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护理实验实训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我们进行外科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探索,实施基于临床病案教学体系的创设,旨在探索更科学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的观察、判断、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明确学习的知识如何应用于临床实际,避免学生进入临床时茫然无措的局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信心。
【关键词】临床病案 实验实训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5-02
一、基于临床病案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的
历年来,我们学院外科护理实验实训教学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班上课(一般每一个班25人左右不超过40人)、小组练习(每个小组4~5人)的方式,采用 “教、学、练、考”四步训练法的模式实施教学过程。
笔者有幸在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学习3周的时间,他们对护理学生的教育做到的是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后,再把学生放在教学医院中对真实的病人训练考核实际操作,他们的学生只要能毕业既获得了护理上岗的资格证。结合我院现状,由于我院目前暂无自己的附属医院,如果想把学生放在医院内实施临床护理无法实现,故我们考虑学习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临床病例的桥梁作用,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犹如身处临床环境,将单一的实验实训学习与考核变成以临床病案为载体的综合技能学习与考核,创设“校中院”的教学考核体系,丰富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帮助护理学生更好地完成学生向临床护士的过渡。
二、基于临床病案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
创设病案情境、制定教学及考核方案,建立规范的“临床病案”为中心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体系。
三、项目实施执行情况
(一)收集资料、建立临床病案库
笔者走访三甲医院,收集典型病例文字资料其中包括甲亢、消化性溃疡穿孔、重症胆管炎、腹外疝、骨折、前列腺增生等20余例,并尽力收集图像及声音资料,建立涵盖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案库。
(二)确定研究对象
我们在2015-2016学年对我校护理14A3、14A4班学生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进行了基于临床病案的外科实验实训教学与考核模式的尝试。项目操作中实验班为14A3、对照班为14A4班。
(三)实施教学模式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实验班或是对照班,我们都根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临床实际需要进行教学组织,使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做到必须、够用。
对于对照班14A4班,我们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即实行“教、学、练、考”四步训练法。首先是“教”,教师讲授、示范的操作方法,学生观摩、记下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接下来实施操作练习,强化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这一步训练称作“学和练”,学生“学和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手法,巩固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最后一步“考”,任课教师按考核标准给出客观公正的成绩。
对于实验班14A3,上课前教师先根据课程内容整理适出合教学目标的临床病案的文字、图像、视频或录音等资料,上课时先请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患者信息,带领学生进入事先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出实训学习内容并实施学习。
(四)考核成绩分析
对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实训考核,采用同一标准进行,将考核项目的成绩进行平均,按100分制计分,总成绩分析如下:
t=4.3201 p<0.001
考核成绩对比得出,实验班成绩比对照班高出8分有余,且80分以上学生的成绩占总人数的64%,而对照班80分以上学生的成绩占总人数的20%,经统计学处理P<0.001,成绩有显著差异。
四、小结
现在的护理学生多数是大专层次,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略显不足。我们实施临床病案模式的教学探索,使学生在课堂上感知护理对象的真实存在,学习中犹如身临其境,可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加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由实验实训室到医院临床工作的转变。
【关键词】临床病案 实验实训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15-02
一、基于临床病案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的
历年来,我们学院外科护理实验实训教学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小班上课(一般每一个班25人左右不超过40人)、小组练习(每个小组4~5人)的方式,采用 “教、学、练、考”四步训练法的模式实施教学过程。
笔者有幸在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学习3周的时间,他们对护理学生的教育做到的是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后,再把学生放在教学医院中对真实的病人训练考核实际操作,他们的学生只要能毕业既获得了护理上岗的资格证。结合我院现状,由于我院目前暂无自己的附属医院,如果想把学生放在医院内实施临床护理无法实现,故我们考虑学习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临床病例的桥梁作用,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犹如身处临床环境,将单一的实验实训学习与考核变成以临床病案为载体的综合技能学习与考核,创设“校中院”的教学考核体系,丰富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帮助护理学生更好地完成学生向临床护士的过渡。
二、基于临床病案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
创设病案情境、制定教学及考核方案,建立规范的“临床病案”为中心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体系。
三、项目实施执行情况
(一)收集资料、建立临床病案库
笔者走访三甲医院,收集典型病例文字资料其中包括甲亢、消化性溃疡穿孔、重症胆管炎、腹外疝、骨折、前列腺增生等20余例,并尽力收集图像及声音资料,建立涵盖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案库。
(二)确定研究对象
我们在2015-2016学年对我校护理14A3、14A4班学生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进行了基于临床病案的外科实验实训教学与考核模式的尝试。项目操作中实验班为14A3、对照班为14A4班。
(三)实施教学模式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实验班或是对照班,我们都根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临床实际需要进行教学组织,使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做到必须、够用。
对于对照班14A4班,我们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即实行“教、学、练、考”四步训练法。首先是“教”,教师讲授、示范的操作方法,学生观摩、记下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接下来实施操作练习,强化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这一步训练称作“学和练”,学生“学和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手法,巩固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最后一步“考”,任课教师按考核标准给出客观公正的成绩。
对于实验班14A3,上课前教师先根据课程内容整理适出合教学目标的临床病案的文字、图像、视频或录音等资料,上课时先请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患者信息,带领学生进入事先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出实训学习内容并实施学习。
(四)考核成绩分析
对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实训考核,采用同一标准进行,将考核项目的成绩进行平均,按100分制计分,总成绩分析如下:
t=4.3201 p<0.001
考核成绩对比得出,实验班成绩比对照班高出8分有余,且80分以上学生的成绩占总人数的64%,而对照班80分以上学生的成绩占总人数的20%,经统计学处理P<0.001,成绩有显著差异。
四、小结
现在的护理学生多数是大专层次,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略显不足。我们实施临床病案模式的教学探索,使学生在课堂上感知护理对象的真实存在,学习中犹如身临其境,可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加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由实验实训室到医院临床工作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