人,有的想做运动员竞技赛场,也有的想做老板赚大钱……尽管有些学生的理想不够远大,但是毕竟已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在聆听别人的理想时,也能受到启发。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必须是立足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内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三)学会悦纳自我
如何面对逆境,悦纳自我,也是追求人与自我和谐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走向绝路,往往就是因为无法面对人生的困境。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直面困境,悦纳自我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初中古诗文中有很多蕴含乐观旷达的情怀的篇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遭贬时,以月亮圆缺的自然规律观照自身,悟出悲欢离合也是人生常事,从而对不幸释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虽出仕无门,仍是心怀自信和希望……这种于黑暗发现光明,于绝境看到希望的乐观精神,恰是学生勇于面对困境,学会悦纳自我而不自弃的生命钙质。
笔者在上《行路难》时,就问学生:“如果你在中考时,发挥失常,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你会怎么样?”笔者从课文出发,引导学生对可能出现的人生困境做预想,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样学生才更有勇气直面逆境,悦纳自我而不自弃。
二、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人际交往危机是导致青少年发生暴力和自杀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是群居性动物,当人离开群体或在群体中得不到认同时,就会陷入焦虑、孤独、抑郁的黑洞而难以自拔。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和相处,追求与他人和谐的关系。
(一)重视维系情义
人与他人的和谐主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和谐共生。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人心也渐变冷漠,这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因此,人际交往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主题。
初中古诗文中蕴含浓厚人情美,也能给予学生有益的启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思亲怀乡的浓情,启示学生血浓于水,亲情是割不断的牵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对爱情的执著,启示学生爱情需要执著地追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对爱人的思念,启示学生美好的婚姻值得执著地守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穿越时空的牵挂,启示学生时空割不断真挚的友情……类似的诗句难以尽数。无论是战乱、分离和死别,古人都对亲友有着深切的思念,时空割不断情感的传递。这些诗文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人世情义之美,也启示学生:个体生命永远都是与他人(亲友)生命相牵绊的,亲情、爱情、友情的维系都需要情感的付出,用心努力。
笔者在执教《春望》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古时因交通不便,家书显得尤为珍贵,而今通讯、网络发达,我们是否还需要书信往来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有的认为当今社会虽然无需纸质书信的往来,但是电子邮件、短信等同样扮演书信的角色;有的认为节假日给亲友发发祝福的邮件和短信,有利于增进彼此间情谊,也有的认为现在虽然提倡环保,但是纸质的书信仍然会带给人很大的亲切感……学生各抒己见并从中认识到维系人与人之间情谊的重要意义。
(二)学会承担责任
个体生命永远都是生存于群体之中,承担社会责任是人必需履行的义务。“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群体生命无法生存,个体生命也难以为继;“水涨船高”,当群体生命得以改善,个体生命也将从中受益。这些古老的成语启示我们:个体与群体是一种相生共生的关系。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利他也利己。因此,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加强承担责任的教育。
中国文人向来有“兼济天下”的宏愿,他们将个体生命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铁肩担道义”、“忧国忧民”成为古代真文人的自觉意识。当国家面对危机时,曹刿主动为国出谋划策(《曹刿论战》),墨子日夜兼程去阻止强国(楚国)欺负弱国(宋国)(《公输》),邹忌以自身“比美”之事諷谏齐王以致国家“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杨炯表示“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从军行》),李贺希望能“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课文中还有很多包含忧患意识的诗文,如:杜甫的《春望》、《石壕吏》,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等。无论平民还是臣子,他们都将个体的生存与家、国命运相联系。这些充分展示道义之美的古诗文,能让学生体验“道义”和“社会责任”的重量,同时也启示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人人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学会利他乐群
个人与他人的相处是遵循合作共生的原则。因此,古诗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利他乐群的意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描写了与民同猎的和谐场面,而《大道之行也》更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些都是鲜活的生命教育资源。
笔者在执教《醉翁亭记》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在相同的政治背景和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但是所表达思想感情却有很大差异,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更欣赏哪篇作品的情感,为什么?学生表示赞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但是不认同他“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失意消极心态,大多学生都认同欧阳修坦然面对被贬,并使辖地人民安居乐业是一种可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的学生还认识到欧阳修之乐,是为自己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而一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快乐。笔者通过相似诗文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学会乐群利他,追求与群体的和谐。
三、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部分青少年生命意识的异化表现为无视自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致残害动植物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就告诫学生:“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因此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包含尊重自然生命,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教育。 (一)与自然和谐相融
山水田园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是一处用来欣赏的风光,更是一剂怡情养性,荡涤灵魂的良方,如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所言“与其奇”——古代文人是参与到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的奇妙,而不是作为自然当做对立的客体来观赏。杜甫的《望岳》,郦道元的《三峡》,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袁宏道《满井游记》等诗文都能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庄子能感受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就是因为他能在观鱼时,移情于物,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也是因为他完全沉醉在环境中,融情入景,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和谐的状态。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用这种和谐的生命意识观照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尊重自然生命
《敬畏自然》还说:“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我们时常看到自然的生命在诗文中鲜活跳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诗人是以人生命情感来观照自然生命的,自然物生命的萌发和凋逝都牵动诗人的心绪,引发无尽的欣喜或惋惜之情。
笔者在执教《山中杂诗》(吴均)时,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诗中所展示的生态家园景象。家园为青山翠竹环绕,鸟儿在屋檐与人为邻,这是何等的美丽景象。这种吟诵和对诗歌画面的复现,无疑能有效启发学生: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建设自己的生态家园?
