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与生活携手相牵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p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
  一、以生活经验激趣
  杜威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例如,生活中的学车众人所趋,网络中的飞车学生喜欢。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相关内容时,我设计了学生领取“驾照”的理论考试。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带着兴奋,主动观察认识生活中所见的交通标志,理解其指示意义,并积极了解掌握有关交通安全常识和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二、用生活经验教学
  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无声的朋友》一课,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敬老院、卫生院、社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引导学生感受认识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后面的相关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一单元《诚信是金》,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宋濂按时还书》这个小品品。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四、以回归生活为依归
  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生活,课程回归儿童生活,要求教学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但教学不是也不应该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复制”和“照相式”再现。教学还应该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指导和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
  在教学《我爱我的家人》一课中,在学生充分谈论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后,我请学生谈谈:你觉得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与学生商定:我们开展一次“让我为您分忧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我还设计发放活动记录表,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后,学生各自行动起来。
  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孩子最近长大了许多。有位家长说:“最近,孩子老是问我累不累,还主动给我捶背……”另一位家长说:“前些天,孩子让我教她做饭。现在,她放学回家会用电饭煲煮饭,并且自觉地写作业等我们下班。”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了真切的体会和认识,不仅产生了共鸣,而且加强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将课程、教材、教学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生活,引领和发展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不是一件将教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即可的简单事情。因此,《思德与社会》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他们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引入生活之水,對儿童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散发德育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竞争日益激烈。知识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一些任务,需要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在相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期刊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由此可见,爱之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一、施以爱心,动之以情  学生渴望受到老师的
期刊
根据高效课“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的特点,以“主动、生动、生成”为标尺,把“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设定为目标,本人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坚持这样一种思路和模式:“明确课堂主体(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双色笔标出自学所得与困惑)”→“自主解决问题(对学、互学、群学)”→“展示解决方案(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互参)”→“学生归纳提升(生成过程)”→“教师评价反馈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词汇教学的一些误区,主张词汇的教学应该重视分时段、分层次、讲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储藏量,进而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分时段;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语言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初中生的英语在小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小学对学生掌握词汇的要求不一样,而且各种时态和各种生词的出现面很大很广,造成了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就对英语有些抗拒,尤其是不肯学习词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国际化的发展,公示语作为城市风貌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其国际化程度在逐渐提升。本研究立足于沈阳地区汉语公示语的英译研究,以调研实践为基础,对沈阳地区代表性公示语翻译现象进行了归纳,并以目的论为指导,提出相应翻译对策,旨在为沈阳地区公示语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目的论;汉语公示语英译;翻译对策  一、目的论对公示语翻译的启示  功能派翻译理论
期刊
摘要:职教人才培养的目标,直接指向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心发展;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是职教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对于帮助学生达成上述目标,不断积淀实力,形成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
期刊
摘要:师爱暖人心,你爱学生有几分,学生就会爱你有几成,只有给学生以慈母般的温暖,触摸他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稚嫩的感情,作学生的良师益友,打开他们的心扉,才能让他们这些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温暖的师爱下竞相开放。  关键词:一视同仁; 宽容;会爱  你爱学生有几分,学生就会爱你有几成,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给学生以慈母般的温暖,触摸他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稚嫩的感情,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期刊
摘要: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满足经济和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按照国家要求开展双语教学。本文对目前本科会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会计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会计 双语教学  本论文需注明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JG2012010575)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家庭作业不应该是课内作业量的简单追加,而应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学习能力的改善和课堂知识掌握的前期准备。因此,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和必要手段,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布置  “好累啊,今天的作业真多,都这么长时间了,一半的作业量都没有完成呢。”作为多年的班主任兼英语教师,我时常进出班级,会听见学生在抱怨。做不完的作业使学生觉得学习乏味。尽管新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