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会计集中结算对企业财务造成的问题,是完善会计集中结算制度的有效途径,对于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加强财务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分析会计集中结算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是措施制定的基础,因此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集中结算;财务管理
一、会计集中结算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会计集中结算经过几年的运行,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规范了会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利于发挥财务监督职能,有效遏制了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支出。但是会计集中结算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局限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会计部门与结算中心的分离,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盲点,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在会计集中结算的制度下,会计部门与结算中心相分离,造成了对企业实物资产缺乏有效的监管。会计人员很难真正的了解一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只要有单据合法,会计人员就给予办理报销业务。至于单据是否与实物相符,会计人员很难知道。加之实行会计集中结算后,会计人员大幅度精简,大部分的业务只对报账员有要求,这就加重了报账员的工作负担,工作的繁杂性使得报账员对实物资产的定期盘查工作懈怠,再加上报账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账面与实物有出入的情况。在会计集中结算的背景下,会计监督主要靠结算中心报账时进行监督,而这种监督是事后的。所以,会计集中结算虽然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统一,但是却弱化了财务管理职能。
2、会计集中结算的局限性容易使结算中心内部控制缺失,造成财务预算约束风险。强有力的财务预算是会计结算中心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要真正实现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必须整合零级部门进行综合预算。实行会计集中结算,虽然能够改变企业财务管理分散的现状,但是企业总体上的财务预算约束力还不足,预算管理制度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尚未真正的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另外,实行会计集中结算的企业尚未实现规范化的部门预算,支出随意的现象普遍存在,财务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还很薄弱。
3、实行会计集中结算容易造成经费开支标准混乱的现象。在我国企业中,经费开支标准落后于实际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实行会计集中结算更是容易加重这一现象。实行会计集中结算,在保报账业务的审核中,很难把握准确的尺度,不能很好的处理报账业务中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矛盾。这样容易造成与各预算单位之间的冲突。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这样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实行会计集中结算可能对财务管理造成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主要措施有:
1、建立单据管理、凭证审核制度。对于各种业务单据,首先,应明确管理人员,使单据的管理规范化,并杜绝管理人员职务分离的现象。其次,对单据的购入、发出、报销、回收等环节建立单据账簿,并签字,实现相互制约。再次应明确企业各部门业务需要的单据数量,并定期缴销。对各种凭证,首先要保证原始凭证都经过结算中心核实无误后才能进行款项的收支和账务处理;其次要严格审核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审批程序是否齐全。
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财务预算要以企业各部门为单位,把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反映到企业的财务预算中。财务预算应采用综合预算形势,把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统筹,将预算内外的资金全部纳入到财务预算管理中去。因此,进一步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科学而实际的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企业要把所有的财务支出按照杨的标准列入预算中去,预算一经审核就要得到严格的执行。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对各部门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切实强化财务预算管理职能,为会计结算中心提供运行的良好基础。
3、强化内外监控,切实保证财务安全。会计集中结算的结果是财务的集中管理。这样就使得财务管理的风险性集中,因此必须加强内外部的监控,防范风险。每一笔财务支出都要在事前进行严格审核,对款项的金额等进行核对,保证真实、准确、合理。然后才能进行银行划款。要建立和完善大额费用的审批制度以及超指标审批制度、大额借款审批制度等内部监控制度,明确企业责任。同时,会计结算中心应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定时向预算部门反馈财务的使用信息,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保证财务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文静:对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财税金融,2010.
[2]李莉:关于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J],会计实务,2010.
[3]赖芳兰:会计核算中心风险管理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汤洪玉:会计集中结算下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
[5]汪爱珍:会计集中核算下的风险及对策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0.
关键词:会计集中结算;财务管理
一、会计集中结算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会计集中结算经过几年的运行,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规范了会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利于发挥财务监督职能,有效遏制了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支出。但是会计集中结算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局限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会计部门与结算中心的分离,使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盲点,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在会计集中结算的制度下,会计部门与结算中心相分离,造成了对企业实物资产缺乏有效的监管。会计人员很难真正的了解一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只要有单据合法,会计人员就给予办理报销业务。至于单据是否与实物相符,会计人员很难知道。加之实行会计集中结算后,会计人员大幅度精简,大部分的业务只对报账员有要求,这就加重了报账员的工作负担,工作的繁杂性使得报账员对实物资产的定期盘查工作懈怠,再加上报账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账面与实物有出入的情况。在会计集中结算的背景下,会计监督主要靠结算中心报账时进行监督,而这种监督是事后的。所以,会计集中结算虽然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统一,但是却弱化了财务管理职能。
2、会计集中结算的局限性容易使结算中心内部控制缺失,造成财务预算约束风险。强有力的财务预算是会计结算中心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要真正实现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必须整合零级部门进行综合预算。实行会计集中结算,虽然能够改变企业财务管理分散的现状,但是企业总体上的财务预算约束力还不足,预算管理制度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尚未真正的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另外,实行会计集中结算的企业尚未实现规范化的部门预算,支出随意的现象普遍存在,财务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还很薄弱。
3、实行会计集中结算容易造成经费开支标准混乱的现象。在我国企业中,经费开支标准落后于实际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实行会计集中结算更是容易加重这一现象。实行会计集中结算,在保报账业务的审核中,很难把握准确的尺度,不能很好的处理报账业务中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矛盾。这样容易造成与各预算单位之间的冲突。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这样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实行会计集中结算可能对财务管理造成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主要措施有:
1、建立单据管理、凭证审核制度。对于各种业务单据,首先,应明确管理人员,使单据的管理规范化,并杜绝管理人员职务分离的现象。其次,对单据的购入、发出、报销、回收等环节建立单据账簿,并签字,实现相互制约。再次应明确企业各部门业务需要的单据数量,并定期缴销。对各种凭证,首先要保证原始凭证都经过结算中心核实无误后才能进行款项的收支和账务处理;其次要严格审核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审批程序是否齐全。
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财务预算要以企业各部门为单位,把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反映到企业的财务预算中。财务预算应采用综合预算形势,把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统筹,将预算内外的资金全部纳入到财务预算管理中去。因此,进一步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科学而实际的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企业要把所有的财务支出按照杨的标准列入预算中去,预算一经审核就要得到严格的执行。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对各部门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切实强化财务预算管理职能,为会计结算中心提供运行的良好基础。
3、强化内外监控,切实保证财务安全。会计集中结算的结果是财务的集中管理。这样就使得财务管理的风险性集中,因此必须加强内外部的监控,防范风险。每一笔财务支出都要在事前进行严格审核,对款项的金额等进行核对,保证真实、准确、合理。然后才能进行银行划款。要建立和完善大额费用的审批制度以及超指标审批制度、大额借款审批制度等内部监控制度,明确企业责任。同时,会计结算中心应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定时向预算部门反馈财务的使用信息,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保证财务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文静:对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财税金融,2010.
[2]李莉:关于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J],会计实务,2010.
[3]赖芳兰:会计核算中心风险管理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汤洪玉:会计集中结算下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
[5]汪爱珍:会计集中核算下的风险及对策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