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系统论视角下的微课艺术为我们多年来积重难返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重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具体的操作方式,让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看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曙光:制作微课课件时,在内容繁多、头绪复杂、复杂多变的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抓住主要知识点与主要知识链接点,在阅读教学或者写作教学中,辅之于简单、方便、实用的微课课件,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把纷繁的头绪变得条理化,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把众多的知识点变得主次分明化,把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化。
【关键词】系统论视角;小学语文微课;具体化
系统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艺术构建模式,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即改变传统的孤立的、局部的、分散的运用微课课件传授语文知识的策略与方法,代之以全新的微课教学艺术,即运用微课课件传授语文知识,必须是在完整的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单元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课文篇目教育教学系统的前提下开发微课教学课件,设计微课教学内容,展示微课风采。具体策略如下。
一、微课中见系统
微课中见系统,就是每个微课课件内容的设计应该全面考虑到小学语文1——6年级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阅读课文教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课外阅读实践、写作训练等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微课课件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整体性、相关性,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认知、积累与发展,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阅读能力提高的层递性、写作能力培养的有序性等,培养学生整体认知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品位的语言感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以执教古典诗词为例。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猜谜诗《画》时,学生尚无古典诗词、散文、记叙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概念,所以,如果制作这篇课文的微课课件,就可以预设与“诗歌”和“古典诗歌”等概念相关的微课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知诗歌与古典诗词等概念。教学第六课《静夜思》时,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这首诗歌的内容后,再将古典诗词“五言诗”的概念及怎样把握“五言诗”的朗读节奏等内容设计成微课课件,对学生进行五言诗的朗读节奏训练。教学一年级下册的《春晓》时,既可以运用微课课件复习上个学期学过的古典诗词《画》和《静夜思》,还可以在学生充分感知《春晓》内容的前提下,运用微课课件向学生渗透古典诗词“押韵”与“韵脚”等概念。其法,将学过的《画》、《静夜思》及当天学习的《春晓》三首诗歌的字幕打在PPT微课课件上,运用翻转技巧引导学生分别找出这三首诗的韵脚,并说说韵辙分别是什么。教学高鼎的《村居》时,在学生充分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运用微课展示“七言诗”的概念和七言诗的朗读节奏示范。以此类推,每教学一首古典诗词,就将此前学生没有认知过的古典诗词基础知识依次分门别类地做成微课课件,在教学时或者在复习时穿插使用,使学生在每一年级每一册的古典诗词学习中,逐渐地、系统地掌握古典诗词文化常识。
二、微课中见整体
微课中见整体,是指微课课件的制作不能游离于每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而应根据每一单元的具体话题依次分类制作与整个单元教学话题相关的微课课件,向学生系统地渗透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以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的课文为例。这个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向小学生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的细心观察大自然美丽景色的,面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作者产生了怎样独特的感受,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作者如何通过启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思维机制,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的。所以,教学这一组(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将这一组(单元)课文内涉及到的下列内容分门别类地制成微课课件,教学时或者复习时运用翻转技术穿插使用:1. 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观。比如,青山绿水、花香鸟语、迎客青松、报春寒梅、老桥溪水、白云蓝天、山雨余韵、草虫村落、索溪野峪等图片或音画视频等。2. 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的注音及释义。比如《山中访友》中的“邀”、“俯”等,《草虫村落》中的“谧”、“巷”、“俏”等;《索溪峪的“野”》中的“仞”、“亘”、“亭”等。3. 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涉及的成语的释义及造句。比如,“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庞然大物”、“不拘一格”等。4.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最优美的、可供学生仿写的语句。比如,《山中访友》中的“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山雨》中的“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索溪峪的“野”》中的“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5. 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如,《山中访友》中的比喻与拟人句:“老桥啊,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山雨》中的比喻、拟人与通感句:“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梦幻的色彩”等。
三、微课中见局部
微课中见局部,是指微课课件必须体现教材中某一篇具体的阅读课文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或者某一写作教学课堂中的主要训练点。其具体内容不能游离于某一篇具体的课堂阅读课文、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要尽量体现系统论中的“一课一得”,即引导学生在一堂阅读教学课堂内完成一个重要学习目标,其他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主要目标来开展。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每堂阅读课中都能突破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新疑难,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快乐。因为,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教材中的任何“一课”都是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系统中的一课,而其微课教学中的“一得”,同样是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系统中的一得。所以,这“一得”必须体现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完整性。学生在每“一课”中均有“一得”,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个系统中,有若干个“一课”,学生自然就会有若干个“一得”。如此,运用微课课件可以将每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由“点”到线,再从“线”到“面”,构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知识链接。
