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文写作中,切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而要饱含感情,感染读者,引起共鸣。那么,我们在写记叙文时,怎样才能做到情感真挚、引起读者共鸣呢?
一、取材真实,抒写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話,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说套话。”只有用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感染力。记叙文写作,首先要求取材真实,不可胡编乱造。在进行艺术加工时,也应合情合理。那么,真实的素材从何而来?当然来源于生活,要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选择那些曾经经历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捕捉动情点。来看这位同学写的以“感动”为题的习作片段:
妈妈是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她是一个卖菜的小贩,平时很早就会收摊回家。可那天晚上七点了,还不见妈妈身影。外面下着大雨,我极不放心地找到菜市场,只见妈妈在大雨中站着,显得疲惫不堪。原来,妈妈白天卖菜时,无意间捡到一个钱包,她想那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于是一直在原地等待失主。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决定和妈妈一起等。直到天亮时,才看见一个黑影渐渐走近,一问才知道,她就是失主。
为了显示妈妈的伟大,就一定要让妈妈淋雨,一定要让妈妈在风雨中站一个晚上吗?所以,此文段的问题属于取材不真实,自然也就无抒发真情,不能打动读者,更别说引起共鸣了。
二、借助载体,引人共鸣
一篇文章要想打动人,就需要有一个载体,换言之,就是要找准泪点。人的情感大多与相关的人、事、物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某种情感的爆发,往往有其特定“触发点”或“动情物”,它可能是一个人或物,也可能是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等,这些便是文章的泪点,也是最容易感动读者、引起共鸣的地方。写作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触发情感波澜的“点”与“物”。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项脊轩志》中的“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我与地坛》中母亲的“呼唤”。再如习作《爷爷的拐杖》中的这一片段:
几年过去了,爷爷的那根拐杖安静地立在墙角,但我知道,爷爷再也不会握起它了。窗外的香樟树又长出了绿叶。那根往日我怕得不行的高大有力的拐杖,现在看着却是那么短小。眼泪随着思绪慢慢凝聚、滴下,溅落成一团水渍,倒映着窗外香樟树摇曳的身影,阳光静悄悄地洒落在那根陈旧斑驳的梨木拐杖上。
此文段在刻画爷爷的形象时,抓住了“拐杖”这个载体,让我们感受到了爷爷的年迈与严厉,也感受到了物是人非给人带来的悲痛。
三、描写细节,动人心弦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起源于至微。”“至微”,就是那些能体现人情美、人性美,能够动人心弦、打动读者的细节。写作时,一些同学叙事往往会流于形式,蜻蜓点水,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殊不知,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好文章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那细节体现在哪里呢?可以是一次回眸、一抹笑容、一场冲突、一个转身,等等。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时,就需要把握细节,着力描写,以便于读者眼前能浮现出文字中的画面,能真切、深刻地感受到笔端流淌的细腻情感,从而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此文段是细节描写的经典片段。作者通过对父亲的衣着、动作的细致描写,刻画出一个令人感动的背影,体现出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读后让人为之动容。
四、抒情议论,点染升华
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若能在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既可以使细节得到点化,又能起到渲染情感、升华主题的作用,同时收到画龙点睛、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穿插抒情、议论。值得注意的是,在记叙文中,只可适当地进行抒情、议论,否则就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了。来看作文《守望》中的精彩片段:
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身为一个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她那直白的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浓浓的关爱和深深的期待。
作者在记叙描写之后,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抒情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了人类永恒的情感——母爱。
一、取材真实,抒写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話,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说套话。”只有用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感染力。记叙文写作,首先要求取材真实,不可胡编乱造。在进行艺术加工时,也应合情合理。那么,真实的素材从何而来?当然来源于生活,要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选择那些曾经经历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捕捉动情点。来看这位同学写的以“感动”为题的习作片段:
妈妈是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她是一个卖菜的小贩,平时很早就会收摊回家。可那天晚上七点了,还不见妈妈身影。外面下着大雨,我极不放心地找到菜市场,只见妈妈在大雨中站着,显得疲惫不堪。原来,妈妈白天卖菜时,无意间捡到一个钱包,她想那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于是一直在原地等待失主。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决定和妈妈一起等。直到天亮时,才看见一个黑影渐渐走近,一问才知道,她就是失主。
为了显示妈妈的伟大,就一定要让妈妈淋雨,一定要让妈妈在风雨中站一个晚上吗?所以,此文段的问题属于取材不真实,自然也就无抒发真情,不能打动读者,更别说引起共鸣了。
二、借助载体,引人共鸣
一篇文章要想打动人,就需要有一个载体,换言之,就是要找准泪点。人的情感大多与相关的人、事、物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某种情感的爆发,往往有其特定“触发点”或“动情物”,它可能是一个人或物,也可能是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等,这些便是文章的泪点,也是最容易感动读者、引起共鸣的地方。写作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触发情感波澜的“点”与“物”。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项脊轩志》中的“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我与地坛》中母亲的“呼唤”。再如习作《爷爷的拐杖》中的这一片段:
几年过去了,爷爷的那根拐杖安静地立在墙角,但我知道,爷爷再也不会握起它了。窗外的香樟树又长出了绿叶。那根往日我怕得不行的高大有力的拐杖,现在看着却是那么短小。眼泪随着思绪慢慢凝聚、滴下,溅落成一团水渍,倒映着窗外香樟树摇曳的身影,阳光静悄悄地洒落在那根陈旧斑驳的梨木拐杖上。
此文段在刻画爷爷的形象时,抓住了“拐杖”这个载体,让我们感受到了爷爷的年迈与严厉,也感受到了物是人非给人带来的悲痛。
三、描写细节,动人心弦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起源于至微。”“至微”,就是那些能体现人情美、人性美,能够动人心弦、打动读者的细节。写作时,一些同学叙事往往会流于形式,蜻蜓点水,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殊不知,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好文章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那细节体现在哪里呢?可以是一次回眸、一抹笑容、一场冲突、一个转身,等等。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时,就需要把握细节,着力描写,以便于读者眼前能浮现出文字中的画面,能真切、深刻地感受到笔端流淌的细腻情感,从而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此文段是细节描写的经典片段。作者通过对父亲的衣着、动作的细致描写,刻画出一个令人感动的背影,体现出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读后让人为之动容。
四、抒情议论,点染升华
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若能在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既可以使细节得到点化,又能起到渲染情感、升华主题的作用,同时收到画龙点睛、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穿插抒情、议论。值得注意的是,在记叙文中,只可适当地进行抒情、议论,否则就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了。来看作文《守望》中的精彩片段:
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身为一个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她那直白的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浓浓的关爱和深深的期待。
作者在记叙描写之后,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抒情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了人类永恒的情感——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