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打开电视机,翻开小说和杂志,还是打开收音机,我们都可以越来越频繁地听到一个词:狗血。数年之内,这个词已经成为一句流行语,但它的出处和确切的意思,却并不广为人知。
“狗血”一词,最初出现于戏剧界,用来形容剧情老套,让观众看到开始就能猜想到后面的剧情;形容演员的表演时,指表演矫揉造作,不讲分寸,故意煽情骗眼泪的意思。到民国时期,这个词就已经很普遍了,成了戏剧界约定俗成的“术语”。今天的演艺圈,继承了这一“术语”,慢慢地又将它流传在观众当中。
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狗血,本意当然是指狗的血。在中国的传统认识上,狗是一种有灵气的动物,是“家养的狐仙”。古时,人们就注意到,在夜里,本来熟睡的狗有时会忽然跳起来,对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吠叫,仿佛如临大敌。在村子中,往往会有许多狗一起吠叫,看起来好像在包围一个人们看不见的“入侵者”。当然,这往往仅仅是狗闻到或听到一只耗子而已,但迷信的人们却认为,这是狗看见了人所看不见的魑魅魍魉,正在驱鬼辟邪。如果狗夜吠不已,会被认为是将要死人的象征,认为狗看见了前来勾魂的黑白无常,这家主人或住在附近的人有在睡梦中忽然去世的危险。
这种传说在上古之世就已存在,同样地,人们也认为狗能驱邪。血是生命的象征,狗血则更有驱邪的功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狗血驱邪的说法,人们将狗血装在器皿中,放在房门或城市的街头,以期能驱散冤魂和瘟疫。
到了汉朝,狗和狗血的传说渐渐形成了一整套体系:白狗能化为人形,黑狗能消灭妖魔,狗血能破坏风水,将狗血淋到妖怪身上能抑制妖法,让妖怪现出原形……不知何时,道士们也开始相信这一套,在作法时泼洒狗血,以其能降妖伏魔。从秦汉到民国,中国人几乎洒了两千年狗血,无数忠犬因为封建迷信“喋血街头”。到了鸦片战争时,还有广州守将认为英国侵略者会妖法,命令向珠江中泼洒狗血,以期能破除侵略者“妖法”的事,可见这种迷信多么深入人心。
在这种大环境下,在说书人的故事和传奇小说中,以及各种戏剧的剧本中,“狗血”就成了古代小说、剧本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比如《水浒传》第五十三回:马知府道:“(李逵)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没头一淋。
当然,李逵不是狐狸精,淋了狗血也不会现出原形。不过,如果戏剧中出现的真是个妖怪,那就要“道行全失”,任人宰割了。
在旧社会的戏台上,每当妖魔鬼怪作孽,正义的道士就会出场,对着演妖怪的演员来个“狗血淋头”。演妖怪者一遇狗血,便当场倒在台上,做狰狞状,做痛苦状,做痛不欲生状,做命悬一线状……虽然这个演员没伤没痛,却要没来由地“表现痛苦”,实在是不容易。
这种表演成为许多戏剧的惯例,在全国的各个戏台上每日上演。每到道士出场,祭出狗血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们往往是一阵窃笑:狗血,狗血又出来了,不用猜,又有一个演员要“痛苦一番”。逐渐地,狗血成了一个形容词,并引申出许多俗话和成语。
一方面,“狗血”被用来形容老套的剧情,观众和读者已经看过千百遍,显不出一点悬念。另一方面,“洒狗血”被用来形容硬装出来的痛苦表演,或者生硬做作的其他表演。
作为一种引申的意义,“狗血”也可以用来形容攻击一个人,使一个人陷入痛苦。不过这种意义,就与我们在评论作品、表演时所说的“狗血”不是一回事了。
编辑/杨明珠
“狗血”一词,最初出现于戏剧界,用来形容剧情老套,让观众看到开始就能猜想到后面的剧情;形容演员的表演时,指表演矫揉造作,不讲分寸,故意煽情骗眼泪的意思。到民国时期,这个词就已经很普遍了,成了戏剧界约定俗成的“术语”。今天的演艺圈,继承了这一“术语”,慢慢地又将它流传在观众当中。
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狗血,本意当然是指狗的血。在中国的传统认识上,狗是一种有灵气的动物,是“家养的狐仙”。古时,人们就注意到,在夜里,本来熟睡的狗有时会忽然跳起来,对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吠叫,仿佛如临大敌。在村子中,往往会有许多狗一起吠叫,看起来好像在包围一个人们看不见的“入侵者”。当然,这往往仅仅是狗闻到或听到一只耗子而已,但迷信的人们却认为,这是狗看见了人所看不见的魑魅魍魉,正在驱鬼辟邪。如果狗夜吠不已,会被认为是将要死人的象征,认为狗看见了前来勾魂的黑白无常,这家主人或住在附近的人有在睡梦中忽然去世的危险。
这种传说在上古之世就已存在,同样地,人们也认为狗能驱邪。血是生命的象征,狗血则更有驱邪的功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狗血驱邪的说法,人们将狗血装在器皿中,放在房门或城市的街头,以期能驱散冤魂和瘟疫。
到了汉朝,狗和狗血的传说渐渐形成了一整套体系:白狗能化为人形,黑狗能消灭妖魔,狗血能破坏风水,将狗血淋到妖怪身上能抑制妖法,让妖怪现出原形……不知何时,道士们也开始相信这一套,在作法时泼洒狗血,以其能降妖伏魔。从秦汉到民国,中国人几乎洒了两千年狗血,无数忠犬因为封建迷信“喋血街头”。到了鸦片战争时,还有广州守将认为英国侵略者会妖法,命令向珠江中泼洒狗血,以期能破除侵略者“妖法”的事,可见这种迷信多么深入人心。
在这种大环境下,在说书人的故事和传奇小说中,以及各种戏剧的剧本中,“狗血”就成了古代小说、剧本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比如《水浒传》第五十三回:马知府道:“(李逵)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没头一淋。
当然,李逵不是狐狸精,淋了狗血也不会现出原形。不过,如果戏剧中出现的真是个妖怪,那就要“道行全失”,任人宰割了。
在旧社会的戏台上,每当妖魔鬼怪作孽,正义的道士就会出场,对着演妖怪的演员来个“狗血淋头”。演妖怪者一遇狗血,便当场倒在台上,做狰狞状,做痛苦状,做痛不欲生状,做命悬一线状……虽然这个演员没伤没痛,却要没来由地“表现痛苦”,实在是不容易。
这种表演成为许多戏剧的惯例,在全国的各个戏台上每日上演。每到道士出场,祭出狗血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们往往是一阵窃笑:狗血,狗血又出来了,不用猜,又有一个演员要“痛苦一番”。逐渐地,狗血成了一个形容词,并引申出许多俗话和成语。
一方面,“狗血”被用来形容老套的剧情,观众和读者已经看过千百遍,显不出一点悬念。另一方面,“洒狗血”被用来形容硬装出来的痛苦表演,或者生硬做作的其他表演。
作为一种引申的意义,“狗血”也可以用来形容攻击一个人,使一个人陷入痛苦。不过这种意义,就与我们在评论作品、表演时所说的“狗血”不是一回事了。
编辑/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