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菊花黄。9月3日,当又一个抗日战争胜利日来临之际,我不由得想起了为抗击日军而英勇献身的亲人——大伯钱中兴。早在我出生之前很多年,他就为国捐躯了,时年仅27岁。
满腔热情赴国难
在江苏省宜兴市烈士陈列馆,大伯的名字是钱中兴。但这并不是他的原名,他的原名叫钱金声。宜兴市档案馆《钱中兴烈士传略》中记载:“七七事变”后,年方20岁的钱金声,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改名为钱中兴,即驱除日军,复兴中华之意。
大伯1917年农历2月出生于宜兴县新庄乡秀阳村,他是曾祖父钱顺根的长房长孙。大伯在投身革命之前,在宜兴任乡村小学教师,参加革命后仍以此身份作为掩护。1937年11月16日,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开始向宜兴城区扔投炸弹。之后,宜城几经轰炸,几成废墟。11月30日,日军攻占宜城,昔日的鱼米之乡生灵涂炭,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1937年底,两位宜兴籍中共党员朱廉与李复,在宜兴臧林组建“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举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号召民众团结起来一致抗日。1938年2月,朱廉、李复率众在万石桥大尖村痛击日军,毙敌多人。1939年,大伯秘密加入了朱廉领导的抗日武装。1941年,朱廉担任中共(无)锡宜(兴)武(进)三县行政委员会警卫营营长,在此期间,大伯先后担任警卫营和新四军四十六团三营军需、连长等职。1942年春,警卫营改编为“武宜游击支队”,朱廉担任支队司令,大伯被任命为大堘区大队长。1943年1月某天,武宜游击支队在武南丁舍镇附近开会结束后,朱廉急速赶回氿北开展工作,不料在北堘村与日军便衣相遇,他在击毙、击伤各一名日军后壮烈牺牲。如今,朱廉烈士墓就在宜兴烈士陵园内,与大伯钱中兴烈士墓相距不远。今年4月下旬与6月1日,我在祭扫大伯墓的同时,也曾在朱廉墓前默哀,向这位长眠地下的抗日英雄寄托深深的哀思与崇敬之情。
英勇无畏斗敌寇
朱廉是大伯投身革命的引路人,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父亲生前曾对我说起,大伯早在大堘区抗日工作开辟之初,就经常教育和动员当时并不算富裕的父母和全家,对前来筹粮、筹款的民运同志尽力资助,并提供伙食、补充衣服等生活用品。在区“民抗队”初建期间,由于没有固定的生活供给来源,家中曾几次资助游击队生活给养。大伯父还说服爷爷从家中拿出了40担稻谷,变卖后托人从张渚镇买回三支步枪、数十发子弹和若干手榴弹,支援抗日武装。为了搞到枪支,大伯曾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到大浦镇伪军自卫队驻地和无锡张泾桥三元丝厂等处,秘密策动敌营人员带枪加入我抗日武装。父亲生前给宜兴市委党史办征集《宜兴革命烈士传》所写的材料中,讲述了大伯的两次“历险记”:一次在大浦,钱中兴被伪军逮捕,他在被敌人押上船时,趁天黑跳入芦苇丛中得以逃脱;另一次是在无锡藕塘桥被捕后,因敌伪未弄清他的真实身份,后经他的继父——一家南货店老板保释才化险为夷。大伯比排行老二的我的父亲大7岁,父亲谈起这位大哥来充满着崇拜和敬仰之情。也正是在大伯的教育和感召下,16岁的父亲光着脚从家里跑出去,于1940年参加了新四军,后跟着陈毅、粟裕的队伍北撤去了苏北根据地(父亲2011年秋天辞世。家里保存着2005年父亲荣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父亲在他生前亲笔所写的《钱中兴烈士简况》中,记载着几则大伯父有勇有谋,沉着镇定指挥区大队与日军作战的事迹。1942年春,过了清明节,农村开始农忙了。有一天,驻扎在氿南张泽桥的一个班日军,突然窜到氿北五渎、央巷口一带。当时钱中兴正率领一支人员不满十人、手上仅有五六枝步枪和极少手榴弹的小部队在附近。为了打击日军的猖狂气焰,钱中兴指挥队伍给日军来了个突然袭击,打了个鬼子措手不及。俘获日本兵一人,日军失踪一人(估计淹死于氿里了),其余的狼狈逃回张泽桥据点。被俘的日本兵,在大堘区区大队押了三四天后,被送往扶风区马塘桥交给了新四军“老二营”王香雄营长。
