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小衔接一直以来是大家比较重视的问题,由于孩子从幼儿学习发展到小学学习,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内容、方式、作息时间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在进入小学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现象。所以,幼小衔接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它不仅包括知识成长,还包括生理、心理和自理能力等。
关键词:幼小衔接;实效性;生活习惯
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教育重点。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
一、了解幼小衔接目的
幼小衔接的目的:其一是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其二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其三是帮助家长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使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课程形式,并支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二、探讨幼小衔接问题
1.环境差异大,缺乏联系性
幼儿园和小学是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在学习生活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教师与孩子整天相伴,而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在教师评价标准上幼儿园较重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小学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
2.倾向小学化,忽视重要性
许多人都简单地认为提前学些小学的教材,就可以减轻入学压力,因而一些幼儿园将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搬到幼儿园来,家长当然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于是随波逐流。由于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协调工作被忽视,新生入学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生活,从而出现种种逆反心理。
3.只重片面衔接,疏忽全面性
幼儿园在幼儿将要入学的前半年才做衔接工作,带幼儿去参观小学等,这些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些远远不够。这些对幼儿往往只重智育的衔接,尤其是对大班幼儿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强化训练,忽视了对幼儿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的体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衔接,特别是忽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4.家长观念陈旧,缺乏思考性
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使幼儿入学后出现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因很多幼儿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故而,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压力,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
5.自理能力薄弱,欠缺独立性
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到了幼儿园如穿衣服、系鞋带、入厕等,也都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孩子的动作慢、能力差,必然会影响他的学习。
三、适应幼小衔接过程
那么,怎么才能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我觉得应该从幼儿园、幼儿、家长这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1.幼儿园的介入
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小学课堂的机会,有条件的可联系小学教师每周给大班孩子教授一节体育活动。
(1)创设语言角,激发孩子对汉字的兴趣。不提倡填鸭式教学,注重的是环境与氛围。
(2)让孩子学会整理小书包,学会独自分类和整理摆放学习用品。
(3)开展快乐课间十分钟活动,了解小学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什么。孩子们在小学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希望通过课间无玩具实验活动“你会做什么?”展开话题,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4)参观小学,体验生活。通过参观入队仪式、升旗、做操和走进小学课堂,让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上学的愿望。
(5)交流心得、适时熏陶。鼓励孩子们向优秀的小学生学习,从现在做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6)红领巾面对面。通过和少先队员近距离交流,了解红领巾和队礼意义。
2.幼儿的介入
(1)做好生活习惯改变的心理准备。鼓励孩子每天按时入园。上课随意下位现象,班级教师通过音乐环节的转换,逐步让孩子形成上课下课的意识。
(2)做好独立自理生活的心理准备,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入学后,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如任务意识的加强,不再是以玩具为主要游戏。
3.家长的介入
(1)理论指导、更新观念。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
(2)家长参与、同步衔接。在孩子自理能力培养中,请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包办代替。能够对孩子近期的活动进行交流,帮助孩子挖掘其中的乐趣,使自己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更加心中有数。
总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嘉.浅议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J].幼儿教育,2002(09).
[2]陈帼眉.关于幼小衔接的思考[J].早期教育,1998(01).
[3]李召波.怎样应对孩子入学之初的不适应[J].家庭与家教,2010,15(06).
编辑 段丽君
关键词:幼小衔接;实效性;生活习惯
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教育重点。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
一、了解幼小衔接目的
幼小衔接的目的:其一是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其二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其三是帮助家长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使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课程形式,并支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二、探讨幼小衔接问题
1.环境差异大,缺乏联系性
幼儿园和小学是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在学习生活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在人际关系上幼儿园教师与孩子整天相伴,而小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主要是上课。在教师评价标准上幼儿园较重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小学较重视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
2.倾向小学化,忽视重要性
许多人都简单地认为提前学些小学的教材,就可以减轻入学压力,因而一些幼儿园将小学生行为规范等搬到幼儿园来,家长当然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于是随波逐流。由于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协调工作被忽视,新生入学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生活,从而出现种种逆反心理。
3.只重片面衔接,疏忽全面性
幼儿园在幼儿将要入学的前半年才做衔接工作,带幼儿去参观小学等,这些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些远远不够。这些对幼儿往往只重智育的衔接,尤其是对大班幼儿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强化训练,忽视了对幼儿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的体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衔接,特别是忽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4.家长观念陈旧,缺乏思考性
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使幼儿入学后出现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因很多幼儿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故而,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压力,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
5.自理能力薄弱,欠缺独立性
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到了幼儿园如穿衣服、系鞋带、入厕等,也都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孩子的动作慢、能力差,必然会影响他的学习。
三、适应幼小衔接过程
那么,怎么才能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我觉得应该从幼儿园、幼儿、家长这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1.幼儿园的介入
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小学课堂的机会,有条件的可联系小学教师每周给大班孩子教授一节体育活动。
(1)创设语言角,激发孩子对汉字的兴趣。不提倡填鸭式教学,注重的是环境与氛围。
(2)让孩子学会整理小书包,学会独自分类和整理摆放学习用品。
(3)开展快乐课间十分钟活动,了解小学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什么。孩子们在小学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希望通过课间无玩具实验活动“你会做什么?”展开话题,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4)参观小学,体验生活。通过参观入队仪式、升旗、做操和走进小学课堂,让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上学的愿望。
(5)交流心得、适时熏陶。鼓励孩子们向优秀的小学生学习,从现在做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6)红领巾面对面。通过和少先队员近距离交流,了解红领巾和队礼意义。
2.幼儿的介入
(1)做好生活习惯改变的心理准备。鼓励孩子每天按时入园。上课随意下位现象,班级教师通过音乐环节的转换,逐步让孩子形成上课下课的意识。
(2)做好独立自理生活的心理准备,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入学后,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如任务意识的加强,不再是以玩具为主要游戏。
3.家长的介入
(1)理论指导、更新观念。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
(2)家长参与、同步衔接。在孩子自理能力培养中,请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包办代替。能够对孩子近期的活动进行交流,帮助孩子挖掘其中的乐趣,使自己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更加心中有数。
总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嘉.浅议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J].幼儿教育,2002(09).
[2]陈帼眉.关于幼小衔接的思考[J].早期教育,1998(01).
[3]李召波.怎样应对孩子入学之初的不适应[J].家庭与家教,2010,15(06).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