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同时将其列入强制免疫病种。依靠免疫接种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口蹄疫疫情发生几率。但是结合抗体检测发现,当前很多猪场的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依然比较低,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此,文章对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原因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应对措施
生猪在感染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后,会影响其健康生长及其生产性能,严重时会导致生猪死亡,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依靠免疫接种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但接种工作完成后,时常会出现免疫抗体不达标的状况。随着生猪的频繁调运及养殖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为口蹄疫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当前该病的有效预防还是需要依靠免疫接种的方式,还需对影响免疫抗体水平的因素做好分析,避免出现免疫抗体不达标的情况。
1 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因
1.1 防控意识不到位
首先个别养殖人员其防控意识不到位,未能清晰意识到猪口蹄疫对于养殖工作造成的危害,因此忽视了疫苗接种工作。
1.2 饲养管理的因素
猪的生长过程中,对于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的需求比较大。当前依然存在很多养殖人员没有做到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生猪个体免疫功能不健全,各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自身体质较弱。还有养殖人员工作中的疏忽,在免疫过程中生猪误食了一定量的添加药物或添加剂,上述因素都可能导致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受到影响[1]。
1.3 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具有两面性,在保护低龄生猪不受病原侵害的同时,对疫苗免疫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实践证明,母源抗体会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产生一定影响,疫苗效价越高,母源抗体影响作用更明显。
1.4 疫苗质量问题
口蹄疫是强制免疫病种,猪口蹄疫疫苗一般出厂后无质量问题,但是后期需要冷链运输,要求疫苗从生产企业到使用单位的冷藏保存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任何一个环节温度不符合要求都可能会降低疫苗效价,导致免疫失败。另外,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不一致同樣会影响免疫抗体水平。这是因为口蹄疫的血清型多样,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保护力,同血清型的各拓扑型之间也仅有部分交叉保护力,因此也会导致出现免疫失效的情况。
1.5 接种人员的问题
虽然每年陕西省会针对防疫人员组织培训工作,但是培训工作的进行不够科学合理,依然存在很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在免疫工作进行时,还有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接种工作,接种的剂量不合理、注射部位不正确等。
2 解决对策
提升免疫抗体水平是预防猪口蹄疫发生的重要手段。
2.1 提高疫病防控意识
任何疫病的发生都与人的防控意识密切相关,提升养殖人员对该疫病的重视程度,对生猪健康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依靠多种宣传方式来提高养殖人员对于疫病的重视程度与防控意识,提高养殖户防疫的积极主动性。
2.2 科学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障生猪免疫力的前提条件。在养殖过程中,结合生猪生长实际,做好饲料搭配,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较好满足生猪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不要突然更换饲料,在更换时需有一个过渡期。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定的微量元素、中草药等,有助于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2]。
2.3 科学免疫
2.3.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口蹄疫抗体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免疫过早,容易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过晚则会出现免疫空白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制度,并结合制度高质量展开免疫工作,一般首次免疫是在猪1月龄时(首免日龄的确定方法:分别选择40、50、60、70日龄的仔猪,每个日龄价段20头,检测其母源抗体合格率,抗体合格率低于80%的日龄阶段即可定为首免日龄),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免疫剂量,一个月后再次进行免疫,后续养殖过程中,可间隔4~6个月接种一次。其次对于经产母猪冬季集中免疫,夏季不免疫的猪群场,会出现首免过早或过晚的现象,严重影响首免和二免的免疫效果,建议调整经产母猪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为每间隔3个月普免一次。
