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玩具是游戏的工具,而愉悦有益的游戏是每个人享受生活的基本权利;因此玩具不仅是孩子们的伙伴,对渴望释放天真、回归童心的成人而言也必不可少。从一部玩具史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人类的童年史,也能够追溯社会文明的历程。
木制玩具是玩具品类中的一个大类,诞生的年代很早,并且几乎在各个历史時期都可见其身影。长久以来,它除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本身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背后包涵着逐渐完善的人文理念。
在西方,木制玩具除了用作游戏,也作为装饰摆设流行。15世纪的圣诞节,许多木制的小动物就被家家户户当做装点房屋、增加节日气氛的摆件,它们全由手工制作,一般从几英寸到几英尺高不等。后来,单件的玩具增至套装,比如非常出名的“诺亚方舟”、“小小马戏团”玩具套装,就是由多个木制动物组合而成的。除了单纯的静态摆设,到了18世纪,也出现了能够活动的木制玩具。其中一类是在玩具的末端装上活动杆,令其某些部位可以活动运转,比如能爬树、在地上觅食的木制动物;而另一类则是安装弹簧,比如玩偶盒中装着带有弹簧的小人偶,一开盒盖,人偶就顺势蹦跳出来。
在生产木制玩具的国家中,德国凭借其精益求精的工艺而最受称道。18世纪,德国纽伦堡的木制雕刻小动物就凭其低廉的价格、优良的手工,而畅销于欧洲其他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进展,19世纪德国出现了皮带车床,机器逐渐取代手工业的地位,木制玩具也由纯手工制作变成了车床加工和手工打工的结合,如此批量化的生产虽然会抹去纯手工制造的个性化,不过生产效率却得到极大提高。
在木制玩具中,积木和拼图这两种自诞生起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玩具,至今仍广为流传,其结构化的形态和玩儿法,对于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乃至于锻炼身体平衡协调能力都大有裨益。
二
积木的品种主要是建筑类,時至今日,房屋、车站、高塔、城堡乃至世界各种著名景观等都可在积木国度里得以重新展现,多位著名思想家都对这种玩具推崇备至。早在西方启蒙主义時期,洛克和卢梭就提出过适合儿童玩耍的,应该是一些简单天然的玩具,比如小石头、树枝等。19世纪前期,德国著名教育家J.C.F.格兹姆特明确指出积木是寓教于乐的玩具,因为用简单的积木,由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就能堆成栩栩如生的建筑物,好像变魔术一样奇妙,既富有趣味、能够吸引儿童参与,也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极大开拓。
教育家弗罗贝尔则进一步给积木游戏定出理论,并亲自为儿童量身定做了积木。弗罗贝尔原本立志当一名建筑师,但随着阅世经验的增加,他感到投身教育领域才更有意义。19世纪初的德国,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国力的强盛,各领域都施行了改革;而国民教育是改革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分子认为只有唤醒民众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才能够实现民族崛起。弗罗贝尔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将社会转型和个人转型结合在了一起,开始了他事业的新征程。凭借早年积攒的建筑学基础,他发明了10种造型简单却多变的玩具,它们都是一些基本的几何体,被德国人称为“恩物”。其中几种便是积木,分别由一些正方体、长方体、立方体、大三角柱、小三角柱和圆柱体的木头组成,其规格都是固定的。这些木制几何体可以拼建不同的建筑样式,收起来又恰好能够合成一个立方体。这对于培养儿童的结构性思维、增强其空间感非常有帮助,因此弗罗贝尔的积木不仅引发了当時玩具业回归朴素、简单的趋向,还流传下来,成为后世借鉴的模板。
当大工厂生产逐步盛行,19世纪中期,积木被大批量生产,并扩大了规模和容量,开始以当時的富翁别墅为原型,出现了成套的精致积木。它的发明者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查尔斯,他模仿真正的建筑材料,制作出有接头和搭口的积木,人们可以搭建出现实生活中的豪宅。这样,普通人便能体会“住进”漂亮房屋的滋味,从而对生活生出更多美好希翼。19世纪80年代,查尔斯创办了一家玩具公司,将他的发明投入生产、销售。他的产品倍受孩子们青睐,因为他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次造梦的机会。
