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北省中考语文阅读试题点评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大部分。下面对河北省2006年中考非试验区阅读试题作一下点评。
  
  一
  
  文言文阅读选择的材料是《岳阳楼记》,这是《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推荐背诵的名篇。从设计的试题来看,既有文学常识、名句默写、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等常规题型,又有不少创新的题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今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从以下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和创新。
  首次引入朗读能力的考查。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在文言文学习中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我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直未涉及此类题目,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今年的第5题,要求标出两个句子的朗读节奏,尽管所设计的题目难度不大,但却弥补了文言文考查上的这种缺憾,对文言文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沟通课内外,强化拓展能力的考查。如第6题,“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文中‘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这一题目与传统的命题形式不同,既考查了考生对“前人”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拓展能力,这一命题点是非常巧妙的。一般考生可答《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孟浩然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水平较高的考生也可能答出李白、杜甫、刘禹锡等关于描绘洞庭湖的诗句。
  考查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考查对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一种常规的题型,这种题型导致学生总是对文言词语死记硬背。今年的第7题,也是考查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但改变了语境,题目要求考生解释“天涯海角”的“涯”、“日薄西山”的“薄”、“白头偕老”的“偕”、“如临大敌”的“临”。这些词语好像是考查课外知识,实际上这些词语均出自选文,只要对选文中的相关词语能够正确理解,解答这道题目是不成问题的。这道题设问新颖脱俗,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将读写有机融合,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如第10题,要求考生结合选文的阅读,写一则“岳阳楼简介”的文字。回答这个题目,考生需要对文段总体把握,归纳主要信息,然后付诸笔端,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这个题目新就新在它既考查了考生读的水平,又考查了考生写的能力。把读和写有机融合,集于一题,这在我省近年来文言文命题中是比较少见的。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习文言文要“言”、“文”并重。不仅要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对文章内容、语言、写法的理解和感悟,要从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以丰富文化积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
  
