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目前我国政府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带来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变革。港航类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路径,才能把握先机,决胜发展。
【关键词】港航类高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路径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解析
早在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印尼时在国会演讲中首次提出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后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就是现在“一带一路”的简称),之后,党政要人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共建“一带一路”,引起国内外媒体和官方的密切关注。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我国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战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必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最初提出时很多人认为主要是为了加强与东南亚相关国家的合作,随着该战略的日益完善和深入推进,人们逐步认识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三大航线辐射三大地域:南洋航线辐射东南亚诸国;西洋航线辐射西南亚和东非沿海并绕行美洲诸国;东洋航线辐射朝鲜和日本。其实该战略不仅局限于上述地区,它所涉及的区域和范围更为宽泛,规模更为宏大,它涵盖东盟、西亚、南亚、北非、欧洲等多个地区,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对于加强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推动区域内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等领域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意义重大。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当其冲将对我国沿海港口及周边城市产生直接影响,使中国沿海港口和城市的功能发生质的变化和量的提高,而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又反过来必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进一步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港航类高职院校因海而生、因海而盛,大多都是依托沿海城市和所属港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国家加快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过程中,港航类高职院校应当以城市和港口为依托和中介,主动出击,有所作为,创造和利用自身优势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良性互动,在战略的推动和落实中把握机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港航类高职院校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路径
核心竞争力事关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明确港航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有的放矢的进行发展策略对接,是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第一步。目前,学界公认的港航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四个方面,因此我们探索港航类高职院校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途径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育教学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港航类高职院校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深入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发展需求,组织专门人员调查战略影响下的相关行业最新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调整。教育教学中,依托港口和航运业,引入行业和企业项目,重点推进港航类专业建设的教育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立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抓住机遇,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大背景为依托,以航运类、港口类、贸易类等相关专业为龙头,引入港航特色的行业标准和企业管理规范,与行业和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开发和建设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商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带动学校整体全面发展。加强内涵建设,融入战略发展大环境。此外,作为培养港航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主体,港航类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尝试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订单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
第二,科研创新方面,整合科研资源,增强科研与技术开发实力,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港航类高职应当顺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需要,整合科研资源,增强科研与技术开发实力,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改革,引导相关专业和教师积极开展与相关行业企业的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鼓励和引导教师根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发展要求合作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相关业务。
第三,社会服务方面,立足港航,开展相关职业培训,增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辐射带动能力。港航类高职院校在推动我国港航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港航类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港航资源优势,在出色完成在校学生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全面的培训内容和培训体系:一方面为港航类相关企业提供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岗前培训、知识更新服务、技能提升培训、综合素质测评训练等培训项目,满足企业对紧缺人力资源素质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配套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区域培训,为本地范围内相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与该战略推进相配套的各种管理文化培训服务。这对于充分发挥港航类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中的引领作用,增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辐射带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文化传承方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影响力。港航类高职院校需要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所谓“引进来”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把握国际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开拓和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方法,积极引进国外院校的优秀高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将外来的先进的理念、知识、技术以及国际领先的服务标准、评价标准和职业标准等融入本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平台向相关发展中地区和国家输出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特色先进资源,建立与境外学校和企业跨境合作关系,邀请外国公司职工到校培训,建立互派学生留学和教师留学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一定程度上扩大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关键词】港航类高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路径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解析
早在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印尼时在国会演讲中首次提出要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后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就是现在“一带一路”的简称),之后,党政要人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共建“一带一路”,引起国内外媒体和官方的密切关注。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我国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战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必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最初提出时很多人认为主要是为了加强与东南亚相关国家的合作,随着该战略的日益完善和深入推进,人们逐步认识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三大航线辐射三大地域:南洋航线辐射东南亚诸国;西洋航线辐射西南亚和东非沿海并绕行美洲诸国;东洋航线辐射朝鲜和日本。其实该战略不仅局限于上述地区,它所涉及的区域和范围更为宽泛,规模更为宏大,它涵盖东盟、西亚、南亚、北非、欧洲等多个地区,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对于加强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推动区域内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等领域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意义重大。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当其冲将对我国沿海港口及周边城市产生直接影响,使中国沿海港口和城市的功能发生质的变化和量的提高,而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又反过来必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进一步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港航类高职院校因海而生、因海而盛,大多都是依托沿海城市和所属港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国家加快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过程中,港航类高职院校应当以城市和港口为依托和中介,主动出击,有所作为,创造和利用自身优势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良性互动,在战略的推动和落实中把握机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港航类高职院校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路径
核心竞争力事关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明确港航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有的放矢的进行发展策略对接,是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第一步。目前,学界公认的港航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四个方面,因此我们探索港航类高职院校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途径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育教学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港航类高职院校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深入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发展需求,组织专门人员调查战略影响下的相关行业最新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调整。教育教学中,依托港口和航运业,引入行业和企业项目,重点推进港航类专业建设的教育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立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抓住机遇,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大背景为依托,以航运类、港口类、贸易类等相关专业为龙头,引入港航特色的行业标准和企业管理规范,与行业和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开发和建设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商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带动学校整体全面发展。加强内涵建设,融入战略发展大环境。此外,作为培养港航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主体,港航类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尝试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订单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
第二,科研创新方面,整合科研资源,增强科研与技术开发实力,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港航类高职应当顺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需要,整合科研资源,增强科研与技术开发实力,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改革,引导相关专业和教师积极开展与相关行业企业的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鼓励和引导教师根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发展要求合作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等相关业务。
第三,社会服务方面,立足港航,开展相关职业培训,增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辐射带动能力。港航类高职院校在推动我国港航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港航类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港航资源优势,在出色完成在校学生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全面的培训内容和培训体系:一方面为港航类相关企业提供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岗前培训、知识更新服务、技能提升培训、综合素质测评训练等培训项目,满足企业对紧缺人力资源素质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配套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区域培训,为本地范围内相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与该战略推进相配套的各种管理文化培训服务。这对于充分发挥港航类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中的引领作用,增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辐射带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文化传承方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影响力。港航类高职院校需要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所谓“引进来”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把握国际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开拓和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方法,积极引进国外院校的优秀高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将外来的先进的理念、知识、技术以及国际领先的服务标准、评价标准和职业标准等融入本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平台向相关发展中地区和国家输出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特色先进资源,建立与境外学校和企业跨境合作关系,邀请外国公司职工到校培训,建立互派学生留学和教师留学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一定程度上扩大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