到了20世纪,特别值得一提的积木品牌是包豪斯和乐高。“一战”前,兼具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艺术性玩具”设计风格流行于欧洲各地,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应此潮流,创造了将艺术和技术完美融合的新型积木。20年代的包豪斯积木线条简洁、配色洗练、造型美观多变,引领了玩具界的潮流。
乐高积木则是由丹麦人奥勒,基奥克发明的。基奥克出生在一个名叫菲尔斯哥夫的村庄,自小和大自然亲近的经历使他对木工这门手艺活儿非常喜爱,他把所有的時间精力都投注在木工活儿中,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手艺,制作出的各式木制小玩意儿惟妙惟肖。在木头的世界里他如鱼得水。后来他成立了一家玩具公司。20世纪30年代他发明了一种可以互相拼插连接的积木,取名为LEGO(乐高),这个名字分别取自Leg和Godt(丹麦语,意为“玩得好”)的前半部,寓意明显。造型别致、变化无穷的乐高积木一经推出大受好评,后来公司也因此而得名。
時至今日,乐高积木仍然流传广泛,俘获了全世界众多儿童的心。它的一个重要生存法则是始终能够与時俱进,为不同年龄的受众设计符合他们趣味的积木,坚持让他们在游戏中永远“play on”(玩乐无极限)。1949年,随着塑料材质的流行,乐高公司将原材料由木头改为塑料,推出了第一款塑料积木。它形体轻便、颜色鲜艳、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很快便打开市场。20世纪50年代,乐高又借鉴穴柱连接原理,对积木加以改良。80年代末,为迎合风行一時的海盗游戏,乐高公司推出海盗组生产线,生产出各种各样海盗主题的积木,好比海盗船、宝藏岛等,大卖特卖,成为最成功的积木玩具。今天,乐高积木得以行销于全球12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亿的受众,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为玩家带去无穷欢乐是乐高不舍的信念和—直的追求。
三
拼图到今天已有200多年历史。最初,拼图并不是只提供给儿童的玩具,而是成人借以增长知识、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18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几乎同時出现了拼图:1762年的法国,一名叫迪马的推销商开始推销地图拼图;同年的英国,一个名叫约翰,斯皮尔斯伯里的印刷工也产生了同样的主意。那時的拼图还比较原始,只是通过手工将图片贴在硬纸板或薄木板上,再把硬板剪成不规则的小块:斯皮尔斯伯里即是这样制作拼图,他将一幅粘好了硬板的英国地图,沿着地图上各个郡县的边缘切割成小片,投入市场。在当時,地图拼图的风行和社会风尚紧密相关:18世纪中叶的英法两国,随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新兴阶级对知识和向海外开疆辟土、拓展市场的需求,使得熟悉地图成为身份的象征,一位资产阶级绅士务必掌握这门知识。所以地图拼图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学校当中引起了热捧潮流,地区、国家、欧洲乃至新大陆的版图都通过这种娱乐方式被人们津津乐道,放松的同時又学习了地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1787年,一名叫威廉,达顿的英国人给拼图增添了新的主题:历史人物。他将英格兰历代国王的肖像放在了拼图上,这又开创了制造商们生产历史主题的拼图的先河。 不过18世纪的拼图一般只是有钱人的游戏,因为它从绘图、着色、粘贴到剪切的一系列程序全由手工制作,用料又比较考究,所以产量有限、成本昂贵,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的东西。直到19世纪初,随着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技艺,成本大大降低,产量极大提高,拼图的内容又一次得到拓宽,拼图才被普通群众所接受;并且受众群体不再仅限于成人,也成了儿童的玩具。
