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点月色温古诗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Q:你觉得现在的人们重视诗意的存在吗?
  Y:我觉得中国人找到一个意象就是找到一个载体。《重温最美古诗词》,我们不仅仅是温习了前人的句子,同时也是给了自己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无非是找到一个当下表达自我的途径。大家总在说我们今天的生活远离了诗意。而我觉得,不是诗意走远了,而是我们表达的方式变得贫瘠了。如果我们还能够以古人的诗词之美唤醒今天心灵的感动,向他们借一点意象来完成这种表达该多好啊。都说李白这个人很天真,我就特别喜欢他的奇思异想。他穷困潦倒的时候,连买酒的钱都没有,但他竟然说“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说他就在洞庭湖边跟月亮商量,先赊他点儿月光,他拿这点儿月光上白云边去换酒喝。这不仅仅只是表面的烂漫天真,更多的,是一种豪迈,表达了他在天地之间快乐无极的心情。今天,很多人都在抱怨,觉得缺这个,少那个。难道我们还能去赊一点月色么?
  BQ:在这个讲究科学的年代,诗意还有价值吗?
  Y:有时候我觉得,科学在带给我们文明的同时,也助长了我们的狂妄,甚至有的时候它也破坏了我们对童话的信任。现在,我们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于是我们就忽略了嫦娥,忽略了她的碧海青天夜夜心。现在,我们知道了月亮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所以我们就不再去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也不再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其实,在我看来,什么是我们理想的生活呢?一方面,我们笃信科学,并且秉持着理性让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不放弃对诗意的信任,让这些童话和意象还活在我们心里。在今天讲诗词,就是为了让中国最美的这些诗意跟这个时代达到一个平衡而已。
  BQ:很多人都在说当下中国人缺少信仰,你在书中引用林语堂的话:“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诗歌可以代替宗教吗?
  Y:这个是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和《中国人》里面说过的一句话,他的原话是讲,在他看来,诗歌已经替代了宗教对中国人的作用。但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也正是他自己曾经说过的,宗教可以唤醒人心中的悲悯,它可以使人变得柔和。
  诗歌让人能够善待春天小路上每一朵雪白的百合,能够去善待那些采桑女和浣纱女,能够去理解那些被遗弃的人和儿子远在疆场的母亲,所指的对象都是弱势群体。他还说过,诗歌能够让我们在酷暑里去听蝉,寒冬里在雪中吟诗,这些说的都是人跟自然的感受。换句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正因为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这种常态,所以我们都需要内心有一种平衡的力量。
  BQ:诗意对中国人来说具有什么意义?
  Y:诗意是对于中国人的一种纯粹的唤醒方式。林语堂还说过一句话:“在我看来,中国人原本信的宗教不过是他们破烂衣衫上一块华丽的补丁而已。”他认为宗教并没有真正起到一种安顿信仰的作用,但诗歌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之所以会引用这段话是因为我觉得,在今天,大家寻求着多元的信仰方式,每一个人都有他与世界之间形成平衡的一种方法。有些人可能酷爱读书,有些人可能热爱音乐,有些人是热爱艺术,也有些人是热爱诗歌的。都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有的人可能一盏茶在手里他心就安定了,也有些人他可能要走到天边,行遍千山万水才能感到生命的自由飞扬。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多唤醒一点诗意,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会更敏锐、更柔和、更包容,也更悲悯。
  BQ:在现代生活中,这种唤醒是不是很难?
  Y:有些人可能会跟我讲,现代生活是多么的令人不满意,要是我们都变得很柔软怎么去对抗这个世界呢?我认为,人的心要柔软,但人的意志要非常坚强。柔软的心和坚强的意志会形成我们生命里面的一种平衡。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让中国人以自己的语言去触摸中国人的那些心事,其实是一种回归。它并不是一个外在教化的一种转化,其实它是我们走回来的一条路。所以我讲诗歌跟此前讲中国的这些哲理是如出一辙的,只不过“老子”和“庄子”是以理性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而诗歌则是一种感性而又优美的唤醒,但这中间一直都是有默契的。
  BQ:诗歌在你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一个位置?
