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英语教学的环境、师资力量、生源都比较差,导致乡村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了相应阻碍。笔者在文中对目前乡村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希望为相关教学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乡村英语 困境 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成为了人们几乎必备的一项技能,我国人民群众的英语水平也都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虽然在学校中开设了英语教学课程,但是因为种种客观因素,导致其教学水平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样也是社会未来的支撑力。所以,探讨乡村英语教学的困境与路径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英语教学现状
(1)生源质量较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也逐渐扩大,乡村小学成为了二元经济体系下的“受害者”,目前乡村小学中的学生质量相较于城市学校学,智力、品行都有所不足,导致乡村英语教学诸多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都转到城市中上学,而遗留下来的学生不仅家庭教学环境差,其本身的综合素质也堪忧。
(2)教学环境较差
环境是乡村和城市差别最为显著之处,英语对于我国学生来说是一门外来语,在生活中能够应用英语的地方少之又少,而环境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的英语学习环境明显有所改善,但是乡村中的学习环境仍比较差,英语知识只能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在生活中不能受到英语知识的熏陶,导致乡村学生的英语发音出现问题,口语能力普遍较低。
(3)教育人才缺失
教师是决定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随着教学事业的改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地位从主导逐渐转变为了引导,但是大部分乡村学校现行的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年轻且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都倾向于到经济发达的城市中执教,到乡村中进行教学的年轻英语教师少之又少。虽然近几年我国为了解决乡村的教学困境,开展了“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等乡村支教政策,但是教学人才的流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教育人才缺失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上尤为突出,目前乡村英语教师大多数以中年、老年教师为主,其应对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也有所不足,种种客观元素导致乡村英语教学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乡村英语教学发展路径框架
(1)改善生源质量
分析目前导致乡村生源质量降低的原因,笔者认为提升乡村学校学生质量、数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部分乡村家庭选择让孩子到附近城镇上学,其原因是因为乡村家庭的分布较为零散,部分学生离学校有五公里以上,每天花费在上学路上的时间就有三个小时左右,所以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每天去乡村学校“走读”,不如让孩子到城镇中“住读”。当地政府、教育部门要改善乡村学校附近的交通情况,并且适当给予乡村学生“交通补贴”,促使其选择当地乡村学校进行学习。二是,针对目前乡村学生品行、智力较低的问题,学校方面应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乡村英语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即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多说、多用英语知识。三是,乡村英语教学应该积极组织英语实践活动、展示优秀“教育成果”,改变乡村家长“乡村不如城镇”的思想观念。学校只有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切实的提升乡村生源质量,改善学生流入城镇学校的现状。
(2)提升师资力量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乡村英语教学质量低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目前乡村教学资源少、师资力量弱的情况,政府部门要起到牵头作用,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产业,吸纳外界的优秀教学人才,改善目前乡村学校的教师组织结构,从学历、年龄、意识上全面对其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乡村英语教学水平。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改革过程,所以政府部门对教学的支持应该立足现行的“支教”政策,将“西部计划”“特岗教师”进一步落实,为前来支教的优秀教学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保障,将乡村学校教师建设作为当地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举个例子,学校、政府部门针对外来支教的教师,要为其提供环境良好的教师宿舍,然后定期对在职教师展开教学培训。以此提升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增强整体师资力量。
(3)营造学习环境
针对乡村英语学习环境较差的现状,学校方面应该通过多种“软”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校方面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农村孩子在生活、学习中“说英语”成为一种常态。举个例子,在三年级教材《My school》这一课中,有着大量关于校园建筑的单词。比如“Library、Art room、Playground、Teacher's office”,学校就可以将这些单词制作为标志牌,将其放置在校园建筑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尽量用英文表达校园中的建筑。同时,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积极的用英文和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这样既锻炼了农村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英语所面临的教学困境,是由多种客观因素所构成的,所以仅凭教师、学校的力量无法解决目前的困境,学校、政府部门要对目前乡村英语教学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环境、師资力量、生源上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在困境中为乡村英语教学开拓一条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村英语 困境 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成为了人们几乎必备的一项技能,我国人民群众的英语水平也都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虽然在学校中开设了英语教学课程,但是因为种种客观因素,导致其教学水平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样也是社会未来的支撑力。所以,探讨乡村英语教学的困境与路径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英语教学现状