(三)学会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这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所不可忽视的话题。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活用教材,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反思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例如执教《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文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共工是一个不甘压迫、敢于挑战英雄的人,但是他“怒触不周山”的莽撞行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学生通过联系《女娲补天》来思考很快明白:过分改造自然和意图征服自然会给人类生存带来灾难。同样,在《愚公移山》教学中,教师也作适当的拓展,让学生立足保护大自然环境的角度,谈谈对愚公移山这种行为的看法。立足现实,对诗文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也许并不是很切合教材编写的用意,但是古为今用,未尝不是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
四、引导学生感悟人与宇宙的关系
在初中渗透关于人与宇宙关系的生命教育,似乎过于深奥。其实不然,对生命的终极追问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里的“关注脚下”是指人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而“关注天空”则指人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超越现实性的思考。这实际也是指人对人与宇宙关系的追问。
古人在思索人与宇宙关系的时候,常常产生个体生命与有限宇宙时空无限,个体存在短暂与宇宙时空永恒等一系列的无奈体验,从而发出人生无常之哀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就给人一种天地无限,而人生渺小之感;“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也给人以时光匆匆流逝不可挽留之感。乍一看,似乎都是换来“人生苦短”的哀怨。其实不然,《长歌行》中在感慨岁月无情的同时,给予人劝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曹操在《龟虽寿》虽悟出“神龟”、“螣蛇”这些灵物也都生命有限,但仍勃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再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这些诗句虽然都是哀叹世事无常,时间的流逝,但是都能从陈腐的事物中看到新事物的诞生。因此,“中国文学里也确有人生短促的嗟叹”,但是“怀着人生短促的悲哀而歌唱超越它的人的意志力量,才是中国文学的特征”,“歌唱面对困难的意志,显示委身于命运的大观,其中洋溢着对待噩运的浓厚的乐观态度”。③这些不正是古诗文中蕴含的宝贵的生命教育资源吗?
语文教學中应启发学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做一种超越现实的追问,而不宜仅仅局限于眼前生存状态的思考,这样学生的精神才能超越现实的束缚,获得绝对自由。
在初中古诗文中渗透生命的教育内容广泛,难以一一尽述。笔者仅希望对此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尝试,以诗意润泽学生心灵,为生命“加钙”。
注释:
①刘卡静.中学生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8.
②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川合康三(日本).无常观——中日文比较之一端.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张秋玲,王彤彦,张萍萍编著.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教学 生命教育 四个维度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或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看着一个个花样的生命被扭曲,在凋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痛心,也应该警醒和反思:我们是否真正有效地发挥了语文“人文性”的作用?是否对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其心理处于多变、不稳定的状态,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各种不良传媒的影响,导致一些初中生出现种种的心理危机,严重影响其成长。同时,初中生又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其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极具吸收力。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一种必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再次肯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认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教师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文化引领、价值导引方面的积极作用。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就已决定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必然。
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于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它主张“全人教育”,旨在引导人正确认识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存意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人得以自由发展,幸福生活。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个纵向包括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感教育三个层次,横向包括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几个和谐关系的立体结构”。①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来展开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引导学生追求自我完善与自身和谐
当今,青少年心理危机之一就是无法准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不能有效自我实现,从而导致一种自卑自弃的心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力图达到完美境界的成长需要。而这种需求反过来又成为人实现这种需求的动力。人与自身的和谐,实际就是指能人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既可以肯定自身优点,又能够直面自己缺点;既明白需要什么,又知道能得到什么;既可接受顺境,又可以承受逆境,基于这种正确的认识而使人感动自我身心的愉悦,情感的满足,以及达到自我实现。因此,人要达到与自身的和谐,就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完成自我实现。
(一)学会完善自我
如上文所说,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对自己的成长有一种期许,而要实现这些期许,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种自我完善在生命教育中更多表现为个性品格的完善,这也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生命教育极为强调的一点。因此,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首先就是引导学生汲取传统“修身”文化的精华,学会完善自我,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不断进步中感受到更多成长的喜悦。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修身养性”,完善自我。《〈论语〉十则》就有很多品德修养的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等等,这些语段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这些有关品格修养的内涵,给予学生積极的启发和熏陶。
