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在4亿年前,北京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类物质。由于地壳运动,几经沧桑变迁,海底上升为陆地。大约在7000万年前,华北发生了造山运动,北京西山就此形成。而后碳酸盐逐渐被溶蚀成许多岩溶洞穴,石花洞就是其中之一。
石花洞发育在地质年代的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中,随着地壳运动的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之过程,使之发育为多层多支溶洞。石花洞岩溶洞穴资源以独特的典型性、多样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享誉国内外。丰富的地质资源,显示了石花洞在地质科学研究、地质科普教学和旅游观赏中的价值。石花洞中洞穴沉积物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程和沉积环境的变化,是一处研究古地质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库。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行星地球年项目负责人汉克·沙克尔考察后评价道:“参观中国第一地质公园石花洞其乐无穷,石花洞是人们进行地学教育的良好范例。”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后,欣然题词:“地下地质奇观,溶洞博物馆”。
石花洞洞体为多层多支的层楼式结构,洞内洞体分为上下七层,一至六层为溶洞景观,七层为地下暗河。石花洞溶洞资源可概括为8大特征:
一是洞层多。已探明有7层,这与北京永定河7个阶地相吻合,是区别于全国其他已开放洞穴的显著标识。洞层多,记载着地壳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之过程,是研究古气候、古地理的较好地质材料。
二是石盾多。洞内有630多个,堪称石盾王国。石盾是由渗透水沉积形成的,两片盾板之间的缝隙是流水通过的地方,因其间的结合力有限,有上下两个层面,呈环形向外生长扩展,如若水量增大,会在石盾的下面形成石钟乳或石幔。石花洞的石盾多而美,最典型奇特的是双彩石盾,为洞穴中的奇观。
三是石盾大。洞中仙女绣花台景观由3个石盾联生,盾面2.70m×1.53m,盾下乳长1.48m。据有关专家论述,洞内钟乳石每生长1cm,需要100年的时间,而洞中石盾的生长时间比池塘水沉积生长的沉积物还要漫长。仙女绣花台景观,堪称中国洞穴中第一石盾。
四是钟乳石叠置关系明显。既有周口店猿人时期的“挚天鸳鸯柱”景观,也有山顶洞人时期的“金箍棒”景观,还有人类文明时期具有碳酸钙微层理的石笋。这种岩溶地质特征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是其他岩溶洞穴难以比拟的。
五是石笋微理层发育好。石笋是由渗透到洞穴顶部的岩溶水,滴落到洞穴的底板上,自下而上的生长形成碳酸钙沉积物,形似笋状故称“石笋”。石笋微理层每一层是由洞穴顶部的岩溶水每年滴落而成。每一微理层条状清晰,就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清晰可见。就目前,从国内的、国外的岩溶洞穴中的石笋微理层勘测、研究的资料分析看,唯有石花洞中石笋微理层发育最好。此外,石花洞石笋见证了北京约3000年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变迁,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长的逐年温度记录,也是全世界最长的石笋逐年温度记录。
六是月奶石发育最好。1981年6月,北京市地质局专家在石花洞探险考察时,在洞内发现了大量的月奶石。月奶石是一种乳白色的含水量高、可塑的、乳酪状的洞穴堆积物。经测定,石花洞内的月奶石一层为3.2万年,二层为2.2万年,主要成份是方解石,为我国首次发现。一层中的月奶石形状似荷花、似莲花,又似饱满的“大菜花”,一个个洁白无暇,布满池中,观赏价值极高。
七是洞穴次生化学沉积形态全。共有重力水沉积、非重力水沉积、协同沉积和叠置沉积等六种水沉积,40多种形态。代表景观有月奶石、白玉石旗、龙宫竖琴、擎天鸳鸯柱、仙女绣花台、火树银花、鹅管等。
八是景观集中。洞内景观密集,堪称一步一景。目前,在开放的1~4层中,已确定了128个景观。
记者手记:石花洞层次分布明显,洞穴沉积物分布密集、类型齐全、数量繁多。有渗透水、滴水、流水、停滞水和飞溅水五种沉积类型,40多种沉积形态。石花洞现已对外开放1~4层,游览路线为2500多米,游览时间近2个小时。洞内共有18个景区,120余处景观,分为16个厅堂,十大奇观,并有5个迄今为止的中国溶洞景观之最。洞中大量的月奶石为国内首次发现;石盾、石旗、石慢是中国洞穴沉积物的典型代表。石花洞中常年恒温13℃,四季如春,是一年四季旅游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 郭苏)
