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奢靡享乐关乎治国理政之本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甚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反对“四风”,其中就包括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一对孪生姐妹,大凡热衷于搞奢靡之风者,往往是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追求者。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反对奢靡享乐不仅关乎党风政风、更关乎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一言以蔽之,反对奢靡享乐关乎治国理政之本。古人讲“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其中的道理不可不察。
  一
  奢靡享乐之风败坏党风政风,腐化政治生态。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而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讲究排场、挥霍浪费,楼堂馆所何其豪华,迎来送往何其热闹,鸟语花香何其艳丽,觥筹交错何其铺张。一些党员干部追名逐利、贪图享受,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个别人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甚至过着朝歌夜弦、醉生梦死、乐不思蜀的生活。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如果任由党政机关的奢靡享乐之风蔓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隔开,党和政府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中国历史上统治集团因骄奢淫逸而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我们不能引以为戒,从狠刹奢靡享乐之风入手,净化政治生态,改善党风政风,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难免会导致“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令人嗟叹的结局。
  奢靡享乐之风危害社会风尚,使物欲横流、民德趋薄。我国传统社会历来把良风美俗视为为政之本。古语有云:“风俗,天下之大事也。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而要教化人心、敦风化俗,就必须把提倡艰苦朴素、防止奢靡享乐视为急务,正所谓“国家欲安黎庶,莫先于厚风俗,厚风俗莫要于崇节俭。”启蒙时期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对此也有相同看法,他曾尖锐地提出:“奢靡问题究竟关乎什么问题?它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让国家煊赫而短暂,还是使国家有德而长久。”何以如此?因为“奢靡之风一盛行,必然会败坏风尚”,而良好的社会风尚“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奢靡享乐之风腐蚀国家德性,弱化民族精神风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雄健质朴之风曾使历史上多少不起眼的小部族勃然而兴、称雄一时!奢靡享乐之风则毁灭了多少煊赫一时的太平盛世!一旦奢靡之风蔓延、享乐主义盛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斗志就会被消磨。南陈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灰飞烟灭,开元盛世在霓裳羽衣曲的莺歌燕舞中遽然转衰。早年罗马共和国凭着刚毅质朴的德性,打败了繁荣富庶的迦太基,直至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使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而后来罗马帝国把当时西方世界的财富都搜刮一空后,自己却被那些根本不知财富为何物的“蛮族”所灭。由此可见奢靡享乐之风对国家德性的腐蚀作用,它与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趣味,与质朴刚健、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奢靡享乐之风加剧贫富分化,损害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曾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勤劳的工人阶层的饥饿痛苦”同富人“粗野的或高雅的奢侈浪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孟德斯鸠也曾说过:“奢侈与财富不均永远成正比。一个国家里,财富分配如果均匀,就不会有奢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却已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各类令人瞠目的天价烟酒、豪车名表,很多人趋之若鹜。与此同时,却还有一些人在为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计问题发愁。奢靡享乐之风加深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裂痕,助长了被剥夺感和仇富心理,损害了基本的公平正义,大大增加了社会不和谐因素。
  二
  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同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群众意识淡漠直接相关。我们党历来提倡党员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早在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必须警惕“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多次强调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但现在仍有个别党员干部把党性挂在嘴上,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人生旨趣庸俗败坏,精神世界空虚堕落,把手中的权力当作实现奢靡享乐生活方式的手段,除了奢靡享乐和谋取私利之外不知还有什么更高的人生追求。有的党员干部特权思想比较严重,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对人民疾苦则麻木不仁,缺乏最起码的感知和体认。总之,奢靡享乐之风是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不相容的,是“精神缺钙”和低级趣味的表现,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社会转型期。在社会创造活力被空前激发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等现象。加之社会上弥漫着一股喧嚣浮躁的气息,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人价值迷茫、心灵空虚,这些都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公款消费等滥用公权力行为还没有受到足够的制约和监督,廉政文化建设还显薄弱,这些都助长了奢靡享乐之风的盛行。
