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购买力平价角度看,中国的相对物价比国外的低。这个矛盾可以通过两个方式解决,一是物价,二是汇率,这就意味着或者中国的物价上涨,或者人民币汇率上升使购买力平价达到基本平衡。如果长期人为控制人民币名义汇率,就会造成现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局面,这又必然引致流动性过多和经济过热。
相比一年前,现在汇率形成机制加速调整的条件更为成熟。不仅过去掣肘汇率的因素在变弱,而且很多因素的变化已经使汇率变动成为成本最低、最能满足政府需求的宏观调控策略。
以前担心人民币升值会冲击出口,冲击经济增长,影响农民收入,现在看来,这三个主要障碍中的两个因素正在变弱。
首先,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业的冲击小于预期。一个有力的证据是,自去年人民币升值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居高不下,其中大部分投资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企业之所以扩大投资,说明有利可图。反过来看,也证明人民币渐进小幅升值对出口的冲击有限。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出口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比预期高。从一年来的情况看,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更多体现为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效率的提高。竞争加剧表现为出口产品的价格降幅超过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应该说升值强化并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扩大产能保持原有的利润。过去一年里,人民币累计升值3.5%,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却越来越强。当然,这种现象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部分企业以前隐藏了利润。企业在汇改进程中增加了抗风险的能力。企业已经开始逐渐适应汇率改革的方向并逐渐学会如何回避汇率风险。
其次,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减慢,而且保持了强劲的势头,甚至过热。今年二季度GDP增速高达11.3%,即使汇率爬行升值的速度超过前期,对GDP增速的影响估计也限于1~2个百分点之间。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而言,9%左右的GDP增速应该说已经十分理想了。另外,从欧洲、亚洲很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即使是10%~20% 的汇率波动也没有对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从另一角度看,汇率变动造成的经济波动,还会强迫企业学会抵抗风险,也有助于央行掌握汇率调节的过程。
现在对汇率残余的掣肘主要集中体现在一点:对农民收入的冲击。不能讳言这方面的影响确实存在,因为中国农业是竞争力较差的弱势行业。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或者对农业实行行业保护的方式来解决。目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更多是外出打工等非农业收入,因此,汇率升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而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解决升值压力,实际就是调高相对物价对实际汇率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国内承受不了高通胀的代价。从本轮房地产涨价和去年的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来看,中国的老百姓是承受不了物价过快上涨的,这很容易导致经济混乱和政治压力。此外,通货膨胀是对穷人更不利的策略,因为富人持有更多的资产。
相比较而言,直接通过升值解决汇率问题是相对最优最现实的路径。
从经济角度看,过多出口,特别是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是违背节约型社会发展方向的,如目前粗钢、焦炭的大量出口都与汇率有关,并且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是由于人为扭曲相对价格因素造成的。如果汇率能够有效波动,很多投资项目可能就自动放弃了。事实证明,去年投资增长幅度最大和利润增长幅度最高的前十大产业中,消费类产业占了一半,这些消费类产业基本上都是出口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等。如果适时适度提高汇率,可以预期的两个结果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会得到改善,过多的贸易盈余也会有所降低。其更长远的意义还在于,现在调整汇率主动把投资降下来,可以消除当前依靠外需拉动的投资过热在未来演变成产能过剩的隐患。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这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汇率升值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我国的汇率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贸易摩擦会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而升级。
(作者单位:第一创业证券固定收益部)
责任编辑:王 玮
相比一年前,现在汇率形成机制加速调整的条件更为成熟。不仅过去掣肘汇率的因素在变弱,而且很多因素的变化已经使汇率变动成为成本最低、最能满足政府需求的宏观调控策略。
以前担心人民币升值会冲击出口,冲击经济增长,影响农民收入,现在看来,这三个主要障碍中的两个因素正在变弱。
首先,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业的冲击小于预期。一个有力的证据是,自去年人民币升值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居高不下,其中大部分投资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企业之所以扩大投资,说明有利可图。反过来看,也证明人民币渐进小幅升值对出口的冲击有限。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出口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比预期高。从一年来的情况看,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更多体现为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效率的提高。竞争加剧表现为出口产品的价格降幅超过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应该说升值强化并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扩大产能保持原有的利润。过去一年里,人民币累计升值3.5%,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却越来越强。当然,这种现象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部分企业以前隐藏了利润。企业在汇改进程中增加了抗风险的能力。企业已经开始逐渐适应汇率改革的方向并逐渐学会如何回避汇率风险。
其次,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减慢,而且保持了强劲的势头,甚至过热。今年二季度GDP增速高达11.3%,即使汇率爬行升值的速度超过前期,对GDP增速的影响估计也限于1~2个百分点之间。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而言,9%左右的GDP增速应该说已经十分理想了。另外,从欧洲、亚洲很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即使是10%~20% 的汇率波动也没有对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从另一角度看,汇率变动造成的经济波动,还会强迫企业学会抵抗风险,也有助于央行掌握汇率调节的过程。
现在对汇率残余的掣肘主要集中体现在一点:对农民收入的冲击。不能讳言这方面的影响确实存在,因为中国农业是竞争力较差的弱势行业。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或者对农业实行行业保护的方式来解决。目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更多是外出打工等非农业收入,因此,汇率升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而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解决升值压力,实际就是调高相对物价对实际汇率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国内承受不了高通胀的代价。从本轮房地产涨价和去年的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来看,中国的老百姓是承受不了物价过快上涨的,这很容易导致经济混乱和政治压力。此外,通货膨胀是对穷人更不利的策略,因为富人持有更多的资产。
相比较而言,直接通过升值解决汇率问题是相对最优最现实的路径。
从经济角度看,过多出口,特别是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是违背节约型社会发展方向的,如目前粗钢、焦炭的大量出口都与汇率有关,并且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是由于人为扭曲相对价格因素造成的。如果汇率能够有效波动,很多投资项目可能就自动放弃了。事实证明,去年投资增长幅度最大和利润增长幅度最高的前十大产业中,消费类产业占了一半,这些消费类产业基本上都是出口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等。如果适时适度提高汇率,可以预期的两个结果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会得到改善,过多的贸易盈余也会有所降低。其更长远的意义还在于,现在调整汇率主动把投资降下来,可以消除当前依靠外需拉动的投资过热在未来演变成产能过剩的隐患。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这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汇率升值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我国的汇率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贸易摩擦会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而升级。
(作者单位:第一创业证券固定收益部)
责任编辑:王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