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人大会”见证年度纺织闪光时刻。12月22日,2020年中国纺织大会在山西太原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支持。本次大会“五会合一”:融合了“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中国纺织企业家年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中国纺联第四届第五次理事会暨四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等五大会议。
在“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环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長李陵申以《厚积薄发,坚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之路》为题,作中国纺织行业科技工作报告。他介绍了2020年纺织科技教育奖励工作基本情况,并就下一步纺织科技工作提出要求。他说,“十三五”时期我国纺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取得显著成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行业深入实施,行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纺织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2015-2019年,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从376.3亿元增长到495.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0.54%增长到1.02%,翻了近一番。2015-2019年,行业科技成果丰硕,全行业共有1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95项成果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我国纺织行业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八大类产品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从2.02万件增加到4.85万件。不断增长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纺织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增强了纺织行业抓牢国家重大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纺织科技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挑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技术创新内生动力和体系化能力仍有待提高。
谈到未来纺织科技创新关注点,李陵申说,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纺织工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提升自身应对外部挑战能力的关键力量。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必须坚持自主原始创新与全球开放合作相结合,必须坚持需求牵引拓展与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相结合,必须坚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基础高级化相结合。一是以基础研究原创科技引领未来;二是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变革;三是以绿色制造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陵申指出,“十四五”作为我国纺织工业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前列的重要时期,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创新载体间协同互促,构筑行业标准化创新生态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与协同运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支撑服务能力是我们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需不断努力的方向。加强行业科技管理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一是系统布局纺织科技发展,增强创新发展活力;二是加快“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难题;三是促进纺织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行业发展新引擎;四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凝聚科技创新力量;五是加强纺织科技国际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李陵申强调,“十四五”期间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发展方向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制造强国”重点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我国纺织产业优先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纺织纤维新材料、纺织绿色加工、先进纺织制品和纺织智能制造与重大装备四个方面。
中国纺联副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叶志民宣读《关于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关于授予“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决定》、《关于授予“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关于表彰“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师奖和学生奖的决定》、《2020年度“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励金的决定》。
中国纺联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者、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车社海在发言中介绍了科技创新的过程和体会。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获奖者、东华大学副校长陈南梁介绍了科研团队在纺织科技和成果产业化方面的实践。中国纺联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章瓯雁分享了依托行业在教学成果方面的成功经验。
在“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环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長李陵申以《厚积薄发,坚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之路》为题,作中国纺织行业科技工作报告。他介绍了2020年纺织科技教育奖励工作基本情况,并就下一步纺织科技工作提出要求。他说,“十三五”时期我国纺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取得显著成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行业深入实施,行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纺织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2015-2019年,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从376.3亿元增长到495.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0.54%增长到1.02%,翻了近一番。2015-2019年,行业科技成果丰硕,全行业共有1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95项成果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我国纺织行业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八大类产品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从2.02万件增加到4.85万件。不断增长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纺织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增强了纺织行业抓牢国家重大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纺织科技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挑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技术创新内生动力和体系化能力仍有待提高。
谈到未来纺织科技创新关注点,李陵申说,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纺织工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提升自身应对外部挑战能力的关键力量。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必须坚持自主原始创新与全球开放合作相结合,必须坚持需求牵引拓展与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相结合,必须坚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基础高级化相结合。一是以基础研究原创科技引领未来;二是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变革;三是以绿色制造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陵申指出,“十四五”作为我国纺织工业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前列的重要时期,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创新载体间协同互促,构筑行业标准化创新生态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与协同运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支撑服务能力是我们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需不断努力的方向。加强行业科技管理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一是系统布局纺织科技发展,增强创新发展活力;二是加快“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难题;三是促进纺织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行业发展新引擎;四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凝聚科技创新力量;五是加强纺织科技国际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李陵申强调,“十四五”期间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发展方向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制造强国”重点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我国纺织产业优先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纺织纤维新材料、纺织绿色加工、先进纺织制品和纺织智能制造与重大装备四个方面。
中国纺联副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叶志民宣读《关于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关于授予“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决定》、《关于授予“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关于表彰“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师奖和学生奖的决定》、《2020年度“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励金的决定》。
中国纺联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者、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车社海在发言中介绍了科技创新的过程和体会。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获奖者、东华大学副校长陈南梁介绍了科研团队在纺织科技和成果产业化方面的实践。中国纺联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章瓯雁分享了依托行业在教学成果方面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