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
一、以生活经验激趣
杜威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例如,生活中的学车众人所趋,网络中的飞车学生喜欢。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相关内容时,我设计了学生领取“驾照”的理论考试。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带着兴奋,主动观察认识生活中所见的交通标志,理解其指示意义,并积极了解掌握有关交通安全常识和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二、用生活经验教学
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无声的朋友》一课,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敬老院、卫生院、社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引导学生感受认识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后面的相关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一单元《诚信是金》,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宋濂按时还书》这个小品品。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四、以回归生活为依归
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生活,课程回归儿童生活,要求教学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但教学不是也不应该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复制”和“照相式”再现。教学还应该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指导和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
在教学《我爱我的家人》一课中,在学生充分谈论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后,我请学生谈谈:你觉得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与学生商定:我们开展一次“让我为您分忧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我还设计发放活动记录表,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后,学生各自行动起来。
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孩子最近长大了许多。有位家长说:“最近,孩子老是问我累不累,还主动给我捶背……”另一位家长说:“前些天,孩子让我教她做饭。现在,她放学回家会用电饭煲煮饭,并且自觉地写作业等我们下班。”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了真切的体会和认识,不仅产生了共鸣,而且加强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因此,《思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對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散发德育魅力。
一、以生活经验激趣
杜威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例如,生活中的学车众人所趋,网络中的飞车学生喜欢。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相关内容时,我设计了学生领取“驾照”的理论考试。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带着兴奋,主动观察认识生活中所见的交通标志,理解其指示意义,并积极了解掌握有关交通安全常识和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二、用生活经验教学
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无声的朋友》一课,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敬老院、卫生院、社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引导学生感受认识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后面的相关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一单元《诚信是金》,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宋濂按时还书》这个小品品。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四、以回归生活为依归
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生活,课程回归儿童生活,要求教学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但教学不是也不应该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复制”和“照相式”再现。教学还应该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指导和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
在教学《我爱我的家人》一课中,在学生充分谈论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后,我请学生谈谈:你觉得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与学生商定:我们开展一次“让我为您分忧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我还设计发放活动记录表,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后,学生各自行动起来。
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孩子最近长大了许多。有位家长说:“最近,孩子老是问我累不累,还主动给我捶背……”另一位家长说:“前些天,孩子让我教她做饭。现在,她放学回家会用电饭煲煮饭,并且自觉地写作业等我们下班。”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了真切的体会和认识,不仅产生了共鸣,而且加强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因此,《思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對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散发德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