石花洞发育在地质年代的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中,随着地壳运动的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之过程,使之发育为多层多支溶洞。石花洞岩溶洞穴资源以独特的典型性、多样性、自然性、完整性和稀有性享誉国内外。丰富的地质资源,显示了石花洞在地质科学研究、地质科普教学和旅游观赏中的价值。石花洞中洞穴沉积物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程和沉积环境的变化,是一处研究古地质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库。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行星地球年项目负责人汉克·沙克尔考察后评价道:“参观中国第一地质公园石花洞其乐无穷,石花洞是人们进行地学教育的良好范例。”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后,欣然题词:“地下地质奇观,溶洞博物馆”。
石花洞洞体为多层多支的层楼式结构,洞内洞体分为上下七层,一至六层为溶洞景观,七层为地下暗河。石花洞溶洞资源可概括为8大特征:
一是洞层多。已探明有7层,这与北京永定河7个阶地相吻合,是区别于全国其他已开放洞穴的显著标识。洞层多,记载着地壳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之过程,是研究古气候、古地理的较好地质材料。
二是石盾多。洞内有630多个,堪称石盾王国。石盾是由渗透水沉积形成的,两片盾板之间的缝隙是流水通过的地方,因其间的结合力有限,有上下两个层面,呈环形向外生长扩展,如若水量增大,会在石盾的下面形成石钟乳或石幔。石花洞的石盾多而美,最典型奇特的是双彩石盾,为洞穴中的奇观。
三是石盾大。洞中仙女绣花台景观由3个石盾联生,盾面2.70m×1.53m,盾下乳长1.48m。据有关专家论述,洞内钟乳石每生长1cm,需要100年的时间,而洞中石盾的生长时间比池塘水沉积生长的沉积物还要漫长。仙女绣花台景观,堪称中国洞穴中第一石盾。
四是钟乳石叠置关系明显。既有周口店猿人时期的“挚天鸳鸯柱”景观,也有山顶洞人时期的“金箍棒”景观,还有人类文明时期具有碳酸钙微层理的石笋。这种岩溶地质特征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是其他岩溶洞穴难以比拟的。
五是石笋微理层发育好。石笋是由渗透到洞穴顶部的岩溶水,滴落到洞穴的底板上,自下而上的生长形成碳酸钙沉积物,形似笋状故称“石笋”。石笋微理层每一层是由洞穴顶部的岩溶水每年滴落而成。每一微理层条状清晰,就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清晰可见。就目前,从国内的、国外的岩溶洞穴中的石笋微理层勘测、研究的资料分析看,唯有石花洞中石笋微理层发育最好。此外,石花洞石笋见证了北京约3000年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变迁,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长的逐年温度记录,也是全世界最长的石笋逐年温度记录。
六是月奶石发育最好。1981年6月,北京市地质局专家在石花洞探险考察时,在洞内发现了大量的月奶石。月奶石是一种乳白色的含水量高、可塑的、乳酪状的洞穴堆积物。经测定,石花洞内的月奶石一层为3.2万年,二层为2.2万年,主要成份是方解石,为我国首次发现。一层中的月奶石形状似荷花、似莲花,又似饱满的“大菜花”,一个个洁白无暇,布满池中,观赏价值极高。
七是洞穴次生化学沉积形态全。共有重力水沉积、非重力水沉积、协同沉积和叠置沉积等六种水沉积,40多种形态。代表景观有月奶石、白玉石旗、龙宫竖琴、擎天鸳鸯柱、仙女绣花台、火树银花、鹅管等。
八是景观集中。洞内景观密集,堪称一步一景。目前,在开放的1~4层中,已确定了128个景观。
记者手记:石花洞层次分布明显,洞穴沉积物分布密集、类型齐全、数量繁多。有渗透水、滴水、流水、停滞水和飞溅水五种沉积类型,40多种沉积形态。石花洞现已对外开放1~4层,游览路线为2500多米,游览时间近2个小时。洞内共有18个景区,120余处景观,分为16个厅堂,十大奇观,并有5个迄今为止的中国溶洞景观之最。洞中大量的月奶石为国内首次发现;石盾、石旗、石慢是中国洞穴沉积物的典型代表。石花洞中常年恒温13℃,四季如春,是一年四季旅游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 郭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