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登陆华南前后的强降水大尺度环境场特征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2001年和2002年7个热带气旋(TC)登陆华南前后的38个日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经普查和分析将TC造成的降水区划分为纬向型、经向型、NE—SW向型3种;对各型高、中、低层中的主要气象因子作了详细分析,如高层流场、中层副热带高压、低层急流和切变线或辐合线、整层水汽通量散度以及季风云涌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了这些降水型各自前24h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概略模型图,并对其强降水形成机理尽可能地给出了解释,为TC登陆前后的超短期降水预报提供某种参考方法。
其他文献
利用T63L9全球谱模式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BGM方法中增长模的繁殖长度对集合预报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控制预报相比,不同繁殖长度的集合预报都能使预报效果得到一
利用1948—2005年的10月—次年5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西风急流中Rossby波的传播及其与冬半年副热带南支西风槽形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半年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下方
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是气象资料中数据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资料之一.国内作为气候资料接收和保存的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中包含45个气象要素,每日4次定时观测资料.利用2005年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成功模拟基础上的高分辨率模式输出资料,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突发性暴雨过程β-中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