以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为例。教学这篇课文与教学其他任何一篇阅读课文一样,都必须完成下列教学目标:1.识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2.听读或者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简介课文中主人公玛丽?居里的生平及其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4,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记叙文写了主人公玛丽?居里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那几件事?5紧扣文题“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文眼“美丽”分析玛丽?居里美丽的外表与美丽的心灵世界。……然而,如果我们将上述教学目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势必无法突出这篇阅读教学课文的重点,学生也就不可能在系统论的视角下实现“一课一得”。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删繁就简,运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文眼“美丽”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请找出课文中体现公玛丽?居里“美丽”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玛丽?居里具有哪两种摄人心魄的“美丽”特质?2.在玛丽?居里的上述两种“美丽”特质中,你更欣赏、崇拜玛丽?居里的哪一种“美丽”?理由是什么?在微课课件的上述提示与引导下,学生定能迅速对之加以思考、讨论并畅所欲言,并在此过程中自觉地借助文末的注音、释义及自备的语文学习辅导资料等扫除生字生词,对于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语句等,也会主动与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提问。学生一旦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系统论视角下的“一课一得”也就充分实现了。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因为承载着太多的功能与角色而导致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堪重负。出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需要,即便教师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爱莫能助。所幸的是,系统论视角下的微课艺术为我们多年来积重难返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重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具体的操作方式,让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看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曙光:制作微课课件时,在内容繁多、头绪复杂、复杂多变的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抓住主要知识点与主要知识链接点,在阅读教学或者写作教学中,辅之于简单、方便、实用的微课课件,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把纷繁的头绪变得条理化,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把众多的知识点变得主次分明化,把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化,继之,构建高效的、愉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系统论视角;小学语文微课;具体化
系统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艺术构建模式,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即改变传统的孤立的、局部的、分散的运用微课课件传授语文知识的策略与方法,代之以全新的微课教学艺术,即运用微课课件传授语文知识,必须是在完整的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单元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课文篇目教育教学系统的前提下开发微课教学课件,设计微课教学内容,展示微课风采。具体策略如下。
一、微课中见系统
微课中见系统,就是每个微课课件内容的设计应该全面考虑到小学语文1——6年级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阅读课文教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课外阅读实践、写作训练等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微课课件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整体性、相关性,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认知、积累与发展,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阅读能力提高的层递性、写作能力培养的有序性等,培养学生整体认知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品位的语言感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以执教古典诗词为例。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猜谜诗《画》时,学生尚无古典诗词、散文、记叙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概念,所以,如果制作这篇课文的微课课件,就可以预设与“诗歌”和“古典诗歌”等概念相关的微课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知诗歌与古典诗词等概念。教学第六课《静夜思》时,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这首诗歌的内容后,再将古典诗词“五言诗”的概念及怎样把握“五言诗”的朗读节奏等内容设计成微课课件,对学生进行五言诗的朗读节奏训练。教学一年级下册的《春晓》时,既可以运用微课课件复习上个学期学过的古典诗词《画》和《静夜思》,还可以在学生充分感知《春晓》内容的前提下,运用微课课件向学生渗透古典诗词“押韵”与“韵脚”等概念。其法,将学过的《画》、《静夜思》及当天学习的《春晓》三首诗歌的字幕打在PPT微课课件上,运用翻转技巧引导学生分别找出这三首诗的韵脚,并说说韵辙分别是什么。教学高鼎的《村居》时,在学生充分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运用微课展示“七言诗”的概念和七言诗的朗读节奏示范。以此类推,每教学一首古典诗词,就将此前学生没有认知过的古典诗词基础知识依次分门别类地做成微课课件,在教学时或者在复习时穿插使用,使学生在每一年级每一册的古典诗词学习中,逐渐地、系统地掌握古典诗词文化常识。
二、微课中见整体