无私无畏献终身
1942年6月4日,日伪军从无锡、常州、宜兴等地调集千余兵力和十余艘汽艇,包围了新四军独立二团团部与一营驻地史家庄。独二团奋起还击,边打边撤。二营闻讯后赶来增援,帮助团部和一营突围。激战一整天,击毙、击伤敌军数十人。但我方太滆地委敌工部长孙宁、施教团团长张之华等300余人壮烈牺牲,独二团团长程维新身负重伤,独二团及太滆地委党政机关受到严重损失,史称“史家庄事件”。此后,日伪军继续对宜、武地区进行大扫荡。为了保存实力,大伯带领区大队先后转战于太湖边的芦苇丛中和敌占区的东下山、南岳寺等地。期间曾与敌人发生过几次战斗,区队虽然遭受了一些损失,但保住了区大队的基本力量。
1943年2月15日,中共宜武太(湖)三县行政委员会委任大伯为宜兴县大堘区区长兼区大队长。在由宜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著、2013年出版的《太滆革命故事》一书中,十分详细地记载了大伯为掩护战士过河而不幸沉河的事迹:有一天,钱中兴率领部队在杨家圩附近村庄宿营。傍晚时分,突然遭到来自丁山镇的日伪军袭击。钱中兴率领战士们向南且战且撤,当撤到一条宽阔的塘河边,四下环顾,河水茫茫,找不到一条渡船。钱中兴毫不犹豫地命令战士们泅水过河,他则埋伏在河边阻击敌人的追击,掩护战士们过河。当战士们大都安全游到对岸时,已下河的钱中兴发现教导员陈克、通信员和另一名战士因不会游水,还在岸边柳树下干着急。他急忙往回游,将陈克等人拉入水中,带着他们过河。钱中兴的水性也不算好,途中呛了不少水,他开始慢慢往下沉,拉着陈克的手也渐渐松了……陈克等人又回到岸上,被追来的日伪军俘获。天色渐暗,敌人抓走了陈克等人,便不再追击。此时,战士们发现区大队长钱中兴失踪了,便在水中搜索、寻找。等到将他救上岸时,他已经晕厥了。战士们赶忙将他倒背过来抢救,从他口中吐出许多血水。自这次为渡战友过河而发生落水几乎窒息后,钱中兴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时常咯血,但他仍坚持抗日游击活动。
由于长期在敌后坚持斗争,得不到治疗与营养,大伯的病情日趋恶化,大口大口咯血不止。1944年农历五月初十,钱中兴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7岁。他死后先被葬在秀阳圩河东濠头上的农田里。后来农村平整土地时,遗骨被移至北师亩桑园地里。全国解放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当时,苏南行政公署管文蔚主任向爷爷奶奶颁发了烈属证。
烈士英名永铭记
近年来,宜兴市政府拨专款建设“慰烈工程”,将分散在宜兴各处的烈士墓集中于专门辟出的墓区。2013年初,大伯钱中兴烈士的遗骨遂迁入金鸡山公墓中“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烈士安葬区”。今年4月,我手捧鲜花来到大伯钱中兴烈士的墓前祭奠。这个烈士陵园位于一片向阳的山坡上,一排排簇新的墓碑,皆前低后高斜卧在地,统一用黑底套褚红色大理石雕刻,形状为飘扬的旗帜状,上面用金色的新魏体镌刻着每一位烈士的姓名、性别与生卒年月,以及在何处牺牲等字样。在这里大伯虽然没有爷爷奶奶的陪伴,却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抗日英雄为伴,大伯在九泉之下当感到欣慰。