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先生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有趣而含意深远的言语或举动,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幽默艺术将会给教学活动增添无限的魅力。
一、幽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平日,我们不少的教师在办公室里和同事在一起又说又笑,可一走进教室,一见到学生就板着脸,不苟言笑,就象戴上了面具。有位老教师竟把“要给学生好心赖脸”当成经验介绍,问其原因,理由很充分,“板着面孔学生还不怕你哩。”事实并非如此,板起面孔,也许能使学生表面老实,但不能使学生打心眼里喜欢你。只有对学生真心相待,卸下戴在脸上的假面具,哪怕只给学生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双关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语,学生就会把你当朋友,向你掏知心话,你就会觉得学生越来越可爱,工作越来越顺心,心情也越来越美好。
每接一茬学生,介绍自己时,我总要跟学生说几句玩笑话,以此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次,我刚介绍完自己,一个淘气的学生突然发难:“老师,你能把我说笑了,我就服你。”接这个班时,其他老师就提前告知,该生是有名的刺头儿,软硬不吃,跟每位老师都作对,要我严加管教,给他个下马威。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灵机一动,对他说:“能不能让你笑老师不敢说,但老师会讲一句话的笑话。”我把“笑话”二字说得很重。该生一愣,笑了起来,从此,直到毕业,我们的关系都相当融洽。
二、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
以前,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我查资料、写教案,讲者滔滔不绝,听者昏昏欲睡,费力不少,但总也调动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就容易分心,精神也开始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能使人精神放松,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休息,得到适当的调节,疲劳也随之消失。因此,当看到学生疲劳或昏昏欲睡时,用几句幽默的语言来加以调节,往往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有利于教学活动更顺利地进行。
我从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了一招幽默教法,一试,果然奏效。作文辅导时,我对学生说,写议论文并不难,连幼儿园的小孩都会写。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喝娃哈哈。”(论点)“娃哈哈甜甜的,味道好。”(论据)“比酸奶好喝。”(对比论证)“妈妈我要喝。”(结论与开头呼应)这样的议论文,同学们难道不会写吗?学生听罢大笑,在笑声中消除了对议论文恐惧和厌烦的情绪,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三、幽默能化解尴尬的局面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影响教学,但处理好,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时,范进中举后发疯时,我忘乎所以,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噫!好了!我中了……”猛然一下,我从讲台上摔了下来,重重地倒在地上。学生“哎呀”一声喊了起来,我很费力地站起来,问道:“老师刚才表演得像不像?”“哇噻!老师在表演。”学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热烈地鼓起掌来。
四、幽默能使忠言“顺”耳
忠言逆耳,是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现在教育观念是不是可以让忠言“顺”耳呢?我认为,“逆”“顺”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会使教师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行为。我曾尝试用幽默的话语批评学生,起到了忠言“顺”耳的良好效果。上好一堂课,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选择若干教学方法,并加以合理的安排,使之相互渗透,例如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如果在运用这些教法的同时,恰当地辅之以幽默艺术,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次作文时,我让学生打好草稿后认真修改,学生总是牢骚满腹。一次作文讲评时,我说:“我们有些同学的作文水平高过鲁迅、巴金。”学生们大眼瞪小眼,一脸迷惘。我接着说:“鲁迅、巴金写完作品要反复修改,而我们有些同学写作文一字不改,岂不是要高过鲁迅、巴金?”同学们听罢不好意思地笑了。自此,我再要求他们修改作文,他们便不再发牢骚了。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在作文时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讲了多次,收效甚微。一次作文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从你的作文中老师知道,今年你家的豆子一定大丰收。”他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我揭开谜底:“你的作文一‘逗’到底。”他听罢笑了,从此他逐渐改掉了这一毛病,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如,我在批改一个性格内向女生的作文时,发现她是抄袭的。当时,我很想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上很大的“抄袭”二字,可静下心来想了又想,真这样做,她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吗?考虑再三,我把她请到办公室,微笑着对她说:“你的作文有进步,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请你把作文再做一次修改好吗?”小姑娘没说话,低着头走了。第二天,她拿着改好的作文来了,我发现她重写了作文,虽没有抄袭的精彩,可我却十分高兴。在班上朗读时,她念得十分自信,并赢得了掌声。我看见走下讲台的那一刻,她望着我微微一笑。这件事后,她自信了许多,班上的许多活动她都能积极参加。渐渐的,她从内向变得活泼开朗了。看来,我当时的“幽默”,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教学中运用幽默,一定要适可而止。既不能拿学生的短处开玩笑,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可为玩笑而玩笑,庸俗牵强,过多过滥。要知道,盐放多了,饭菜也一样难以下咽。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长荡初级中学)