笔者在执教《〈论语〉十则》时,就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古人向来崇尚“君子之德”,请你结合课文和实际说说当今商品经济社会的真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德?我们怎样才能养成这些美德?学生在对此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是诚信,有的认为是宽容,有的认为是善于自我反省,有的认为是善于学习……而学生们都有一个共识:只有善于反思和学习,取长补短,人才能养成美好的品德。
通过这道题,笔者将古人的行为修养准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明白反省和学习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精神养料,为其生命补钙。
(二)学会不懈追求
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会随着人的成长不断发展变化,这也是推动人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他就难以达到自我实现,也就无法追求与自身和谐。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小学时期就是一个人的幼年时期,如果他有一个理想和信念,尽管他长大后会看到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好,他会痛苦和怀疑,但绝对不会陷入虚无主义,因为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他会在痛苦的思索和怀疑之后,从原来那种幼稚的、不自觉的和谐过渡到更高的自觉的和谐,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②可见,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要包含对学生理想前途的教育。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这决定古诗文中有深厚的关于人生追求的文化内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青年时就有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虽年迈仍有建功立业的豪情……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这种执著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必需的生命钙质。教师应该充分运用人文精神润泽学生心灵,使学生人格变得高尚。
笔者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思考:学习《望岳》已让我们看到杜甫的少年壮志,现在学习课文我们再一次感受杜甫的“兼济天下”的宏愿,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的理想又是什么?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有的想做学者研究学问,有的说想做医生济世救人,有的想做运动员竞技赛场,也有的想做老板赚大钱……尽管有些学生的理想不够远大,但是毕竟已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在聆听别人的理想时,也能受到启发。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必须是立足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内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三)学会悦纳自我
如何面对逆境,悦纳自我,也是追求人与自我和谐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走向绝路,往往就是因为无法面对人生的困境。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直面困境,悦纳自我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初中古诗文中有很多蕴含乐观旷达的情怀的篇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遭贬时,以月亮圆缺的自然规律观照自身,悟出悲欢离合也是人生常事,从而对不幸释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虽出仕无门,仍是心怀自信和希望……这种于黑暗发现光明,于绝境看到希望的乐观精神,恰是学生勇于面对困境,学会悦纳自我而不自弃的生命钙质。
笔者在上《行路难》时,就问学生:“如果你在中考时,发挥失常,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你会怎么样?”笔者从课文出发,引导学生对可能出现的人生困境做预想,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样学生才更有勇气直面逆境,悦纳自我而不自弃。
二、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人际交往危机是导致青少年发生暴力和自杀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是群居性动物,当人离开群体或在群体中得不到认同时,就会陷入焦虑、孤独、抑郁的黑洞而难以自拔。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和相处,追求与他人和谐的关系。
(一)重视维系情义
人与他人的和谐主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和谐共生。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人心也渐变冷漠,这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因此,人际交往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主题。
初中古诗文中蕴含浓厚人情美,也能给予学生有益的启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思亲怀乡的浓情,启示学生血浓于水,亲情是割不断的牵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对爱情的执著,启示学生爱情需要执著地追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对爱人的思念,启示学生美好的婚姻值得执著地守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穿越时空的牵挂,启示学生时空割不断真挚的友情……类似的诗句难以尽数。无论是战乱、分离和死别,古人都对亲友有着深切的思念,时空割不断情感的传递。这些诗文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人世情义之美,也启示学生:个体生命永远都是与他人(亲友)生命相牵绊的,亲情、爱情、友情的维系都需要情感的付出,用心努力。
笔者在执教《春望》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古时因交通不便,家书显得尤为珍贵,而今通讯、网络发达,我们是否还需要书信往来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有的认为当今社会虽然无需纸质书信的往来,但是电子邮件、短信等同样扮演书信的角色;有的认为节假日给亲友发发祝福的邮件和短信,有利于增进彼此间情谊,也有的认为现在虽然提倡环保,但是纸质的书信仍然会带给人很大的亲切感……学生各抒己见并从中认识到维系人与人之间情谊的重要意义。
(二)学会承担责任
个体生命永远都是生存于群体之中,承担社会责任是人必需履行的义务。“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群体生命无法生存,个体生命也难以为继;“水涨船高”,当群体生命得以改善,个体生命也将从中受益。这些古老的成语启示我们:个体与群体是一种相生共生的关系。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利他也利己。因此,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加强承担责任的教育。
中国文人向来有“兼济天下”的宏愿,他们将个体生命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铁肩担道义”、“忧国忧民”成为古代真文人的自觉意识。当国家面对危机时,曹刿主动为国出谋划策(《曹刿论战》),墨子日夜兼程去阻止强国(楚国)欺负弱国(宋国)(《公输》),邹忌以自身“比美”之事諷谏齐王以致国家“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杨炯表示“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从军行》),李贺希望能“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课文中还有很多包含忧患意识的诗文,如:杜甫的《春望》、《石壕吏》,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等。无论平民还是臣子,他们都将个体的生存与家、国命运相联系。这些充分展示道义之美的古诗文,能让学生体验“道义”和“社会责任”的重量,同时也启示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人人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学会利他乐群
