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这些都是中国消费者尤其是有车一族耳熟能详的轮胎品牌,而消费者对于中国本土轮胎品牌认知和熟悉的程度则几近空白。这种认知程度的反差客观地反映着一个现实。即中国轮胎市场尤其在中高端领域长期被洋品牌称霸天下。然而可喜的是,目前这种格局随着本土轮胎企业的成长壮大将逐渐被改变。国内诱人的市场空间正吸引着一批本土轮胎领军企业将发展的战略重心锁定国内市场,开始与洋品牌虎口夺食。
中国的汽车产业带动了轮胎市场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轮胎市场的繁荣。据有关方面统计,国内约有大小轮胎企业370多家,不包括规模极小的企业,2006年产量达到4.3319亿条,较2005年增长15%。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轮胎生产国。但多年以来,已有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轮胎品牌在中国登陆,许多著名品牌轮胎还在中国开设了专卖店或专营柜,使国内高档轮胎市场几乎全部被进口产品所垄断。中国轮胎企业生产的轮胎在档次、质量、生产规模上与美、日、韩等轮胎强国相比都相形见绌。在全国驰名商标中,仅有山东的“三角”牌轮胎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然。这中间确实有许多原因,如缺少制造世界名牌的经济实力、缺乏品牌和质量意识、研发费用少导致缺乏创名牌的物质基础等等,但国内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同样不容忽视。面对当前中国轮胎行业的现状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轮胎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向国外的轮胎企业学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本身的品牌意识,全力以赴树品牌创名牌,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大企业在海内外市场上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的汽车轮胎制造业新闻不断,大多数都是民营资本,而且出手不凡,产能都是几十万或百万条以上级别的。据报载,山东省平度市的橡胶工业园就有28家轮胎制造企业,年产值可达5亿元,年创利税4500万元,出口创汇10DC多万美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全镇80%的财政收入来自这一产业。这些橡胶企业清一色的都是民营企业。山东的烟台和东营、浙江的富阳、吉林的长春等地,民营及合资企业也在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进入轮胎业,呈现出了不求滥、只求精、重点发展高端产品子午胎的特点。
欧美准入标准提高,汽车轮胎出口遏阻
一场技术壁垒风暴已经向中国轮胎企业袭来。美国及欧洲相继执行新的轮胎准入标准,新标准的一些规定大大提高了中国轮胎企业的出口门槛。预计受准入标准提高影响,中国轮胎出口量会相应减少,出口轮胎的生产成本将大为提高。自2007年6月1日,美国执行《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与此前实行的《FMVSS119轮胎测试标准》相比,新标准调高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新标准提高了安全参数值。如汽车轮胎在低气压状态下进行的高速试验速度变为每小时140km、150km、160km,此前为每小时121 km、129km、137km;耐久性试验里程升至4080km,较此前增加1.5倍。二是提高了轮胎脱圈、老化、透气性及道路危险性试验等方面的要求。美国的新标准更着重于提高轮胎性能,与之相比,欧洲标准对于中国轮胎企业的成本影响更大。6月1日,欧盟REACH法令正式实施。REACH法令是一个化学品法案,但也影响到含有化学物质的轮胎。该法案对于汽车以及轮胎等含有的化学物质进行明确规定:制成品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年释放量超过1吨,该化学物质就应注册。如其中台有欧盟化学品局危险品名单中物质的含量每年超过1吨,且其含量超过制成品重量的0.1%,就要告知化学品局。达到这些标准企业就要多付出两种成本,即提高生产成本和新增巨额检测费用。据悉,REACH法案判定化学品安全性的原则是“一种化学物质,在尚未证明其是否存在危险之前,它就是不安全的”。因此,中国轮胎出口企业必须面临两大问题:—是出口企业的责任加大,生产者必须自己提出无害证据,而不是欧盟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确认是否有害,提供证据所需的检测费用由企业承担。二是未能按期纳入该管理系统的产品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如通过检查,则要面对注册年限明确(5年)、检测费用昂贵的问题。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约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约57万欧元。美欧是中国轮胎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而中国轮胎畅销的最重要条件就是高性价比。如果要达到其新标准,中国轮胎企业必须改变原材料、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成本,这对中国轮胎出口将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些更加严格的标准实施,对大公司影响不大,因为其技术储备比较强,因此能迅速对新标准作出反应;但国内一些规模小、研发能力低的轮胎公司可能受较大冲击,有可能会无奈地退出部分欧美市场。
