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燃安徽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军民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国成了二战时期的东方主战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安徽大部沦陷,安徽人民遭到敌军铁蹄的血腥蹂躏。安徽军民或
  在本省的土地上,或在他乡甚至异国奋起反抗,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为揭开中华民族现代史上的新的一页,开创无限光明的未来,承受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安徽;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中图分类号:K26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6001304
  收稿日期:2015-09-28
  作者简介:程永生(1946-),男,安徽潜山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
  Anti-Japanese War in Anhui-to commemo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World War II
  CHENG Yong-s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Chinese army experienced an unusually long period of war to fight against Japanese invaders and China became the main battlefield in the eastern hemisphere. After the Japanese troops began their invasion to swallow China completely, most of Anhui Province was occupied by the enemy and people of Anhui were trampled on savagely. However, either in their native province or in other provinces or even in other countries, Anhui people and their troops launched anti-Japanese wars of various sizes and wiped out Japanese troops. To achieve the end of winning complete victory in the anti-Japanese war,to turn a new leaf in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o fight for a ever-lasting bright future, Anhui people suffered great losses and made their possible contributions.
  Key words: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Second World War; Anhui Province; battlefields along enemy lines; battlefields behind enemy lines
  一
  今年9月3日适逢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9月3日是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首次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完全胜利,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西斯势力在德、意、日三国不断膨胀起来,建立了法西斯专制政权,希望在世界范围重新划分势力范围。1931年9月1日,德国突然进攻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受降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这场战争,使全球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争之残酷惨烈,实为历史之最。战争夺去了1亿多军人与平民的生命,直接经济损失约15万亿美元。日本法西斯在我国全面发动侵略战争,我国先后有26个省1 500多个县市沦陷,面积达600万平方公里,中国军民共伤亡3 500多万,占当时总人口的8%;军队伤亡380多万,占二战总伤亡的三分之一;根据1937年的比值,中国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 000多亿美元。
  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粹了日本殖民主义者妄图奴役中国人民的图谋,迫使日本归还了自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窃取的我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彻底洗刷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壮举,捍卫了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成果,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再也没有外国侵略者敢在中华大地上横行肆掠了![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二战各战场的战斗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长期牵制了日本的主要兵力,使其无暇配合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使其无法在太平洋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期间,中国曾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包括物资、情报和军事力量;战争使中国成了国际事务的主角,成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创始成员。
