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文写作中,切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而要饱含感情,感染读者,引起共鸣。那么,我们在写记叙文时,怎样才能做到情感真挚、引起读者共鸣呢?
  一、取材真实,抒写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話,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说套话。”只有用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感染力。记叙文写作,首先要求取材真实,不可胡编乱造。在进行艺术加工时,也应合情合理。那么,真实的素材从何而来?当然来源于生活,要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选择那些曾经经历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捕捉动情点。来看这位同学写的以“感动”为题的习作片段:
  妈妈是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她是一个卖菜的小贩,平时很早就会收摊回家。可那天晚上七点了,还不见妈妈身影。外面下着大雨,我极不放心地找到菜市场,只见妈妈在大雨中站着,显得疲惫不堪。原来,妈妈白天卖菜时,无意间捡到一个钱包,她想那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于是一直在原地等待失主。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决定和妈妈一起等。直到天亮时,才看见一个黑影渐渐走近,一问才知道,她就是失主。
  为了显示妈妈的伟大,就一定要让妈妈淋雨,一定要让妈妈在风雨中站一个晚上吗?所以,此文段的问题属于取材不真实,自然也就无抒发真情,不能打动读者,更别说引起共鸣了。
  二、借助载体,引人共鸣
  一篇文章要想打动人,就需要有一个载体,换言之,就是要找准泪点。人的情感大多与相关的人、事、物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某种情感的爆发,往往有其特定“触发点”或“动情物”,它可能是一个人或物,也可能是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等,这些便是文章的泪点,也是最容易感动读者、引起共鸣的地方。写作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触发情感波澜的“点”与“物”。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项脊轩志》中的“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我与地坛》中母亲的“呼唤”。再如习作《爷爷的拐杖》中的这一片段:
  几年过去了,爷爷的那根拐杖安静地立在墙角,但我知道,爷爷再也不会握起它了。窗外的香樟树又长出了绿叶。那根往日我怕得不行的高大有力的拐杖,现在看着却是那么短小。眼泪随着思绪慢慢凝聚、滴下,溅落成一团水渍,倒映着窗外香樟树摇曳的身影,阳光静悄悄地洒落在那根陈旧斑驳的梨木拐杖上。
  此文段在刻画爷爷的形象时,抓住了“拐杖”这个载体,让我们感受到了爷爷的年迈与严厉,也感受到了物是人非给人带来的悲痛。
  三、描写细节,动人心弦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起源于至微。”“至微”,就是那些能体现人情美、人性美,能够动人心弦、打动读者的细节。写作时,一些同学叙事往往会流于形式,蜻蜓点水,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殊不知,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效果。好文章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那细节体现在哪里呢?可以是一次回眸、一抹笑容、一场冲突、一个转身,等等。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时,就需要把握细节,着力描写,以便于读者眼前能浮现出文字中的画面,能真切、深刻地感受到笔端流淌的细腻情感,从而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此文段是细节描写的经典片段。作者通过对父亲的衣着、动作的细致描写,刻画出一个令人感动的背影,体现出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读后让人为之动容。
  四、抒情议论,点染升华
  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若能在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既可以使细节得到点化,又能起到渲染情感、升华主题的作用,同时收到画龙点睛、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穿插抒情、议论。值得注意的是,在记叙文中,只可适当地进行抒情、议论,否则就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了。来看作文《守望》中的精彩片段:
  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身为一个乡下妇女,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她那直白的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浓浓的关爱和深深的期待。
  作者在记叙描写之后,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抒情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了人类永恒的情感——母爱。
其他文献
