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技推广是指农业科技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将科技成果迅速的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最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上,能动的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达到高产、优质、低耗、少污染的目的,促使农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工作的着力点已转移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在这个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采访了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王贵满站长,采访中王站长就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王站长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农技推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涉及农业系统内部的各个学科,各个专业,还涉及到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农技推广的发展,必然要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效应”和“边缘效应”。由于邻近学科的不断相互渗透和影响,现代农技推广的交叉化、复合化、多元化的特征便显得十分突出,这就决定了农技推广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是作为直接面向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明显存在一些不足。经过对一些农村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面向市场经济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相适应。
1.1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不够
部分基层领导对农技推广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重视不够。使得基层农技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技能弱化。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在发达国家平均400人就有一名,比如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毕业于高等农业学院。
1.2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部门对农业项目资金既无支配权力,又无监管权力,支农资金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上的数量十分有限,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少,导致“农业弱”、“农业部门弱”、“基层农业部门更弱”。农技推广工作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必要的办公条件与工作手段,使其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发挥受到制约,阻碍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扩散推广。
1.3农业部门自身建设严重滞后
突出表现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尚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保障不力、基层队伍不稳等问题依然存在。
1.4基层管理难度大
乡镇农技中心管理,采取的是“多方共管、多方有责”的管理模式,增加了管理层次,加大了管理难度,使农业主管部门负担加重。
2.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王站长提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依靠体系来进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是国家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抓好农技推广工作,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王站长就今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着力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1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要使更多的人明白,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工业尚不发达、对农业依赖程度仍然很强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耕地与资源都十分紧缺的超级人口大国,农产品供应绝不能过分依赖于他人。在我国,农业目前仍然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仍然处于“基础”与“领先”地位,粮食仍然是“基础”中的“基础”。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粮食丰欠仍然与当地群众的温饱、与地方的经济发展、与一方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农业稳则基础牢,粮食足则天下安。因此对农业生产不仅要算经济账、效益账,更要算对国家的“安全账”、对社会的“贡献账”。作为基层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将地方农业生产、国家粮食安危、人民群众生活放在心上,进而切实提高对农业、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关注程度。在对以农为主但又非产粮大县的山区县进行考核时,不宜完全抛开粮食指标,促使基层政府在抓好其它工作的同时,也不放松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只有领导真正重视,才能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2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
现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的专业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重要补充的民间科技性服务组织必须加快发展。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省、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并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业新技术、新机器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2.1强化县级 要抓好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投入资金,加强装备,建立起一支结构稳定、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这对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充实乡级 要抓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治理制度,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责任,下移治理重心,提高技术和致富信息等服务,加强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教育,营造一个人人热衷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开展创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镇”活动,本着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则,发展由农民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它最能直接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2.3发展村级 指依托农业大户,建立村级最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业大户应运而生,他们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也是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个突破口,如种田大户,他们承包抛荒地,利用先进农业技术,购买先进适用机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既富裕了自己,也解决了耕地抛荒现象。
2.3加强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工作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农业技术推广也离不开信息支撑,如何更快更好更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尤为重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争取建立方便、快捷的县级农业技术信息网,并实现与全国农业网联网,及时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资经营组织、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产品购销以及先进的治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内容。服务好农民,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发展。如在引进新的经济作物时,我们可与该作物的原产地沟通联系,互相签订引种合同,发布新产品供求信息,吸引已经引种的农户扩大规模,同时带动其他农户,形成规模效应,并组织编写农业技术手册提供给农民,同时设立本地区农业技术服务联系电话;在新闻媒体上定期发布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信息,通过多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服务,拓宽推广视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缩小与农业发达地区的距离。
2.4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一项事业成功与否的要害所在。21世纪是知识时代,需要大批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适用型、创造型人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人才培养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普及推广,与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把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
2.4.1强化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服从指挥、尽职尽责、乐于奉献。
2.4.2加强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每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新技术的增产原理、使用规程等,实际推广时达到能讲解、会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次在工作中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农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总之要通过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行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懂技术、会示范、作风正、态度好,把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课堂。