  中国的抗战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罗斯福曾经说过,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会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调到其他地方作战,他们会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打下其他国家。丘吉尔也说过,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必然全线奔溃,而能防止这种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斯大林也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   二
  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安徽饱受日寇的蹂躏,安徽军民前仆后继、奋起抗战,让抗战烈火熊熊燃烧。安徽的抗战可分两个方面来叙述。首先,安徽是抗日战场,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的一部分;其次,安徽儿女在全国各地甚至在国外积极投入抗日斗争。
  日本曾兵分四路侵占安徽。第一路从南京出发,沿津浦路进犯安徽。1937年12月底,攻陷滁县、全椒;1938年1月进犯明光,18日明光失守;1月28日,对淮河地区发动进攻;2月,分兵攻克临淮关、凤阳、定远和蚌埠、怀远和小蚌埠。此后与桂军展开拉锯战,一直持续到4月初。5月9日蒙城失陷,18日萧县失守,19日宿县、徐州陷落,24日攻占砀山,30日攻占涡阳,31日攻占亳县。6月3日攻占淮南煤矿,4日攻占凤台,5日攻占正阳关、寿县。后因花园口决堤,进攻被阻。第二路军进攻合肥。1938年4月24日,占领和县,抵达江北。26日攻占含山,30日占领巢县,5月14日占领合肥。第三路军从水路进攻安庆。6月10日夜,在军舰掩护下,溯江而上,11日通过铜陵,12日占领安庆飞机场,13日占领安庆。6月2日为配合水路进犯安庆,日军从合肥南下,8日占领舒城,13日占领桐城,17日占领潜山县城。第四路军进攻大别山。为了从信阳迂回围攻武汉,日军于1938年8月23日,在合肥设立西进大别山指挥部,27日向金桥推进,28日占领六安,29日占领霍山。
  日军在9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安徽32个县市,占领了宣郎广丘陵、沿江平原、江淮丘陵和淮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所到之处无不犯下了滔天罪行。一是狂轰滥炸。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侵略安徽期间,仅从1937年底至1943年,共出动飞机6 070架次,狂轰滥炸1 513次,投弹18 783枚,炸死炸伤14 412人,炸毁房屋128 351间,震倒22 220间,繁华的城镇,喧闹的村庄,珍贵的文物古迹,均被夷为瓦砾。
  二是野蛮屠杀。1937年12月10日,日军攻占芜湖城区,连续烧杀三天。日军侵占合肥时,见人就杀,共杀1 000多人。1938年冬,日军合肥警备司令古三郎一次抓去200名群众,用铁丝穿手心、锁骨,押到南门外让狼狗全部咬死。1938年8月间,日军在霍山下符桥抓住一位农民,将头顶割开,灌入水银,活剥人皮。日军还在盱眙县城(当时属安徽)、凤阳县城、凤阳县山马家、凤阳县圩山洼、怀远县黄柏郢、砀山县周寨、泗县双沟、巢县温家套、萧县牛眠村、濉溪县渠沟、金寨县茅坪等地实施大屠杀,仅在牛眠村就杀死从四面八方跑鬼子反的难民1 780多人。
  三是施放毒气。1938年8月9日,日军进攻皖南一带,施放了毒气,使许多军民中毒,还遗留下一只毒气罐。17日在宣城一带,发射毒气弹40多发。1941年1月1日,在潜山投放糜烂性毒气弹一枚,致使3人中毒。在贵池将许多农民关押在大祠堂内,进行细菌实验。
  四是暴虐妇女。日军曾在芜湖一边杀人,一边强暴妇女,有8名妇女被轮奸身亡。有一位有身孕的妇女被轮奸之后,用刺刀割开腹部,挑出婴儿,挂于刀尖。日寇在广德、郎溪、淮南、安庆、六安、舒城、霍山等地一路奸淫,遭轮奸致死的妇女多达600余人。日军还在各地设立慰安所,强抓青年妇女充当慰安妇。在凤阳期间,竟将15岁的儿童和修道院中的修女抓去做慰安妇。许多妇女为免遭毒手,剪去发辫,面部涂上炭灰,女扮男装,才敢偶尔出门。据说,蚌埠有位一位姑娘,在沦陷的7年间竟然没有跨出家门一步。
  五是抢劫财物和粮食。日军侵占安徽期间,无论是城镇乡村还是商店农户都被洗劫一空。入侵合肥后,挨户搜查,发现金银、玉器、古董、字画,一律劫掠而去。为了“以战养战”,还到处掠夺矿山资源。从马鞍山掠走铁矿石共537万吨,从铜陵铜官山掠走铜3 000吨,从淮南煤矿掠走煤炭430万吨见聂皖辉2015年9月9日《抗日战争与安徽——在安徽省文史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座谈会上的报告》。
  三 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党开始与共产党联手抗日,形成了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力量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力量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不断给敌伪军以重创,直至后来对日寇开展全面反攻,在友军的帮助下,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同全国一样,安徽的抗日军民也捐弃前嫌,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间,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与国民党鄂豫皖督办卫立煌举行谈判,达成停战协议,实现了区域性国共合作。1937年10月,皖赣特委指派祁门、浮梁、婺源中心县委书记江天辉与国民党四省“绥靖”主任代表张甫诚举行谈判,11月达成释放政治犯、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协议。1938年2月23日,具有统战性质的第五战区安徽省抗战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宣告成立,后来皖南、皖西南、皖西北、皖东北、皖东等动委会相继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安徽人民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精神,一起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去。
