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学理论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主线就是情感对流。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减轻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学习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的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的愉快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做一个有完美道德修养的人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极具人格魅力、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教师推门走上讲台,就像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刻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这节课注定就是失败的。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代沟,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和谐的基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故事入题,激发学生兴趣
这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激发同学们丰富的联想能力,变好奇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个故事情节,营造一种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环境,使同学们在听故事中学习,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增强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就引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从前,在美丽的海边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每年他们从4月1日开始打渔 ,并且有一条规定:老渔夫每连续打三天鱼就要休息一天,年轻的渔夫连续打五天鱼就要休息一天。在很远的地方住着一位他们的朋友,想在他们都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那么,他可以选择哪些日子去呢?请同学们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 同学们立刻动手算了起来,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日历上找….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开始讨论了起来。这时,我又适时地对公倍数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建议两个同桌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人扮演老渔夫,一个人扮演年轻的渔夫,各自找出自己休息的日子,然后把两人休息的日子结合起来观察,就会很容易得出结果。
这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相互交流,很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过后针对这个知识点的复习,大家理解得非常清楚和透彻,至今记忆犹新。
三.要充分运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和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有经验的教师课堂上经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的场面,这都得益于教师的风趣和幽默。如讲到“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多少只?”学生口算、笔算后仍面有难色。这时我下令大家“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的两足”,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我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一共有多少足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90只,那么于题中给出的足数少了多少只呢?116-90=26只,同学们回答的很响亮,我又接着问:少了的足去哪儿了?看着还在用两只脚站着的兔子们,很快有同学就喊了出来:有13只兔子,32只鸡。随着我问题的一步步深入,激发起了同学们的思考欲望,问题最终顺利解决。
当然,问题的引入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实际和认知实际出发,所提问题要有梯度、有层次,问题有思考的价值并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既不可肤浅到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随口可答的程度,也不可深奥到学生思索了许久都答不上来而导致“冷场”或老师自问自答的程度。
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虽然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却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创新,培养良好的心理修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素质。
一、教师要做一个有完美道德修养的人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极具人格魅力、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教师推门走上讲台,就像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刻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这节课注定就是失败的。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代沟,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和谐的基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故事入题,激发学生兴趣
这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激发同学们丰富的联想能力,变好奇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个故事情节,营造一种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环境,使同学们在听故事中学习,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增强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就引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从前,在美丽的海边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每年他们从4月1日开始打渔 ,并且有一条规定:老渔夫每连续打三天鱼就要休息一天,年轻的渔夫连续打五天鱼就要休息一天。在很远的地方住着一位他们的朋友,想在他们都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那么,他可以选择哪些日子去呢?请同学们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 同学们立刻动手算了起来,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日历上找….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开始讨论了起来。这时,我又适时地对公倍数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建议两个同桌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人扮演老渔夫,一个人扮演年轻的渔夫,各自找出自己休息的日子,然后把两人休息的日子结合起来观察,就会很容易得出结果。
这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相互交流,很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过后针对这个知识点的复习,大家理解得非常清楚和透彻,至今记忆犹新。
三.要充分运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和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有经验的教师课堂上经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的场面,这都得益于教师的风趣和幽默。如讲到“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多少只?”学生口算、笔算后仍面有难色。这时我下令大家“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的两足”,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我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一共有多少足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90只,那么于题中给出的足数少了多少只呢?116-90=26只,同学们回答的很响亮,我又接着问:少了的足去哪儿了?看着还在用两只脚站着的兔子们,很快有同学就喊了出来:有13只兔子,32只鸡。随着我问题的一步步深入,激发起了同学们的思考欲望,问题最终顺利解决。
当然,问题的引入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实际和认知实际出发,所提问题要有梯度、有层次,问题有思考的价值并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既不可肤浅到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随口可答的程度,也不可深奥到学生思索了许久都答不上来而导致“冷场”或老师自问自答的程度。
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虽然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却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创新,培养良好的心理修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