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公交一体化,简单地说,就是改革现有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协调发展过程。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城乡公共交通发展的大趋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新期盼。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势在必行。
一、我市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步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形成网络。近年来,全市进入了交通事业的大建设期、大发展期,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构筑了一个内外衔接、城乡通达的交通网络,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硬件已经具备。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其中有省道201公里,县道216公里,乡道979公里,通村公路突破1 600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9.6%,率先在湖北省实现“村村通”目标。
(二)城乡客运快速发展,运力充足。按照政府扶持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事业发展,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客运布局和“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乡镇集镇为节点,辐射所有行政村,的客运网络。全市已建成二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5个,农村五级客运站15个;建设候车亭224个,招呼站25 1个,客运站点覆盖率100%。全市拥有客运车辆437台,其中:农村客运车辆302台,班线47条,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的目标。城市公交稳步发展,已开通公交线路4条,车辆48台,实行公司化经营,年客运量460万人次。规划新建之中的金松二级客运站将成为全市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心和换乘中心。
(三)客运管理逐步规范,管控加强。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乡客运行业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监管职能,城乡客运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长途客运实现了GPS定位,全程监控智能化管理,农村客运全面实现了联运,站、场、亭建设全面达标。加强日常监管,推行规范服务,开展文明创建,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我市路站运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在全省推广,运输管理成为全市样板。
(四)积极探索一体化之路,积累了经验。近年来,我们先后多次组织专班外出学习考察,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一些共识.特别是在几条农村路线进行了公交化探索。市政府确定了加快发展公交、优先发展公交的理念,专门下发了意见;对神通客运集团公司的企业改革也进行过研究。所有这些探索和实践,都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夯实了基础。
二、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公交的公益性与客运民有民营的逐利性矛盾突出。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应以方便、快捷、质优、价廉、安全、稳定为主要目标。但目前,我市除部分长途客运车辆外,现有公交车、农村客运巴士几乎都是车辆个人所有,挂靠公司经营,从而形成了实质上的公交、客运个体经营。由于个体经营者往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加之挂靠经营模式使得管理公司和职能部门对挂靠经营者的管理缺乏行之有效手段,致使政府公益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二)城乡公交公车公营的规范体制与现行城乡客运挂靠经营的客观现实矛盾突出。推行城乡客运公交化,现行的最佳经营模式是公车公营。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从90年代至今,为了繁荣城乡客运市场,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鼓励个体参与客运,实行挂靠经营,由于诸多原因,致使这些挂靠经营车辆难于管理,特别是私下转让炒卖车辆线路经营权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客运市场秩序混乱。客运运力严重供大于求,并导致农村客运线路被挂靠车主全面垄断,给公车公营带来极大难度。而现阶段,政府亦难有财力实行全面收购,实现公车公营。另一方面,城乡客运的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因体制原因而建设滞后,难于管理。
(三)城市公交市场与农村客运市场长期分割矛盾突出。我市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虽然都是个体挂靠经营,但各自长期市场分割,相对垄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必须打破垄断,实现整合,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三、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一)务实拟定发展原则
1.以人为本,城乡协调的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城乡联动,有序衔接,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
2.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原则。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确立城乡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将城乡公共交通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保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
3.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我市境内现有农村客运班线既有平原线路、又有山区线路,分布广,复线多,情况复杂。要根据各条线路营运特点,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4.利益兼顾,平稳有序的原则。我市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涉及面广,车辆多,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将集中显现。因此,要采取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方法,兼顾各方合法利益,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怍。
(二)科学制定总体规划
要树立大公交理念,搞好统筹规划。立足城市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城乡客运实际需要,把公交客运规划置于全市金域规划以及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村镇发展规划的大框架之中,应将农村客运、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站场建设与铁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一起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安排。在车辆、线路、站点的布局上,搞好城区与城镇、村居间的有机衔接,实现公交客运资源合理利用,无缝隙覆盖。 应规划建设层级交通圈,根据我市内外交通流向和城镇集群建设的实际,以中心城区为中心,构筑由城市公交——城镇干线——镇村支线构成的疏密有度、高效便捷的城乡公交网络。
(三)统筹确定运营模式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实行公车公营是大方向。但考虑到我市经济发展和财力水平、现有经营体制等现实状况,宜采取分步走、软着陆、逐步规范到位的办法推进。一方面,统一制定公交化运营规范。至少要实行“六统一”:即统一经营模式(初步设想为四定、三统一、一保,即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核算,保安全有序运行),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营运车型、统一运价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行业管理。另一方面,允许公交线路运营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导经营者,特别是农村联运线路组建股份制企业或股份合作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最终实行公车公营。
(四)加强推进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政府扶持和投入的重点。为此,一是要加快建设内外客运衔接的公交枢纽站。在汽车客运中心、城乡结合部、公交线路交汇点等交通节点,要建设公交枢纽站,形成市内交通和对外交通的转换,使乘客能及时换乘公交进出市区。二是要继续做好公交站点建设工作。城市公交做到站站有候车亭,城镇公交要做到每个行政村、公交沿线村民集聚点有候车亭,实现人、车、站的和谐协调。三是要加快改造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改善公交运行环境,消除瓶颈,打通断头路。
(五)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对现有城乡客运主体的一次大变革,是对运营主体切身利益的一次大调整。参照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松滋特点的发展模式,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可先选择有一定基础的线路或公司进行试点,吃透实质,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六)尽力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工作机制。由市政府牵头成 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出台相应的文件和政策支持,大力扶 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
二是建立公共财政的保障投入机制。要突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公益性地位,将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制定完善城乡公交补贴办法和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公共资源的保障力度。
三是要建立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交通、国土、规划、住建、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和各乡镇搞好协作配合。各乡镇和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强化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作者简介:郑风雷,湖北省松滋市政府办公室干部】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城乡公共交通发展的大趋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新期盼。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势在必行。
