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一篇中我们介绍了大画幅的成像特点和配件,接下来我将介绍大画幅的具体操作。
一、胶片的装片方法
安装胶片,必须在全黑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胶片感光。可以在暗房安装,也可以购买暗袋,随时随地安装和更换胶片。装片前应保证片盒内外的清洁,避免灰尘弄脏胶片。安装胶片的步骤可见下图(图1-图6)。
二、测光方法
大画幅相机本身不配备测光系统,测光表是大画幅摄影必不可少的附件。测光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对反射光测光:不同物体的反射率的不同,物体会呈现各种明暗。这种测光方式是以18%的灰为基准,获得的测光值的基础上一般都要进行曝光补偿(见图7)。
对入射光测光:测量光源发出的光的亮度,获得的测光值一般可作为曝光的参考值。(见图8)
三、大画幅相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我把大画幅相机操作步骤总结为组装相机、对焦、从对焦屏的四角检查影像、上底片夹、操作镜头和拍摄。在特定情况下我们还会用到移轴拍摄。
a) 组装相机。以双轨相机为例,大画幅相机的组装方式如下(图9-图17):
b)对焦。打开镜头上的对焦拨杆,将光圈开放,移动前后组间的距离使对焦屏上的影像最清晰(如图18,借助放大镜查看对焦屏上影像清晰度)。
c)从对焦屏的四角检查影像是否被遮挡(图19)。由于有移轴的操作,有时会出现遮挡现象,这时可以适当收小光圈来解决(如图20、21)。
d)上底片夹(图22-图24)。
e)镜头的操作(图25-图29)。
f)安装快门线(图30)。
g)拍摄(图31、32)。
四、移轴操作
大画幅的相机的移轴有4种基本操作,可以按照拍摄目的组合使用。
在具体实践中,移轴的应用有以下方式:
a)沙姆定律
拍摄的物面、镜头面、胶片面的延长线交汇在一个点上的话,物面的远处和近处同时合焦。在开放光圈的拍摄场合,在物面的远近端都能获得清晰的成像效果(如图37a~c)。
b)升降调整
在拍摄建筑物时,可上下移动前组,将建筑物垂直纳入画面中。
c)横向位移调整
在拍摄有镜面的场景时,往往会在镜面中映入相机和人物,如果将前组左右移动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图38、39)。
五、特写
利用皮腔的伸缩功能可以进行特写拍摄,特写拍摄的倍率由镜头的焦距与皮腔伸缩的长短决定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倍率 =(皮腔长度 - 镜头的焦距)/ 镜头的焦距
a)特写的实际操作方法:
1)假设焦距180毫米镜头安装于大幅相机上,调整皮腔的长度,使胶片面到镜头中心的直线距离为360毫米(图40、41)。
2)设定被摄体与镜头中心的距离约360毫米,然后前后移动相机直至对焦清晰(图42)。
3)按以上的设置,被摄体的成像倍率为(360-180)÷180=1(倍)(图43、44)。
4)特写摄影的曝光补偿。
由于皮腔的延长,光线通过镜头到达胶片的光量会有损失,如果按正常的曝光值会出现曝光不足的现象,一般要通过曝光补偿来补足这一部分的损失。
皮腔长度与曝光补偿的关系如下:
光圈补偿值 = 皮腔的长度÷镜头焦距
按以上的例,曝光补偿值为:增加光圈补偿值 = 360 / 180 = 2 挡(注:每挡光圈值相差√ 2),或速度降低2挡。
六、针孔摄影
用针孔取代镜头的一种成像方法,孔径的大小决定了焦距的长短(图45)。
孔径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广,反之孔径越大焦距越长,视角越窄。针孔相机焦距和光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七、胶片的冲洗
对于胶片摄影来说,拍摄时的曝光时间、冲洗时的显影时间、显影液的浓度和温度都会影响到底片的密度和对比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冲洗胶片的习惯和倾向。胶片产商对每一款胶片都会提供相关的数据,在拍摄和冲洗胶片的时候,初学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以柯达的NEW T-MAX400 4×5黑白胶片为例:
●曝光
