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s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呼之欲出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最担心什么?
  通常,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像各类科幻片中的惊悚情节。他们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所谓的“奇点”,即在人类发展的某一特定历史时刻,人工智能会完全超越人类智慧,继而将人类社会带入一场无法想象的变革当中。人们甚至开始怀疑,人工智能是否最终会控制人类,使人类沦为所谓的“机械人”。
  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但并非亟待解决。先不论这些问题是否会发生,即使哪天真的出现,也是数百年以后。而目前,人类还没有任何已知的途径和方法能够将当前最卓越的人工智能系统转化为通用的人工智能,即具有自我意识、可进行常识性推理、能够自觉地从多领域获取知识、并具有感知、表达和理解等能力的电脑程序。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恰恰相反,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发展速度之快大大超出我们的认识和预期,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并不完全以我们的意愿为转移。人工智能是工具,不是一种智慧形式。但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因此,当务之急,让我们先对这些迫在眉睫的现实挑战予以关注。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


  粗略来讲,人工智能技术指的是获取某一领域(比如贷款偿还记录)的海量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具体案例(是否应给某人贷款)做出判断,以达成某一特定目标(贷方利益最大化)的技术。这些技术在给定任务中所展现出的工作能力已经被证明可以完全超越人类的表现。
  今天,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例如银行出纳员、客户服务代表、电话销售员、股票和债券交易员等。假以时日,人工智能技术还会学会控制如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这类半自主或全自主硬件设施,逐步取代工厂工人、建筑工人、司机、快递及许多其他职业。
  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是对现有职业和工作版图大规模地颠覆。毋庸讳言,其中大部分为低薪工作,但某些高薪岗位也将面临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变革将会为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及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和企业带来巨额利润。试想,如果优步能全面利用无人驾驶车进行运营;苹果公司能够省却大量人力生产其产品;可以想见,这些企业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何等惊人的利润和收益!而这一切已经是现在进行时。创新工场最近就在国内投资支持了一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借贷的初创企业。
  诚如你所看到的,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而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而下岗和失业。

各种权衡,何去何从?


  答案之一当然是教育,即要对人工智能所不擅长的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员教育和再培训。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并不擅长需要创造力、规划能力以及“跨领域”思考能力等类型的工作——比如辩护律师。这些能力也是目前很多高端职位所要求的,问题是通过短期培训来传授和获取这些能力和技能的可能行较低。另一个方向则是弥补队工智能系统所欠缺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出更多类似社会工作者、酒保、按摩技师等需要人际间微妙互动的岗位。即便如此,另一个问题随之出现:我们的社会对酒保或类似岗位又有多大需求呢?
  按照我的个人推测,要解决人工智能变革所带来的大规模失业问题,需要的是更多我所说的所谓“关爱服务”。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而社会又大量需要的服务;更不用讲你我生而为人所赖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此类服务岗位不胜枚举,例如:陪伴老人就医的志工、孤儿院的教导员、戒酒互助社的志愿。换言之,当下的很多所谓志愿服务工作未来都可能成为真正的职业。
  其中一些服务甚至会转变为高薪职业并趋于专业化,例如可协助和配合“人工智能癌症诊断程序”工作的、具有专业医疗知识、又富有同情心和极强沟通技巧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总体而言,人们可以选择比现在更短的工作时间。

谁会为这些工作买单?