外资巨头抢滩中国汽车轮胎市场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前景,极大地吸引了世界跨国轮胎制造商到中国投资建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轮胎自主品牌相继被外国收购,外国产品在中国中高端市场形成强势,而中国自主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与竞争对手拼价格,几乎没有利润。近年来,在免征子午胎10%消费税、取消轮胎项目行政审批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轮胎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球四大轮胎巨头之一的德国大陆集团不久前称,将在安徽省台肥市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一家轮胎生产工厂。至此,全球十大轮胎制造商全部进驻中国设立他们的合资或独资企业。显然,中国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集中地之一。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与其相关的行业和市场也变得越来越活跃,而汽车轮胎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不仅担负着承载、滚动的作用,而且通过其花纹块与路面产生的摩擦力,成为汽车驱动、制动和转向的直接执行者。因此,轮胎作为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和需要经常更换的消耗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尤为激烈。
在任何一家外资轮胎巨头的眼中,中国轮胎市场都是一块日益膨胀的“大蛋糕”。外商对中国轮胎市场的热衷,除了上述政策和环境因素之外,中国轮胎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重要因素。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汽车生产和消费。中国汽车工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高速公路迅猛增长,目前已达2万多公里,这给轮胎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较大的市场空间;轮胎的出口量大幅增加;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日趋饱和,造成全球汽车产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所以,国外轮胎厂商纷纷倾向中国市场。以米其林全面控股上海轮胎厂为标志,国外轮胎生产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服务等优势大举进入中国。
自2004年初开始。米其林旗下百路驰、PILOT两大品牌相继在中国上市,同 时,米其林在上海增加投资几亿美元。将上海回力建成全球最大的米其林轮胎生产基地。目前,米其林在华的驰加店已超过300家,且以每年100家的数量增长。世界轮胎界的另两大巨头也不甘示弱,固特异已经增资1.2亿美元在大连扩建生产基地,将大连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到530万条/年。2006年仅6个月。固特异就在中国筹集了300家零售加盟店,以平均1天开设2家新店的速度创下业内奇迹;普利司通也增资10亿日元对天津工厂进行扩建,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条。后起之秀的韩泰轮胎忙着进入整车配套领域。根据韩泰轮胎与奥迪公司签署的“技术合同协议书”,自2007年6月份起,韩泰轮胎向高档轿车奥迪A6L、A4两款车型提供9万条配套轮胎,这意味着其从中级轿车的轮胎供应商跻身入高级轿车配套领域。这是韩泰在中国轮胎市场迅速建立品牌形象、提升用户忠诚度、跻身世界五强的便捷之路。再有如世界轮胎业排名第七的日本横滨轮胎也加大对华投资,计划5年内增资2亿美金,扩大杭州现有工厂的产能,并于3年内在广东建立新工厂。
近年来中国汽车轮胎业的竞争可谓“风起云涌”,不仅国内的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国际轮胎巨头也相继在中国建厂,并不断加强中国市场的营销攻势。目前中国轮胎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中国轮胎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为15%左右,为了争夺日渐增长的中国市场。许多轮胎厂家都推出自己的品牌策略。
中外轮胎企业加剧市场竞争
一边是日益增长的市场空间。一边是外资企业的市场强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轮胎企业长期以来对于国内市场的策略都保持着低调和守势。然而,近年以来,一些本土轮胎企业加大力度进军国内市场的声音多了起来。国内最大的子午线轮胎出口创汇基地——华南轮胎公司不久前对外正式宣布,将逐步提高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将战略重心从海外移师国内,并推出一系列市场营销战略。目前国内轮胎市场分为“三大方阵”:第一方阵是以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为代表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其优势在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以及高档、高速度级等子午胎市场;第二方阵则是以韩泰、锦湖、佳通等为代表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其优势在中档的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第三方阵为国内企业,其竞争优势仍局限于以低廉的价格占领部分市场。这些跨国轮胎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的策略已由品质策略转向完善服务再到价格比拼,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虽然本土轮胎企业的竞争优势日益增强,但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分食到更多的份额并非易事。因此业内专家建议,首要的市场策略应“先做替换胎争取配套胎”。按照国际市场惯例,替换胎市场将占据轮胎市场七成的份额。