T-MAX400是一款宽容度高的胶片,即使曝光不足1挡,按标准的显影时间也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影像,如果以EI 1600拍摄的话,可以相应地延长显影时间,这样,对比度可能会有所提高,颗粒感有所增加,暗部会有所损失,即便如此,也能够获得满意的品质。
对于一些反差较大的场景,一般建议增加1~2挡的曝光量,并按标准时间显影处理。在按标准时间显影处理时,如果感觉胶片的反差较低的话,可以适当延长10~15%的显影时间。同样,如果感觉胶片的反差较高的话,可以适当减少10%~15%的显影时间。
●显影
推荐使用的显影液:T-MAX;T-MAX RS;XTOL;D-76;DURAFLO RT。
推荐的标准显影时间(使用滚桶式冲洗罐)。
●增感显影
有些场景,比如光线较暗的地方,如果用正常曝光拍摄的话,可能光圈较大,无法获得较大的景深,或速度较慢,外部的震动或风力会影响成像的清晰。这些情况下,拍摄时可以将光圈缩小,或提高快门速度,一般是减2~3挡为限。冲洗时相应地增加显影的时间、增加显影液的浓度或提高显影的温度。下表是EI 400胶片,分别以EI 1600和EI 3200曝光时所需要的增感显影时间。
●胶片反差的调整
对于原本反差并不理想的场景,通过改变显影时间和温度可以调整胶片的反差,如下表。
●胶片冲洗的具体步骤
a)冲洗设备。通常,大画幅胶片的冲洗需要以下设备:
1)冲洗罐:滚桶式冲洗罐较省药水。初学者可以选用JOBO的2500系列产品中2521冲洗罐+2509片芯,一次可冲洗6张4×5胶片(图47、48)。
2)洗片盘:用于胶片水洗,若干。
3)洗片夹:若干。
4)量筒:用于稀释药液等。
5)量杯:5~6个,按顺序存放配置好的药液,冲洗胶片时按显影程序使用。
6)吸水海绵:吸取附在胶片上多余的水份,防止胶片干后出现水渍。
7)温度计:用于测量冲洗液的温度。
8)底片袋(无酸)
9)冲洗液:包括显影液、停影液、定影液、海波、除水渍液和纯净水。
b)显影程序和时间
以显影液T-MAX RS为例, 按1:7稀释(前表中的一例配方),显影程序和时间如下:
1) 水浴:2 分钟
2) 显影:6 分钟
3)水洗:1分钟
4) 停影:1分钟
5) 定影:10分钟(第一次定影5分钟,第二次定影5分钟)
6) 水洗:1分钟
7) 海波:3分钟
8) 水洗:5~10分钟
9) 除水渍液浸泡
10) 吸水海绵吸去胶片上的水分
11)晾干
12)放入底片袋保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胶片的装片方法
安装胶片,必须在全黑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胶片感光。可以在暗房安装,也可以购买暗袋,随时随地安装和更换胶片。装片前应保证片盒内外的清洁,避免灰尘弄脏胶片。安装胶片的步骤可见下图(图1-图6)。
二、测光方法
大画幅相机本身不配备测光系统,测光表是大画幅摄影必不可少的附件。测光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对反射光测光:不同物体的反射率的不同,物体会呈现各种明暗。这种测光方式是以18%的灰为基准,获得的测光值的基础上一般都要进行曝光补偿(见图7)。
对入射光测光:测量光源发出的光的亮度,获得的测光值一般可作为曝光的参考值。(见图8)
三、大画幅相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我把大画幅相机操作步骤总结为组装相机、对焦、从对焦屏的四角检查影像、上底片夹、操作镜头和拍摄。在特定情况下我们还会用到移轴拍摄。
a) 组装相机。以双轨相机为例,大画幅相机的组装方式如下(图9-图17):
b)对焦。打开镜头上的对焦拨杆,将光圈开放,移动前后组间的距离使对焦屏上的影像最清晰(如图18,借助放大镜查看对焦屏上影像清晰度)。
c)从对焦屏的四角检查影像是否被遮挡(图19)。由于有移轴的操作,有时会出现遮挡现象,这时可以适当收小光圈来解决(如图20、21)。
d)上底片夹(图22-图24)。
e)镜头的操作(图25-图29)。
f)安装快门线(图30)。
g)拍摄(图31、32)。
四、移轴操作
大画幅的相机的移轴有4种基本操作,可以按照拍摄目的组合使用。
在具体实践中,移轴的应用有以下方式:
a)沙姆定律
拍摄的物面、镜头面、胶片面的延长线交汇在一个点上的话,物面的远处和近处同时合焦。在开放光圈的拍摄场合,在物面的远近端都能获得清晰的成像效果(如图37a~c)。
b)升降调整
在拍摄建筑物时,可上下移动前组,将建筑物垂直纳入画面中。
c)横向位移调整
在拍摄有镜面的场景时,往往会在镜面中映入相机和人物,如果将前组左右移动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图38、39)。
