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西吉县的气候特点,以及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的实践,分析了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介绍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的对策,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谷子;全膜双垄沟播;可行性;效益;对策;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47-01
西吉县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已严重影响旱作农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西吉县大力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实现高产、高效找到突破口。西吉县现有耕地面积16.13万hm2,其中小秋杂粮面积 0.87 hm2,谷子面积0.13万hm2。谷子在西吉县种植历史悠久,全县19个乡镇均有分布[1]。然而,受自然资源、品种老化、传统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谷子产量一直低而不稳。2010—2011年,在西滩乡黑虎沟村、马建乡马建村、吉强镇夏大路村和平峰焦湾村示范推广超过13.3 hm2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经测产最单高产达7 165.5 kg/hm2,平均单产4 630.5 kg/hm2,比露地增产1 876.5 kg/hm2,增幅68.1%。增产效果明显,效益十分显著。
1 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的可行性
1.1 生态条件
谷子具有适应性强、耐瘠薄、耐干旱、耐贮藏、适应性广等特点,较适应西吉县的气候和土壤要求。根据测定,谷子的蒸腾系数为271,種子发芽时需水量较少,仅占种子重量的25%。谷子为须根系,由出生根与次生根组成[2-3]。根系发达,初生根入土浅的为20~30 cm,深的约40 cm,能够很好地将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幼苗。因此,具有极强的抗旱性能,完全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
1.2 自然条件
西吉县气候干旱,多风少雨,且季节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329.8 mm,其中6—9月降水量164.8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0%,不但春旱、夏旱经常发生,有时出现春、夏、秋3季连旱,而全膜双垄沟播谷子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此时气温开始慢慢上升,蒸发量小,土壤耕作层墒情尚可,比较容易获得全苗。6—9月正值当地降雨季节,恰好与谷子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需水期相吻合,完全能满足谷子生长发育时对水分的需要。
1.3 生产技术
西吉县谷子主要分布在西部黄土丘陵区及东部土石山区,目前这一部分地区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和品种,使得谷子产量低而不稳[4]。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集增温、集雨、保墒于一体,使得谷子出苗早、快、全,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通过2010—2011年2年对陇谷10号、陇谷3号、陇谷6号、大同29号等11个谷子品种的试验示范表明,陇谷10号、陇谷3号的增产效果最好。2010年,陇谷10号的产量最高,单产达7 165.5 kg/hm2,2011年,陇谷10号的产量表现最高,单产达5 611.5 kg/hm2,同年对陇谷9号、陇谷3号、陇谷4号、陇谷6号、大同32号5个谷子的品比试验表明,陇谷3号的产量最高,单产为3 954.75 kg/hm2,比对照陇谷9号增产23.12%。
2 增产机理
西吉县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采用全程机械化起垄、覆膜、播种。垄上盖膜,形成微集水面,可使7 mm以下的无效降水叠加入渗,变成有效降水,增加根部土壤含水量。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集雨、保墒、增温、增光、通风的作用。通过2年的大面积试验、示范、展示,已形成适合西吉县高产栽培的一整套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使当地谷子增产28%以上。单产在5 250~7 200 kg/hm2,产量前景看好,是西吉县旱作节水农业中继地膜玉米之后又一项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技术措施[1]。
2.1 充分接纳降水,增加蓄水量,保证播种质量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是通过大小双垄沟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降水,特别是将春季5 mm左右的微小降雨集到播种沟内,保证谷子的正常出苗。根据出苗期测定结果,土壤0~60 cm的土壤含水量比半覆盖高38.7%,有效地解决了旱作区春旱严重影响播种问题。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能就地拦蓄入渗地表径流,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相对半膜覆盖栽培可增加降雨40~100 mm。
2.2 最大限度地减少降水的无效蒸发,发挥保墒作用
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地面覆盖率达100%,隔断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将占降雨量60%~65%的无效蒸发降到最低,同时田间大小相同的集雨水面,使一切形式的降水通过集雨水面聚集于播种沟内,下渗到作物根系周围,蓄存于土壤水库之中,将天然降水的无效损失降到最低,改善农田水分的供应状况,提高谷子生长的水分满足率。据报导,在降雨量307~387 mm条件下,比其他覆膜方式0~60 cm土壤含水量提高32.0%~39.9%。
2.3 提高地温,促进谷子早熟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比半覆膜栽培提高地温2~3 ℃,增加有效积温,促进谷子提早成熟10 d左右,减轻早霜的危害,并使谷子适种区海拔提高100 m左右,有利于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在不断增加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粮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47页)
食产量,促进高海拔地区的作物结构调整,可扩大谷子的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饲草。
