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大胆革新,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情境化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
1.以多媒体演示导入
在讲授《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自尊心较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不太知道珍惜生命等问题,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老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视频材料。学生会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产生“要珍惜生命”的认识。这样的视频导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灵活运用诗朗诵、歌曲、电影片段等视频导入,达到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2.以故事导入
中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学生熟悉的或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中。
3.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
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为此,导入时可设计引用身边事例。如以身边某贫困同学因学校及师生资助,最终得以返校读书一事,引入《维护受教育权》一课。
4.以社会热点导入
以社会热点导入,能引起学生关注,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比如2009年召开人大会议前夕,电视上报道代表们深入走访基层,集中民意,积极撰写提案,反映人民心声。我以此内容导入《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一课,学生听得非常认真。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些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人本观念,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
人本观念应用在教学中,就是各项教学活动都要把学生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组织管理的参与者,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全身心地为实现课堂学习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人本观念的要求就是要在一切教学管理中解决好人的问题,即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努力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所谓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且要看做教学过程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比如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结合课本寻找良方,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烦恼。课本上学到的法律知识能帮同学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诸如消费纠纷、维权等。同学们发现学习这门课很有用后,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人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严格来说,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应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努力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放在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起来以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路,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比如按照“八荣八耻”的行为准则,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对自我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规范自身言行,并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阐释各种社会现象。
一、情境化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
1.以多媒体演示导入
在讲授《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自尊心较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不太知道珍惜生命等问题,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老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视频材料。学生会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产生“要珍惜生命”的认识。这样的视频导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灵活运用诗朗诵、歌曲、电影片段等视频导入,达到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2.以故事导入
中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学生熟悉的或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中。
3.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
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为此,导入时可设计引用身边事例。如以身边某贫困同学因学校及师生资助,最终得以返校读书一事,引入《维护受教育权》一课。
4.以社会热点导入
以社会热点导入,能引起学生关注,为新知识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比如2009年召开人大会议前夕,电视上报道代表们深入走访基层,集中民意,积极撰写提案,反映人民心声。我以此内容导入《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一课,学生听得非常认真。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些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人本观念,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
人本观念应用在教学中,就是各项教学活动都要把学生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组织管理的参与者,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全身心地为实现课堂学习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人本观念的要求就是要在一切教学管理中解决好人的问题,即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努力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所谓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且要看做教学过程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比如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结合课本寻找良方,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烦恼。课本上学到的法律知识能帮同学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诸如消费纠纷、维权等。同学们发现学习这门课很有用后,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人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严格来说,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应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努力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放在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起来以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路,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比如按照“八荣八耻”的行为准则,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对自我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规范自身言行,并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阐释各种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