2.3.2 接种疫苗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口蹄疫主要流行O型和A型。优势流行毒株主要以O型缅甸98毒(O/MYA98/BY/2010)和猪源A型毒为主(A/GDMM/2013)。因此在接种疫苗时应选择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高度匹配、抗原谱广且抗原含量高的疫苗。
2.3.3 接种疫苗的运输与保存 疫苗在运输过程中要保障全程冷链,要求使用专用冷藏运输车辆,并对车厢内温度全程跟踪记录与监测,保障全程2~8℃运输;短途少量疫苗运输可选用疫苗冷藏箱或泡沫保温箱运输,同时箱内放置足量生物冰袋;疫苗瓶不可与冰袋直接接触,可用泡沫隔开,以防止疫苗冻结;泡沫保温箱的箱盖与箱体要密封良好,箱壁厚度≥25mm;不可将无需冷藏保存的疫苗稀释液的液态制剂与疫苗在同一箱内运输,否则会使箱内温度快速升高。疫苗到达使用单位后,冷藏设备需要做到专人管理,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通电,定期保养和维护,记录温度,应在2~8℃下冷藏保存,包括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失效期、出入库量时间等;疫苗与冰箱壁之间应留有1~2cm空隙,保证冷气循环,确保疫苗效价。
2.4 提高免疫技能
免疫接种前要检查疫苗名称、有效期、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裂、瓶内液态是否破乳分层、色泽、物理性状等,如发现与说明书不符、瓶内有异物、发霉变质的疫苗坚决不得使用。检查猪群健康状况是否有发热、腹泻、呼吸道疾病、猪群在转群、长途运输等应激、母猪围产期及体弱患病的猪疫苗免疫适当推后。高度重视接种前疫苗回温,将从冰箱取出疫苗的温度从2~8℃升温至20~25℃,同时选用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针头,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注意免疫计量、免疫部位、无菌操作注射给猪群。
2.5 减少应激反应
生猪在免疫工作进行时,要注意各种应激因素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像饲料更换、长途运输等。气候气温变化频繁的时候不要进行免疫工作,天气炎热的时候,可在早晚天气比较舒适的时候进行接种。若是有难以避免的应激情况时,可在生猪的饮水中加入维生素、黄芪多糖等物质去提高免疫力,降低应激反应的出现和影响,提高免疫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养殖工作进行时,做好对这些原因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落实好各个免疫细节,提高生猪免疫抗体水平,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任传帅,卢嫚嫚,田莹,等.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12):81.
[2] 李虎,毕学群,冯景松,等.生猪口蹄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3):119.
关键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应对措施
生猪在感染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后,会影响其健康生长及其生产性能,严重时会导致生猪死亡,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依靠免疫接种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但接种工作完成后,时常会出现免疫抗体不达标的状况。随着生猪的频繁调运及养殖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为口蹄疫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当前该病的有效预防还是需要依靠免疫接种的方式,还需对影响免疫抗体水平的因素做好分析,避免出现免疫抗体不达标的情况。
1 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因
1.1 防控意识不到位
首先个别养殖人员其防控意识不到位,未能清晰意识到猪口蹄疫对于养殖工作造成的危害,因此忽视了疫苗接种工作。
1.2 饲养管理的因素
猪的生长过程中,对于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的需求比较大。当前依然存在很多养殖人员没有做到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生猪个体免疫功能不健全,各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自身体质较弱。还有养殖人员工作中的疏忽,在免疫过程中生猪误食了一定量的添加药物或添加剂,上述因素都可能导致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受到影响[1]。
1.3 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具有两面性,在保护低龄生猪不受病原侵害的同时,对疫苗免疫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实践证明,母源抗体会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产生一定影响,疫苗效价越高,母源抗体影响作用更明显。
1.4 疫苗质量问题
口蹄疫是强制免疫病种,猪口蹄疫疫苗一般出厂后无质量问题,但是后期需要冷链运输,要求疫苗从生产企业到使用单位的冷藏保存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任何一个环节温度不符合要求都可能会降低疫苗效价,导致免疫失败。另外,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不一致同樣会影响免疫抗体水平。这是因为口蹄疫的血清型多样,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保护力,同血清型的各拓扑型之间也仅有部分交叉保护力,因此也会导致出现免疫失效的情况。