(1)生源质量较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也逐渐扩大,乡村小学成为了二元经济体系下的“受害者”,目前乡村小学中的学生质量相较于城市学校学,智力、品行都有所不足,导致乡村英语教学诸多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都转到城市中上学,而遗留下来的学生不仅家庭教学环境差,其本身的综合素质也堪忧。
(2)教学环境较差
环境是乡村和城市差别最为显著之处,英语对于我国学生来说是一门外来语,在生活中能够应用英语的地方少之又少,而环境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的英语学习环境明显有所改善,但是乡村中的学习环境仍比较差,英语知识只能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在生活中不能受到英语知识的熏陶,导致乡村学生的英语发音出现问题,口语能力普遍较低。
(3)教育人才缺失
教师是决定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随着教学事业的改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地位从主导逐渐转变为了引导,但是大部分乡村学校现行的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年轻且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都倾向于到经济发达的城市中执教,到乡村中进行教学的年轻英语教师少之又少。虽然近几年我国为了解决乡村的教学困境,开展了“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等乡村支教政策,但是教学人才的流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教育人才缺失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上尤为突出,目前乡村英语教师大多数以中年、老年教师为主,其应对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也有所不足,种种客观元素导致乡村英语教学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乡村英语教学发展路径框架
(1)改善生源质量
分析目前导致乡村生源质量降低的原因,笔者认为提升乡村学校学生质量、数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部分乡村家庭选择让孩子到附近城镇上学,其原因是因为乡村家庭的分布较为零散,部分学生离学校有五公里以上,每天花费在上学路上的时间就有三个小时左右,所以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每天去乡村学校“走读”,不如让孩子到城镇中“住读”。当地政府、教育部门要改善乡村学校附近的交通情况,并且适当给予乡村学生“交通补贴”,促使其选择当地乡村学校进行学习。二是,针对目前乡村学生品行、智力较低的问题,学校方面应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乡村英语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即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多说、多用英语知识。三是,乡村英语教学应该积极组织英语实践活动、展示优秀“教育成果”,改变乡村家长“乡村不如城镇”的思想观念。学校只有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切实的提升乡村生源质量,改善学生流入城镇学校的现状。
(2)提升师资力量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乡村英语教学质量低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目前乡村教学资源少、师资力量弱的情况,政府部门要起到牵头作用,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产业,吸纳外界的优秀教学人才,改善目前乡村学校的教师组织结构,从学历、年龄、意识上全面对其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乡村英语教学水平。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改革过程,所以政府部门对教学的支持应该立足现行的“支教”政策,将“西部计划”“特岗教师”进一步落实,为前来支教的优秀教学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保障,将乡村学校教师建设作为当地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举个例子,学校、政府部门针对外来支教的教师,要为其提供环境良好的教师宿舍,然后定期对在职教师展开教学培训。以此提升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增强整体师资力量。
(3)营造学习环境
针对乡村英语学习环境较差的现状,学校方面应该通过多种“软”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校方面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农村孩子在生活、学习中“说英语”成为一种常态。举个例子,在三年级教材《My school》这一课中,有着大量关于校园建筑的单词。比如“Library、Art room、Playground、Teacher's office”,学校就可以将这些单词制作为标志牌,将其放置在校园建筑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尽量用英文表达校园中的建筑。同时,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积极的用英文和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这样既锻炼了农村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英语所面临的教学困境,是由多种客观因素所构成的,所以仅凭教师、学校的力量无法解决目前的困境,学校、政府部门要对目前乡村英语教学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环境、師资力量、生源上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在困境中为乡村英语教学开拓一条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陶敏.关于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中的困境分析及解决路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4).
[2]温伟攀.体验式教学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 读写算:教师版,2017(48):240-240.
[3]周为.破解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困境的几点探索[J]. 儿童大世界月刊,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