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做优做美生态特色名片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5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盐城黄海湿地正式成为中国第14座也是江苏唯一一座世界自然遗产地。申遗成功,使得盐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禀赋受到了举世关注。作为同时具备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的沿海城市,盐城趁势加快生态特色品牌塑造,做优做美生态特色名片,进一步彰显大美盐城的生态特质和城市魅力。
  扮靓世界自然遗产名片,彰显生态盐城的自然之美。世界自然遗产是国际公认的最具含金量的生态品牌和城市名片,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地区自然资源价值的最高认可。申遗成功之后,盐城倍加珍惜世遗荣誉,主动扛起世遗责任,主动融入全球生态系统治理,以国际标准、世界眼光、科学精神把这块“金字招牌”保护好、打造好,使其含金量日益提高。
  遗产地第一期包括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盐城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和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保护小区。这里是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沿海滩涂湿地,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关键枢纽,是全球数以百万计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作为中国第一块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地貌过程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原真性以及生态物种的多样性、珍稀性,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当前,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遗产地的人类干扰痕迹,使其真正成为百万只候鸟和各类动植物的自由王国。
  扮靓东方湿地之都名片,彰显生态盐城的灵动之美。盐城,是一片碧水浸润的土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盐城充分发挥湿地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抓手,进一步升级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生态名片。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按照《盐城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9—2030)》《盐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盐城市农村河道生态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等方案确定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科学实施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搞好沿海滩涂、河流、湖荡等重要水体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从根本上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二是在城乡规划建设上充分融入湿地元素。以打造具有鲜明盐阜特色的“水城绿都”和秀美田园水乡为目标,在城乡规划、社区布局、建筑设计、景点营造和乡村建设等方面,合理融入丰富多样的湿地元素,多方位地呈现“河海安澜、碧水畅流、岸绿景美、水韵盐阜、湿地之都”的美好神韵。三是结合不同湿地类型重点打造一批精品景观。借鉴杭州的“西溪模式”,以保护为目的,突出生态、人文、休闲等功能的开发,将大洋湾和大纵湖这两个距离市中心最近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打造成盐城市民的“生态会客厅”。在流经市区的串场河、蟒蛇河、新洋港等主要河流沿岸地带,精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风光旖旎的城市内河风光带。在里下河水网地带,以大纵湖、九龙口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主要依托,通过建设一批特色化的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和乡村旅游景点,将马家荡、沙村荡、兰亭荡等11个形态各异的湖泊湖荡串联成具有浓郁苏北水乡特色的生态水廊和旅游观光带,充分展现盐阜大地田园水乡的灵动之美。
  扮靓国家森林城市名片,彰显生态盐城的清新之美。2019年11月,盐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盐城继成功申遗之后获得的又一张重量级生态名片。近年来,盐城以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造林面积连续多年全省第一。盐城不仅在千里海疆建成了百万亩生态防护林,打造出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平原国家森林公园,还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森林小镇、森林村庄。今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入列。截至目前,盐城全市建成市级森林小镇27个、森林村庄317个,建成林业专业村88个。其中,已有35个村跻身国家森林乡村,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功之后,盐城不仅要在增绿、护绿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绿化覆盖率,更要注重森林城市建设的品质提升和特色打造,更高质量地将绿意盎然、清新怡人的盐阜大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典范。同时,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把森林小镇、森林村庄和森林公园建设成高品质、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景点和生态康养基地。
  扮靓特色田园乡村名片,彰显生态盐城的宜居之美。在黄海湿地申遗成功之后,盐城市委、市政府迅速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用好世界自然遗产“金字招牌”,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推动盐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由于严格的保护要求,主要发挥品牌带动作用,而根本动力和主战场在广大乡村。因为乡村是各种生态要素和旅游资源的主要集聚地,乡村面貌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域的生态特质和旅游魅力。
  从2017年6月起,我省启动特色田园鄉村建设,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江苏的率先实践和有效抓手。几年来,盐城作为江苏第一农业大市,以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为目标,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省、市、县级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宜居村庄样本。2019年,盐城有3个村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东台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未来,盐城紧紧把握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黄海湿地成功申遗等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盐城农耕、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立足乡村实际,进一步优化产业、田园、村落等空间格局,培育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呈现既有现代美感、又有历史文化底蕴,还具有鲜明盐阜地域风格的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把盐阜乡村大地打造成人人向往的秀美画廊和宜居胜地。
  扮靓盐阜生态文化名片,彰显生态盐城的人文之美。悠久的发展历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多种文化的汇聚交融,造就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盐阜生态文化。它们以遗址古迹、诗词歌赋、民俗风情、农谚民谣、人文故事等多种形式世代流传、不断丰富、充实着盐阜地域文化的多彩宝库。深入挖掘、提炼盐城海盐文化、农耕文化、湿地文化等多种生态文化形态中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盐阜人民才能智慧、精神风貌的优秀文化元素,并使之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丰富、提升其精神内涵,为盐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跨越注入清新而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内容、形式、传播途径等多方面的创新,将盐城生态文化以丰厚的人文底蕴、清新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艺术美感,鲜活、丰满、新颖地呈现于大众面前,使其以别样的魅力为大美盐城增光添彩。特别是在世遗品牌的塑造、推广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盐城民间艺术和戏剧创作的优势,用传统文化、现代理念、世界语言讲好“盐城故事”。同时,重视非遗文化的文脉传承和产业创新,使东台发绣、大丰麦秆画、射阳农民画、阜宁牛歌等一批非遗文化项目与世遗品牌一起走向世界。不断放大戏剧创作的“盐城现象”,精心打造更多像《鹤魂》《一个真实的故事》等展现和弘扬盐城世遗生态文化的优秀艺术作品,让更多公众感受盐城生态文化之美,有效扩大世遗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孙秋香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24例结肠黑变病(MC),对其病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进行MC的诊断.结果 24例MC中以便秘及服用蒽醌类泻药者居多,也有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患
目的对引起SARS一线医务人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应激源特征进行分析,为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应激源调查量表、经修订的事件影响量表(IES-R)等量表对SARS一线医
便利店发力社区团购,实行无接触配送  传统零售企业一直以来在竞争中奋力奔跑的状态,因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以往零售色彩浓重的春节消费市场一改常态,与亲友礼尚往来的消费取消殆尽,而日常生鲜、线上视听娱乐的消费需求猛增。对于较为依赖线下的传统零售企业,由于疫情极大地削弱了其赖以生存的客流优势,在库存、经营成本等方面承压巨大。但提前转型的零售企业却实现了疫情期间的逆势增长,开拓线上消费及O2
目的 分析鲍温样丘疹病与尖锐湿疣、Bowen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尖锐湿疣、鲍温样丘疹病和Bowen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和分析,同时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
战略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绘就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总体来看,全省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尚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