  Y:诗歌对于我来讲是我从小到大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小时候的生活特别寂寞。在“文革”时期,作为一个独生女,父母被下放,外面没有幼儿园可以上。我是跟着姥姥长大的,她每天都会给我讲故事,给我念诗。我姥姥是旗人,她是辽阳女子师范毕业的。对于她的知识系统来讲,让她讲童话还不如让她讲诗歌来得更现实。她从骨子里就是那种中式的大家闺秀。她爱中国诗词是一种本能。我的姥爷很早就去世了,姥姥不满四十岁就开始守寡,她很辛苦地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在这个过程中,要是没有中国式的信念是挺不过去的。可以说,我是念姥姥的私塾长大的。我后来讲《论语》和《庄子》,这些道理也都是她在给我讲。
  之所以我从小就那么喜欢诗歌,说到它就有一种喷薄欲出的感觉,就是因为它并不是我要做讲座时背的一个课,它是带着我所有童年记忆的体温,它带着每一个场景。在念起一首诗的时候,我会想起这首诗中浮动的光线,它究竟是朝阳还是晚照?我究竟是坐在院子里的海棠树下,还是在窗前的石榴树下?这究竟是姥姥拉着我的手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儿上所讲的故事,还是她在喂我饭的时候一边念叨的一句诗?这些东西其实都会一点点地浮出来。
  BQ:《重温最美古诗词》从讲稿到书稿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Y:一开始准备讲座的时候都是有提纲的,但是讲着讲着提纲就被打乱了。原来我给央视报的“春怀秋思”本来是一讲,结果讲“春怀”的时候就刹不住了,有人问我讲两个半小时不累吗?其实站在那里讲真挺累的。后来决定“春怀”为一讲,“秋思”为另一讲。就这样,“春”和“秋”就分开了。我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都能热泪盈眶,觉得心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总是想把这些东西都说出来。讲座之后就是相当大的书稿,我就在想怎么样才能集结整理出一本书来。
  BQ:你在做这本书的时候遇到过怎样的困难?
  Y:整个书压缩的内容超出以前任何一本书的内容。为了让读者看着方便,我们做了注释。最初他们给书做了一款非常漂亮的版式,我说不行,字体太小了,老年读者们看不清字可怎么行,于是就又把字体调大。大家现在看见的这本书是可丁可卯、边边角角的全部都利用上了。整个过程磨合了很多遍,从修改书稿,到定标题和改版式,再到出注释,来回的费周折。
  做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体会到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我做得最谨慎的一本书。我自己是怀着那种童年的深情写的这本书,所以有点临事而惧。这样一点点地走到现在,我看着这本书也是感慨万千。
  BQ:能不能现场做一首诗,或是借用一首古诗词来描绘一下新作即将跟读者见面的心情?
  Y:我想起了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的诗的前半段:“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人事的往来代谢和历史沧桑都在,江山留下了很多名胜。每次见山见水时,我们内心的感概就是谦恭的来跟这些痕迹报个到:今天我来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古今往来,穿梭之间,都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而今天,不管我,还是来采访的记者朋友,还有在外面等着签售的读者朋友们,我们都是在中国古诗词留下的千古辉煌前鞠躬的,“我辈复登临”的人。今天,我们终于在此相遇,这就是我的心情。
其他文献
在UCCA的中央甬道,艺术家马文用墨和植物堆建了一座黑色乌托邦,这件大型装置作品全长20米、宽3米、高8米,整体悬浮在空中。花园中长满了丰富的植物和树木,底端和顶层两部分呈镜像状,艺术家通过这种方法来创造出一种水中倒影。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巴比伦空中花园的传奇,马文在阐述作品概念的时候一片神往,“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公元前6世纪,按照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叙述建造而
期刊
前不久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前后,伴随着卡梅隆“金”光闪闪的身影和《泰坦尼克号》骄人的票房成绩,中国电影界再次掀起一股好莱坞崇拜风潮,而且这一次是好莱坞技术神话的朝圣。  于是,有一种老的说法再次甚嚣尘上: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主要动机是想看那些有强烈视听享受的大片,这种电影任你家中有再好的家庭影院系统也看不到充分的效果,而那种讲故事的文艺片则可能选择回家在网络上或电视上看。所以那些技术领先、视听效果强烈的美