2.4 避免晚霜危害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种植方式因谷子种植在沟内,故可起到避风作用,防止冻苗,可有效避免晚霜危害,起到防寒作用。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可有效增加地温,抑制土壤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加快作物生长发育,提早成熟,扩大谷子的种植区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3 经济效益分析
2010年,西滩乡黑虎沟村2.67 hm2全膜双垄沟播谷子示范田,谷子平均产量达5 406 kg/hm2,比露地谷子增产2 211 kg/hm2。2011年西吉县遭遇严重干旱,然而平峰焦湾村牛4 hm2全膜双垄沟播谷子则长势良好,平均单产4 113 kg/hm2,最高单产达5 611.5 kg/hm2。充分显示出全膜双垄沟播谷子的抗旱增产效果,为该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使用穴播机播种效率高,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这是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能够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穴播機在促进谷子早熟及增产增收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4 栽培对策
(1)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全膜双垄沟播谷子种植效益的宣传报道力度;农技人员要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是当前抗旱增产的有效措施,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2)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条件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品种和区域,促其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3)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尤其对全膜双垄沟播谷子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适时喷肥。指导农民应用好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切实发挥该技术的增产增收作用。
(4)树立谷子产业思想,在西吉县农业结构调整中对全膜双垄沟播谷子等杂粮作物应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使得全膜双垄沟播谷子能够在当地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5 参考文献
[1] 庞顺家.西吉县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播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1(3):21-22.
[2]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等.洛阳丘陵旱地谷子种植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1):30-32.
[3] 岳增富.夏谷的生长特点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64,171.
[4] 程汝宏,师志刚,刘正理,等.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1):1-4,18 .
关键词 谷子;全膜双垄沟播;可行性;效益;对策;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47-01
西吉县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已严重影响旱作农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西吉县大力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实现高产、高效找到突破口。西吉县现有耕地面积16.13万hm2,其中小秋杂粮面积 0.87 hm2,谷子面积0.13万hm2。谷子在西吉县种植历史悠久,全县19个乡镇均有分布[1]。然而,受自然资源、品种老化、传统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谷子产量一直低而不稳。2010—2011年,在西滩乡黑虎沟村、马建乡马建村、吉强镇夏大路村和平峰焦湾村示范推广超过13.3 hm2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经测产最单高产达7 165.5 kg/hm2,平均单产4 630.5 kg/hm2,比露地增产1 876.5 kg/hm2,增幅68.1%。增产效果明显,效益十分显著。
1 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的可行性
1.1 生态条件
谷子具有适应性强、耐瘠薄、耐干旱、耐贮藏、适应性广等特点,较适应西吉县的气候和土壤要求。根据测定,谷子的蒸腾系数为271,種子发芽时需水量较少,仅占种子重量的25%。谷子为须根系,由出生根与次生根组成[2-3]。根系发达,初生根入土浅的为20~30 cm,深的约40 cm,能够很好地将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幼苗。因此,具有极强的抗旱性能,完全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
1.2 自然条件
西吉县气候干旱,多风少雨,且季节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329.8 mm,其中6—9月降水量164.8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0%,不但春旱、夏旱经常发生,有时出现春、夏、秋3季连旱,而全膜双垄沟播谷子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此时气温开始慢慢上升,蒸发量小,土壤耕作层墒情尚可,比较容易获得全苗。6—9月正值当地降雨季节,恰好与谷子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需水期相吻合,完全能满足谷子生长发育时对水分的需要。
1.3 生产技术
西吉县谷子主要分布在西部黄土丘陵区及东部土石山区,目前这一部分地区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和品种,使得谷子产量低而不稳[4]。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集增温、集雨、保墒于一体,使得谷子出苗早、快、全,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通过2010—2011年2年对陇谷10号、陇谷3号、陇谷6号、大同29号等11个谷子品种的试验示范表明,陇谷10号、陇谷3号的增产效果最好。2010年,陇谷10号的产量最高,单产达7 165.5 kg/hm2,2011年,陇谷10号的产量表现最高,单产达5 611.5 kg/hm2,同年对陇谷9号、陇谷3号、陇谷4号、陇谷6号、大同32号5个谷子的品比试验表明,陇谷3号的产量最高,单产为3 954.75 kg/hm2,比对照陇谷9号增产23.12%。