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发现大伯的墓碑上参加革命的日期有误。回到上海后我以烈属的名义给宜兴市民政局的有关领导写信,将父亲亲笔写的《钱中兴烈士简况》等材料一并寄出,要求尊重历史,还原真实。不久,我收到了宜兴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张主任的邮件,说宜兴市民政局领导收到我的信后十分重视,立即到宜兴市档案局查找相关证据,在钱中兴烈士档案中查到了几位老战友的回忆材料,证实钱中兴烈士的入党时间是1939年。再根据他1942年担任大堘区区大队长等材料佐证,钱中兴烈士墓碑上参加革命时间确实有误。他们打算由烈士陵园为钱中兴烈士重新镌刻墓碑,将其参加革命时间改为1939年,并在烈属认为合适的时候来宜兴市举办烈士墓碑更换仪式。
今年6月1日,风和日丽。阳光透过云层,柔和地洒在宜兴市烈士陵园的松柏枝叶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镌刻在一块黑色的大理石横碑上,显得庄重而神圣。上午10时,墓碑更换仪式正式开始。仪式由宜兴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张主任主持。我的姑妈和小叔已届耄耋之年,他们是钱中兴烈士的胞妹和胞弟,分别从南京、上海赶来,加上钱中兴烈士的侄女、外甥女等其他亲属,还有宜兴市钱氏研究会的钱氏宗亲20余人,共同出席了钱中兴烈士墓碑更换仪式。宜兴市电视台派人作了现场采访与跟踪报道。在采访中,80多岁高龄的姑妈钱彩凤,向人们回忆了当年大伯被藏在酒缸里逃过日伪军追捕、爷爷因汉奸告密而被抓走的亲身经历。
作者简介:钱虹,女,文学博士,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学科评审专家之一。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 李赞庭)
满腔热情赴国难
在江苏省宜兴市烈士陈列馆,大伯的名字是钱中兴。但这并不是他的原名,他的原名叫钱金声。宜兴市档案馆《钱中兴烈士传略》中记载:“七七事变”后,年方20岁的钱金声,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改名为钱中兴,即驱除日军,复兴中华之意。
大伯1917年农历2月出生于宜兴县新庄乡秀阳村,他是曾祖父钱顺根的长房长孙。大伯在投身革命之前,在宜兴任乡村小学教师,参加革命后仍以此身份作为掩护。1937年11月16日,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开始向宜兴城区扔投炸弹。之后,宜城几经轰炸,几成废墟。11月30日,日军攻占宜城,昔日的鱼米之乡生灵涂炭,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1937年底,两位宜兴籍中共党员朱廉与李复,在宜兴臧林组建“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举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号召民众团结起来一致抗日。1938年2月,朱廉、李复率众在万石桥大尖村痛击日军,毙敌多人。1939年,大伯秘密加入了朱廉领导的抗日武装。1941年,朱廉担任中共(无)锡宜(兴)武(进)三县行政委员会警卫营营长,在此期间,大伯先后担任警卫营和新四军四十六团三营军需、连长等职。1942年春,警卫营改编为“武宜游击支队”,朱廉担任支队司令,大伯被任命为大堘区大队长。1943年1月某天,武宜游击支队在武南丁舍镇附近开会结束后,朱廉急速赶回氿北开展工作,不料在北堘村与日军便衣相遇,他在击毙、击伤各一名日军后壮烈牺牲。如今,朱廉烈士墓就在宜兴烈士陵园内,与大伯钱中兴烈士墓相距不远。今年4月下旬与6月1日,我在祭扫大伯墓的同时,也曾在朱廉墓前默哀,向这位长眠地下的抗日英雄寄托深深的哀思与崇敬之情。
