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半干旱区不同玉米间作花生模式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辽宁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挖掘玉米间作花生模式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2019年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设置了玉米间作花生2:4(M2P4)、8:8(M8P8)和玉米单作(SM)、花生单作(SP)4种种植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土地当量比(LER)及水分利用当量比(WER),以期为筛选出适宜在辽西旱作农业区应用的玉米间作花生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玉米间作花生模式中玉米的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和穗重增加均显著高于玉米单作,且M2P4增加幅度大于M8P8;间作花生由于受玉米遮阴的影响,荚数、粒数、籽粒产量比单作降低,百仁重和饱果率比单作增加;按密度均一化进行计算,单位面积M2P4和M8P8的玉米产量比单作分别比下降49.3%和41.7%;M2P4和M8P8的花生产量比单作分别下降35.7%和51.0%;但M2P4和M8P8两种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M2P4的LER为1.15,比M8P8高7.25%;并且,M2P4和M8P8的WER分别为1.17和1.07,显著提高了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辽西旱作农业区2019年的年型条件下,采用玉米间作花生2:4和8:8种植,是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种植模式,且M2:P4优于M8P8,更适合于辽西旱作农业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稳步的发展,我国畜牧业在大环境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随之而来迎来的是新的挑战.为了使得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顺应新时期畜牧业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对防疫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从源头减少动物疫病发生的概率.鉴于此,本文对动物防疫工作效率的提升提出一些策略,为兽医及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工作思路.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呈现出繁荣景象,其中畜牧业尤为突出,这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动物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做好动物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以确保动物的健康状况良好是发展畜牧业工作的首要条件,因此我国应当提增对畜牧业的投入资金,更加严格地管控,加大监管力度以应对防治动物疾病的发生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