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Q:你觉得现在的人们重视诗意的存在吗?
Y:我觉得中国人找到一个意象就是找到一个载体。《重温最美古诗词》,我们不仅仅是温习了前人的句子,同时也是给了自己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无非是找到一个当下表达自我的途径。大家总在说我们今天的生活远离了诗意。而我觉得,不是诗意走远了,而是我们表达的方式变得贫瘠了。如果我们还能够以古人的诗词之美唤醒今天心灵的感动,向他们借一点意象来完成这种表达该多好啊。都说李白这个人很天真,我就特别喜欢他的奇思异想。他穷困潦倒的时候,连买酒的钱都没有,但他竟然说“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说他就在洞庭湖边跟月亮商量,先赊他点儿月光,他拿这点儿月光上白云边去换酒喝。这不仅仅只是表面的烂漫天真,更多的,是一种豪迈,表达了他在天地之间快乐无极的心情。今天,很多人都在抱怨,觉得缺这个,少那个。难道我们还能去赊一点月色么?
BQ:在这个讲究科学的年代,诗意还有价值吗?
Y:有时候我觉得,科学在带给我们文明的同时,也助长了我们的狂妄,甚至有的时候它也破坏了我们对童话的信任。现在,我们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于是我们就忽略了嫦娥,忽略了她的碧海青天夜夜心。现在,我们知道了月亮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所以我们就不再去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也不再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其实,在我看来,什么是我们理想的生活呢?一方面,我们笃信科学,并且秉持着理性让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不放弃对诗意的信任,让这些童话和意象还活在我们心里。在今天讲诗词,就是为了让中国最美的这些诗意跟这个时代达到一个平衡而已。
BQ:很多人都在说当下中国人缺少信仰,你在书中引用林语堂的话:“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诗歌可以代替宗教吗?
Y:这个是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和《中国人》里面说过的一句话,他的原话是讲,在他看来,诗歌已经替代了宗教对中国人的作用。但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也正是他自己曾经说过的,宗教可以唤醒人心中的悲悯,它可以使人变得柔和。
诗歌让人能够善待春天小路上每一朵雪白的百合,能够去善待那些采桑女和浣纱女,能够去理解那些被遗弃的人和儿子远在疆场的母亲,所指的对象都是弱势群体。他还说过,诗歌能够让我们在酷暑里去听蝉,寒冬里在雪中吟诗,这些说的都是人跟自然的感受。换句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正因为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这种常态,所以我们都需要内心有一种平衡的力量。
BQ:诗意对中国人来说具有什么意义?
Y:诗意是对于中国人的一种纯粹的唤醒方式。林语堂还说过一句话:“在我看来,中国人原本信的宗教不过是他们破烂衣衫上一块华丽的补丁而已。”他认为宗教并没有真正起到一种安顿信仰的作用,但诗歌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之所以会引用这段话是因为我觉得,在今天,大家寻求着多元的信仰方式,每一个人都有他与世界之间形成平衡的一种方法。有些人可能酷爱读书,有些人可能热爱音乐,有些人是热爱艺术,也有些人是热爱诗歌的。都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有的人可能一盏茶在手里他心就安定了,也有些人他可能要走到天边,行遍千山万水才能感到生命的自由飞扬。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多唤醒一点诗意,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会更敏锐、更柔和、更包容,也更悲悯。
BQ:在现代生活中,这种唤醒是不是很难?
Y:有些人可能会跟我讲,现代生活是多么的令人不满意,要是我们都变得很柔软怎么去对抗这个世界呢?我认为,人的心要柔软,但人的意志要非常坚强。柔软的心和坚强的意志会形成我们生命里面的一种平衡。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让中国人以自己的语言去触摸中国人的那些心事,其实是一种回归。它并不是一个外在教化的一种转化,其实它是我们走回来的一条路。所以我讲诗歌跟此前讲中国的这些哲理是如出一辙的,只不过“老子”和“庄子”是以理性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而诗歌则是一种感性而又优美的唤醒,但这中间一直都是有默契的。
BQ:诗歌在你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一个位置?