关于拼图还有一个激动人心的传说。那是在1929年让人胆战心惊的西方经济危机中,纽约的那个冬天冷彻心扉,曾经的繁华转眼间萧条一片。在刮着凛冽寒风的街头,一对推销商朋友,约翰,亨利和弗兰克,韦尔,无意中碰见了;但相逢带来的却不是喜悦,而是无奈,因为他们都失业了。生活的失意让彼此愁眉百结,然而他们立在寒风中勉强交谈了几句后,却不无意外地发现对方竟和自己一样没对生活彻底失望,仍然留着一份梦想。同伴的鼓励让他们稍微振作,虽然被冻得瑟瑟发抖,却不由得继续商量着今后的出路。亨利偶然灵光一现,说:“嗨,伙计,我们何不联手制作一些拼图出来?不需要投入很多钱,印上大家喜欢的明星,说不定会有人买的。”没想到他们将这个提议实施后,竟真的收获了巨大成功。在随处可见的报摊上,人们只需花上25美分,就能买到至少有300块碎片的拼图,上边印着代表時下人们梦想的一些名人、事物;然后在拼图过程中,随着手下图形的逐渐完整,就好像你所期盼的梦想也同時在诞生,你拼的不再是单纯的一幅图,而是在拼凑幸福。仅仅25美分,却让人们得以暂時忘记现实忧愁,沉浸在梦境中寻求一份心灵的慰藉和愉悦——这样的娱乐方式,当然会在不论身份地位的所有人之中广受欢迎。虽然四周都是风声鹤唳、惨淡愁苦的背景,可那对始终不曾对生活失去信心和梦想的朋友,却奇迹般地摆脱了困境、一夜致富。而这个故事真正打动人心之处,不在于他们传奇般的成功,而在于他们给世人带去了安慰。
也许,一切玩具最重要的意义即在于此:它是给人带来欢乐、让人在玩耍过程中体会自由和造梦的精灵。
然而反观现状,在如今这个电子化時代,与日俱增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取代了传统玩具的地位,成为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新宠。电子产品固然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它所制造的一切无疑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远不如传统玩具来得真实可感。比如在木制玩具那里,通过触碰那些朴素的木头,我们还能感受到和大自然的一点亲近,天赋里的灵性、想象和自由一日日复苏,体验到真实的触感、色彩和快乐,整个人才会有真正新鲜的存在感;而不会在电子虚假的光怪陆离中迷失,变得呆滞与麻木。
让我们重拾传统玩具,重返昔日的纯真時光。
玩具是游戏的工具,而愉悦有益的游戏是每个人享受生活的基本权利;因此玩具不仅是孩子们的伙伴,对渴望释放天真、回归童心的成人而言也必不可少。从一部玩具史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人类的童年史,也能够追溯社会文明的历程。
木制玩具是玩具品类中的一个大类,诞生的年代很早,并且几乎在各个历史時期都可见其身影。长久以来,它除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本身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背后包涵着逐渐完善的人文理念。
在西方,木制玩具除了用作游戏,也作为装饰摆设流行。15世纪的圣诞节,许多木制的小动物就被家家户户当做装点房屋、增加节日气氛的摆件,它们全由手工制作,一般从几英寸到几英尺高不等。后来,单件的玩具增至套装,比如非常出名的“诺亚方舟”、“小小马戏团”玩具套装,就是由多个木制动物组合而成的。除了单纯的静态摆设,到了18世纪,也出现了能够活动的木制玩具。其中一类是在玩具的末端装上活动杆,令其某些部位可以活动运转,比如能爬树、在地上觅食的木制动物;而另一类则是安装弹簧,比如玩偶盒中装着带有弹簧的小人偶,一开盒盖,人偶就顺势蹦跳出来。
在生产木制玩具的国家中,德国凭借其精益求精的工艺而最受称道。18世纪,德国纽伦堡的木制雕刻小动物就凭其低廉的价格、优良的手工,而畅销于欧洲其他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进展,19世纪德国出现了皮带车床,机器逐渐取代手工业的地位,木制玩具也由纯手工制作变成了车床加工和手工打工的结合,如此批量化的生产虽然会抹去纯手工制造的个性化,不过生产效率却得到极大提高。
在木制玩具中,积木和拼图这两种自诞生起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玩具,至今仍广为流传,其结构化的形态和玩儿法,对于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乃至于锻炼身体平衡协调能力都大有裨益。
二
