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改须防止二次污染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2018年2月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
  今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
  “农村厕所改造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农村厕所革命为切入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加强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防止出现二次污染。”全国人大代表、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立欣说。

施工质量良莠不齐


  利用春节职工返乡机会,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做了一次关于农村厕改的调研,共收回520多份调查问卷,地域覆盖东中西部,包括寒冷、干旱地区。
  谈及调查内容,赵立欣说:“包括干部对农村厕改政策的了解程度、居民对厕改工作的意愿、政策落实情况、资金筹措方式、后期维护管理情况,以及农民对厕所舒适度的满意度、对废物的处理等。”
  由于工作机制不完善,部分正在进行改厕的村庄存在施工建设质量把关不严、缺少改厕过程实时监督和纠错机制等问题,导致农村改厕施工质量良莠不齐。
  赵立欣调研发现,有些已经改厕的农户对改厕政策了解不透,对厕所运行维护知识缺乏了解。还有部分农户因行为习惯难以改变及嫌麻烦、怕花钱,有了政策也没有改。
  “部分地区对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有些村干部甚至没有听说过改厕政策,导致改厕工作政策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她说。
  由于关键技术跟不上,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单一,缺乏配套的资源化利用设施、机具。“有些农户反映,改厕就是简单挖个坑、埋一下,没什么技术含量。”
  此外,大多数厕所建成后,在管理、运行、维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主要依靠农户,缺少必要经费和工作机制支持,改过的厕所闲置不用,难以长期发挥作用。

3个标准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指明了方向。
  “农村改厕工作近年来取得一定进展,卫生厕所缺乏的状况有所缓解,相关疾病发生、流行得到一定控制,农民群众卫生素质有所提升。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文化差异等原因,农村改厕面临诸多问题。”赵立欣说。
  在她看来,评判农村改厕成功至少要达到3个标准。一是农民如厕环境得到改善。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卫生程度可以阻止疾病传播。“并非要高大上,清洁、舒适、好用、耐用即可。”
  二是改造后的厕所要好用。有的地方采用双瓮式化粪池,但未考虑冬天上冻问题,造成堵塞,影响农户使用。还有一些踩压式冲水器由于产品设计压力太小,需踩踏三四次。
  三是粪污收集完以后要妥善处理。一些地方将未经处理的粪污直接拉到山沟里倒掉,造成二次污染。
  “不仅仅是如厕环境问题,农村厕改其实是一系列的问题。”赵立欣说,通过调查看,其他相关问题绝对不比改厕本身的问题少,如后续粪污处理,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粪污协同治理


  如何补齐厕所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要强化政策支持。”赵立欣建议,落实《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承包等多种形式,推行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等第三方环境治理,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从而保障农村厕所建管护一体化发展。”她建议。
  不同区域的改厕技术模式不同,如何才能研发出成本低、使用方便、经济性好的农村户用厕所?赵立欣建议,加强科技支撑,特别是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科技支撑,将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散养畜禽粪污等统筹协同处理,遴选、推广绿色环保、节本高效的实用性技术,尽快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实用技术模式,提高粪污协同治理水平。
  “完善改廁过程中监管和纠错机制,避免返工浪费。”赵立欣提醒,要强化厕所质量监督与验收机制,严格按照施工和验收标准进行改厕和验收,确保建设质量。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通过第三方群众满意度测评,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监督,推进改厕工作顺利进行。
  厕所改造与农村群众能否真正享受到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赵立欣呼吁,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多层次、全方位、深入农户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注重宣传效果。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对改厕工作的重视程度,尽快转变农民群众传统思想观念,引导农民群众主动改厕。加强改造厕所使用与维护、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厕所建设及运行维护水平。”赵立欣说。
其他文献
黄中华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忠诚勤恳、吃苦耐劳、负责担当、敢创一流的优良品格,父母也成为他一直守望教育的精神支柱。  黄中华,为教育事业奋斗了30多年,从县城到广西自治区首府,又调回边关城市,从一线教师走上领导岗位,资深望重,屡立新功。  不论在哪里工作,他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荣获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荣誉和奖励:全国十大最受欢迎校长和优秀校长,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国家级教师辅导特等奖,广西首届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行政级别的存在催生了校长的官本位意识,行政任命为主导的任职方式,导致校长专业标准的价值缺失。  2014年,铜陵市铜官区在安徽省率先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逐步取消小学行政级别,建立了四级九档校长职级体系。探索开展了以校长职级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综合改革,旨在淡化学校的行政工作,让校长、学校回归教育本位。  从行政化到职业化、专业化,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变,5年探索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
有关民生的议题紧紧围绕时代发展和人民关切,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意诉求,也是社会公众观察这个时代的精准标尺。  2019年全国两会在即,人民网就公众关心的18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  社会保障、教育改革、住房制度、脱贫攻坚、生态环保……这些议题紧紧围绕时代发展和人民关切,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意诉求,也是社会公众观察这个时代的精准标尺。  从2002年开始,人民网连续18年在全国两会召开前通过在线调查请网友
“我们应该给予中医药更充分的认可,给予更多的临床空间,去支持、维护好它,实施好中医药的现代化。”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说。  赵超建议建设国家级产学研一体化中医药脑心同治研究院。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设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平台。在中医药脑心同治的理论指导下,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慢性病创新和产业化为导向,利用浙江中医药大学脑心同治研究院、脑心同治研究中心的基础,综合
威海市统筹谋划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制度规划,全过程管理保障  威海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文件和配套制度,对原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模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完善、优化和加强,旨在通过制度建設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全过程的绩效闭环管理体系。二、理念宣贯,全方位培训辅导  为了培育绩效管理文化,营造“讲绩效、重绩效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川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四川境内最主要的电网建设、运营和电力供应企业。供电面积44.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1.9%;供电人口7704.06万人,占全省人口的95.8%;供电量占全省总量的95.64%。  自2008年公司开始参与扶贫工作以来,已走过11个年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司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扶贫纲领性
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正稳步推进。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到2020年底所有试点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基本完成。  目前,全国需改造的老旧小区约17万个,涉及建筑面积约40亿平方米,惠及居民上亿人。  老旧小区,是指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且未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住宅小区。  “虽然新建住宅还要不断增加,但增加
有专家指出,在反腐败斗争已经形成压倒性态势的当下,及时开展一场扫除群众身边黑恶势力的专项斗争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通知》指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汪太理  廉政思想、廉政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耀眼的篇章,挖掘廉政文化对于当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廉政文化,尤其是优秀的廉政文化历史的研究,这些年可以说是蓬勃开展,对中国历史上很多廉吏的事迹、思想都进行了深度研究。  比如,对于公的研究,这几年不仅出版了系列丛书,还打造了电视剧,还有于公故居、于公墓地为依托的廉政文化研究。  廉政文化建设方面,除了有党中央以及各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还有
5月底的一个下午,临沂市莒南县高家柳沟村的组织委员严汝恒和几个村民站在他流转的地头上,有说有笑地聊着什么,看上去轻松随意。  按照严汝恒的说法,他们在地头上看似很随意地拉呱,其实是在“学习”,他在向村民分享他几天前在一个农业培训班上学习到的种植方法和经验。  严汝恒说村民们这种爱学习的传统,在这个村子已经延续了60多年。自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批示了“莒南高家柳沟记工学习班”之后,“学习”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