Y:诗歌对于我来讲是我从小到大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小时候的生活特别寂寞。在“文革”时期,作为一个独生女,父母被下放,外面没有幼儿园可以上。我是跟着姥姥长大的,她每天都会给我讲故事,给我念诗。我姥姥是旗人,她是辽阳女子师范毕业的。对于她的知识系统来讲,让她讲童话还不如让她讲诗歌来得更现实。她从骨子里就是那种中式的大家闺秀。她爱中国诗词是一种本能。我的姥爷很早就去世了,姥姥不满四十岁就开始守寡,她很辛苦地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在这个过程中,要是没有中国式的信念是挺不过去的。可以说,我是念姥姥的私塾长大的。我后来讲《论语》和《庄子》,这些道理也都是她在给我讲。
之所以我从小就那么喜欢诗歌,说到它就有一种喷薄欲出的感觉,就是因为它并不是我要做讲座时背的一个课,它是带着我所有童年记忆的体温,它带着每一个场景。在念起一首诗的时候,我会想起这首诗中浮动的光线,它究竟是朝阳还是晚照?我究竟是坐在院子里的海棠树下,还是在窗前的石榴树下?这究竟是姥姥拉着我的手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儿上所讲的故事,还是她在喂我饭的时候一边念叨的一句诗?这些东西其实都会一点点地浮出来。
BQ:《重温最美古诗词》从讲稿到书稿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Y:一开始准备讲座的时候都是有提纲的,但是讲着讲着提纲就被打乱了。原来我给央视报的“春怀秋思”本来是一讲,结果讲“春怀”的时候就刹不住了,有人问我讲两个半小时不累吗?其实站在那里讲真挺累的。后来决定“春怀”为一讲,“秋思”为另一讲。就这样,“春”和“秋”就分开了。我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都能热泪盈眶,觉得心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总是想把这些东西都说出来。讲座之后就是相当大的书稿,我就在想怎么样才能集结整理出一本书来。
BQ:你在做这本书的时候遇到过怎样的困难?
Y:整个书压缩的内容超出以前任何一本书的内容。为了让读者看着方便,我们做了注释。最初他们给书做了一款非常漂亮的版式,我说不行,字体太小了,老年读者们看不清字可怎么行,于是就又把字体调大。大家现在看见的这本书是可丁可卯、边边角角的全部都利用上了。整个过程磨合了很多遍,从修改书稿,到定标题和改版式,再到出注释,来回的费周折。
做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体会到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我做得最谨慎的一本书。我自己是怀着那种童年的深情写的这本书,所以有点临事而惧。这样一点点地走到现在,我看着这本书也是感慨万千。
BQ:能不能现场做一首诗,或是借用一首古诗词来描绘一下新作即将跟读者见面的心情?
Y:我想起了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的诗的前半段:“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人事的往来代谢和历史沧桑都在,江山留下了很多名胜。每次见山见水时,我们内心的感概就是谦恭的来跟这些痕迹报个到:今天我来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古今往来,穿梭之间,都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而今天,不管我,还是来采访的记者朋友,还有在外面等着签售的读者朋友们,我们都是在中国古诗词留下的千古辉煌前鞠躬的,“我辈复登临”的人。今天,我们终于在此相遇,这就是我的心情。
Y:我觉得中国人找到一个意象就是找到一个载体。《重温最美古诗词》,我们不仅仅是温习了前人的句子,同时也是给了自己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无非是找到一个当下表达自我的途径。大家总在说我们今天的生活远离了诗意。而我觉得,不是诗意走远了,而是我们表达的方式变得贫瘠了。如果我们还能够以古人的诗词之美唤醒今天心灵的感动,向他们借一点意象来完成这种表达该多好啊。都说李白这个人很天真,我就特别喜欢他的奇思异想。他穷困潦倒的时候,连买酒的钱都没有,但他竟然说“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说他就在洞庭湖边跟月亮商量,先赊他点儿月光,他拿这点儿月光上白云边去换酒喝。这不仅仅只是表面的烂漫天真,更多的,是一种豪迈,表达了他在天地之间快乐无极的心情。今天,很多人都在抱怨,觉得缺这个,少那个。难道我们还能去赊一点月色么?
BQ:在这个讲究科学的年代,诗意还有价值吗?
Y:有时候我觉得,科学在带给我们文明的同时,也助长了我们的狂妄,甚至有的时候它也破坏了我们对童话的信任。现在,我们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于是我们就忽略了嫦娥,忽略了她的碧海青天夜夜心。现在,我们知道了月亮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所以我们就不再去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们也不再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其实,在我看来,什么是我们理想的生活呢?一方面,我们笃信科学,并且秉持着理性让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不放弃对诗意的信任,让这些童话和意象还活在我们心里。在今天讲诗词,就是为了让中国最美的这些诗意跟这个时代达到一个平衡而已。
BQ:很多人都在说当下中国人缺少信仰,你在书中引用林语堂的话:“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诗歌可以代替宗教吗?
Y:这个是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和《中国人》里面说过的一句话,他的原话是讲,在他看来,诗歌已经替代了宗教对中国人的作用。但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也正是他自己曾经说过的,宗教可以唤醒人心中的悲悯,它可以使人变得柔和。
诗歌让人能够善待春天小路上每一朵雪白的百合,能够去善待那些采桑女和浣纱女,能够去理解那些被遗弃的人和儿子远在疆场的母亲,所指的对象都是弱势群体。他还说过,诗歌能够让我们在酷暑里去听蝉,寒冬里在雪中吟诗,这些说的都是人跟自然的感受。换句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正因为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这种常态,所以我们都需要内心有一种平衡的力量。
BQ:诗意对中国人来说具有什么意义?