“一片树林里分出人迹多与人迹少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少的那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穷尽人生路,我们都在做选择,或是遗憾于未能涉足自己曾梦牵魂绕的路,或是彷徨于踏上诗与远方的征途,或是满足于当下安稳的生活之路。其实,每一条路选择的背后,都有它耐人寻味的故事,而每一条寂寞人生路,都值得我们尊重。  想起那日旅行途中,在杭州西湖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流浪歌手以饱满而质朴的情感在演唱。他不愿
期刊
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曾经说过:“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完美”与“遗憾”看似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但事实上,完美是孕于遗憾之中的。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做着各种各样的事,然而难保每件事都尽善尽美,无可避免地会留下大大小小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便是遗憾。只不过有的遗憾影响大,使你懊恼不已;而有的遗憾影响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过去了。若你为了不留遗憾,抓住一切机会,拼命上
期刊
林清玄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个作家。17岁时,他发表了几篇作品,便以为自己的作家梦将成真。此后很长时间,他的作品再未被采用,不是被婉言拒绝,就是杳无音信。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失落,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向老师倾诉自己的苦闷。“我也许应该放弃当作家。”老师静静地听完后,对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只要5年一过,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迅速生长。因此,它被人们
期刊
林清玄少时颇有文学天赋,但家境贫寒,经常起早摸黑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上学后,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便对父亲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去埃及金字塔看看。”父亲眯着笑眼,说:“你这孩子,总在做梦,我看你只有做梦时才去得了。”  十几年过去了,林清玄从少年长成青年,大学毕业后当上记者,继而办报纸编杂志写文章。他写的散文值得一遍遍去品味,让人不能释怀;又如一道道清澈的山泉,缓缓渗透到读者的内心,给人
期刊
农历正月十六,是大兴安岭下鄂温克民族奇特的闹春之日。这天,每个人都要抹黑脸;这天,大山里的春天开始了。  过了欢快的元宵节,鄂温克人就从春节的休闲中走出来,紧张有序地忙春了,就真正踏上了新一年的起点。而正月十六往脸上抹点黑,其意是他们在这一年里不怕鬼神不怕虎狼不怕风雨不怕一切。在鄂温克人的眼中,黑是深刻凝重的,是勤劳、勇敢、威猛的象征。  抹黑脸的这天,天刚一露亮,大红鼓就伴着冰河炸裂的脆音,一声
期刊
遗憾是圆月的皎洁,还是残月的幽幽?是意犹未尽而升华的缠绵,还是弥留之际却未道出的话语?其实,熔铸于遗憾之中的情、美、悔,在人生的角落中,进行着好与坏的升华。  留一份遗憾,使“情”字得以升华。茶中有涩,曲中有怨,爱中有孤,从头到尾,从古至今,使人魂牵梦绕、日思夜想的,也只是美玉的缝隙。也正是从那美的遗憾中,才能迸发出浓烈的感情,宛如一缕暗香,萦萦又绕绕,牵扯在我的梦乡中。一直相信,上帝所创造出的一
期刊
一位白发苍苍的九旬院士,讲台之上坚持站立慷慨陈词。  一群学富五车的青年才子,座位之上不闻不听倒头睡去。  院士颤颤巍巍的身影与学子们萎靡不振的情态不能不引人深思:人凭何以立世?是单纯地凭一个“才”字吗?  【开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四字短语准确形象地描述两类人的特点,用铺垫和强调的方法突出主题,目标指向性更强,于整齐的对比中引出中心论点,又运用两个问句加强语气,强化自己的观点,句式灵
期刊
2019年1月23日,知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岁。林清玄,1953年出生于台湾高雄,曾在多家媒体任职,出版著作超过200部,其中,《菩提系列》《白雪少年》等散文集广受欢迎。
期刊
局长的乳名  局长是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县政府工作的,由于工作出色,没几年就被当上了局长。  局长有个乳名叫粪蛋。局长生在农村,从小到大都是被长辈叫着乳名长大的,很亲切、很自然。局长有大名,而且还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自从进城工作以后,不管是上级还是下级都是称呼他的大名和官衔过来的,挺文雅,挺自豪,没人知道他的乳名。  一日,局长乡下的父母来城里看望他,门卫一听是局长双亲,忙让进大院,指着会议室说:“
期刊
聚焦热点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63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家长能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65.1%的受访家长认同做好本职工作,平凡生活也能出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于儿女的普遍期待。但事实上,大部分孩子最终还是会成为一个平凡人。  多维解读  1.父母本平庸,为何非要强求孩子不平凡  父母本平庸,为何非要强求孩子不平凡?父母平凡的生活中不是同样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