  肆虐全球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助长了当代社会的奢靡享乐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讲,奢靡享乐之风是一种席卷全球的“社会病”。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批判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失去了建立在新教伦理基础上的传统合法性,它鼓励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倡导奢靡挥霍而不是节俭。这种消费主义价值观赋予无节制的消费以个人成功、社会进步的正当性意义,鼓吹“奢靡享乐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等错误观点。这直接导致奢靡享乐之风的盛行,导致传统美德和超越性价值的式微,导致当代西方社会面临深刻的历史文化危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消费主义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甚嚣尘上,也深深影响了我国城乡社会,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沦为它的俘虏。
  奢靡享乐之风还植根于人内心深处无止境的欲求和虚荣、炫耀心理。老子曾劝导世人“去甚、去奢、去泰”。寥寥数语,知易行难。古往今来,试问有多少人能真正领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真谛,在恬淡中品尝生活的韵味?人不仅容易沦为无止境的“绝对欲求”的奴隶,往往还受源自人际比较的“相对欲求”的束缚。按照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说法,让许多人趋之若鹜的乃是“满足让我们感到高高在上,感到自己比同伴优越”的心理。一些人汲汲营营地追逐奢靡享乐、讲排场比阔气,一个深层次的动机正是以此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满足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虚荣心。   三
  整治奢靡享乐之风必须在党员干部中牢牢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意识,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一个人生了病,就要看医生。思想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医治,及时打针吃药,决不能讳疾忌医。要像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所说的“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整治党员干部奢靡享乐之风的一剂良方,就是切实有效地开展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教育。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济如何发展、物质如何改善,艰苦奋斗都应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讲究吃穿、比薪水高低、贪图享乐、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这些都是同共产党人的情操格格不入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大敌。过去我们常讲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一块苦,现在虽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谈不上一块苦,但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奢靡享乐之风。
  整治奢靡享乐之风必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尤其要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当前,奢靡享乐之风的一个重要主体是公职人员,一个重要源头是公款消费等行为缺乏有效监管。有的干部什么钱都敢花、什么钱都敢挪用,办公经费敢拿来吃喝,扶贫救灾款项也敢拿来挥霍。鉴于此,必须严格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使那些以手中权力换取奢靡享乐的公职人员付出沉重代价。党风政风决定民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领导干部带头示范,自觉落实各项制度,杜绝奢靡享乐,才能让反对奢靡享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整治奢靡享乐之风必须坚决破除思想误区,特别要反对消费主义等助长奢靡享乐的观念。受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影响,一些人借所谓“奢靡享乐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的观点为奢靡享乐之风背书。这种主张往往披着学术外衣,有一定的迷惑性。倘若单纯从经济学视角看,适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能起到一定拉动作用,过分强调节俭会影响消费,的确不利于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如果再往前跨一步,得出应当鼓励奢靡享乐的结论,那就不免流于荒谬。当前,各地各单位反对奢靡享乐之风正取得积极进展,同时难免会有个别高端消费行业受到影响,个别消费统计数据下滑。面对这种情况,是乘势前进,把反对奢靡享乐之风这场硬仗继续打好,还是观望甚至停滞不前?在这一重要问题上,我们不能只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迷失根本、迷失方向。鉴于奢靡享乐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威胁,那种罔顾世世代代的经验,硬说奢侈享乐造就国家辉煌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必须予以批判、澄清。
  整治奢靡享乐之风归根结底要靠高远的精神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引导。“徒法不足以自行。”从各国历史看,限制奢靡享乐的法律几乎同政治社会同样古老,然而,奢靡享乐之风却屡禁不止。要根治奢靡享乐之风,必须从内心深处拔除奢靡享乐的低级趣味,代之以健康、高尚的趣味。平庸的灵魂往往沉湎于奢靡享乐,伟大的心灵总是被伟大的事业所吸引,无暇且不屑于追求奢靡享乐。正如卢梭所言:“讲究排场与讲求诚实,这两种追求是不可能同时并存于正直之士的心中的。被许多无益之事败坏了的心,是不可能追求伟大的目标的。”有志气、有担当的当代中国人不应忘却“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古训,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追求,有为全人类最美好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没有这种精气神,就不免跌入追逐低级趣味的奢靡享乐的泥潭。当前,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艰苦奋斗光荣、奢靡享乐可耻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心浮气躁、唯利是图的社会心态,反对竞相攀比、炫耀斗富的不良风气,努力塑造去奢返简、刚健质朴的社会风尚,夯实反对奢靡享乐的社会心理基础。相比法律和制度建设,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建设更为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张纪)