积木的品种主要是建筑类,時至今日,房屋、车站、高塔、城堡乃至世界各种著名景观等都可在积木国度里得以重新展现,多位著名思想家都对这种玩具推崇备至。早在西方启蒙主义時期,洛克和卢梭就提出过适合儿童玩耍的,应该是一些简单天然的玩具,比如小石头、树枝等。19世纪前期,德国著名教育家J.C.F.格兹姆特明确指出积木是寓教于乐的玩具,因为用简单的积木,由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就能堆成栩栩如生的建筑物,好像变魔术一样奇妙,既富有趣味、能够吸引儿童参与,也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极大开拓。
教育家弗罗贝尔则进一步给积木游戏定出理论,并亲自为儿童量身定做了积木。弗罗贝尔原本立志当一名建筑师,但随着阅世经验的增加,他感到投身教育领域才更有意义。19世纪初的德国,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国力的强盛,各领域都施行了改革;而国民教育是改革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分子认为只有唤醒民众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才能够实现民族崛起。弗罗贝尔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将社会转型和个人转型结合在了一起,开始了他事业的新征程。凭借早年积攒的建筑学基础,他发明了10种造型简单却多变的玩具,它们都是一些基本的几何体,被德国人称为“恩物”。其中几种便是积木,分别由一些正方体、长方体、立方体、大三角柱、小三角柱和圆柱体的木头组成,其规格都是固定的。这些木制几何体可以拼建不同的建筑样式,收起来又恰好能够合成一个立方体。这对于培养儿童的结构性思维、增强其空间感非常有帮助,因此弗罗贝尔的积木不仅引发了当時玩具业回归朴素、简单的趋向,还流传下来,成为后世借鉴的模板。
当大工厂生产逐步盛行,19世纪中期,积木被大批量生产,并扩大了规模和容量,开始以当時的富翁别墅为原型,出现了成套的精致积木。它的发明者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查尔斯,他模仿真正的建筑材料,制作出有接头和搭口的积木,人们可以搭建出现实生活中的豪宅。这样,普通人便能体会“住进”漂亮房屋的滋味,从而对生活生出更多美好希翼。19世纪80年代,查尔斯创办了一家玩具公司,将他的发明投入生产、销售。他的产品倍受孩子们青睐,因为他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次造梦的机会。
到了20世纪,特别值得一提的积木品牌是包豪斯和乐高。“一战”前,兼具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艺术性玩具”设计风格流行于欧洲各地,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应此潮流,创造了将艺术和技术完美融合的新型积木。20年代的包豪斯积木线条简洁、配色洗练、造型美观多变,引领了玩具界的潮流。
乐高积木则是由丹麦人奥勒,基奥克发明的。基奥克出生在一个名叫菲尔斯哥夫的村庄,自小和大自然亲近的经历使他对木工这门手艺活儿非常喜爱,他把所有的時间精力都投注在木工活儿中,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手艺,制作出的各式木制小玩意儿惟妙惟肖。在木头的世界里他如鱼得水。后来他成立了一家玩具公司。20世纪30年代他发明了一种可以互相拼插连接的积木,取名为LEGO(乐高),这个名字分别取自Leg和Godt(丹麦语,意为“玩得好”)的前半部,寓意明显。造型别致、变化无穷的乐高积木一经推出大受好评,后来公司也因此而得名。
時至今日,乐高积木仍然流传广泛,俘获了全世界众多儿童的心。它的一个重要生存法则是始终能够与時俱进,为不同年龄的受众设计符合他们趣味的积木,坚持让他们在游戏中永远“play on”(玩乐无极限)。1949年,随着塑料材质的流行,乐高公司将原材料由木头改为塑料,推出了第一款塑料积木。它形体轻便、颜色鲜艳、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很快便打开市场。20世纪50年代,乐高又借鉴穴柱连接原理,对积木加以改良。80年代末,为迎合风行一時的海盗游戏,乐高公司推出海盗组生产线,生产出各种各样海盗主题的积木,好比海盗船、宝藏岛等,大卖特卖,成为最成功的积木玩具。今天,乐高积木得以行销于全球12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亿的受众,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为玩家带去无穷欢乐是乐高不舍的信念和—直的追求。