英勇无畏斗敌寇
朱廉是大伯投身革命的引路人,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父亲生前曾对我说起,大伯早在大堘区抗日工作开辟之初,就经常教育和动员当时并不算富裕的父母和全家,对前来筹粮、筹款的民运同志尽力资助,并提供伙食、补充衣服等生活用品。在区“民抗队”初建期间,由于没有固定的生活供给来源,家中曾几次资助游击队生活给养。大伯父还说服爷爷从家中拿出了40担稻谷,变卖后托人从张渚镇买回三支步枪、数十发子弹和若干手榴弹,支援抗日武装。为了搞到枪支,大伯曾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到大浦镇伪军自卫队驻地和无锡张泾桥三元丝厂等处,秘密策动敌营人员带枪加入我抗日武装。父亲生前给宜兴市委党史办征集《宜兴革命烈士传》所写的材料中,讲述了大伯的两次“历险记”:一次在大浦,钱中兴被伪军逮捕,他在被敌人押上船时,趁天黑跳入芦苇丛中得以逃脱;另一次是在无锡藕塘桥被捕后,因敌伪未弄清他的真实身份,后经他的继父——一家南货店老板保释才化险为夷。大伯比排行老二的我的父亲大7岁,父亲谈起这位大哥来充满着崇拜和敬仰之情。也正是在大伯的教育和感召下,16岁的父亲光着脚从家里跑出去,于1940年参加了新四军,后跟着陈毅、粟裕的队伍北撤去了苏北根据地(父亲2011年秋天辞世。家里保存着2005年父亲荣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父亲在他生前亲笔所写的《钱中兴烈士简况》中,记载着几则大伯父有勇有谋,沉着镇定指挥区大队与日军作战的事迹。1942年春,过了清明节,农村开始农忙了。有一天,驻扎在氿南张泽桥的一个班日军,突然窜到氿北五渎、央巷口一带。当时钱中兴正率领一支人员不满十人、手上仅有五六枝步枪和极少手榴弹的小部队在附近。为了打击日军的猖狂气焰,钱中兴指挥队伍给日军来了个突然袭击,打了个鬼子措手不及。俘获日本兵一人,日军失踪一人(估计淹死于氿里了),其余的狼狈逃回张泽桥据点。被俘的日本兵,在大堘区区大队押了三四天后,被送往扶风区马塘桥交给了新四军“老二营”王香雄营长。
无私无畏献终身
1942年6月4日,日伪军从无锡、常州、宜兴等地调集千余兵力和十余艘汽艇,包围了新四军独立二团团部与一营驻地史家庄。独二团奋起还击,边打边撤。二营闻讯后赶来增援,帮助团部和一营突围。激战一整天,击毙、击伤敌军数十人。但我方太滆地委敌工部长孙宁、施教团团长张之华等300余人壮烈牺牲,独二团团长程维新身负重伤,独二团及太滆地委党政机关受到严重损失,史称“史家庄事件”。此后,日伪军继续对宜、武地区进行大扫荡。为了保存实力,大伯带领区大队先后转战于太湖边的芦苇丛中和敌占区的东下山、南岳寺等地。期间曾与敌人发生过几次战斗,区队虽然遭受了一些损失,但保住了区大队的基本力量。
1943年2月15日,中共宜武太(湖)三县行政委员会委任大伯为宜兴县大堘区区长兼区大队长。在由宜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著、2013年出版的《太滆革命故事》一书中,十分详细地记载了大伯为掩护战士过河而不幸沉河的事迹:有一天,钱中兴率领部队在杨家圩附近村庄宿营。傍晚时分,突然遭到来自丁山镇的日伪军袭击。钱中兴率领战士们向南且战且撤,当撤到一条宽阔的塘河边,四下环顾,河水茫茫,找不到一条渡船。钱中兴毫不犹豫地命令战士们泅水过河,他则埋伏在河边阻击敌人的追击,掩护战士们过河。当战士们大都安全游到对岸时,已下河的钱中兴发现教导员陈克、通信员和另一名战士因不会游水,还在岸边柳树下干着急。他急忙往回游,将陈克等人拉入水中,带着他们过河。钱中兴的水性也不算好,途中呛了不少水,他开始慢慢往下沉,拉着陈克的手也渐渐松了……陈克等人又回到岸上,被追来的日伪军俘获。天色渐暗,敌人抓走了陈克等人,便不再追击。此时,战士们发现区大队长钱中兴失踪了,便在水中搜索、寻找。等到将他救上岸时,他已经晕厥了。战士们赶忙将他倒背过来抢救,从他口中吐出许多血水。自这次为渡战友过河而发生落水几乎窒息后,钱中兴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时常咯血,但他仍坚持抗日游击活动。