其他文献
如何才能办成深受农村党员欢迎的基层党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源头镇基层党校紧紧围绕为农村党员解答热点难点、为农村党员提供致富技能、为农村党员创造幸福生活三项根本标准,使基层党校更加顺应农村党员的需要,深受广大农村党员的欢迎。  解答热点难点。源头镇基层党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实行菜单式培训,培训内容由各村农村党员根据需要“按需点单”,专门讲授农村党员最需要、最爱听的内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认真读懂这部引领时代而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可以更深入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思想体会篇  我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要发自内心地学、自动自发地学、自觉自愿地学,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
在全党全社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熱潮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和中外读者见面了。这本书连同2014年9月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为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今年4月12日,86岁的王在富去世了。这位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原党支部书记,留给乡亲们的,是深切的缅怀和永久的追思。  50多年来,王在富凭着敢为人先的闯劲、甘当重任的干劲、忘我牺牲的拼劲,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糠包村”,变成了闻名全省、全国的小康村和文明村。村民都住进16层的公寓楼,享受着中央空调四季如春的舒适环境,过上了“
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能像她一样,在短短7年间,培养了200多位享誉中外的艺术家,为世界艺术殿堂增添了中国光辉;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能像她一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作出《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白毛女》《南泥湾》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艺术经典,她铸造了民族文艺史和教育史上的两座丰碑。  她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鲁迅艺术学院。今年是鲁艺80华诞,八十载沐风栉
这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代表国家进行海洋执法,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他们经常站在涉外斗争的最前沿。  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坚守在祖国东海、南海的风口浪尖,出没于惊涛骇浪与暗礁险滩。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闹市、远离亲人,忍守清贫与寂寞,把青春岁月和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的海监事业,是一群热血男儿,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他们,就是中国海监66号船的全体成员,一支守护祖国万里海疆,却长期默默无闻、鲜为人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江苏省苏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创新方法,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防止组织生活“弱化”“变味”“随意”“老调”,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主责主业上要有担当性,防止组织生活“弱化”。把严格组织生活责任落实到党委(党组)。探索联建路子,将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的领导责任、部门党委(
【摘要】菲律宾试图避开主权问题,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仲裁机制的漏洞,否定“九段线”的意义和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将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岛屿的问题异化为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围绕几个岛屿地位和归属的争议。这样做并不能实质性改变南海的现状,反而会恶化与中国的长期关系,因而是短视的。中国方面应该抓住相关机会,利用各种渠道多做工作,最大可能减少仲裁案的不利影响。  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始末  20世纪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韶山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把韶山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高地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提供重要保证。  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政治自觉。韶山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始终保持韶山的革命本色。把红色基因体现在忠诚维护核心上。
3年前,我第一次在山路的颠簸曲折中,回到四川大巴山里婆家的祖屋过年。那年回京后,我写的一篇随感《大巴山农民除夕夜的梦想:走好路 住好房》发表在《党建》杂志上。后来听说婆家村里的支书看到了,支部里几个老党员感慨不已。这3年间,老家每每有新的变化,他们都及时相告。前年通往村里的路修好了,他们千叮万嘱,让我们一定要回去看一看,走一走。沿着一路的乡情,今年我再次从北京回到千里之外的婆家,而这回乡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