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因而要始终保持与市场接轨。在办学过程中,首先要营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及时调整,设置合理的专业和培训项目,为社会培养急需、适用的人才;重视信息,加强联台;不断提升自身价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优质师资 教学管理 全面开放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10184—01
跨入二十一世纪,经济文化竞争不断加剧,任何的固步自封、保守陈旧的观念和行为都将受到无情地冲击。在职业学院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必须以先进的文化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办学理念和思路,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强化科学化管理,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办学模式与专业设置上敢为人先,真正赋予学生事业发展的深厚的底蕴,才能拓宽发展的道路。
一、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要建设有特色产品的学校,首先要有一个稳定进取的政治局面,创建和谐健康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内核,它能够提升全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全员的进步意识,从而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高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创出“名牌产品”。根据本校的优势,依据专业设置的近期和远期规划,紧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办出特色。确定学校的拳头专业和特色专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以人为本。以得兴校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办学,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服务意识,要把学生作为学校的客户,把学生作为学校的合作伙伴,用这样一种理念研究如何为学生提供满意的课程、满意的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并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仅限于一个特定的岗位,不仅要掌握具体岗位知识技能,而且还要着力于能力的培养,潜力的开发,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把培养职业能力与培养职业道德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有责任心、进取心的优秀技术人才。学校要强化“人性化”管理,把对学生的爱,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名学生成功。在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同时,更侧重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三、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整体执教水平
现代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直接决定教学效果优劣,也是决定一所学校内在质量。教师的素养包括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教师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直接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它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作风、扎实的专业、过硬的技术。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并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师资管理机制,构建相对稳定的骨干层与进出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四、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必须坚持“以质兴校”。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掌握好每一名学生的成绩变化,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要提高教学质量,应制定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人才质量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深入社会市场进行认真调研,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在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基础,按照课程结构的合理比例要求执行,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其次,做好教学计划的执行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只有严格的教学管理,才能保证计划的严肃性,确保整个教学工作按照预定的计划正常运行。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真搞好实践性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把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和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纳入教学计划。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性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开辟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技能训练,实施技能达标。
五、立足市场办教育,全面开放谋发展
职业教育本质上属于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凸现社会经济功能,需要众多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要立足市场,按市场需求配置教育资源,按市场需求办学。既然生活在市场体制下,就要有竞争意识;只要符合办学的宗旨,其办学方式不必拘于传统定势,多方联合:以扩大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影响。要做好生源基地的培育,在本地区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宣传,对紧缺专业的优惠政策进行介绍。到西部与农村职业学校之间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也是办学体制改革的一种探索。通过东西部的结合、城市与农村学校的结合,利用东部城市学校优质的专业教师资源、实习实训条件来培养人才,以此来带动西部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服务意识
职业教育和培训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设置的专业要瞄准市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为社会培养急需、适用的人才。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必须转变单纯为行业服务的观念,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开设的新专业必须具有社会的需要性、专业的特色性和专业的超前性,使新专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师德建设方面要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重视这些“隐性资产”的建设与管理。这样才能发挥“一流硬件”作用,培养出“一流”人才,为社会、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职业教育服务对象不仅要面向初高中毕业生,还要面向所在的社区,面向所在社区的企业,面向所在社区的公民,为社区公民服务,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总之,职业学院要认清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立足当前,面对现实,兼顾长远,想到未来。以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激活内存,增强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办学价值,保持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才能兴盛百年。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优质师资 教学管理 全面开放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10184—01
跨入二十一世纪,经济文化竞争不断加剧,任何的固步自封、保守陈旧的观念和行为都将受到无情地冲击。在职业学院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必须以先进的文化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办学理念和思路,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强化科学化管理,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办学模式与专业设置上敢为人先,真正赋予学生事业发展的深厚的底蕴,才能拓宽发展的道路。
一、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要建设有特色产品的学校,首先要有一个稳定进取的政治局面,创建和谐健康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内核,它能够提升全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全员的进步意识,从而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高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创出“名牌产品”。根据本校的优势,依据专业设置的近期和远期规划,紧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办出特色。确定学校的拳头专业和特色专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以人为本。以得兴校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办学,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服务意识,要把学生作为学校的客户,把学生作为学校的合作伙伴,用这样一种理念研究如何为学生提供满意的课程、满意的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并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仅限于一个特定的岗位,不仅要掌握具体岗位知识技能,而且还要着力于能力的培养,潜力的开发,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把培养职业能力与培养职业道德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有责任心、进取心的优秀技术人才。学校要强化“人性化”管理,把对学生的爱,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名学生成功。在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同时,更侧重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三、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整体执教水平
现代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直接决定教学效果优劣,也是决定一所学校内在质量。教师的素养包括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教师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直接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它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作风、扎实的专业、过硬的技术。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并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师资管理机制,构建相对稳定的骨干层与进出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四、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必须坚持“以质兴校”。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掌握好每一名学生的成绩变化,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要提高教学质量,应制定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人才质量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深入社会市场进行认真调研,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在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基础,按照课程结构的合理比例要求执行,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其次,做好教学计划的执行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只有严格的教学管理,才能保证计划的严肃性,确保整个教学工作按照预定的计划正常运行。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真搞好实践性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把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和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纳入教学计划。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性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开辟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技能训练,实施技能达标。
五、立足市场办教育,全面开放谋发展
职业教育本质上属于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凸现社会经济功能,需要众多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要立足市场,按市场需求配置教育资源,按市场需求办学。既然生活在市场体制下,就要有竞争意识;只要符合办学的宗旨,其办学方式不必拘于传统定势,多方联合:以扩大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影响。要做好生源基地的培育,在本地区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宣传,对紧缺专业的优惠政策进行介绍。到西部与农村职业学校之间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也是办学体制改革的一种探索。通过东西部的结合、城市与农村学校的结合,利用东部城市学校优质的专业教师资源、实习实训条件来培养人才,以此来带动西部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服务意识
职业教育和培训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设置的专业要瞄准市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为社会培养急需、适用的人才。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必须转变单纯为行业服务的观念,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开设的新专业必须具有社会的需要性、专业的特色性和专业的超前性,使新专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师德建设方面要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重视这些“隐性资产”的建设与管理。这样才能发挥“一流硬件”作用,培养出“一流”人才,为社会、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职业教育服务对象不仅要面向初高中毕业生,还要面向所在的社区,面向所在社区的企业,面向所在社区的公民,为社区公民服务,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总之,职业学院要认清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立足当前,面对现实,兼顾长远,想到未来。以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激活内存,增强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办学价值,保持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才能兴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