由于长期在敌后坚持斗争,得不到治疗与营养,大伯的病情日趋恶化,大口大口咯血不止。1944年农历五月初十,钱中兴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7岁。他死后先被葬在秀阳圩河东濠头上的农田里。后来农村平整土地时,遗骨被移至北师亩桑园地里。全国解放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当时,苏南行政公署管文蔚主任向爷爷奶奶颁发了烈属证。
烈士英名永铭记
近年来,宜兴市政府拨专款建设“慰烈工程”,将分散在宜兴各处的烈士墓集中于专门辟出的墓区。2013年初,大伯钱中兴烈士的遗骨遂迁入金鸡山公墓中“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烈士安葬区”。今年4月,我手捧鲜花来到大伯钱中兴烈士的墓前祭奠。这个烈士陵园位于一片向阳的山坡上,一排排簇新的墓碑,皆前低后高斜卧在地,统一用黑底套褚红色大理石雕刻,形状为飘扬的旗帜状,上面用金色的新魏体镌刻着每一位烈士的姓名、性别与生卒年月,以及在何处牺牲等字样。在这里大伯虽然没有爷爷奶奶的陪伴,却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抗日英雄为伴,大伯在九泉之下当感到欣慰。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发现大伯的墓碑上参加革命的日期有误。回到上海后我以烈属的名义给宜兴市民政局的有关领导写信,将父亲亲笔写的《钱中兴烈士简况》等材料一并寄出,要求尊重历史,还原真实。不久,我收到了宜兴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张主任的邮件,说宜兴市民政局领导收到我的信后十分重视,立即到宜兴市档案局查找相关证据,在钱中兴烈士档案中查到了几位老战友的回忆材料,证实钱中兴烈士的入党时间是1939年。再根据他1942年担任大堘区区大队长等材料佐证,钱中兴烈士墓碑上参加革命时间确实有误。他们打算由烈士陵园为钱中兴烈士重新镌刻墓碑,将其参加革命时间改为1939年,并在烈属认为合适的时候来宜兴市举办烈士墓碑更换仪式。
今年6月1日,风和日丽。阳光透过云层,柔和地洒在宜兴市烈士陵园的松柏枝叶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镌刻在一块黑色的大理石横碑上,显得庄重而神圣。上午10时,墓碑更换仪式正式开始。仪式由宜兴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张主任主持。我的姑妈和小叔已届耄耋之年,他们是钱中兴烈士的胞妹和胞弟,分别从南京、上海赶来,加上钱中兴烈士的侄女、外甥女等其他亲属,还有宜兴市钱氏研究会的钱氏宗亲20余人,共同出席了钱中兴烈士墓碑更换仪式。宜兴市电视台派人作了现场采访与跟踪报道。在采访中,80多岁高龄的姑妈钱彩凤,向人们回忆了当年大伯被藏在酒缸里逃过日伪军追捕、爷爷因汉奸告密而被抓走的亲身经历。
作者简介:钱虹,女,文学博士,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学科评审专家之一。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 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