中国消费者现在越来越重视轮胎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市场空间将不断增大。因而要争夺国内市场,先从替换胎做起。在先期投入做替换胎的基础上,要积极争取国内知名汽车厂家的配套资格,按照整车的设计同步设计配套轮胎,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市场收益。与此同时,市场开拓区域逐步推进。在加大品牌宣传和服务的过程中,宜先将重点放在珠三角、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区,然后再辐射到全国范围。企业也可通过赛事、公益活动等来进行品牌推广活动。国内市场消费者对洋品牌轮胎的盲目崇拜将成为本土企业开拓市场面临的较大障碍。其实,国产优质轮胎和在华的国际十大轮胎名牌生产企业生产的轮胎质量相比,差距已不大。消费者往往抱着买得起马就配得起鞍的心理选择国外名牌。要改变这种消费偏见,有赖于国内企业坚持不懈地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经得起市场考验,形成良好的口碑,让自费者自愿地支持民族工业。
汽车轮胎后市场发展趋势
近年来一些初具规模的汽车一站式服务中心慢慢占领了汽车服务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轮胎也只不过是他们经营项目中的一个不甚关注太多利润的项目,他们通过多项目的相互带动增大利润点。面对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汽车一站式服务站,专业的轮胎店具备很多的优势:专业的轮胎服务设备;过硬的补胎技术;多年经营轮胎的经验;对轮胎深刻的了解等等。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轮胎的了解并不多,缺乏对轮胎产品,特别是轮胎修补和养护方面的知识,希望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便捷的服务以及专业的指导。米其林推出了“随你行”服务计划,其中包括24小时道路救援、轮胎扎钉免费修补、免费定期轮胎保养提醒、轮胎品质保证和多种VIP用户专享服务等内容,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全面、最专业的轮胎售后服务计划。目前国内轮胎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许多家庭拥有的是第—辆车,他们需要专业而且便捷的汽车维修和保养服务。在汽车发展的初期,轮胎是以配套市场为主的,但随着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替换轮胎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近年国内配套市场与替换市场所占的比例为6:4,在国外。这一比例是3:7或者4:6。所以。轮胎零售模式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市场变化的需求。替换轮胎市场超过配套市场也是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特别是私家车的高速增长,消费者对于汽车相关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是否拥有完好的服务内容和体系,已成为消费者选择轮胎时越来越看重的标准。
中国的汽车产业带动了轮胎市场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轮胎市场的繁荣。据有关方面统计,国内约有大小轮胎企业370多家,不包括规模极小的企业,2006年产量达到4.3319亿条,较2005年增长15%。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轮胎生产国。但多年以来,已有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轮胎品牌在中国登陆,许多著名品牌轮胎还在中国开设了专卖店或专营柜,使国内高档轮胎市场几乎全部被进口产品所垄断。中国轮胎企业生产的轮胎在档次、质量、生产规模上与美、日、韩等轮胎强国相比都相形见绌。在全国驰名商标中,仅有山东的“三角”牌轮胎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然。这中间确实有许多原因,如缺少制造世界名牌的经济实力、缺乏品牌和质量意识、研发费用少导致缺乏创名牌的物质基础等等,但国内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不正当竞争同样不容忽视。面对当前中国轮胎行业的现状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轮胎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向国外的轮胎企业学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本身的品牌意识,全力以赴树品牌创名牌,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大企业在海内外市场上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的汽车轮胎制造业新闻不断,大多数都是民营资本,而且出手不凡,产能都是几十万或百万条以上级别的。据报载,山东省平度市的橡胶工业园就有28家轮胎制造企业,年产值可达5亿元,年创利税4500万元,出口创汇10DC多万美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全镇80%的财政收入来自这一产业。这些橡胶企业清一色的都是民营企业。山东的烟台和东营、浙江的富阳、吉林的长春等地,民营及合资企业也在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进入轮胎业,呈现出了不求滥、只求精、重点发展高端产品子午胎的特点。
欧美准入标准提高,汽车轮胎出口遏阻
