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价

来源 :中国农业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y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主要农区2346个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和历史同期观测资料,利用作物气候适宜度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数等方法,分析了2021年玉米、一季稻、晚稻、大豆和棉花等主要秋收作物生长季的农业气象条件.结果表明,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区大部分地区≥10℃积温较常年同期偏多100~250℃·d,热量条件好,大部降水正常,土壤墒情适宜.夏季(6-8月)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利于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开花授粉、灌浆结实以及棉花开花、结铃.总体上秋收作物主要生育期内干旱影响偏轻,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利.但局地暴雨洪涝频发,河南受灾严重,部分农田绝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北部作物生育后期多雨寡照,不利作物灌浆成熟及收获.东北地区阶段性低温、西北地区东北部干旱、南方和新疆高温危害等对局地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愈发重视,在现代社会中发掘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力量,最终可达到保护国家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目的.因此,笔者在参与 2020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云南壮族农民版画的活态传统与创新研究(1972-2019)”(20YJC760003)的过程中,以《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一书作为参考素材,重点围绕云南壮族农民版画的活态传统与创新研究展开了进一步的
期刊
基于辽宁省2020年生长季(5-10月)逐日自动土壤水分站观测资料,利用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SM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偏差(ME)等统计评估指标对0-10cm、0-20cm和0-50cm层次的CLDAS(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土壤相对湿度产品在辽宁省的模拟表现进行评估检验,以确定其在辽宁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个土壤层次的CLDAS土壤相对湿度模拟结果与观测值在时间尺度上存在趋势一致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生长季内辽宁省CLDAS平均土壤相对湿度模拟结果整体偏高,CLDAS对土壤相对
利用吉林省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9年日平均气温、水稻发育日期及产量、历史灾情等数据,识别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两种类型冷害事件,并对关键生育期不同类型冷害的致灾强度和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变暖背景下吉林省各测站水稻发育期变化显著,其中移栽日期以提前为主,成熟日期以推迟为主,80%的站点移栽-成熟期间隔天数的气候倾向率为正值,且一半站点增加趋势通过了0.05水平显著性检验.(2)延迟型冷害发生次数在不同年代呈明显减少趋势,主要与移栽-抽穗期温度条件的改善有关;移栽-抽
当电子商务运营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时候,传统交换贸易方式就开始呈现多元化运营特性.在科学技术的变革推动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随之迎来转变,电子商务运营成为主流营销模式,大数据技术分析策略由此产生.在电子商务成为营销领头时,大数据技术也成为商业贸易不可缺少的营销手段,在通过分析、筛选、营销的电商推销模式下,大数据能够将交易活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筛选出利益最大化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实现产品营销数量的最大化.大数据自产生以来,不止在商界受到青睐,在各个行业发展也备受欢迎,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数据技术同样也是必要
期刊
为了验证DNA条形码在鲹科(Carangidae)鱼类物种鉴定和系统分类中的适用性,本研究自测6属7种17条序列,同时筛选了BOLD数据库中的有效序列,共获得25属95种273条鲹科鱼类DNA条形码序列,通过BLAST比对、遗传距离和系统关系树,构建了鲹科鱼类的DNA条形码分类系统.结果 表明:(1)鲹科鱼类属间、种间、属内种间和种内三级分类单元遗传距离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186、0.169、0.090和0.008,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21倍,可见DNA条形码适用于鲹科鱼类分类鉴定;(2)
寒露风是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间,因低温造成抽穗扬花受阻、空壳率增加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为了解寒露风研究现状、继承和完善寒露风研究成果并加以突破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通过对有关寒露风文献的分析和梳理,总结了寒露风研究的主要成果.大气环流异常是引发大范围寒露风的根本原因,地形、地貌、海拔等因素能引起小范围寒露风.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主要在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孕穗期.寒露风指标研究大多基于田间试验、气象要素模拟试验、生产实践以及历史数据、文献的分析,应用比较广泛的指标是“寒露风等级”和“水稻冷害评估技术规范”.寒露风预报
自新时期发展以来,我国农业领域的创新建设与改革发展进程日渐加快,并逐渐形成一条全新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给强化国家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农业经济效率带来众多机遇.新时代农业发展在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充分保障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用以促进农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新兴手段,对提升农业经济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马晓龙编著的《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分析乡村旅游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具体发展状况,并从创新视角探究如何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有效促进乡村旅
期刊
传统TCP/IP协议的FTP文件传输方式和服务产品一次性制作、统一分发的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有服务针对性、多样性、高时效性的要求.为减少冗余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产品的产生,提高运算效率及服务针对性,本研究以宁夏酿酒葡萄为例,采用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研发了基于用户地理位置及关注农事活动的宁夏农用天气预报云服务平台,实现了在线实时制作并发布服务产品.平台主要由资料加工软件、产品云制作软件、农气服务APP三部分组成.通过将气象业务网内的基础数据及必要的中间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数据库,利用资料获取、指标比较、预报制
基于大型经济海藻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开发具有潜力的新栽培物种是海藻栽培产业健康多样化发展的保障.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大型褐藻,但并非我国本土物种.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多肋藻在我国的适生情况,并探究不同因子对多肋藻孢子体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开展多肋藻栽培提供支撑.结果 表明,当正则化参数为1,训练集与测试集比值为70:30时,模型预测性能最佳.基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对模型的贡献率,筛选出8项用于多肋藻适生预测模型的构建,其中温度与光强对多肋藻自然
根据2018-2019年的底拖网季度调查数据,运用资源密度、相对重要性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生态指标,对调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调查海域共捕获鱼类84种,隶属于2纲、14目、39科、69属.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日本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康氏侧带小公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