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之一,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因为学生只有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动起来,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路,才有可能都得到快速发展。让学生动起来,指导学生在掌握“读、听、说、记、思、写、用”等基本方法,是有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学生主体;数学教学;学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指导学生在掌握“读、听、说、记、思、写、用”等基本方法,是使学生动起来的有效手段。
一、指导学生读
读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途径。数学中的读书就是阅读数学课本。它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读标题,标题是教材每一章节内容的概括。因而,应指导学生细细体味标题的内涵。二是读例题,例题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题,使他们领会其中的思想方法。三是读插图,课本中的插图是文字的有益补充和说明,让学生读插图,领会道理,深入理解。四是读公式,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文字语言读出来。五是读结语, 结语有助于学生把握要点,要让他们多读,并读懂。
二、指导学生听
不是上幼儿园就开始听课了吗?谁不会听课呢?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用正确的方法听课,这就导致学习效率差。要想让学生听好课,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要只背结论,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再次,学生还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地记好笔记。
三、指导学生说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指导学生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记忆过程中,也要教会学生记笔记,为记忆“备份”。但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以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因此,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二是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点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三是记课堂小结,学生记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指导学生思
在课堂中,学生不仅要人“动起来”,脑也要“动起来”。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活动过程,要使学生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是用耳朵去听。通过组织学生量一量、做一做,引导他们去探索,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心理过程内化。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引导学生善于变式思考,对于问题,改变条件,让学生在变中求活,在变中找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每个数学知识点只有融合到系统化的数学中才是有用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会想”也就是会“思考”,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
六、指导学生写
书写不同于其他能力需要天赋,书写只要肯下工夫就会取得好的效果!我觉得书写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严格要求,更需要科学地指导,因为数学作业书写是无格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在我的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书写能力,我曾做过以下尝试:首先在字迹上要求学生尽量美观大方,其次保持纸面的干净、整洁,错题不要在原题上涂抹,在该题后面重新再做一遍。目的是既能保持感官上的工整,而又可以将正确的与错误的加以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错误所在,更扎实的掌握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们的书写习惯渐渐的好起来,书写不仅规范,而且画图也改变了以往的徒手画,每次都用直尺画得很标准,格式很清晰,这样不仅在感官上让人很舒服,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作业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七、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学习数学要求学生会读、会听、会记、会想、会说、会写、会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促使学生动起来。这样,数学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学生主体;数学教学;学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指导学生在掌握“读、听、说、记、思、写、用”等基本方法,是使学生动起来的有效手段。
一、指导学生读
读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途径。数学中的读书就是阅读数学课本。它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读标题,标题是教材每一章节内容的概括。因而,应指导学生细细体味标题的内涵。二是读例题,例题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题,使他们领会其中的思想方法。三是读插图,课本中的插图是文字的有益补充和说明,让学生读插图,领会道理,深入理解。四是读公式,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文字语言读出来。五是读结语, 结语有助于学生把握要点,要让他们多读,并读懂。
二、指导学生听
不是上幼儿园就开始听课了吗?谁不会听课呢?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用正确的方法听课,这就导致学习效率差。要想让学生听好课,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要只背结论,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再次,学生还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地记好笔记。
三、指导学生说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指导学生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记忆过程中,也要教会学生记笔记,为记忆“备份”。但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以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因此,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二是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点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三是记课堂小结,学生记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指导学生思
在课堂中,学生不仅要人“动起来”,脑也要“动起来”。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活动过程,要使学生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是用耳朵去听。通过组织学生量一量、做一做,引导他们去探索,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心理过程内化。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引导学生善于变式思考,对于问题,改变条件,让学生在变中求活,在变中找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每个数学知识点只有融合到系统化的数学中才是有用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会想”也就是会“思考”,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
六、指导学生写
书写不同于其他能力需要天赋,书写只要肯下工夫就会取得好的效果!我觉得书写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严格要求,更需要科学地指导,因为数学作业书写是无格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在我的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书写能力,我曾做过以下尝试:首先在字迹上要求学生尽量美观大方,其次保持纸面的干净、整洁,错题不要在原题上涂抹,在该题后面重新再做一遍。目的是既能保持感官上的工整,而又可以将正确的与错误的加以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错误所在,更扎实的掌握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们的书写习惯渐渐的好起来,书写不仅规范,而且画图也改变了以往的徒手画,每次都用直尺画得很标准,格式很清晰,这样不仅在感官上让人很舒服,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作业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七、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学习数学要求学生会读、会听、会记、会想、会说、会写、会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促使学生动起来。这样,数学教学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