一场技术壁垒风暴已经向中国轮胎企业袭来。美国及欧洲相继执行新的轮胎准入标准,新标准的一些规定大大提高了中国轮胎企业的出口门槛。预计受准入标准提高影响,中国轮胎出口量会相应减少,出口轮胎的生产成本将大为提高。自2007年6月1日,美国执行《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与此前实行的《FMVSS119轮胎测试标准》相比,新标准调高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新标准提高了安全参数值。如汽车轮胎在低气压状态下进行的高速试验速度变为每小时140km、150km、160km,此前为每小时121 km、129km、137km;耐久性试验里程升至4080km,较此前增加1.5倍。二是提高了轮胎脱圈、老化、透气性及道路危险性试验等方面的要求。美国的新标准更着重于提高轮胎性能,与之相比,欧洲标准对于中国轮胎企业的成本影响更大。6月1日,欧盟REACH法令正式实施。REACH法令是一个化学品法案,但也影响到含有化学物质的轮胎。该法案对于汽车以及轮胎等含有的化学物质进行明确规定:制成品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年释放量超过1吨,该化学物质就应注册。如其中台有欧盟化学品局危险品名单中物质的含量每年超过1吨,且其含量超过制成品重量的0.1%,就要告知化学品局。达到这些标准企业就要多付出两种成本,即提高生产成本和新增巨额检测费用。据悉,REACH法案判定化学品安全性的原则是“一种化学物质,在尚未证明其是否存在危险之前,它就是不安全的”。因此,中国轮胎出口企业必须面临两大问题:—是出口企业的责任加大,生产者必须自己提出无害证据,而不是欧盟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确认是否有害,提供证据所需的检测费用由企业承担。二是未能按期纳入该管理系统的产品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如通过检查,则要面对注册年限明确(5年)、检测费用昂贵的问题。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约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约57万欧元。美欧是中国轮胎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而中国轮胎畅销的最重要条件就是高性价比。如果要达到其新标准,中国轮胎企业必须改变原材料、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成本,这对中国轮胎出口将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些更加严格的标准实施,对大公司影响不大,因为其技术储备比较强,因此能迅速对新标准作出反应;但国内一些规模小、研发能力低的轮胎公司可能受较大冲击,有可能会无奈地退出部分欧美市场。
外资巨头抢滩中国汽车轮胎市场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前景,极大地吸引了世界跨国轮胎制造商到中国投资建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轮胎自主品牌相继被外国收购,外国产品在中国中高端市场形成强势,而中国自主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与竞争对手拼价格,几乎没有利润。近年来,在免征子午胎10%消费税、取消轮胎项目行政审批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轮胎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球四大轮胎巨头之一的德国大陆集团不久前称,将在安徽省台肥市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一家轮胎生产工厂。至此,全球十大轮胎制造商全部进驻中国设立他们的合资或独资企业。显然,中国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集中地之一。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与其相关的行业和市场也变得越来越活跃,而汽车轮胎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不仅担负着承载、滚动的作用,而且通过其花纹块与路面产生的摩擦力,成为汽车驱动、制动和转向的直接执行者。因此,轮胎作为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和需要经常更换的消耗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尤为激烈。
在任何一家外资轮胎巨头的眼中,中国轮胎市场都是一块日益膨胀的“大蛋糕”。外商对中国轮胎市场的热衷,除了上述政策和环境因素之外,中国轮胎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重要因素。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汽车生产和消费。中国汽车工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高速公路迅猛增长,目前已达2万多公里,这给轮胎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较大的市场空间;轮胎的出口量大幅增加;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日趋饱和,造成全球汽车产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所以,国外轮胎厂商纷纷倾向中国市场。以米其林全面控股上海轮胎厂为标志,国外轮胎生产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服务等优势大举进入中国。
自2004年初开始。米其林旗下百路驰、PILOT两大品牌相继在中国上市,同 时,米其林在上海增加投资几亿美元。将上海回力建成全球最大的米其林轮胎生产基地。目前,米其林在华的驰加店已超过300家,且以每年100家的数量增长。世界轮胎界的另两大巨头也不甘示弱,固特异已经增资1.2亿美元在大连扩建生产基地,将大连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到530万条/年。2006年仅6个月。固特异就在中国筹集了300家零售加盟店,以平均1天开设2家新店的速度创下业内奇迹;普利司通也增资10亿日元对天津工厂进行扩建,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条。后起之秀的韩泰轮胎忙着进入整车配套领域。根据韩泰轮胎与奥迪公司签署的“技术合同协议书”,自2007年6月份起,韩泰轮胎向高档轿车奥迪A6L、A4两款车型提供9万条配套轮胎,这意味着其从中级轿车的轮胎供应商跻身入高级轿车配套领域。这是韩泰在中国轮胎市场迅速建立品牌形象、提升用户忠诚度、跻身世界五强的便捷之路。再有如世界轮胎业排名第七的日本横滨轮胎也加大对华投资,计划5年内增资2亿美金,扩大杭州现有工厂的产能,并于3年内在广东建立新工厂。
