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塑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因其形象逼真、神态生动、色彩丰富,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苏姆霍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面塑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中国民间艺术之美,受到美的熏陶、教育,还给予了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大班幼儿正是想象力迅速发展阶段,无限的想象力为幼儿面塑的表现力插上了翅膀。
【关键词】幼儿面塑;艺术;捏;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53-01
一、让面塑走进幼儿艺术课堂
幼儿在生活中体验面塑,孩子们看到民间艺人捏面人,驻足欣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购买喜爱的面塑作品,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参加民俗活动展,驻足传统面塑艺人不肯离去……孩子们因喜欢而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支持下,我们结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开发了富有特色、受孩子们喜欢的面塑课程,在面塑活动中《飘香的水果》《可爱的动物》《美味的食物》《实用的物品》变成了孩子们喜爱的艺术课程。在孩子们面前,一个立体的、生动的、由面塑组成的新天地鲜活地呈现在幼儿美术课堂里。这些是孩子们撬动指尖,通过揉、捏、搓、团、组合等基本技能,一团团彩色面团在幼儿手中变换着、创作着、游戏着,幼儿手、眼、脑、心的并用,促进幼儿立体知觉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泥塑活动是最能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一种创作方式之一,幼儿通过观察、尝试、讨论、体验、评价等过程,用手指将心中美好的事物以立体的形态表现出来,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个性化的发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苹果、鸭梨、柿子、草莓;小鸭、小羊、小兔、小狗;饺子、麻花、荷包蛋;项链、鞭炮、桌子、椅子。
二、把心中的精彩“捏”出来
在面塑活动中,幼儿的活动方式不是看或听,而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面塑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幼儿学习简单的面塑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幼儿对客观世界或客体的认知,不应该只通过眼睛的看和耳朵的听,还可以通过手部的触摸觉。手部的触摸觉是需要唤醒的,在面塑活动中,幼儿通过触摸感受面塑材料的各种特征,如柔软、韧性等,可以促进其手部触摸觉的发展。面塑活动以“面”为原材料,以“塑”为创作手段,因其材料易得,来源广泛、造型容易,色彩鲜艳、等特点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并深得孩子们的喜爱,“面”作为连接幼儿大脑和指尖的媒介,可以让孩子们把心里的精彩“捏”出来。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提升幼儿艺术表现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面塑充分满足了美术活动的需求,作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成部分。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该年龄段幼儿对一些可塑性强,玩法、变化多的材料很感兴趣,其中面塑便满足了以上条件和幼儿需求,孩子们注视着自己的面塑作品开心的表情,成功的喜悦,就像在欣赏一场盛宴。在面塑课堂里,奇妙美好的面塑故事、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五花八门的面塑技艺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在他们面前,一个个立体的、生动的面塑鲜活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三、面塑活动促进了幼儿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幼儿在面塑创作中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幼儿艺术能力的提升跟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面塑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尽情玩面,感知面的特点,在乐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艺术表现力悄然提升,手部小肌肉得到了发展,手指变灵活了,课题开展中,我看到了幼儿敢于表现,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进步,用“赏识教育”去肯定幼儿创作中所蕴涵的成长价值,让他们在获得面塑经验的同时更加有创作的欲望和热情的。
幼儿的面塑作品像语言一样会“说话”,幼儿也有自己的美术文化特征,如多數幼儿喜欢“圆”的事物,如苹果、柿子、西瓜、饼干,还有圆圆的太阳。也许是因为圆形线条流畅柔和,也许是因为圆形的东西能够带给孩子们安全感。根据幼儿对“圆”的偏爱,尝试把许许多多有圆型特征的事物引入幼儿美术课堂,变化出多种多样的圆的面塑作品来。
在关于“你是否喜欢面塑活动”的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孩子用”太喜欢了”给了这样的回答。活动中,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交流着对面塑作品的看法:“你的草莓像真的,看着就想吃”“你的草莓看上去涩涩的,还没有熟吧”“你这里是不是应该这样做?”;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
结束语
在孩子们喜爱的面塑活动中,这些没有生命的面在孩子们的之间成了有生命的造型,把幼儿的内在愿望、内心情感通过面塑体验得以充分表现。
参考文献
[1]宋延辉.捏出来的精彩[M].少年儿童研究,2017.5.
[2]唐家路.民间面塑艺术的源流与技艺特征[M].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9.3.
[3]高明.美术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4]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5]杜大凯.清华美术卷,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6]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7]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8]鲁汉.民间面花[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7.
[9]史丽.中国民间美术赏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8.