一、幽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平日,我们不少的教师在办公室里和同事在一起又说又笑,可一走进教室,一见到学生就板着脸,不苟言笑,就象戴上了面具。有位老教师竟把“要给学生好心赖脸”当成经验介绍,问其原因,理由很充分,“板着面孔学生还不怕你哩。”事实并非如此,板起面孔,也许能使学生表面老实,但不能使学生打心眼里喜欢你。只有对学生真心相待,卸下戴在脸上的假面具,哪怕只给学生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双关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语,学生就会把你当朋友,向你掏知心话,你就会觉得学生越来越可爱,工作越来越顺心,心情也越来越美好。
每接一茬学生,介绍自己时,我总要跟学生说几句玩笑话,以此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次,我刚介绍完自己,一个淘气的学生突然发难:“老师,你能把我说笑了,我就服你。”接这个班时,其他老师就提前告知,该生是有名的刺头儿,软硬不吃,跟每位老师都作对,要我严加管教,给他个下马威。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灵机一动,对他说:“能不能让你笑老师不敢说,但老师会讲一句话的笑话。”我把“笑话”二字说得很重。该生一愣,笑了起来,从此,直到毕业,我们的关系都相当融洽。
二、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
以前,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我查资料、写教案,讲者滔滔不绝,听者昏昏欲睡,费力不少,但总也调动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就容易分心,精神也开始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能使人精神放松,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休息,得到适当的调节,疲劳也随之消失。因此,当看到学生疲劳或昏昏欲睡时,用几句幽默的语言来加以调节,往往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有利于教学活动更顺利地进行。
我从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了一招幽默教法,一试,果然奏效。作文辅导时,我对学生说,写议论文并不难,连幼儿园的小孩都会写。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喝娃哈哈。”(论点)“娃哈哈甜甜的,味道好。”(论据)“比酸奶好喝。”(对比论证)“妈妈我要喝。”(结论与开头呼应)这样的议论文,同学们难道不会写吗?学生听罢大笑,在笑声中消除了对议论文恐惧和厌烦的情绪,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三、幽默能化解尴尬的局面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影响教学,但处理好,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时,范进中举后发疯时,我忘乎所以,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噫!好了!我中了……”猛然一下,我从讲台上摔了下来,重重地倒在地上。学生“哎呀”一声喊了起来,我很费力地站起来,问道:“老师刚才表演得像不像?”“哇噻!老师在表演。”学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热烈地鼓起掌来。
四、幽默能使忠言“顺”耳
忠言逆耳,是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现在教育观念是不是可以让忠言“顺”耳呢?我认为,“逆”“顺”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会使教师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行为。我曾尝试用幽默的话语批评学生,起到了忠言“顺”耳的良好效果。上好一堂课,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选择若干教学方法,并加以合理的安排,使之相互渗透,例如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如果在运用这些教法的同时,恰当地辅之以幽默艺术,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次作文时,我让学生打好草稿后认真修改,学生总是牢骚满腹。一次作文讲评时,我说:“我们有些同学的作文水平高过鲁迅、巴金。”学生们大眼瞪小眼,一脸迷惘。我接着说:“鲁迅、巴金写完作品要反复修改,而我们有些同学写作文一字不改,岂不是要高过鲁迅、巴金?”同学们听罢不好意思地笑了。自此,我再要求他们修改作文,他们便不再发牢骚了。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在作文时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讲了多次,收效甚微。一次作文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从你的作文中老师知道,今年你家的豆子一定大丰收。”他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我揭开谜底:“你的作文一‘逗’到底。”他听罢笑了,从此他逐渐改掉了这一毛病,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如,我在批改一个性格内向女生的作文时,发现她是抄袭的。当时,我很想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上很大的“抄袭”二字,可静下心来想了又想,真这样做,她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吗?考虑再三,我把她请到办公室,微笑着对她说:“你的作文有进步,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请你把作文再做一次修改好吗?”小姑娘没说话,低着头走了。第二天,她拿着改好的作文来了,我发现她重写了作文,虽没有抄袭的精彩,可我却十分高兴。在班上朗读时,她念得十分自信,并赢得了掌声。我看见走下讲台的那一刻,她望着我微微一笑。这件事后,她自信了许多,班上的许多活动她都能积极参加。渐渐的,她从内向变得活泼开朗了。看来,我当时的“幽默”,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教学中运用幽默,一定要适可而止。既不能拿学生的短处开玩笑,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可为玩笑而玩笑,庸俗牵强,过多过滥。要知道,盐放多了,饭菜也一样难以下咽。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长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