期刊
地球已不能承受之“热”,保护地球的各项活动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7年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澳大利亚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如今,“地球一小时”足迹遍布全球135个国家,5252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崇尚环保人士的年度性公益活动。今年的活动以保护“水足迹”为主题,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对全球水资源的保护,激发每一个公民的节水环保意识。  享有“全球最佳口感伏特加”盛誉的Grey Goose法
期刊
2012年2月27日,建筑师王澍在洛杉矶和朋友喝了一个晚上的酒,昏昏沉沉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11点。一觉醒来,他发现手机都被一个消息撑爆了,无数人向他求证:“你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这是真的?假的?”当时王澍正准备去加州大学演讲。普利兹克奖的主办方凯悦基金会后来告诉他,本来打算在他登上讲台前当众宣布,给他一个惊喜。没想到这个消息提前在中文网站上泄露了。  连王澍自己刚获知消息时也不太相信。“中国建
期刊
12岁时,当别的阿根廷孩子还在街边疯玩的时候,乌戈·德·安纳看了人生中第一部歌剧。他被那个神奇的世界深深吸引。“就好像一本书一样,里面有艺术、有人性,也有权力。”  让乌戈如痴如醉的是威尔第的《唐·卡洛》。在剧作家席勒和作曲家威尔第的笔下,唐·卡洛的悲剧爱情无比动人。与剧中的“疯狂王子”相比,看剧的乌戈,其疯狂程度丝毫不让:到20岁时,乌戈已经把这部歌剧反复看了7遍。  走上导演道路后,乌戈也是出
期刊
6岁时开始学习钢琴。  8岁时在启蒙老师引领下对爵士乐一见倾心。  1993年在爵士乐大师Chick Corea日本演讲会上自荐,获大师赏识上台合奏。      1999年20岁的她远赴美国波士顿伯克利进修音乐。  2003年发行首张专辑《Another Mind》,其日本版创下日本爵士乐唱片销售纪录。  2004年发行第二张专辑《Brain》并赢得美国音乐奖“最佳新晋艺人奖”。  2005年推出
期刊
今年五月,一种新型的舞蹈走进了北京和上海的剧场里,黑人演员律动的身躯、激动人心的节奏和眩目的技术都让观众叹为观止。有趣的是,这种舞蹈居然来自优雅的法兰西。如果大家对法国还停留在高雅慵懒、每个女人都擅长摆pose的刻板印象上,这种叫电子炫舞的舞蹈则显示了法国当代文化中年轻、随意和活力充沛的一面。舞蹈家Blanca Li把电子炫舞编成了作品《电子吉夫》,在由Longchamp赞助的中国巡演中,这位自称
期刊
今道子的作品,用中国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来解释再合适不过了。她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鱼的元素,所以你看照片,却能闻到新鲜鱼体的腥味,能感受到手指摸过鱼皮的滑腻。丝柔的、细腻的、粗糙的等等,各种质感构成了一场三维画面,所有作品都表现出了极端清晰和丰富绚丽的幻想世界。  从美术学校版画专业毕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摄影作品,1991年,还很年轻的今道子就获得了第16届木村伊兵卫影像奖。今道子始终不
期刊
那些年,属于胡夏自己的回忆  回溯到2009年的《超级星光大道》,在这个打造出林宥嘉、萧敬腾、徐佳莹等实力派新生代小天王、小天后的老牌选秀节目中,胡夏作为第一个非台湾人获得冠军,为内地人撑足了面子,不仅获得了“小张雨生”之类的美誉,更是登上《康熙来了》的嘉宾席。出道后他没有绯闻,甚至连非议都很少,胡夏在当下的娱乐圈称得上一股“清泉”。  现在签约索尼的胡夏,由于在台湾参加选秀,在台湾发片,总是被认
期刊
2012年立夏前夕,法国梦幻剧团团长奥利维·马西斯携手旅法导演宁春艳,将法国天才剧作家贝尔纳·玛丽·科尔泰斯于1986年创作的话剧《孤寂在棉田》搬上了第三届南锣鼓巷戏剧节的舞台,作为开幕戏。这是一出典型的法国戏,所有的戏剧事件都被浓缩在一天之内,角色只有两个,情节异常简单。一个半小时的故事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说不出自己有什么的商贩,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顾客兜售。交易的来龙去脉都是虚景,交易的前因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