个人与他人的相处是遵循合作共生的原则。因此,古诗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利他乐群的意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描写了与民同猎的和谐场面,而《大道之行也》更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些都是鲜活的生命教育资源。
笔者在执教《醉翁亭记》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在相同的政治背景和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但是所表达思想感情却有很大差异,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更欣赏哪篇作品的情感,为什么?学生表示赞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但是不认同他“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失意消极心态,大多学生都认同欧阳修坦然面对被贬,并使辖地人民安居乐业是一种可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的学生还认识到欧阳修之乐,是为自己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而一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快乐。笔者通过相似诗文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学会乐群利他,追求与群体的和谐。
三、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部分青少年生命意识的异化表现为无视自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致残害动植物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就告诫学生:“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因此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包含尊重自然生命,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教育。 (一)与自然和谐相融
山水田园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是一处用来欣赏的风光,更是一剂怡情养性,荡涤灵魂的良方,如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所言“与其奇”——古代文人是参与到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的奇妙,而不是作为自然当做对立的客体来观赏。杜甫的《望岳》,郦道元的《三峡》,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袁宏道《满井游记》等诗文都能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庄子能感受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就是因为他能在观鱼时,移情于物,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也是因为他完全沉醉在环境中,融情入景,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和谐的状态。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用这种和谐的生命意识观照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尊重自然生命
《敬畏自然》还说:“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我们时常看到自然的生命在诗文中鲜活跳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诗人是以人生命情感来观照自然生命的,自然物生命的萌发和凋逝都牵动诗人的心绪,引发无尽的欣喜或惋惜之情。
笔者在执教《山中杂诗》(吴均)时,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诗中所展示的生态家园景象。家园为青山翠竹环绕,鸟儿在屋檐与人为邻,这是何等的美丽景象。这种吟诵和对诗歌画面的复现,无疑能有效启发学生: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建设自己的生态家园?
(三)学会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这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所不可忽视的话题。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活用教材,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反思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例如执教《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文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共工是一个不甘压迫、敢于挑战英雄的人,但是他“怒触不周山”的莽撞行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学生通过联系《女娲补天》来思考很快明白:过分改造自然和意图征服自然会给人类生存带来灾难。同样,在《愚公移山》教学中,教师也作适当的拓展,让学生立足保护大自然环境的角度,谈谈对愚公移山这种行为的看法。立足现实,对诗文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也许并不是很切合教材编写的用意,但是古为今用,未尝不是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
四、引导学生感悟人与宇宙的关系
在初中渗透关于人与宇宙关系的生命教育,似乎过于深奥。其实不然,对生命的终极追问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里的“关注脚下”是指人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而“关注天空”则指人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超越现实性的思考。这实际也是指人对人与宇宙关系的追问。
古人在思索人与宇宙关系的时候,常常产生个体生命与有限宇宙时空无限,个体存在短暂与宇宙时空永恒等一系列的无奈体验,从而发出人生无常之哀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就给人一种天地无限,而人生渺小之感;“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也给人以时光匆匆流逝不可挽留之感。乍一看,似乎都是换来“人生苦短”的哀怨。其实不然,《长歌行》中在感慨岁月无情的同时,给予人劝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曹操在《龟虽寿》虽悟出“神龟”、“螣蛇”这些灵物也都生命有限,但仍勃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再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这些诗句虽然都是哀叹世事无常,时间的流逝,但是都能从陈腐的事物中看到新事物的诞生。因此,“中国文学里也确有人生短促的嗟叹”,但是“怀着人生短促的悲哀而歌唱超越它的人的意志力量,才是中国文学的特征”,“歌唱面对困难的意志,显示委身于命运的大观,其中洋溢着对待噩运的浓厚的乐观态度”。③这些不正是古诗文中蕴含的宝贵的生命教育资源吗?
语文教學中应启发学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做一种超越现实的追问,而不宜仅仅局限于眼前生存状态的思考,这样学生的精神才能超越现实的束缚,获得绝对自由。
在初中古诗文中渗透生命的教育内容广泛,难以一一尽述。笔者仅希望对此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尝试,以诗意润泽学生心灵,为生命“加钙”。
注释:
①刘卡静.中学生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8.
②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川合康三(日本).无常观——中日文比较之一端.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张秋玲,王彤彦,张萍萍编著.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