  和全国一样,安徽的抗战也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安徽正面战场的著名战斗有广德保卫战、津浦路南段阻击战、蒙城保卫战、鹿吐石铺大捷等。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寇以8个师的兵力,分三路挺进南京。其中的一路进攻广德,企图从广德经宣城、芜湖围攻南京,以切断我南京守军的退路。川军145师师长饶国华奉命固守广德。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双方伤亡惨重。但日军出动飞机狂轰滥炸,趁势从三面包围了饶国华部。在补给中断的情况下,饶将军拔出手枪,以身殉国。
  1938年1月,日军两个师团的主力,从南京北上进攻徐州。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先调集第三十一军在滁县、明光一线抵抗,继而调集第二十一集团军的第七、第四十八军向占领明光、蚌埠、定远的日军发起反击,将侵占津浦路南段的日军截成几节,使其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不得不撤至淮河南岸与我军对峙。对峙一直持续到1938年4月,为我军夺取台儿庄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35年5月18日,日军攻占萧县后,沿淮河西岸向蒙城进攻,受到桂军173师副师长周元率部奋力抵抗,同日军血战了三天三夜,击毙日军千余人。而周元部除1 033团21人由团长凌云上率领突出重围之外,周元及部下2 000多官兵全部为国捐躯。
  1938年9月,驻守霍山的桂军和当地民众,在鹿吐石铺一带严密布防,安徽军民同仇敌忾,全力支援我军对日寇作战。25日,日寇教导队1 500人,在队长南浦湘吉的率领下由霍山向西进犯。当地守军省保安四团、八团与国民党171师、138师英勇阻击,共击毙1 300余人,生俘数十人,缴获重机枪30挺、投弹筒52枚,成为安徽抗战史上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2]。
  活跃在安徽敌后战场的主要是于1937年由共产党领导的南方8省的红军与游击队组建而成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当时,军部及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共7 000余人,第四支队3 100多人。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第一、二、三支队先后抵达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四支队在霍山山区集中后向皖中开进,随即在长江南北战略展开。第一、二支队相继挺近苏南,将丹阳县的抗日武装改变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三支队留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1939年2月成立了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四支队、新编的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第四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五纵队开辟了以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安徽省长江北岸开展游击战争。后来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和独立游击大队,也在安徽及周边的河南、湖北一带活动。到皖南事变以后,经过重组,新四军发展到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共9万多人[3]。
  新四军当中,张云逸领导的第三支队、高敬亭领导的第四支队(后由徐海东领导)、罗炳辉领导的第五支队、孙仲德和黄岩领导的江北游击队、彭雪枫领导的第六支队,一直在安徽坚持抗战。张云逸领导的第三支队在铜陵繁昌一带与日军共进行大小战斗200余次。1939年1月至12月,共进行了5次繁昌保卫战,使日伪损兵1 000余人。高敬亭领导的第四支队先后在合安公路沿线的范家岗、大小关、铁铺岭,在舒六公路上的椿树岗,在六合公路上的三十里岗等地设伏几十次,击毙日军1 000余人,击毁汽车50余辆,缴获长短枪1 400多支,轻机枪17挺,军马20多匹,成功地破坏了敌人的运输线。皖南事变之后,在安徽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粉碎了日伪军的一次又一次扫荡。日军在淮南第二师的周围部署5万多人的兵力,在淮北第四师的周围部署14万多人的兵力,在皖江第七师的周围部署其第十一、十五师团,含山、和县、巢县、无为的伪军,顽军176师和第八游击纵队及地方保安团等。这些日伪军的扫荡都被新四军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例如,在8年抗战中,皖江军民共歼灭日伪军2万多人,新四军第七军由不足2 000人队伍发展到近三万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共歼灭日、伪、顽6.1万人,第二师与淮南军区已发展到3.3万人,地方武装1.4万人;淮北军民共解放国土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
  四 抗战期间,安徽儿女对日寇的入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不愿当亡国奴的贫民宁死不屈,驰骋疆场的勇士屡建战功,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例如,合肥有三个文人张子开、张琴襄、张广建,因跑鬼子反来到三河,人称“三河三张”。他们或不愿去伪满洲国任职,或不愿屈事权贵,或因年龄原因难以奔赴抗日战场,但都因不愿当亡国奴而愤然自杀。青年学生龚义林与管啸铃参加了抗日群团铁血话剧社,合肥沦陷前夕,随部队去到武汉,在战火中举行了婚礼[4]。而名列抗日十大名将的卫立煌、孙立人、戴安澜将军更是安徽人的骄傲。