近年来中国汽车轮胎业的竞争可谓“风起云涌”,不仅国内的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国际轮胎巨头也相继在中国建厂,并不断加强中国市场的营销攻势。目前中国轮胎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中国轮胎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为15%左右,为了争夺日渐增长的中国市场。许多轮胎厂家都推出自己的品牌策略。
中外轮胎企业加剧市场竞争
一边是日益增长的市场空间。一边是外资企业的市场强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轮胎企业长期以来对于国内市场的策略都保持着低调和守势。然而,近年以来,一些本土轮胎企业加大力度进军国内市场的声音多了起来。国内最大的子午线轮胎出口创汇基地——华南轮胎公司不久前对外正式宣布,将逐步提高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将战略重心从海外移师国内,并推出一系列市场营销战略。目前国内轮胎市场分为“三大方阵”:第一方阵是以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为代表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其优势在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以及高档、高速度级等子午胎市场;第二方阵则是以韩泰、锦湖、佳通等为代表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其优势在中档的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第三方阵为国内企业,其竞争优势仍局限于以低廉的价格占领部分市场。这些跨国轮胎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的策略已由品质策略转向完善服务再到价格比拼,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虽然本土轮胎企业的竞争优势日益增强,但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分食到更多的份额并非易事。因此业内专家建议,首要的市场策略应“先做替换胎争取配套胎”。按照国际市场惯例,替换胎市场将占据轮胎市场七成的份额。中国消费者现在越来越重视轮胎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市场空间将不断增大。因而要争夺国内市场,先从替换胎做起。在先期投入做替换胎的基础上,要积极争取国内知名汽车厂家的配套资格,按照整车的设计同步设计配套轮胎,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市场收益。与此同时,市场开拓区域逐步推进。在加大品牌宣传和服务的过程中,宜先将重点放在珠三角、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区,然后再辐射到全国范围。企业也可通过赛事、公益活动等来进行品牌推广活动。国内市场消费者对洋品牌轮胎的盲目崇拜将成为本土企业开拓市场面临的较大障碍。其实,国产优质轮胎和在华的国际十大轮胎名牌生产企业生产的轮胎质量相比,差距已不大。消费者往往抱着买得起马就配得起鞍的心理选择国外名牌。要改变这种消费偏见,有赖于国内企业坚持不懈地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经得起市场考验,形成良好的口碑,让自费者自愿地支持民族工业。
汽车轮胎后市场发展趋势
近年来一些初具规模的汽车一站式服务中心慢慢占领了汽车服务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轮胎也只不过是他们经营项目中的一个不甚关注太多利润的项目,他们通过多项目的相互带动增大利润点。面对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汽车一站式服务站,专业的轮胎店具备很多的优势:专业的轮胎服务设备;过硬的补胎技术;多年经营轮胎的经验;对轮胎深刻的了解等等。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轮胎的了解并不多,缺乏对轮胎产品,特别是轮胎修补和养护方面的知识,希望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便捷的服务以及专业的指导。米其林推出了“随你行”服务计划,其中包括24小时道路救援、轮胎扎钉免费修补、免费定期轮胎保养提醒、轮胎品质保证和多种VIP用户专享服务等内容,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全面、最专业的轮胎售后服务计划。目前国内轮胎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许多家庭拥有的是第—辆车,他们需要专业而且便捷的汽车维修和保养服务。在汽车发展的初期,轮胎是以配套市场为主的,但随着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替换轮胎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近年国内配套市场与替换市场所占的比例为6:4,在国外。这一比例是3:7或者4:6。所以。轮胎零售模式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市场变化的需求。替换轮胎市场超过配套市场也是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特别是私家车的高速增长,消费者对于汽车相关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是否拥有完好的服务内容和体系,已成为消费者选择轮胎时越来越看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