课题类型: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面塑活动促进大班幼儿艺术表现力提升的研究。
课题编号:〔2019〕-JKGHYB-1293。
【关键词】幼儿面塑;艺术;捏;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53-01
一、让面塑走进幼儿艺术课堂
幼儿在生活中体验面塑,孩子们看到民间艺人捏面人,驻足欣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购买喜爱的面塑作品,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参加民俗活动展,驻足传统面塑艺人不肯离去……孩子们因喜欢而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支持下,我们结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开发了富有特色、受孩子们喜欢的面塑课程,在面塑活动中《飘香的水果》《可爱的动物》《美味的食物》《实用的物品》变成了孩子们喜爱的艺术课程。在孩子们面前,一个立体的、生动的、由面塑组成的新天地鲜活地呈现在幼儿美术课堂里。这些是孩子们撬动指尖,通过揉、捏、搓、团、组合等基本技能,一团团彩色面团在幼儿手中变换着、创作着、游戏着,幼儿手、眼、脑、心的并用,促进幼儿立体知觉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泥塑活动是最能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一种创作方式之一,幼儿通过观察、尝试、讨论、体验、评价等过程,用手指将心中美好的事物以立体的形态表现出来,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个性化的发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苹果、鸭梨、柿子、草莓;小鸭、小羊、小兔、小狗;饺子、麻花、荷包蛋;项链、鞭炮、桌子、椅子。
二、把心中的精彩“捏”出来
在面塑活动中,幼儿的活动方式不是看或听,而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面塑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幼儿学习简单的面塑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幼儿对客观世界或客体的认知,不应该只通过眼睛的看和耳朵的听,还可以通过手部的触摸觉。手部的触摸觉是需要唤醒的,在面塑活动中,幼儿通过触摸感受面塑材料的各种特征,如柔软、韧性等,可以促进其手部触摸觉的发展。面塑活动以“面”为原材料,以“塑”为创作手段,因其材料易得,来源广泛、造型容易,色彩鲜艳、等特点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并深得孩子们的喜爱,“面”作为连接幼儿大脑和指尖的媒介,可以让孩子们把心里的精彩“捏”出来。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提升幼儿艺术表现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面塑充分满足了美术活动的需求,作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成部分。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该年龄段幼儿对一些可塑性强,玩法、变化多的材料很感兴趣,其中面塑便满足了以上条件和幼儿需求,孩子们注视着自己的面塑作品开心的表情,成功的喜悦,就像在欣赏一场盛宴。在面塑课堂里,奇妙美好的面塑故事、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五花八门的面塑技艺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在他们面前,一个个立体的、生动的面塑鲜活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三、面塑活动促进了幼儿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幼儿在面塑创作中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幼儿艺术能力的提升跟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面塑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尽情玩面,感知面的特点,在乐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艺术表现力悄然提升,手部小肌肉得到了发展,手指变灵活了,课题开展中,我看到了幼儿敢于表现,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进步,用“赏识教育”去肯定幼儿创作中所蕴涵的成长价值,让他们在获得面塑经验的同时更加有创作的欲望和热情的。
幼儿的面塑作品像语言一样会“说话”,幼儿也有自己的美术文化特征,如多數幼儿喜欢“圆”的事物,如苹果、柿子、西瓜、饼干,还有圆圆的太阳。也许是因为圆形线条流畅柔和,也许是因为圆形的东西能够带给孩子们安全感。根据幼儿对“圆”的偏爱,尝试把许许多多有圆型特征的事物引入幼儿美术课堂,变化出多种多样的圆的面塑作品来。
在关于“你是否喜欢面塑活动”的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孩子用”太喜欢了”给了这样的回答。活动中,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交流着对面塑作品的看法:“你的草莓像真的,看着就想吃”“你的草莓看上去涩涩的,还没有熟吧”“你这里是不是应该这样做?”;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
结束语
在孩子们喜爱的面塑活动中,这些没有生命的面在孩子们的之间成了有生命的造型,把幼儿的内在愿望、内心情感通过面塑体验得以充分表现。
参考文献
[1]宋延辉.捏出来的精彩[M].少年儿童研究,2017.5.
[2]唐家路.民间面塑艺术的源流与技艺特征[M].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9.3.
[3]高明.美术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4]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5]杜大凯.清华美术卷,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6]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与传统[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7]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8]鲁汉.民间面花[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7.
[9]史丽.中国民间美术赏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8.
课题类型: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面塑活动促进大班幼儿艺术表现力提升的研究。
课题编号:〔2019〕-JKGHYB-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