  卫立煌,安徽合肥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际,他曾指示部属与新四军高敬亭部成功举行“岳西和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卫立煌先后就任国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八路军隶属于其第十四集团军。据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说,八路军虽归他指挥,但他从未指挥过八路军。他与八路军和睦相处,不干预、不夺权、不搞摩擦。更有甚者,他排除干扰,顶住压力,给八路军调拨了大批武器弹药、食品、服装和军需物资。1938年春,一次就拨给八路军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他曾到延安访问,同毛泽东会晤。共产党要员周恩来、朱德、林彪、薄一波、萧克、左权等来访,他都亲自接待,热情款待。在国民党的“摩擦专家”朱怀冰遭到八路军的报复而请求驰援时,他置之不理,致使其一败涂地。1941年10月4日,郑州被冈村宁次占领,10月31日卫立煌就挥师郑州将其一举夺回。此役为抗战期间的12大会战之一。蒋介石曾派遣远东军到缅甸作战。开始准备让卫立煌出任司令长官。后来听说他亲共而改任他人,但失利之后,又启用了已经赋闲的卫立煌。卫立煌连战连捷,拔掉了日军盘踞在云南的全部据点,打通了滇缅公路,并与中国驻印度的部队和美国部队在南坎会师。1945年5月,卫立煌在昆明就任陆军副总司令[5]。
  孙立人,安徽舒城县三河(今合肥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曾随张治中将军的第九集团军参加淞沪抗战,被迫击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13处,昏迷三天,上海军民踊跃献血为其治疗,未及痊愈又重返军旅。1942年,率部随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孙率领新三十八师参加曼德勤会战。其间,英军步兵第一师及第七装甲旅被日军包围,孙立人奉命驰援。他派遣第113团团长刘放吾率部星夜驰援,孙立人于凌晨亲自赶到阵地,指挥部队对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中午攻克了敌军阵地,解救出英缅军7 000多人,救出被俘的英军官兵、传教士、新闻记者500多人。孙立人以不满1 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获得了世界声誉。罗斯福总统为之颁发了丰功勋章,次年英王也追加了英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的部队功勋卓著,在打通滇缅公路的战役中,共击毙日军联队长以下33 000余人,伤75 000余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辆,汽车552辆,声震全球,被誉为“东方的隆美尔”[6]。   戴安澜,安徽无为县人。抗日战争期间,曾血战北古口、参加台儿庄战役立下战功、武汉会战时击退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徐州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的进攻、昆仑关战役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1942年率先头部队第200师出征缅甸,在同古会战中,在日军4倍于己的情况下,歼敌5 000余人,收复棠吉等地。5月18日在朗科指挥突围时身负重伤,于5月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茅邦村逝世,追认陆军中将[7]。
  五 我国在积贫积弱中进入近现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10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遭受外敌入侵,迫使清政府同入侵之敌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洗刷了这一漫长的历史屈辱,为中华民族翻开了新的一页。1945年9月3日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成了中华民族恒久记忆日子,成了人类文明的启示性资源,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EB/OL].(2015-09-03)[2015-10-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03/c_128192341.htm.
  [2]百度百科.鹿吐石铺[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t_spPRiFLYEAqbRYvUDVwgAWK
  eA02KBepKYbOiTEcrRktkMSPpvpW5xqVfhEzWpZlP4-Kk85B6JXbfE1BOLba.
  [3]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什么战绩吗?[EB/OL].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2BLTwo0vqd7rhRP9IoNAiIu-mW0A5z5wIT_qOc19BBRXHocoReflThBQP
  phBw5IOjUJZPflPxuL01vDYsyZZYa.
  [4]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图说合肥抗战[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5]百度百科.卫立煌 [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Q4OuoEMW8egzZhGUZWptikja8KyN
  TfbLhN1CwvrPNMQR5uyAB_h0aB84akuE154iTvv4dq04xFh0fjf_rzHNq.
  [6]百度百科.孙立人[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eOIrl0zIpIZt1_4mJ-nW4TFakq_uiCPqbwt_bkdcZEYOq1oz1PEA1VWUgzYIQhZMWU-jRFUwJeZiPJd-jFRb_.