五、特写
利用皮腔的伸缩功能可以进行特写拍摄,特写拍摄的倍率由镜头的焦距与皮腔伸缩的长短决定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倍率 =(皮腔长度 - 镜头的焦距)/ 镜头的焦距
a)特写的实际操作方法:
1)假设焦距180毫米镜头安装于大幅相机上,调整皮腔的长度,使胶片面到镜头中心的直线距离为360毫米(图40、41)。
2)设定被摄体与镜头中心的距离约360毫米,然后前后移动相机直至对焦清晰(图42)。
3)按以上的设置,被摄体的成像倍率为(360-180)÷180=1(倍)(图43、44)。
4)特写摄影的曝光补偿。
由于皮腔的延长,光线通过镜头到达胶片的光量会有损失,如果按正常的曝光值会出现曝光不足的现象,一般要通过曝光补偿来补足这一部分的损失。
皮腔长度与曝光补偿的关系如下:
光圈补偿值 = 皮腔的长度÷镜头焦距
按以上的例,曝光补偿值为:增加光圈补偿值 = 360 / 180 = 2 挡(注:每挡光圈值相差√ 2),或速度降低2挡。
六、针孔摄影
用针孔取代镜头的一种成像方法,孔径的大小决定了焦距的长短(图45)。
孔径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广,反之孔径越大焦距越长,视角越窄。针孔相机焦距和光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七、胶片的冲洗
对于胶片摄影来说,拍摄时的曝光时间、冲洗时的显影时间、显影液的浓度和温度都会影响到底片的密度和对比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冲洗胶片的习惯和倾向。胶片产商对每一款胶片都会提供相关的数据,在拍摄和冲洗胶片的时候,初学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以柯达的NEW T-MAX400 4×5黑白胶片为例:
●曝光
T-MAX400是一款宽容度高的胶片,即使曝光不足1挡,按标准的显影时间也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影像,如果以EI 1600拍摄的话,可以相应地延长显影时间,这样,对比度可能会有所提高,颗粒感有所增加,暗部会有所损失,即便如此,也能够获得满意的品质。
对于一些反差较大的场景,一般建议增加1~2挡的曝光量,并按标准时间显影处理。在按标准时间显影处理时,如果感觉胶片的反差较低的话,可以适当延长10~15%的显影时间。同样,如果感觉胶片的反差较高的话,可以适当减少10%~15%的显影时间。
●显影
推荐使用的显影液:T-MAX;T-MAX RS;XTOL;D-76;DURAFLO RT。
推荐的标准显影时间(使用滚桶式冲洗罐)。
●增感显影
有些场景,比如光线较暗的地方,如果用正常曝光拍摄的话,可能光圈较大,无法获得较大的景深,或速度较慢,外部的震动或风力会影响成像的清晰。这些情况下,拍摄时可以将光圈缩小,或提高快门速度,一般是减2~3挡为限。冲洗时相应地增加显影的时间、增加显影液的浓度或提高显影的温度。下表是EI 400胶片,分别以EI 1600和EI 3200曝光时所需要的增感显影时间。
●胶片反差的调整
对于原本反差并不理想的场景,通过改变显影时间和温度可以调整胶片的反差,如下表。
●胶片冲洗的具体步骤
a)冲洗设备。通常,大画幅胶片的冲洗需要以下设备:
1)冲洗罐:滚桶式冲洗罐较省药水。初学者可以选用JOBO的2500系列产品中2521冲洗罐+2509片芯,一次可冲洗6张4×5胶片(图47、48)。
2)洗片盘:用于胶片水洗,若干。
3)洗片夹:若干。
4)量筒:用于稀释药液等。
5)量杯:5~6个,按顺序存放配置好的药液,冲洗胶片时按显影程序使用。
6)吸水海绵:吸取附在胶片上多余的水份,防止胶片干后出现水渍。
7)温度计:用于测量冲洗液的温度。
8)底片袋(无酸)
9)冲洗液:包括显影液、停影液、定影液、海波、除水渍液和纯净水。
b)显影程序和时间
以显影液T-MAX RS为例, 按1:7稀释(前表中的一例配方),显影程序和时间如下:
1) 水浴:2 分钟
2) 显影:6 分钟
3)水洗:1分钟
4) 停影:1分钟
5) 定影:10分钟(第一次定影5分钟,第二次定影5分钟)
6) 水洗:1分钟
7) 海波:3分钟
8) 水洗:5~10分钟
9) 除水渍液浸泡
10) 吸水海绵吸去胶片上的水分
11)晾干
12)放入底片袋保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