Y:诗意是对于中国人的一种纯粹的唤醒方式。林语堂还说过一句话:“在我看来,中国人原本信的宗教不过是他们破烂衣衫上一块华丽的补丁而已。”他认为宗教并没有真正起到一种安顿信仰的作用,但诗歌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之所以会引用这段话是因为我觉得,在今天,大家寻求着多元的信仰方式,每一个人都有他与世界之间形成平衡的一种方法。有些人可能酷爱读书,有些人可能热爱音乐,有些人是热爱艺术,也有些人是热爱诗歌的。都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有的人可能一盏茶在手里他心就安定了,也有些人他可能要走到天边,行遍千山万水才能感到生命的自由飞扬。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多唤醒一点诗意,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会更敏锐、更柔和、更包容,也更悲悯。
BQ:在现代生活中,这种唤醒是不是很难?
Y:有些人可能会跟我讲,现代生活是多么的令人不满意,要是我们都变得很柔软怎么去对抗这个世界呢?我认为,人的心要柔软,但人的意志要非常坚强。柔软的心和坚强的意志会形成我们生命里面的一种平衡。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让中国人以自己的语言去触摸中国人的那些心事,其实是一种回归。它并不是一个外在教化的一种转化,其实它是我们走回来的一条路。所以我讲诗歌跟此前讲中国的这些哲理是如出一辙的,只不过“老子”和“庄子”是以理性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而诗歌则是一种感性而又优美的唤醒,但这中间一直都是有默契的。
BQ:诗歌在你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一个位置?
Y:诗歌对于我来讲是我从小到大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小时候的生活特别寂寞。在“文革”时期,作为一个独生女,父母被下放,外面没有幼儿园可以上。我是跟着姥姥长大的,她每天都会给我讲故事,给我念诗。我姥姥是旗人,她是辽阳女子师范毕业的。对于她的知识系统来讲,让她讲童话还不如让她讲诗歌来得更现实。她从骨子里就是那种中式的大家闺秀。她爱中国诗词是一种本能。我的姥爷很早就去世了,姥姥不满四十岁就开始守寡,她很辛苦地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在这个过程中,要是没有中国式的信念是挺不过去的。可以说,我是念姥姥的私塾长大的。我后来讲《论语》和《庄子》,这些道理也都是她在给我讲。
之所以我从小就那么喜欢诗歌,说到它就有一种喷薄欲出的感觉,就是因为它并不是我要做讲座时背的一个课,它是带着我所有童年记忆的体温,它带着每一个场景。在念起一首诗的时候,我会想起这首诗中浮动的光线,它究竟是朝阳还是晚照?我究竟是坐在院子里的海棠树下,还是在窗前的石榴树下?这究竟是姥姥拉着我的手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儿上所讲的故事,还是她在喂我饭的时候一边念叨的一句诗?这些东西其实都会一点点地浮出来。
BQ:《重温最美古诗词》从讲稿到书稿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Y:一开始准备讲座的时候都是有提纲的,但是讲着讲着提纲就被打乱了。原来我给央视报的“春怀秋思”本来是一讲,结果讲“春怀”的时候就刹不住了,有人问我讲两个半小时不累吗?其实站在那里讲真挺累的。后来决定“春怀”为一讲,“秋思”为另一讲。就这样,“春”和“秋”就分开了。我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都能热泪盈眶,觉得心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总是想把这些东西都说出来。讲座之后就是相当大的书稿,我就在想怎么样才能集结整理出一本书来。
BQ:你在做这本书的时候遇到过怎样的困难?
Y:整个书压缩的内容超出以前任何一本书的内容。为了让读者看着方便,我们做了注释。最初他们给书做了一款非常漂亮的版式,我说不行,字体太小了,老年读者们看不清字可怎么行,于是就又把字体调大。大家现在看见的这本书是可丁可卯、边边角角的全部都利用上了。整个过程磨合了很多遍,从修改书稿,到定标题和改版式,再到出注释,来回的费周折。
做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体会到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我做得最谨慎的一本书。我自己是怀着那种童年的深情写的这本书,所以有点临事而惧。这样一点点地走到现在,我看着这本书也是感慨万千。
BQ:能不能现场做一首诗,或是借用一首古诗词来描绘一下新作即将跟读者见面的心情?
Y:我想起了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的诗的前半段:“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人事的往来代谢和历史沧桑都在,江山留下了很多名胜。每次见山见水时,我们内心的感概就是谦恭的来跟这些痕迹报个到:今天我来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古今往来,穿梭之间,都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而今天,不管我,还是来采访的记者朋友,还有在外面等着签售的读者朋友们,我们都是在中国古诗词留下的千古辉煌前鞠躬的,“我辈复登临”的人。今天,我们终于在此相遇,这就是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