微课中见整体,是指微课课件的制作不能游离于每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而应根据每一单元的具体话题依次分类制作与整个单元教学话题相关的微课课件,向学生系统地渗透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以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的课文为例。这个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向小学生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的细心观察大自然美丽景色的,面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作者产生了怎样独特的感受,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作者如何通过启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思维机制,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的。所以,教学这一组(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将这一组(单元)课文内涉及到的下列内容分门别类地制成微课课件,教学时或者复习时运用翻转技术穿插使用:1. 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观。比如,青山绿水、花香鸟语、迎客青松、报春寒梅、老桥溪水、白云蓝天、山雨余韵、草虫村落、索溪野峪等图片或音画视频等。2. 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的注音及释义。比如《山中访友》中的“邀”、“俯”等,《草虫村落》中的“谧”、“巷”、“俏”等;《索溪峪的“野”》中的“仞”、“亘”、“亭”等。3. 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涉及的成语的释义及造句。比如,“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庞然大物”、“不拘一格”等。4.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最优美的、可供学生仿写的语句。比如,《山中访友》中的“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山雨》中的“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索溪峪的“野”》中的“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5. 这一组(单元)每篇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如,《山中访友》中的比喻与拟人句:“老桥啊,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山雨》中的比喻、拟人与通感句:“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梦幻的色彩”等。
三、微课中见局部
微课中见局部,是指微课课件必须体现教材中某一篇具体的阅读课文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或者某一写作教学课堂中的主要训练点。其具体内容不能游离于某一篇具体的课堂阅读课文、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要尽量体现系统论中的“一课一得”,即引导学生在一堂阅读教学课堂内完成一个重要学习目标,其他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主要目标来开展。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每堂阅读课中都能突破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新疑难,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快乐。因为,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教材中的任何“一课”都是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系统中的一课,而其微课教学中的“一得”,同样是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系统中的一得。所以,这“一得”必须体现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完整性。学生在每“一课”中均有“一得”,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个系统中,有若干个“一课”,学生自然就会有若干个“一得”。如此,运用微课课件可以将每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由“点”到线,再从“线”到“面”,构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知识链接。
以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为例。教学这篇课文与教学其他任何一篇阅读课文一样,都必须完成下列教学目标:1.识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2.听读或者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简介课文中主人公玛丽?居里的生平及其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4,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记叙文写了主人公玛丽?居里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那几件事?5紧扣文题“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文眼“美丽”分析玛丽?居里美丽的外表与美丽的心灵世界。……然而,如果我们将上述教学目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势必无法突出这篇阅读教学课文的重点,学生也就不可能在系统论的视角下实现“一课一得”。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删繁就简,运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文眼“美丽”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请找出课文中体现公玛丽?居里“美丽”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玛丽?居里具有哪两种摄人心魄的“美丽”特质?2.在玛丽?居里的上述两种“美丽”特质中,你更欣赏、崇拜玛丽?居里的哪一种“美丽”?理由是什么?在微课课件的上述提示与引导下,学生定能迅速对之加以思考、讨论并畅所欲言,并在此过程中自觉地借助文末的注音、释义及自备的语文学习辅导资料等扫除生字生词,对于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语句等,也会主动与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提问。学生一旦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系统论视角下的“一课一得”也就充分实现了。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因为承载着太多的功能与角色而导致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堪重负。出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需要,即便教师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爱莫能助。所幸的是,系统论视角下的微课艺术为我们多年来积重难返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重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具体的操作方式,让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看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曙光:制作微课课件时,在内容繁多、头绪复杂、复杂多变的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抓住主要知识点与主要知识链接点,在阅读教学或者写作教学中,辅之于简单、方便、实用的微课课件,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把纷繁的头绪变得条理化,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把众多的知识点变得主次分明化,把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化,继之,构建高效的、愉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