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而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育是必要的”观点。指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指导学生鉴赏美,培养学生创美,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促进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审美修养,审美理想,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都是大有裨益的。
统观各册教材,不少篇章都是语言美的综合体。各篇课文就表达方式而言,一种追求的是平白、流畅、朴素的美;另一种追求的是生动、形象、华丽的美。这两种构成了语言美的整体。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一文中指出: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语文的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课文本身的语言教学来体现的。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听、读、说、写的语言实践中,来体会和剖析语言的“意境美、音律美、形体美”,达到“感心、感耳、感目”的艺术境界。
一、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意境美”,就是要构筑新颖奇巧的意境。表现作品独具的情调。脍炙人口的《故乡》,有许多动心动情的描写。例如:作者描述故乡破败景象的文字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仅用23个字就织了一幅令人辛酸的图画。天是“苍黄的”,地是“萧索的”,一个“横”字,为“没有一点活气”作了最好的诠释,给人以“横卧”、“瘫塌”的意象,创造了萧索荒凉的境界,奠定了惨淡凄凉的基调,又如:作者用了以下文字描绘了过去的故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这却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作者选用了“深蓝”、“金黄”、“碧绿”等具有艳丽色彩的词语分别修饰“天空”、“圆月”、“西瓜”创造了夏夜海边特有的明丽应而静谧的境界,充满了欢欣喜悦的情调,突现了故乡的美丽和富有。前后两幅故乡“图”,一美一丑,新颖独特的文学语言表达了独自的审美情趣,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享受和教育。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音律美
“音律美”,就是要造语自然,行文流畅,节奏明快,声调和谐,读来琅琅上口。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的确,鲁迅作品中的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语言可以说是“音律美”的典范。人物语言活动的环境和心理,吻合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孩子们吃完了孔乙己给的茴香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这时孔乙己着了慌,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几句半文半白的话,采用了四三三的文字结构,造语简短、自然、音节和谐、完美地传达了孔乙己此时此地的心理情绪,绘形绘声地把孔乙己说话的姿态和风韵描述得栩栩如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孔乙己》一文中,四次重复写到掌柜的话:“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浓缩一下便是“孔乙己欠钱”。作者却在“欠”字前面加一个副词“还”,在“钱”字前面加一个数量词“十九个”,句末加语气词“呢”,这就把语言的音乐旋律和说话人的情绪旋律和谐地统一起来了,并由掌柜四次“复唱”这就发挥了语言音乐美在完成孔乙己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艺术作用。
三、指导学生鉴赏语言文字中的形体美
“形体美”,就是要描摹准确,刻画生动,形象具体,使语言给人以立体感。鲁迅为了把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情景,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产生色感、静感、质感和嗅感,从而收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的艺术效果,总是要精心选用那些精确、周密而有分寸的词和句来描摹对象的。例如:《故乡》中关于闰土的一段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作者借助生动形象的笔触,描写出了中年闰土的形象特征。此时的闰土与作者记忆中的闰土已是面目全非,判若两人。先前的“圆脸”“已作灰黄”,又有“很深的皱纹,眼睛通紅,头戴破毡帽”,先前“红活圆实”的手,而今“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闰土的憔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寄寓着作者对闰土的命运和遭遇的深切同情。传神准确的文句、立体的刻画,敦促读者对闰土悲剧的背景进行深层的思考,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大多是语言“三美”的典范。郭沫若曾说过:“语言除掉意议之外,应该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同意的语言或字面有明暗、软硬、响亮与沉郁的区别。要在适当的地方用适当感触的字。”可见语言的意境美、音律美、形体美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在三者之中,“意美”是基础,没有“意美”,“形体美”便成了空中楼阁,没有“音律美”、“形体美”、“意境美”也就失去了艺术光辉。我们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开发语言的不同“美点”,通过富有形象化的语言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统观各册教材,不少篇章都是语言美的综合体。各篇课文就表达方式而言,一种追求的是平白、流畅、朴素的美;另一种追求的是生动、形象、华丽的美。这两种构成了语言美的整体。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一文中指出: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语文的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课文本身的语言教学来体现的。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听、读、说、写的语言实践中,来体会和剖析语言的“意境美、音律美、形体美”,达到“感心、感耳、感目”的艺术境界。
一、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意境美”,就是要构筑新颖奇巧的意境。表现作品独具的情调。脍炙人口的《故乡》,有许多动心动情的描写。例如:作者描述故乡破败景象的文字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仅用23个字就织了一幅令人辛酸的图画。天是“苍黄的”,地是“萧索的”,一个“横”字,为“没有一点活气”作了最好的诠释,给人以“横卧”、“瘫塌”的意象,创造了萧索荒凉的境界,奠定了惨淡凄凉的基调,又如:作者用了以下文字描绘了过去的故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这却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作者选用了“深蓝”、“金黄”、“碧绿”等具有艳丽色彩的词语分别修饰“天空”、“圆月”、“西瓜”创造了夏夜海边特有的明丽应而静谧的境界,充满了欢欣喜悦的情调,突现了故乡的美丽和富有。前后两幅故乡“图”,一美一丑,新颖独特的文学语言表达了独自的审美情趣,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享受和教育。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音律美
“音律美”,就是要造语自然,行文流畅,节奏明快,声调和谐,读来琅琅上口。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的确,鲁迅作品中的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语言可以说是“音律美”的典范。人物语言活动的环境和心理,吻合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孩子们吃完了孔乙己给的茴香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这时孔乙己着了慌,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几句半文半白的话,采用了四三三的文字结构,造语简短、自然、音节和谐、完美地传达了孔乙己此时此地的心理情绪,绘形绘声地把孔乙己说话的姿态和风韵描述得栩栩如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孔乙己》一文中,四次重复写到掌柜的话:“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浓缩一下便是“孔乙己欠钱”。作者却在“欠”字前面加一个副词“还”,在“钱”字前面加一个数量词“十九个”,句末加语气词“呢”,这就把语言的音乐旋律和说话人的情绪旋律和谐地统一起来了,并由掌柜四次“复唱”这就发挥了语言音乐美在完成孔乙己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艺术作用。
三、指导学生鉴赏语言文字中的形体美
“形体美”,就是要描摹准确,刻画生动,形象具体,使语言给人以立体感。鲁迅为了把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情景,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产生色感、静感、质感和嗅感,从而收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的艺术效果,总是要精心选用那些精确、周密而有分寸的词和句来描摹对象的。例如:《故乡》中关于闰土的一段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作者借助生动形象的笔触,描写出了中年闰土的形象特征。此时的闰土与作者记忆中的闰土已是面目全非,判若两人。先前的“圆脸”“已作灰黄”,又有“很深的皱纹,眼睛通紅,头戴破毡帽”,先前“红活圆实”的手,而今“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闰土的憔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寄寓着作者对闰土的命运和遭遇的深切同情。传神准确的文句、立体的刻画,敦促读者对闰土悲剧的背景进行深层的思考,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大多是语言“三美”的典范。郭沫若曾说过:“语言除掉意议之外,应该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同意的语言或字面有明暗、软硬、响亮与沉郁的区别。要在适当的地方用适当感触的字。”可见语言的意境美、音律美、形体美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在三者之中,“意美”是基础,没有“意美”,“形体美”便成了空中楼阁,没有“音律美”、“形体美”、“意境美”也就失去了艺术光辉。我们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开发语言的不同“美点”,通过富有形象化的语言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