三
拼图到今天已有200多年历史。最初,拼图并不是只提供给儿童的玩具,而是成人借以增长知识、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18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几乎同時出现了拼图:1762年的法国,一名叫迪马的推销商开始推销地图拼图;同年的英国,一个名叫约翰,斯皮尔斯伯里的印刷工也产生了同样的主意。那時的拼图还比较原始,只是通过手工将图片贴在硬纸板或薄木板上,再把硬板剪成不规则的小块:斯皮尔斯伯里即是这样制作拼图,他将一幅粘好了硬板的英国地图,沿着地图上各个郡县的边缘切割成小片,投入市场。在当時,地图拼图的风行和社会风尚紧密相关:18世纪中叶的英法两国,随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新兴阶级对知识和向海外开疆辟土、拓展市场的需求,使得熟悉地图成为身份的象征,一位资产阶级绅士务必掌握这门知识。所以地图拼图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学校当中引起了热捧潮流,地区、国家、欧洲乃至新大陆的版图都通过这种娱乐方式被人们津津乐道,放松的同時又学习了地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1787年,一名叫威廉,达顿的英国人给拼图增添了新的主题:历史人物。他将英格兰历代国王的肖像放在了拼图上,这又开创了制造商们生产历史主题的拼图的先河。 不过18世纪的拼图一般只是有钱人的游戏,因为它从绘图、着色、粘贴到剪切的一系列程序全由手工制作,用料又比较考究,所以产量有限、成本昂贵,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的东西。直到19世纪初,随着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技艺,成本大大降低,产量极大提高,拼图的内容又一次得到拓宽,拼图才被普通群众所接受;并且受众群体不再仅限于成人,也成了儿童的玩具。
关于拼图还有一个激动人心的传说。那是在1929年让人胆战心惊的西方经济危机中,纽约的那个冬天冷彻心扉,曾经的繁华转眼间萧条一片。在刮着凛冽寒风的街头,一对推销商朋友,约翰,亨利和弗兰克,韦尔,无意中碰见了;但相逢带来的却不是喜悦,而是无奈,因为他们都失业了。生活的失意让彼此愁眉百结,然而他们立在寒风中勉强交谈了几句后,却不无意外地发现对方竟和自己一样没对生活彻底失望,仍然留着一份梦想。同伴的鼓励让他们稍微振作,虽然被冻得瑟瑟发抖,却不由得继续商量着今后的出路。亨利偶然灵光一现,说:“嗨,伙计,我们何不联手制作一些拼图出来?不需要投入很多钱,印上大家喜欢的明星,说不定会有人买的。”没想到他们将这个提议实施后,竟真的收获了巨大成功。在随处可见的报摊上,人们只需花上25美分,就能买到至少有300块碎片的拼图,上边印着代表時下人们梦想的一些名人、事物;然后在拼图过程中,随着手下图形的逐渐完整,就好像你所期盼的梦想也同時在诞生,你拼的不再是单纯的一幅图,而是在拼凑幸福。仅仅25美分,却让人们得以暂時忘记现实忧愁,沉浸在梦境中寻求一份心灵的慰藉和愉悦——这样的娱乐方式,当然会在不论身份地位的所有人之中广受欢迎。虽然四周都是风声鹤唳、惨淡愁苦的背景,可那对始终不曾对生活失去信心和梦想的朋友,却奇迹般地摆脱了困境、一夜致富。而这个故事真正打动人心之处,不在于他们传奇般的成功,而在于他们给世人带去了安慰。
也许,一切玩具最重要的意义即在于此:它是给人带来欢乐、让人在玩耍过程中体会自由和造梦的精灵。
然而反观现状,在如今这个电子化時代,与日俱增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取代了传统玩具的地位,成为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新宠。电子产品固然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它所制造的一切无疑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远不如传统玩具来得真实可感。比如在木制玩具那里,通过触碰那些朴素的木头,我们还能感受到和大自然的一点亲近,天赋里的灵性、想象和自由一日日复苏,体验到真实的触感、色彩和快乐,整个人才会有真正新鲜的存在感;而不会在电子虚假的光怪陆离中迷失,变得呆滞与麻木。
让我们重拾传统玩具,重返昔日的纯真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