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50年前苏联月球1号探测器掠月而过,全世界迄今进行了123次月球探测活动,但直到今天,这个星球上的任何资源都尚未在人类生活中得到直接应用。那么,中国为何要派出嫦娥一号卫星奔向月球进行探月工程呢?
花巨额费用到月球上去逛一圈,到底能得到什么?这种诘问显然太功利主义,就像诘问一个基础研究工作者,他的艰深理论有什么实际意义一样。为什么要探月,在我们的官方媒体上,我们一直在强调“探月”的政治效应,比如,探月可以树立国际威望,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然而,这显然远远不够。“探月”,有政治的解释,更要有经济的考量。
说到“探月”的意义,首先要提到的显然是《月球协定》。除了规定月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之外,它还规定:“一俟月球自然资源的开发即将可行时,建立指导这种开发的国际制度。”正如有人所提出,到那时候,谁有开发能力,谁就有发言权,谁的开发能力大,谁的发言权就大。“实力胜于雄辩”,未来月球开发的利益分配总是会以参与国对开发月球所作贡献为标准。
如果说月球开发是比较遥远的事,那么,“探月”所带动的航天经济则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那就是以航天技术开发带动民用高科技产业的振兴,为国家产业调整和升级开路。此次“探月”成本大概15亿元左右,以国际标准估算,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而相关产业的辐射则可达到1:8至1:14。也就是说,投入15亿元,就可以直接获得30亿元的收益。
在美国,预计到2020年,美国航天工业的产值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到15%。中国航天经济在未来的GDP中究竟将发挥多大作用,将取决于相关产业的民用化程度。航天产业前景固然美好,经济价值也不可小觑,但是,没有相关产业链的配合,不仅“赚钱”是一句空话,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也将是一个问题。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中国航天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科研生产、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优势,这正是航天企业大力发展民用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們期待着挖掘出“探月”背后那充满诱惑的经济价值。
百姓声音:“一轮浩月万里霜,飞天几时还故乡。今宵故国有来客,人间盛世非汉唐”。
花巨额费用到月球上去逛一圈,到底能得到什么?这种诘问显然太功利主义,就像诘问一个基础研究工作者,他的艰深理论有什么实际意义一样。为什么要探月,在我们的官方媒体上,我们一直在强调“探月”的政治效应,比如,探月可以树立国际威望,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然而,这显然远远不够。“探月”,有政治的解释,更要有经济的考量。
说到“探月”的意义,首先要提到的显然是《月球协定》。除了规定月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之外,它还规定:“一俟月球自然资源的开发即将可行时,建立指导这种开发的国际制度。”正如有人所提出,到那时候,谁有开发能力,谁就有发言权,谁的开发能力大,谁的发言权就大。“实力胜于雄辩”,未来月球开发的利益分配总是会以参与国对开发月球所作贡献为标准。
如果说月球开发是比较遥远的事,那么,“探月”所带动的航天经济则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那就是以航天技术开发带动民用高科技产业的振兴,为国家产业调整和升级开路。此次“探月”成本大概15亿元左右,以国际标准估算,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而相关产业的辐射则可达到1:8至1:14。也就是说,投入15亿元,就可以直接获得30亿元的收益。
在美国,预计到2020年,美国航天工业的产值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到15%。中国航天经济在未来的GDP中究竟将发挥多大作用,将取决于相关产业的民用化程度。航天产业前景固然美好,经济价值也不可小觑,但是,没有相关产业链的配合,不仅“赚钱”是一句空话,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也将是一个问题。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中国航天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科研生产、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优势,这正是航天企业大力发展民用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們期待着挖掘出“探月”背后那充满诱惑的经济价值。
百姓声音:“一轮浩月万里霜,飞天几时还故乡。今宵故国有来客,人间盛世非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