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对11例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的临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1例平均发病年龄46.7岁,平均病程9.7年,男女之比为8:3.皮损表现为单发、大小不等、肤色的增生性肿物,呈圆顶形或柱状.全部发于指部且近关节部位.镜下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不规则肥厚,表皮突增宽、延长;真皮内大量扩张的毛细血管及粗大纤维增生,方向与表皮垂直,血管及神经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毛囊附属器无明显异常,间质无明显水肿.免疫组化:血管内皮细胞CD34(+),胶原(-),神经纤维S-100(+),胶原(-),血管平滑肌细胞SMA(+),胶原(-).结论 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为单发增生性肿物,常发生于指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有特征性改变,切除可治愈.
其他文献
河道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具有行洪排涝的基本功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活动空间因此扩大,人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变的更加密切。迫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高层建筑防雷的特点和防雷等级的划分,对建筑物防雷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针对高层建筑防雷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降低
笔者长期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通过一线工作经验,结合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相关学习文件,简要分析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及评估级别和评估范围
主要讲述了变电站二次回路调试的技术经验和总结,从规程要求及实际操作出发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信号回路、操作回路等方面阐述了调试的方法和重要事项,对变电站调试工作
分别从土壤水氮运移及转化、土壤氮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与措施等方面概括介绍了氮素运移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根据我国农业现状提出适宜的农业措施,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这些措施是:进行科学的施肥和灌溉、充分利用当地降雨径流来有效控制灌溉用水量、结合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肥的不同需求及当地耕作方式、土壤质地及降水资源等条件建立完善的水氮管理模式。
“5.12”汶川大地震对建筑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地震中房屋倒塌约300~400万间,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达到300万m3以上。废弃混凝土中又含有大量的砂、石,经过适当工艺处理,部分砂石
为解决稻谷入库前因干燥处理而产生的裂纹使其品质下降的问题,以收获后高含水率的糙米为原料,采用全因素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根据谷物的吸着原理,应用静力学法研究了贮藏环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流感和流感疫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状况,探索影响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青岛地区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组织中p27和cyclin D1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滑膜肉瘤中p27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
现有恶臭分析方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93)发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监测分析方法过于简单,已不能满足复杂环境样品分析的需求.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对静态测试技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