1.5 接种人员的问题
虽然每年陕西省会针对防疫人员组织培训工作,但是培训工作的进行不够科学合理,依然存在很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在免疫工作进行时,还有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接种工作,接种的剂量不合理、注射部位不正确等。
2 解决对策
提升免疫抗体水平是预防猪口蹄疫发生的重要手段。
2.1 提高疫病防控意识
任何疫病的发生都与人的防控意识密切相关,提升养殖人员对该疫病的重视程度,对生猪健康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依靠多种宣传方式来提高养殖人员对于疫病的重视程度与防控意识,提高养殖户防疫的积极主动性。
2.2 科学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障生猪免疫力的前提条件。在养殖过程中,结合生猪生长实际,做好饲料搭配,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较好满足生猪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不要突然更换饲料,在更换时需有一个过渡期。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定的微量元素、中草药等,有助于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2]。
2.3 科学免疫
2.3.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口蹄疫抗体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免疫过早,容易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过晚则会出现免疫空白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制度,并结合制度高质量展开免疫工作,一般首次免疫是在猪1月龄时(首免日龄的确定方法:分别选择40、50、60、70日龄的仔猪,每个日龄价段20头,检测其母源抗体合格率,抗体合格率低于80%的日龄阶段即可定为首免日龄),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免疫剂量,一个月后再次进行免疫,后续养殖过程中,可间隔4~6个月接种一次。其次对于经产母猪冬季集中免疫,夏季不免疫的猪群场,会出现首免过早或过晚的现象,严重影响首免和二免的免疫效果,建议调整经产母猪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为每间隔3个月普免一次。
2.3.2 接种疫苗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口蹄疫主要流行O型和A型。优势流行毒株主要以O型缅甸98毒(O/MYA98/BY/2010)和猪源A型毒为主(A/GDMM/2013)。因此在接种疫苗时应选择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高度匹配、抗原谱广且抗原含量高的疫苗。
2.3.3 接种疫苗的运输与保存 疫苗在运输过程中要保障全程冷链,要求使用专用冷藏运输车辆,并对车厢内温度全程跟踪记录与监测,保障全程2~8℃运输;短途少量疫苗运输可选用疫苗冷藏箱或泡沫保温箱运输,同时箱内放置足量生物冰袋;疫苗瓶不可与冰袋直接接触,可用泡沫隔开,以防止疫苗冻结;泡沫保温箱的箱盖与箱体要密封良好,箱壁厚度≥25mm;不可将无需冷藏保存的疫苗稀释液的液态制剂与疫苗在同一箱内运输,否则会使箱内温度快速升高。疫苗到达使用单位后,冷藏设备需要做到专人管理,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通电,定期保养和维护,记录温度,应在2~8℃下冷藏保存,包括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失效期、出入库量时间等;疫苗与冰箱壁之间应留有1~2cm空隙,保证冷气循环,确保疫苗效价。
2.4 提高免疫技能
免疫接种前要检查疫苗名称、有效期、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裂、瓶内液态是否破乳分层、色泽、物理性状等,如发现与说明书不符、瓶内有异物、发霉变质的疫苗坚决不得使用。检查猪群健康状况是否有发热、腹泻、呼吸道疾病、猪群在转群、长途运输等应激、母猪围产期及体弱患病的猪疫苗免疫适当推后。高度重视接种前疫苗回温,将从冰箱取出疫苗的温度从2~8℃升温至20~25℃,同时选用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针头,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注意免疫计量、免疫部位、无菌操作注射给猪群。
2.5 减少应激反应
生猪在免疫工作进行时,要注意各种应激因素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像饲料更换、长途运输等。气候气温变化频繁的时候不要进行免疫工作,天气炎热的时候,可在早晚天气比较舒适的时候进行接种。若是有难以避免的应激情况时,可在生猪的饮水中加入维生素、黄芪多糖等物质去提高免疫力,降低应激反应的出现和影响,提高免疫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养殖工作进行时,做好对这些原因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落实好各个免疫细节,提高生猪免疫抗体水平,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任传帅,卢嫚嫚,田莹,等.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12):81.
[2] 李虎,毕学群,冯景松,等.生猪口蹄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