人类社会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使农技推广事业日臻完善。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工作的着力点已转移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在这个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采访了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王贵满站长,采访中王站长就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王站长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农技推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涉及农业系统内部的各个学科,各个专业,还涉及到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农技推广的发展,必然要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效应”和“边缘效应”。由于邻近学科的不断相互渗透和影响,现代农技推广的交叉化、复合化、多元化的特征便显得十分突出,这就决定了农技推广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是作为直接面向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明显存在一些不足。经过对一些农村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面向市场经济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相适应。
1.1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不够
部分基层领导对农技推广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重视不够。使得基层农技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技能弱化。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在发达国家平均400人就有一名,比如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毕业于高等农业学院。
1.2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部门对农业项目资金既无支配权力,又无监管权力,支农资金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上的数量十分有限,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少,导致“农业弱”、“农业部门弱”、“基层农业部门更弱”。农技推广工作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必要的办公条件与工作手段,使其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发挥受到制约,阻碍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扩散推广。
1.3农业部门自身建设严重滞后
突出表现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尚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保障不力、基层队伍不稳等问题依然存在。
1.4基层管理难度大
乡镇农技中心管理,采取的是“多方共管、多方有责”的管理模式,增加了管理层次,加大了管理难度,使农业主管部门负担加重。
2.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王站长提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依靠体系来进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是国家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抓好农技推广工作,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王站长就今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着力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1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要使更多的人明白,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工业尚不发达、对农业依赖程度仍然很强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耕地与资源都十分紧缺的超级人口大国,农产品供应绝不能过分依赖于他人。在我国,农业目前仍然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仍然处于“基础”与“领先”地位,粮食仍然是“基础”中的“基础”。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粮食丰欠仍然与当地群众的温饱、与地方的经济发展、与一方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农业稳则基础牢,粮食足则天下安。因此对农业生产不仅要算经济账、效益账,更要算对国家的“安全账”、对社会的“贡献账”。作为基层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将地方农业生产、国家粮食安危、人民群众生活放在心上,进而切实提高对农业、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关注程度。在对以农为主但又非产粮大县的山区县进行考核时,不宜完全抛开粮食指标,促使基层政府在抓好其它工作的同时,也不放松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只有领导真正重视,才能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2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
现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的专业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重要补充的民间科技性服务组织必须加快发展。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省、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并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业新技术、新机器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2.1强化县级 要抓好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投入资金,加强装备,建立起一支结构稳定、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这对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充实乡级 要抓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治理制度,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责任,下移治理重心,提高技术和致富信息等服务,加强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教育,营造一个人人热衷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开展创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镇”活动,本着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则,发展由农民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它最能直接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2.3发展村级 指依托农业大户,建立村级最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业大户应运而生,他们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也是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个突破口,如种田大户,他们承包抛荒地,利用先进农业技术,购买先进适用机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既富裕了自己,也解决了耕地抛荒现象。
2.3加强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工作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农业技术推广也离不开信息支撑,如何更快更好更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尤为重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争取建立方便、快捷的县级农业技术信息网,并实现与全国农业网联网,及时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资经营组织、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产品购销以及先进的治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内容。服务好农民,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发展。如在引进新的经济作物时,我们可与该作物的原产地沟通联系,互相签订引种合同,发布新产品供求信息,吸引已经引种的农户扩大规模,同时带动其他农户,形成规模效应,并组织编写农业技术手册提供给农民,同时设立本地区农业技术服务联系电话;在新闻媒体上定期发布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信息,通过多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服务,拓宽推广视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缩小与农业发达地区的距离。
2.4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一项事业成功与否的要害所在。21世纪是知识时代,需要大批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适用型、创造型人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人才培养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普及推广,与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把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
2.4.1强化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服从指挥、尽职尽责、乐于奉献。
2.4.2加强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每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新技术的增产原理、使用规程等,实际推广时达到能讲解、会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次在工作中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农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总之要通过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行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懂技术、会示范、作风正、态度好,把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课堂。
人类社会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使农技推广事业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