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北京市普仁医院泌尿外科2002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例盆腔孤
【机 构】
:
北京市普仁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此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北京市普仁医院泌尿外科2002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例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2 ~62岁,中位年龄52岁.4例患者为体检发现,无临床症状,1例伴腰痛.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较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物,其中1例伴有黏液样改变,仅1例MRI见典型纤维组织信号.5例均全麻下行开放肿瘤切除术.结果 5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120 ~480rnin,平均260 min,术中出血量400~2 000 ml,平均1 200ml.术后病理均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镜检:瘤细胞为梭形或卵圆形,由交替分布的细胞丰富和细胞稀疏区组成,被纤维间质分隔,胶原纤维丰富,并具有血管外皮瘤样分枝状血管,核分裂像不多见.免疫表型:5例肿瘤细胞均强阳性表达CD99、Vimentin和Bcl-2,不表达CK、SMA.术后随访2~26个月,平均9个月.1例复发,其余4例均无转移及死亡.结论 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临床及影像学无特殊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表型.大部分病例完整切除可以治愈,但需要长期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对社区管辖的60岁以上老年居民实行分级管理和监护措施实施的可行性.方法以每一居委会管辖的社区小区为单位,每小区配备一医一护,入户查体登记,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年龄因素分别实行Ⅰ、Ⅱ、Ⅲ级管理并定期家访.结果这一措施实施后,老人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入户家访满意率达99.24%,由此也带给了我社区直接的经济效益.讨论对60岁以上老人实行的分级管理,给老人带来了最大的实惠和方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以巨核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近年来,Janus激酶(JAK)2 V617F突变的发现使ET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发生革命性进展.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EK)2、10-11易位(TET)2、钙网蛋白(CALR)等基因突变亦补充ET发病机制.应用传统羟基脲、干扰素可使得ET患者PLT数目得到减低,阿司匹林、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血小板减少症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与非血液系统疾病.随着对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研究的深入,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米司亭及艾曲泊帕的临床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笔者拟就TPORA的作用机制、其在血液系统疾病及肝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加用中药治疗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疗效.方法 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加用中药治疗持续性异位妊娠,判定患者治疗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
目的 构建双顺反子表达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FPI)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TFPI-IRES-GFP,并观察其在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EPI在预防血管再狭窄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将人全长TFPI cDNA亚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IRES-GFP中,获得定向插入重组子pMSCV-TFPI-IRES-GFP,采用酶切图谱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复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