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标间隔时间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脉搏轮廓分析法持续心排血量监测的影响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定标间隔时间对脉搏轮廓分析法持续心排血量(PCCO)监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的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每次经肺热稀释测量定标前1 min的PCCO值和该次经肺热稀释测量的心排血量(COTPTD),并除以理想体表面积,计算心排血量指数(CI),组成配对数据PCCI和CITPTD.按照定标间隔时间分为0~1h(含1h)、1~8h(含8h)、8~ 16h(含16h)、>16h组.使用线性同归、相关一致性的界限值(以bias±2SD表示)及百分误差值(2SD/CITPTD均值)对PCCI和CITPTD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共采集162组配对数据.相关分析显示,PCCI与CITPTD显著相关(r2=0.494,P<0.001),bias±2SD为-(0.06±1.41) L·min-1·m-2,百分误差值为37%;除1~8h组的百分误差值小于30%外,其余各组的百分误差值均大于30%.对162组配对数据PCCI和CITPTD的变化量(ΔPCCI和ΔCITTPTD)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显著相关(r2=0.217,P<0.001);定标间隔时间1~8h组和8~16h组ΔPCCI与ACITPTD均显著相关(r2=0.327、P< 0.001,r2=0.303、P<0.001).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随着定标间隔时间的延长,PCCO的可信度会下降,应在循环有变化或与临床表现不符时重新定标;建议经肺热稀释法的定标间隔时间不要超过8h。

其他文献
甲胎蛋白的临床价值是用于高危人群(肝硬化、睾丸肿胀)中诊断原发性细胞癌和胚胎细胞肿瘤.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血清甲胎蛋白呈中、低水平和暂时性升高,在这类患者中监测AFP的持续升高趋势比其实际数值更重要,因而需要采用准确、稳定一致的检测方法.长期研究显示,既有肝硬化、AFP浓度又有异常的患者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风险更高.使用过鼠单克隆抗体作为诊断或治疗的患者,其样本均可能含有人抗鼠抗
目的 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导下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3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HVHF组(55例)、PiCCO+HVHF组(58例).常规治疗组按ARDS治疗指南给予机械通气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