2 增产机理
西吉县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采用全程机械化起垄、覆膜、播种。垄上盖膜,形成微集水面,可使7 mm以下的无效降水叠加入渗,变成有效降水,增加根部土壤含水量。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集雨、保墒、增温、增光、通风的作用。通过2年的大面积试验、示范、展示,已形成适合西吉县高产栽培的一整套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使当地谷子增产28%以上。单产在5 250~7 200 kg/hm2,产量前景看好,是西吉县旱作节水农业中继地膜玉米之后又一项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技术措施[1]。
2.1 充分接纳降水,增加蓄水量,保证播种质量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是通过大小双垄沟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降水,特别是将春季5 mm左右的微小降雨集到播种沟内,保证谷子的正常出苗。根据出苗期测定结果,土壤0~60 cm的土壤含水量比半覆盖高38.7%,有效地解决了旱作区春旱严重影响播种问题。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能就地拦蓄入渗地表径流,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相对半膜覆盖栽培可增加降雨40~100 mm。
2.2 最大限度地减少降水的无效蒸发,发挥保墒作用
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地面覆盖率达100%,隔断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将占降雨量60%~65%的无效蒸发降到最低,同时田间大小相同的集雨水面,使一切形式的降水通过集雨水面聚集于播种沟内,下渗到作物根系周围,蓄存于土壤水库之中,将天然降水的无效损失降到最低,改善农田水分的供应状况,提高谷子生长的水分满足率。据报导,在降雨量307~387 mm条件下,比其他覆膜方式0~60 cm土壤含水量提高32.0%~39.9%。
2.3 提高地温,促进谷子早熟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比半覆膜栽培提高地温2~3 ℃,增加有效积温,促进谷子提早成熟10 d左右,减轻早霜的危害,并使谷子适种区海拔提高100 m左右,有利于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在不断增加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粮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47页)
食产量,促进高海拔地区的作物结构调整,可扩大谷子的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饲草。
2.4 避免晚霜危害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种植方式因谷子种植在沟内,故可起到避风作用,防止冻苗,可有效避免晚霜危害,起到防寒作用。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可有效增加地温,抑制土壤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加快作物生长发育,提早成熟,扩大谷子的种植区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3 经济效益分析
2010年,西滩乡黑虎沟村2.67 hm2全膜双垄沟播谷子示范田,谷子平均产量达5 406 kg/hm2,比露地谷子增产2 211 kg/hm2。2011年西吉县遭遇严重干旱,然而平峰焦湾村牛4 hm2全膜双垄沟播谷子则长势良好,平均单产4 113 kg/hm2,最高单产达5 611.5 kg/hm2。充分显示出全膜双垄沟播谷子的抗旱增产效果,为该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使用穴播机播种效率高,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这是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能够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穴播機在促进谷子早熟及增产增收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4 栽培对策
(1)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全膜双垄沟播谷子种植效益的宣传报道力度;农技人员要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技术是当前抗旱增产的有效措施,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2)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条件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品种和区域,促其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3)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尤其对全膜双垄沟播谷子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适时喷肥。指导农民应用好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切实发挥该技术的增产增收作用。
(4)树立谷子产业思想,在西吉县农业结构调整中对全膜双垄沟播谷子等杂粮作物应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使得全膜双垄沟播谷子能够在当地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5 参考文献
[1] 庞顺家.西吉县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播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1(3):21-22.
[2]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等.洛阳丘陵旱地谷子种植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1):30-32.
[3] 岳增富.夏谷的生长特点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64,171.
[4] 程汝宏,师志刚,刘正理,等.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1):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