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常规MRI的影像组学对早期口腔舌鳞状细胞癌(OTSCC)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77例早期OTSCC患者(临床分期cT1~2N0M0)的术前MRI数据。所有患者均行原发灶切除及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且具有术后淋巴结病理报告。共计168个淋巴结(51个病理转移阳性和117个病理转移阴性)纳入研究,按照2∶1的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集(n=112)和测试集(n=56)。由2名放射医师采用ITK-SNAP软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常规MRI的影像组学对早期口腔舌鳞状细胞癌(OTSCC)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77例早期OTSCC患者(临床分期cT1~2N0M0)的术前MRI数据。所有患者均行原发灶切除及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且具有术后淋巴结病理报告。共计168个淋巴结(51个病理转移阳性和117个病理转移阴性)纳入研究,按照2∶1的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集(n=112)和测试集(n=56)。由2名放射医师采用ITK-SNAP软件于T2WI和增强T1WI上手动勾画淋巴结的三维感兴趣容积。使用三维slicer软件于每个序列上分别提取1 046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进行数据降维。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分析选择最佳特征子集并组建影像组学标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病理阳性与阴性淋巴结间淋巴结大小和影像组学分数的差异。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淋巴结大小、T2WI影像组学标签及增强T1WI影像组学标签对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采用逐步逻辑回归筛选出独立的预测因子。
结果经过特征筛选,分别有15个和10个最佳特征用于构建T2WI和增强T1WI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病理转移阳性与阴性淋巴结间短径、T2WI影像组学分数、增强T1WI影像组学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其他文献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起源于胸膜组织的一类侵袭性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发生率不高,但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左右。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是目前指南共同推荐的一线方案,增加贝伐珠单抗的使用将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但发生耐药后,尚没有能够带来明确生存获益的抗肿瘤治疗方案。目前包括NCCN指南在内的国际国内指南目前无推荐的标准的MPM二线方案,临床上常应用的方案为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单药化疗,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3个月左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公共卫生资源负担。目前我国仍未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的慢性咳嗽流行病学研究,相关综述也比较缺乏。本文结合国内已发表的慢性咳嗽流行病学有关文献,分别从患病率、危险因素、病因分布、生活质量状况、经济负担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慢性咳嗽流行病学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及建议。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呼吸系统罕见病,研究进展缓慢。动物模型是开展各类基础研究的有效工具,目前的动物模型均是根据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信号作用障碍和肺泡内环境稳态失衡这两个主要的发病机制而建立,应用研究集中在PAP的治疗策略上。现有的PAP动物模型均不能完全反映人PAP疾病发展,需进一步开发和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的诊治经过,对相关不良反应是否为类赫氏反应进行探讨。该例患者在培美曲塞二钠静脉滴注后,缓慢静脉滴注奈达铂5min时突发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发绀及呼吸困难,对症治疗后迅速缓解,次日复查胸部CT显示肿瘤体积显著缩小且肿瘤相关症状明显减轻,推测原因可能为超敏肿瘤细胞在抗肿瘤药物作用下大量死亡突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的类赫氏反应,但需与化疗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进行鉴别。
肺内血管肉瘤(epithelioidangiosarcoma)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因其导致出血而在肺内形成结节伴“晕征”的征象,随着出血的发生及吸收易形成“此起彼伏”的改变,影像表现特殊。同时伴有脑内转移的更为罕见,脑内的血管肉瘤同样易出血,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具有特异性。本文通过报道1例在肺部表现为多发结节伴晕征,随着多次随访出现“此起彼伏”改变,以及脑内多发转移的血管肉瘤,介绍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分析并总结肺内出现结节伴晕征的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该病提供参考。
近年来,病毒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我国,病毒性肺炎约占CAP的27.5%~39.2%,其中流感病毒最常见,属于RNA病毒,其他RNA病毒主要包括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等,而DNA病毒主要包括腺病毒、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然而,针对这些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药较少,本文综述近年来除冠状病毒外的其他抗病毒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协助临床诊疗。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AI)被用于图像采集与质控、图像重建、后处理、病灶检测、辅助诊断、病情监测和结构化报告等方面。经历数年发展,一些医学影像AI软件已经投入使用,提升了阅片速度,减轻了医师负担,并减少漏诊。目前投入使用的医学影像AI以单一病变的检测为主,切换不同软件比较繁琐费时,多中心研究相对较少,许多模型有较高的偏倚风险。医学影像AI的发展需要产学研的共同推动,不仅要稳步提升性能,保护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还要积极探索功能、扩大适用范围,并整合各个信息系统、优化操作界面。
2021年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指导委员会发表了基于多参数MRI(mpMRI)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放疗术后局部复发影像报告系统(PI-RR)指南,旨在促进标准化以减少mpMRI图像采集、解释和报告的差异。本文中笔者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
影像组学研究已经受到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距离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从医学影像数据标准化、模型泛化性、生物学可解释性及临床易用性4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最后,建立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标准化数据库对推进影像组学在疾病诊疗领域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MRI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创性评估手段,现已被推荐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方案抉择、手术方案制订及疗效评估。然而目前不同单位在成像技术以及图像的解读及报告等方面尚未达到规范化,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一成像技术的临床推广。本文中,结合国内外有关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研究结果及国外已发布与该疾病有关的技术规范与共识,同时汇集国内该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和重要观点,聚焦于MRI指征、检查前准备、扫描序列、疾病诊断及分级的标准化,初步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