  [7]百度百科.戴安澜[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u1P5zCLI0y-mPU3uUIWDS5HRHxYfe8pdtOIeroCi1F7RtsZ0kKVadVKFP8-3Cy8wiamg
  RfWfJ7iFW7irlpQca.[责任编辑:吴晓红]
其他文献
摘 要:论述翻译理论界的热点议题何为翻译和翻译定位、定义,指出翻译定义中的误区是将翻译定义与翻译理想混为一谈;兼论中国翻译理论界、翻译教科书视为“金科玉律”的所谓的奈达翻译定义不是翻译定义。不是翻译定义的理由:一是“翻译定义”四字是中国翻译理论家加在奈达一论翻译的句子的前面的,奈达本人没有说那是翻译定义;二是“定义”是对某一概念的客观准确的描述,而奈达的那一句话是表达翻译理想的主观愿望的表述,不是
期刊
摘要:加拿大当代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新作《菩萨凝视的岛屿》是一部书写和反思斯里兰卡内战及其历史叙述的艺术作品,具有浓厚而深刻的后现代历史意识。这部小说揭示了大历史进程的血腥与断裂,同时探究了大历史书写的虚假幻影,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维度对作为“事件”和作为“叙述”的大历史进行多维度的审视和拷问。不仅如此翁达杰还运用文学的聚光灯照亮那些被大历史、战争所掩埋的幽灵,还原其在大历史遮蔽下真实的苦难和创伤,因
期刊
摘 要:为更好解决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就业热点和难题,主要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以A大学R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基础文科专业为例,通过就业现状和就业问题分析,试图提出理工科院校促进文科就业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理工科;文科;就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2-0105-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期刊
摘要:大学生特殊群体有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网络痴迷等十种主要类型,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产生原因有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维度。目前,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存在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片面化、教育主体单一化和教育方式空泛化。大学生特殊群体导师制教育,有利于营造“和谐校园”良好氛围,有利于实现教书、管理、服务与育人深度交融,有利于填补辅导员教育专业空白。大学生特殊群体导师制教育的实践进路是,一要精
期刊
摘要:综合性学报因为主题分散、读者少而难令作者产生归属感。但是,随着阅读习惯和评价机制的改变,综合性学报终将获得与专业期刊同等的发展契机。研究了综合性学报培养作者归属感的策略,主要包括综合性学报应以学术新秀为培养目标;在编审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将作者纳入学报的决策之中,使作者产生成员感;通过论文推送提升论文影响,对作者产生吸引力。《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实践证明了作者
期刊
摘要:非裔美国女性因特殊的历史原因深受白人和男性的双重压迫,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艾丽斯·沃克为代表的非裔美国女作家深刻了解同胞困境,不断觅希望,探出路,将他们困苦生活的励志故事诉诸笔端,鼓舞女性同胞为改善自身命运努力奋斗。试图探析女主人公西丽的“丑小鸭”原型,从而帮助读者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  关键词:“丑小鸭”原型;集体无意识;原型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琳达·霍根文学作品积极进行生态思索,再现美国印第安本土生态文化的真谛,探寻化解当代生态危机、解放受压迫的女性和少数族裔的出路。小说《太阳风暴》以“水”为核心自然背景,讲述安吉拉(Angela)一家三代为主印第安女性的命运。聚焦小说中“水”和“女性”两大特点要素,解读琳达·霍根的积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遵循人与自然的生态统一。  关键词:琳达·霍根;水;女性;印第安;生态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全面抗战开始前后,《大公报》的大量报道与评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媒体形象经历了重大变化:从一个被国民党政权围剿的“匪”变成了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抗战力量。中共媒体形象之所以出现从负面到正面的积极变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自身政策的调整。中共媒体形象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大公报》代表的中国中间势力对中国共产党由不抱同情到认可赞赏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抗战;中共;媒体形象;《大公报》  
期刊
摘要:唐纳德·巴塞尔姆是一位重要的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表达和叙述方式,常使用戏仿和“拼贴画”的技巧来讽刺当代西方社会。尤其是《玻璃山》这部短篇小说,更是巴塞尔姆大胆语言实验和非传统叙事策略的代表作。通过对《玻璃山》中100个句子碎片进行深入细致的归纳分析,探讨了这些碎片背后特殊的内在规律和意义——巴塞尔姆对荒谬的现代社会和美国梦的无情批判。  关键词:巴塞尔姆;玻璃山;碎片;叙
期刊
摘要:从媒体建构视角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983-2015年间央视春晚中农民工节目进行分析,发现春晚中的农民工形象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形象缺失——被嘲讽的“边缘人”——开始被接纳赞颂——农民工精神风采绽放。农民工形象的变化与国家政策、农民工自身的变化、春晚自身的生存发展需求及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看来,春晚中的农民工形象有失片面化,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其面临的困境和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