  文章开始时我提到的那些集中于相对少数企业手中的巨额财富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所创造财富中的相当一部分会不可避免的转移到那些工作被取代了的人们那里去。而这一过程似乎只能是通过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即提高政府相关领域的开销,及增加高利润公司的税收来加以实现。
  至于那样状况下的社会福利是何种形式,我认为可能是一种有条件的全民基本收入方案,即社会福利将面向有经济需求并符合条件的人群。所谓“条件”,是指福利申请者必须努力参与就业或再就业培训,或保证参与一定工时的“关爱服务”。
  当然,为了给这类社会福利提供资金,提高税率可能在所难免。政府不仅要补贴大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还要设法对此前大量下岗员工无法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弥补。
  这就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挑战。我所描绘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或许在美国和中国是可行的,因为这两个国家可以通过其规模巨大且成功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获取税收,并以此支撑其高昂的社会福利方案。但是其它国家又当如何呢?
  相较而言,其他国家会面临两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首先,大部分人工智能所创造的财富会流入美国和中国。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在这个良性循环里,中美两国目前已经汇聚了大量人才、市场份额以及能够调动的数据。
  举例来说,中国的语音识别企业科大讯飞以及人脸识别公司如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就市值來讲,都已经成为行业翘楚。在谷歌、特斯拉及优步等企业的引领下,美国的无人驾驶技术也是首屈一指。而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中美七家企业——谷歌、脸书、微软、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已在其现有产品和服务中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并正快速将其运营版图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尽可能占据更大份额的人工智能市场。从目前的情势看,美国似乎占据发达国家市场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市场,而中国公司无疑赢得了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
  对于中国和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来讲,另外一项挑战则在于许多国家还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可以成为一种经济资本,就如同其近几十年来在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一资本却可能成为经济负担,因为其中大部分人口将面临下岗失业。
  所以,如果很多国家不能通过向高额盈利的人工智能企业征税来补贴工人,他们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依我个人推论,为避免本国人民陷入贫困,这些国家会与提供最多人工智能软件的国家——中国或者美国——进行磋商和谈判,最后以特定人工智能企业在本地用户中的盈利来换取国家所需的社会福利补贴。从而最终成为中美两国的经济依附体,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也将重塑当今的地缘政治版图。
  一言以蔽之,最大程度地缩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经济失衡和贫富差距,已是当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此差距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从乐观的角度看:人工智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打破全球经济失衡状态的机会,而挑战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将使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其他文献
11月7日,比亚迪与丰田签订合资成立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的协议,两家公司对合资公司各自持有50%股权。  这一幕,和2009年时期格力电器与日本大金的合资极其相似。彼时,在国内空调领域中,格力电器已经沉淀了多项领先的创新技术,但距离世界领先尚有距离,而和日本大金进行合资,有助于格力电器更好的发展。  格力电器与大金企业的合资内容包括:联合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开发面向全球市场的更加节能和环保的变频空调
期刊
9年多前,小米以10多个人、1000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开始创业,九年后的今天,小米进入世界500强,并位列第468名,成为史上最年轻的500强企业。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贡献,而是小米整个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包括我们所有用户一起创造了这个奇迹。毫无疑问,创业九年成为世界500强,小米可以说是人类商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除了世界500强以外,我觉得还有几件事情是很了不起的。这么年轻的一个小公司
期刊
2019年的中國资本市场,股指走势波澜不惊,舆情危机却是目不暇接。  有创始人涉嫌犯罪的,比如,葵花药业创始人涉嫌故意杀人被逮捕,新城控股创始人涉嫌猥亵女童被刑拘;有家族丑闻的,比如,步长制药老板花650万美元为女儿买了斯坦福学历;  有企业高管出言不逊的,比如,大族激光董事长怒怼央视记者,“你是个什么角色?你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迈瑞医疗董秘蔑视小股东,“只有100股,也来参加股东大会,不知是什
期刊
随着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高峰的到来,建立在扩展的企业模式基础上的家族企业,其控制权和所有权将在更加广泛的成员之间分配。  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创一代的作用依旧非常重要,但家族企业一名“企业主即管理者”的现象,终将被家族几代同堂的现象所取代。另一方面,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家族价值观,也在不断塑造除“企业主即管理者”之外的新角色。新的诸如性别、事业、权力,以及新技术、多元化相关的社会价值观,要求家族企业的结构更
期刊
航班管家给很多人的印象是主打C端业务的公司,但其实航班管家现在希望外界意识到其自身已经开始具备B端服务能力。比如推出基于航班数据的企业级服务,如今覆盖了OTA、物流、保险、金融、用车等30多个行业,与20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服务对象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和包括司机、票代、调度员等在内的服务人员。  而航班管家副总裁梁玉江月则表示。“我们现在是B端和C端两手抓。B端的业务还处于让行业知晓的阶段,但我们对
期刊
传统经济时代,产品的引入模型基本上是一个很线性的过程:通过产品调研和用户调研,形成产品概念,然后组织人力开发,进行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最终投放市场。  围绕这个流程,我们建立了层层的工具包和方法论,比如里程碑、漏斗模型、阶段门等各种工具,一切看起来非常线性。但是,整套流程背后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缺乏反馈机制。这可能会导致一种情况:企业做完所有一切,才发现产品和市场需求根本无法匹配,而此时自己已经
期刊
趣头条(QTT;NASDAQ)网赚模式起家的移动资讯平台,同样标榜扎根于下沉市场,常被拿来与另一下沉巨头拼多多(NASDAQ:PDD)做比较,但近期,两者的股价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走势。过去一个月,拼多多股价上涨了60%,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至两个月,拼多多累计涨幅高达近90%。另一边,趣头条曾在上市首日,创下过五度因涨停而触及熔断的盛况,但起伏之后,趣头条的股价已由高位的20美元跌至如今4美元左右。 
期刊
經营理念,并不是自以为是想出来的“创意”,而是根植于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对顾客需求的深切体察。  日本经济经过了1956年到1973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到1973年时经济首次出现下滑现象,开始了向“成熟消费”时代的演变。  当时流通业界的三大巨头面对销售下滑,分别采取了各自的策略来应对。但很遗憾,无一取得成功。  无印良品当时隶属于西友集团,西友在商品开发上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关注顾客,无印良
期刊
要成就一家伟大的企业,也要为自己制造伟大的对手;这个时代,英雄也是靠敌人荣耀其身的,如果敌人不够多,不够强,英雄也无法成为传奇;企业想要创造成就,就必须找到够大够强的敌人,共同开创一个世人瞩目的战场,共同创造一个令世人难忘的传奇;对手越强,就意味着:冲突越大,机会越大。找那个最能打的对手!  这不仅是踢馆的秘诀,也是制造对手的最大化原则;  游击营销之父杰伊·康拉德·莱维森告诉我们:你的对手扮演的
期刊
近我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阳明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哲学家,也是中国儒释道大家,他把儒家从朱熹理学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了,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沒有“行”的话,都只是假“知”,不会真正理解“知”的真理,只有在“行”的过程中,才能知道什么是真理。知行合一  最早认识马云的时候,我跟大家感觉差不多,这个人太会讲了,是不是一个“大忽悠”?但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