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曲径通幽处,无声有声致胜宝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涪陵第十七中学校 重庆 408000)
  【摘 要】“言为心声”,一定的言语是思想感情的流露,人们从中可以窥知他的内心心灵。一堂课中既有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有学生的探讨表意,注重语言的训练,师法自然,让师生回归课堂、回归自然,必定能够还一个满意的课堂。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情感、拓展学生思路、培养想象力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要有充沛的情感、丰富的词汇、形象的思维和创造性的现象能力。怎样才能开头思维,激起情感的共鸣,唤起丰富的想象,加深认识,发展智力呢?笔者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直观准确;画龙点睛;语言高雅;幽默风趣;身体语言。每一位教师应在学习和实践中,根据教学中师生的实际,不断探索,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注重语言;师法自然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或见诸于文学,或表达与口头。然而语言有粗野和文雅之分,对于一件事情怎么看待,怎样表达?这就牵涉到思想情操、文化素养的问题。“言为心声”。一定的言语是思想感情的流露,人们从中可以窥知他的内心心灵。一堂课中既有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有学生的探讨表意,注重语言的训练,师法自然,让师生回归课堂、回归自然,必定能够还一个满意的课堂。
  课堂教学仍为当今教学的主要形式,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集中地、主要地表现在课堂的语言艺术上。在课堂上,教师进行朗读、讲解、提问、答疑、辅导等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种系列化的口语表达活动。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实质是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口语表达取得最佳效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主要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习、锻炼,才能得到培养、形成和提高。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情感、拓展学生思路、培养想象力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要有充沛的情感、丰富的词汇、形象的思维和创造性的现象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生动形象,善于进行恰如其分的描绘、夸张、形容和比喻。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出自语文教师之口,也应是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娓娓动听,怎样才能开头思维,激起情感的共鸣,唤起丰富的想象,加深认识,发展智力。笔者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直观准确。言语是教师影响学生的最经常、最强有力的手段。在教学中,感性知识是通过言语直观形成的。言语是通过教师对对象作形象化的言语描绘进行的。教学言语要直观准确,只有用准确的语言才能正确无误地传授知识,才不会误人子弟。所谓直观准确是指用词确切,不含糊。绝不可用“或许”、“大概”、“可能”之类的模糊词语。不能概念含混不清,还要做到有的放矢。
  画龙点睛。教师既要善于“画龙”(语言直观准确),又要善于“点睛”,抓住关键词语,启开学生心扉,达到豁然贯通,动人心弦。例如:孙犁《荷花淀》中“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细节描写,在课文中是点睛之笔,足以让我们透视到人物内心复杂而激烈的情感活动,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震动的反射,一时间,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在讲授这一细节时,应抓住其中“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中的“吮”这一点睛之笔。
  语言高雅。这是指教师课堂用语境界高、讲文雅。课堂是庄严高雅的,登上这个大雅之堂的的话语就应该洁净文雅。教师的课堂用语要反复思量、再三斟酌,力求纯洁高雅、优美动人。
  幽默风趣。要在教学中打破课堂上的沉闷局面,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教师应善于借用双关、借代、讽喻等手法,形成一种幽默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和教育。大凡有卓识的教育家、优秀教师,都主张教学要有点幽默感,从而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精神轻松愉快。
  身体语言。体态语言就是利用身体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通常使用的体态语言有面部表情、手势语与姿态语。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在《怎样识别形态语言》一文中归纳出以下的公式:“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体态语”。可见,体态语言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起着有声语言所不能起到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体态语言融入了教师的情感,更容易使学生受感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恰当运用。教学语言的内涵极为丰富,远不止上述几点,每一位教师应在学习和实践中,根据教学中师生的实际,不断探索,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吴洪成主编,2009年6月,河北教育出版社
  [2] 《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2001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感悟素质教育——教育艺术技法指南》,张仁贤主编,2008年8月,天津教育出版社
  [4] 《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尹先元编著,2010年6月,中国文史出版社
  [5] 《名师名校长教育演讲录——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八周年报告集》,李希贵、雷丽霞、窦桂梅等演讲,高洪主编,2013年3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平山县合河口乡合河口小学 河北 平山 050400)  【摘 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若能主动传神地讲解,诱导学生积极地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
期刊
(晋城市泽州县巴公中学 山西 泽州 048002)  【摘 要】历史教学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材一发下来往往都会像看故事书一样看一遍,然后自以为懂了,若任课教师不在教法上下一番功夫,教学是很难吸引学生的。为此,本文仅就自己在历史教学方法中的一点体会提出和同事们共同研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提问法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途径,通
期刊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现如今,为适应知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重大变革,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知识量的急剧澎胀,青年学生的自主自立、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所以在教会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的同时,使学生成为知识结构的“构造者”。当前的舞蹈教学也不例外,如何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效果,已成为我们舞蹈教师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舞蹈教学
期刊
(遵义市第二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营造一种“研究”、“探索”、“钻研”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新教法,并不断的对个体的创造,实践要素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期刊
(石家庄市第十一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6)  【摘 要】高中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存在不系统、效率低、效果差等诸多问题,造成了作文效果低下,没有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对高中作文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试谈一下创新策略。  1. 作文写作教学三弊端  1.1 写
期刊
(藁城市南营镇土山小学 河北 藁城 052163)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学课程的功能、内容、结构、评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却有不少课堂仍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实施应试教育的措施。尤其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活  《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
期刊
(永年县小龙马乡总校郭庄学校 河北 永年 057150)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关键词】诱发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兴趣;增添发展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
期刊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 要】目前,课程改革正深入进行。面对新课改的形势,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新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深入推进新课改中应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坚持教育创新,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下功夫进行有效性自主学习的研究,创设课堂教学新境界,是课堂教学改革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环节。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
期刊
(正定县第一中学 河北 正定 050800)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的体载广泛,题材新颖,其中包括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学生的时间、能力和活动范围有限,掌握起来相对较为困难。本文阐述的方法,就是为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能力;方法  长期以来,不少高中生苦于难以准确理解与掌握阅读材料内容。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是一项公认的难点
期刊
(正定县第一中学 河北 正定 050800)  高中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上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力度,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历史课堂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从历史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1. 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1 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