一、我市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步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形成网络。近年来,全市进入了交通事业的大建设期、大发展期,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构筑了一个内外衔接、城乡通达的交通网络,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硬件已经具备。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其中有省道201公里,县道216公里,乡道979公里,通村公路突破1 600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9.6%,率先在湖北省实现“村村通”目标。
(二)城乡客运快速发展,运力充足。按照政府扶持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事业发展,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客运布局和“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乡镇集镇为节点,辐射所有行政村,的客运网络。全市已建成二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5个,农村五级客运站15个;建设候车亭224个,招呼站25 1个,客运站点覆盖率100%。全市拥有客运车辆437台,其中:农村客运车辆302台,班线47条,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的目标。城市公交稳步发展,已开通公交线路4条,车辆48台,实行公司化经营,年客运量460万人次。规划新建之中的金松二级客运站将成为全市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心和换乘中心。
(三)客运管理逐步规范,管控加强。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乡客运行业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监管职能,城乡客运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长途客运实现了GPS定位,全程监控智能化管理,农村客运全面实现了联运,站、场、亭建设全面达标。加强日常监管,推行规范服务,开展文明创建,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我市路站运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在全省推广,运输管理成为全市样板。
(四)积极探索一体化之路,积累了经验。近年来,我们先后多次组织专班外出学习考察,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一些共识.特别是在几条农村路线进行了公交化探索。市政府确定了加快发展公交、优先发展公交的理念,专门下发了意见;对神通客运集团公司的企业改革也进行过研究。所有这些探索和实践,都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夯实了基础。
二、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公交的公益性与客运民有民营的逐利性矛盾突出。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应以方便、快捷、质优、价廉、安全、稳定为主要目标。但目前,我市除部分长途客运车辆外,现有公交车、农村客运巴士几乎都是车辆个人所有,挂靠公司经营,从而形成了实质上的公交、客运个体经营。由于个体经营者往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加之挂靠经营模式使得管理公司和职能部门对挂靠经营者的管理缺乏行之有效手段,致使政府公益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二)城乡公交公车公营的规范体制与现行城乡客运挂靠经营的客观现实矛盾突出。推行城乡客运公交化,现行的最佳经营模式是公车公营。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从90年代至今,为了繁荣城乡客运市场,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鼓励个体参与客运,实行挂靠经营,由于诸多原因,致使这些挂靠经营车辆难于管理,特别是私下转让炒卖车辆线路经营权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客运市场秩序混乱。客运运力严重供大于求,并导致农村客运线路被挂靠车主全面垄断,给公车公营带来极大难度。而现阶段,政府亦难有财力实行全面收购,实现公车公营。另一方面,城乡客运的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因体制原因而建设滞后,难于管理。
(三)城市公交市场与农村客运市场长期分割矛盾突出。我市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虽然都是个体挂靠经营,但各自长期市场分割,相对垄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必须打破垄断,实现整合,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三、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一)务实拟定发展原则
1.以人为本,城乡协调的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城乡联动,有序衔接,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
2.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原则。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确立城乡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将城乡公共交通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保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
3.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我市境内现有农村客运班线既有平原线路、又有山区线路,分布广,复线多,情况复杂。要根据各条线路营运特点,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4.利益兼顾,平稳有序的原则。我市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涉及面广,车辆多,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将集中显现。因此,要采取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方法,兼顾各方合法利益,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怍。
(二)科学制定总体规划
要树立大公交理念,搞好统筹规划。立足城市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城乡客运实际需要,把公交客运规划置于全市金域规划以及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村镇发展规划的大框架之中,应将农村客运、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站场建设与铁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一起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安排。在车辆、线路、站点的布局上,搞好城区与城镇、村居间的有机衔接,实现公交客运资源合理利用,无缝隙覆盖。 应规划建设层级交通圈,根据我市内外交通流向和城镇集群建设的实际,以中心城区为中心,构筑由城市公交——城镇干线——镇村支线构成的疏密有度、高效便捷的城乡公交网络。
(三)统筹确定运营模式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实行公车公营是大方向。但考虑到我市经济发展和财力水平、现有经营体制等现实状况,宜采取分步走、软着陆、逐步规范到位的办法推进。一方面,统一制定公交化运营规范。至少要实行“六统一”:即统一经营模式(初步设想为四定、三统一、一保,即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核算,保安全有序运行),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营运车型、统一运价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行业管理。另一方面,允许公交线路运营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导经营者,特别是农村联运线路组建股份制企业或股份合作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最终实行公车公营。
(四)加强推进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政府扶持和投入的重点。为此,一是要加快建设内外客运衔接的公交枢纽站。在汽车客运中心、城乡结合部、公交线路交汇点等交通节点,要建设公交枢纽站,形成市内交通和对外交通的转换,使乘客能及时换乘公交进出市区。二是要继续做好公交站点建设工作。城市公交做到站站有候车亭,城镇公交要做到每个行政村、公交沿线村民集聚点有候车亭,实现人、车、站的和谐协调。三是要加快改造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改善公交运行环境,消除瓶颈,打通断头路。
(五)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对现有城乡客运主体的一次大变革,是对运营主体切身利益的一次大调整。参照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松滋特点的发展模式,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可先选择有一定基础的线路或公司进行试点,吃透实质,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六)尽力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工作机制。由市政府牵头成 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出台相应的文件和政策支持,大力扶 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
二是建立公共财政的保障投入机制。要突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公益性地位,将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制定完善城乡公交补贴办法和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公共资源的保障力度。
三是要建立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交通、国土、规划、住建、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和各乡镇搞好协作配合。各乡镇和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强化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作者简介:郑风雷,湖北省松滋市政府办公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