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相融合的新兴学科领域,其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專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应用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四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强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应用性和改革的必要性,以期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化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各大高校陆续开设,此专业的开设旨在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数字媒体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標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动手能力、过硬的综合素质为途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应符合培养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方案的实施。因此,需要从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积极深入实施教学改革以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我国的数字媒体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般而言,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按照教学理论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撰写教案,制作教学PPT,课堂上按照教案展示教学PPT,把要教授的理论内容讲给学生听。至于学生听进去多少,甚至有没有听,都没有很好的监督措施。对于应用型专业的教学方法而言,这种单方面的理论输出教学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不仅仅在于教师教,还包括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以此培养创新能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不仅仅体现在理论教学上,更多的是动手实践,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先提出一个专题内容,再带领学生研究这个小专题,以完成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再次实施沁入式教学,以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二、应用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教材都是按照学科体系建设编写的,这样可以反映出教学的主旨思想、体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说,一部好的教材是一门课程可以顺利实施的必要载体,也是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然而,市面上的大部分教材都是统一模式下的教学内容讲解,并没有体现出学科专业教学的特点,特别是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应用型课程教学,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要针对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着重强调专业技能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着重强调本专业课程的上下衔接关系,以及知识传承的系统性,严格规定课程与课程教学的顺序。对于应用型专业而言,这种设置逻辑性太强,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所设置的课程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其课程设置要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所设定的培养目标,体现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模块化、针对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块化是指将课程分割成几个部分,如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模块、专业任选课程模块、创新实践课程模块、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模块、就业指导课程模块等,针对不同的模块设置相对应的课程。针对化是指就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展开教学。如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三维动画方向,分别开设建模课、材质课、骨骼动画课、灯光课、渲染课等。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本科院校偏重理论教学,注重对知识的传承,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种培养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虽然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实践环节教学,但是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而言,这远远达不到应用型专业的要求。应用型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相比学术型人才而言,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比例,增加课程中实验课的课时数,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时间。除此之外,通过布置相关的实训项目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利用起来,使其可以在课堂外继续完成实践环节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课题研究项目与学生分享,将学生划拨到项目组中去,在项目中针对问题展开教学,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
参考文献:
李华新,李望秀.工科院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8(20):172-173.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化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各大高校陆续开设,此专业的开设旨在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数字媒体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標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动手能力、过硬的综合素质为途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也应符合培养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方案的实施。因此,需要从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积极深入实施教学改革以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我国的数字媒体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般而言,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按照教学理论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撰写教案,制作教学PPT,课堂上按照教案展示教学PPT,把要教授的理论内容讲给学生听。至于学生听进去多少,甚至有没有听,都没有很好的监督措施。对于应用型专业的教学方法而言,这种单方面的理论输出教学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不仅仅在于教师教,还包括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以此培养创新能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不仅仅体现在理论教学上,更多的是动手实践,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先提出一个专题内容,再带领学生研究这个小专题,以完成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再次实施沁入式教学,以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二、应用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教材都是按照学科体系建设编写的,这样可以反映出教学的主旨思想、体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说,一部好的教材是一门课程可以顺利实施的必要载体,也是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然而,市面上的大部分教材都是统一模式下的教学内容讲解,并没有体现出学科专业教学的特点,特别是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应用型课程教学,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教材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要针对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着重强调专业技能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着重强调本专业课程的上下衔接关系,以及知识传承的系统性,严格规定课程与课程教学的顺序。对于应用型专业而言,这种设置逻辑性太强,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所设置的课程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其课程设置要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所设定的培养目标,体现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模块化、针对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块化是指将课程分割成几个部分,如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模块、专业任选课程模块、创新实践课程模块、人文素质选修课程模块、就业指导课程模块等,针对不同的模块设置相对应的课程。针对化是指就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展开教学。如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三维动画方向,分别开设建模课、材质课、骨骼动画课、灯光课、渲染课等。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本科院校偏重理论教学,注重对知识的传承,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种培养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虽然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实践环节教学,但是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而言,这远远达不到应用型专业的要求。应用型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相比学术型人才而言,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比例,增加课程中实验课的课时数,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时间。除此之外,通过布置相关的实训项目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利用起来,使其可以在课堂外继续完成实践环节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课题研究项目与学生分享,将学生划拨到项目组中去,在项目中针对问题展开教学,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
参考文献:
李华新,李望秀.工科院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8(2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