  现代文阅读,最明显的变化是:由2000年以来每年考查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篇文章,改为考查说明文、记叙文两篇文章。这种变化只是形式上的改变,不是实质性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来年仍是考查两篇文章。这种变化,一是为了减少学生考场上的阅读量,增加其思维时空;二是为了改变试卷结构僵化呆板的模式,体现改革的精神。这也符合命题不求面面俱到,要重点突出的原则。
  (一)
  说明文阅读,选取的材料是《金字塔之谜新说》。这篇文章篇幅适当,语言通俗,条理清晰,趣味性强,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况且学生对金字塔并不陌生,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因而这篇文章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说明文阅读重在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但考虑到我省中考语文没有单独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的实际情况,结合说明文阅读材料,命制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的试题。也就是说把语文基础知识与阅读结合起来考查,这是我省中考语文试题的一大特点。说明文阅读试题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次引入语病修改的考查。因《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的要求,所以在考试中对语法的考查就成了一个禁区。今年的第12题,从运用的角度考查对用词不当语病的辨识和修改,这是一个突破。其目的是引导语文教学关注语言的规范准确,增强语言感受力,提升语言表达力。
  注重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如第13题,“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木乃伊’?”这道题既是考查语言运用中的“简明”原则,也是考查对相关信息的整合能力。第14题,“大卫杜维斯提出‘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这一惊人见解的依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道题也是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回答这道题首先要找到有效的阅读区间,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转换。
  联系相应学科,辐射课内外。第16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学过的相关知识,对‘胡夫金字塔’作一简要说明。”回答这道题,既要结合文章内容,同时还要联系地理、历史课本中学过的埃及及金字塔的相关知识。这道题体现了较大程度的综合性,难度较高。为了降低难度,题干作了一些提示,要求“从形状、规模、功用等方面说明”,这些在答题时都要综合考虑。
  设置开放性的试题。第17题,“‘金字塔之谜’和‘金字塔之谜新说’给了你怎样的启迪?”这是一道开放题,回答这道题要围绕“谜”的创造和探究才合乎命题意图。“金字塔之谜”给人的启迪: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了世界奇迹。“金字塔之谜新说”给人的启迪:科学是无止境的,人类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才能揭开科学的奥秘。
  (二)
  记叙文阅读,选取的材料是《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这篇文章语言浅显通俗、情节感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这篇文章主题鲜明、积极,文章引导人们关爱他人,尊重人格,启迪人们要有同情心,激发人们树立责任感,同时,倡导人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阅读这样的文章,对于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确立健全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叙文阅读重在考查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领悟能力的考查。试题基本遵循了从易到难、难易适度的原则,题目的设计针对考生的认知水平,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记叙文阅读试题大体上着眼于以下几方面能力的考查:
  识字写字能力。如第18题,考查了“嬉”和“敞”的书写,这道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是非常显著的。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普遍忽视识字写字,尤其是教学中识字写字意识逐渐淡薄。因此,通过中考的引领,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还是非常必要的。
  整体感知、理解能力。如第19题,让考生归纳“我”去拜访新邻居的原因,从而明白故事的缘起。第21题,理解心理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第22题,考查学生理解特定语境中的句子的含义,同时,也是换一个角度理解文章标题的深层含义。第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的理解与把握的能力,问题看似简单,要得出正确答案,却需要对全文的情节进行梳理,弄懂故事情节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分析评价能力。如第23题,让考生对文中的“索尼亚”这个人物作出评价。这道题难度比较大,回答这道题需要考生从故事中抽象出人物的品质,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加以精炼概括,对人物作出准确的评价。
  综合表达能力。如第24题,要求补写文章结尾索尼亚要说的话,这道题有较大程度的的综合性,不仅考查了运用语言合理表述的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回答这道题,一要把握文章的主题,二要对人物作出全面理解。如第25题,要求考生写出最想对索尼亚和三个盲童说的一句话。这是换一个角度让考生谈阅读感受,它需要考生结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在“披文入情”的前提下,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水到渠成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得深,感悟得透,就谈得真切;反之,就无话可说,即使勉强说之,也是平淡无味。
  中考阅读试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试题,赋分高,考生失分比较严重。今年的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试题都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认真研究今年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及答题要领,可以举一反三,以便在来年的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其他文献
方永江  工作之余,读读书、写点东西、与二三朋友相聚,是我多年的生活状态。好读书,但求有所解。于读书中去体味沧桑,感悟人生,享受生活,其乐无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心路历程的记载,人生的七情六欲、悲欢离合,都有了。读书,可以从中体味人情冷暖、人世沧桑。书籍是作品主人公或作者人生的记录,是鲜活的生活写真,艰苦卓绝、平坦如砥,或平凡或辉煌,全齐了。读书,可以从中感悟生存艰难、人生苦短。书籍
期刊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1-6题 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4分)  春日的洪泽湖,碧水清清,茫无(ya)__________际。湖岸的花木争(yan)__________斗艳;夕阳西下,扁( )舟更忙;纵观远景,又如海市蜃( )楼,好一派风光。  2、根据提供的内容填写诗文原句,完成括号内相应的作家或作品的填空。(10分)  (1)__
期刊
三峡水库会不会因地震影响大坝安全,这一直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专家对此已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三峡水库蓄水诱发地震虽然不可避免,但绝不会是灾害性的。  原因有三:其一,三峡大坝坝址建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是相对稳定的地块,本身没有断裂和破坏;其次,库区最近的地震断裂处离坝址有39千米,地震点发生地震并传到坝址来,实际发生的基本裂度不会超过6级,而三峡工程是按照抗7级裂度设防的;其三,自古以
期刊
席慕容,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四川,现居台湾。当代诗人,诗集主要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一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莲的心事》即是这样一首温婉的小诗。  这首诗中的荷花再也不是“才露尖尖角”的新荷,也不是香销、色褪、叶凋的残荷,而是盛开的夏荷。新荷宛如十二三岁的女孩,充满清新、妩媚的美;残荷大有美人迟暮之感,具有凄凉的美;盛开的夏荷则恰似
期刊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篇小小说,《招牌菜》的特点是在有限的文字空间里,表现了更别致精巧的情节。  全文的中心是“感恩”,为了突出这一主题,作者设置了两个人物来表现:林子是正面人物,也是小小说的主人公。因为感恩,他不愿父母为供他上学再吃苦受累而悄悄撕掉了录取通知书;因为感恩,小说以插叙的方式交代了林家是如何获得“秘制盐水鸭”的配方和那坛百年老卤的;因为感恩,林子父母才放心把林子送到二叔那里学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一)1.阅读下面的微型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suì;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1};那lǐn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bó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wēi。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2}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
期刊
那年,一场变故悄悄( )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体质本就léi____弱的父亲,因为jiāo_____虑过度,也随即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  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那年我才十三岁。山村的夜色中,黑qūqū________的远山像一副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偌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嗥,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
期刊
李阳波的《水果》实在是一篇耐人寻味、感人至深的微型小说。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发生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的“一桩案子”。语言虽平淡,可那曲曲折折的情节却让人欲罢不能,那份沉沉的母爱也让人难以释怀。  小说一开头就说“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发生了这样一桩案子”。到底是怎样的案子呢?开篇就设置了一个悬念,不由你不读下去。案子的经过叙述完了,可第二个悬念也紧跟着产生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
期刊
先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②,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③,或因而抄录④。抄录完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学,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公事迹》)    注释:  ①先公:先祖,指欧阳修。先,旧时称已死的人为先,多用于尊长。孤:幼年失父为孤。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读dí,芦苇。③闾里:乡里。闾,读l
期刊
2006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确定的话题是“财富”。2006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财富。金钱是财富,知识是财富,时间是财富,健康是财富,信誉是财富,亲情是财富,朋友是财富,成功的经验是财富,失败的教训也是财富……拥有财富,我们才可以拥有真正富有的人生。请以“财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