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讨好别人,是一种病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中写道:“不要浪费时间讨论谁是好人。要做一个好人。”
   在一般人的头脑里,好人的价值不证自明,毋庸置疑,似乎是好人多多益善。至于谁是好人,好人的心理和行为有些什么特征,则很少有人仔细想过。
  然而,在美国有一个叫“好人综合症”的说法,为人们细心思考好人和好人所做的好事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分析与治疗视角。
   所谓的“好人”,是那些对别人特别亲切和善、特别好说话、有求必应、想方设法帮助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为荣的人们。对他们来说,当好人不仅是一种习惯或行为方式,而且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
   好人做的是对别人有利,令别人高兴的事,所以好人总是能够讨人喜欢。很少有人讨厌好人来替自己无偿地做好事的。
   可以说,接受好人助人为乐行为的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带有自私目的,利用和受益于好人的这一特点。而好人对此不仅不在乎,而且还乐在其中。好事未必有助于社会中善的累积,这是一个问题,但一般人只是把它看成一个无大碍的问题。
   然而,2001年布莱柯的《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一书问世,宛如在好人众多的美国社会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不仅一下子成为畅销书,在著名电视主持人奧普拉·温弗里的电视节目里成为讨论的专题,而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大众心理学经久不衰的话题。
   布莱柯的书让读者看到,一心当好人原来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个体价值的信心匮缺,渴望用对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势,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为“癖”的习惯和依赖。
  布莱柯所说的“讨好他人”综合症就是人们现在一般所说的“好人综合症”。好人综合症是可以自我测试的,心理学家们建议每个人不妨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例如:
  “你是否在想说不的时候却说了是?”
  “你渴望所有的人都赞许你吗?”
  “如果有人不喜欢你,你觉得难受吗?”
   自我检测的先决条件是对自己诚实,如果一个人对上述问题回答“是”,那么他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好人综合症。
  好人综合症往往不仅是一种行为偏差,而且是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征兆。
   例如,好人综合症患者一般都是事业平庸者,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但成就却相当有限,做好事于是成为他们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
   又例如,他们的家庭或家庭关系可能有欠缺,如孤儿、单親,得不到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关爱,这会使他们更加在意关系疏远者对自己的好感,不惜为之付出任何努力;有的甚至一面对家人恶言相向,一面对外人特别和蔼可亲(也就是俗称的“白眼狼”)。
  “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合乎常理的行为,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界线”。每一位个体的人都生活在某种身体、感情和思想的健康界线之内,这个界线帮助他判断和决定谁可以接纳,并接纳到什么程度,为谁可以付出什么,并付出到什么程度。
  人的负面感觉一般也是由这种界线意识所决定的。例如,你的孩子做功课需要你帮助,或者要求你周末带她到儿童乐园去,你若做不到,就会感到内疚。如果你单位的领导督促你在业余时间多做好人好事,你若做不到,则很可能感觉到的不是内疚,而是害怕领导不高兴,会记你的账。
   不顾一切地做好人好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计任何代价地要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在有这样的行为之前,或者在这样的行为成为你头脑中的“好事”之前,你的个人健康界线和亲疏意识一定先已发生了某种变异。因为在人类社会中,正常家庭所给予幼儿的自然教育,包括亲疏关系教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与好人综合症伴生的往往是扭曲的幸福观。格勒弗医生是一位专门诊治好人综合症的权威,也是《不再当好人》一书的作者。
   他指出,几乎所有的好人在意识或下意识中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觉得我好,也会敬重我,重视我。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
   其实,这种幸福的感觉或自我意识的满足取决于他人对我的看法,我自己并不能把握它,因此我实际上并不幸福。
   对于患有好人综合症的人们来说,做好事不留名,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不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根本就是一个毁灭他们唯一幸福的灾难。对他们我们不应该去作道德的指责,而是应该给予理解、同情和怜悯。
   勃朗宁夫人在她著名的长诗《奥萝拉·莉》中写道:“愿仁慈的上帝宽恕一切好人。”
   这个“宽恕”真是再确切不过了。
   谭晨摘自“如学传媒”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不要随意去打扰别人的幸福,说话之时,应该顾虑别人的感受,否则会容易破坏别人简单的幸福。  一位好朋友打电话来,说她的新房已经装修好,准备入住,让我去看看。电话那头,分明是一阵充满喜悦的声音。就算隔着电话,我也能感觉到浓浓的幸福味。   我这位好友,夫妻俩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经过多年打拼,全款买了一间90平方米的房子。见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我无比高兴。   第二天,我便欣然前往。朋友已早早
期刊
她回忆起奶奶曾问她,结婚的时候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她当时俏皮地说:“我结婚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就要您手中的这根拐杖!这就是您给我最好的嫁妆,我也要搀着奶奶出嫁……”   一   她很不幸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在她之前妈妈已经接连生了三个女孩,生下她后,妈妈就经常受到亲奶奶和爸爸恶毒的辱骂,无奈之下她被送给隔壁村一直不能生育的远房亲戚。   谁知,她才到养父母家三个月,养母就怀孕了。养父母合计
期刊
两个好友对待“猪小姐”这个绰号的态度泾渭分明,甄曼每每看他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总是乐不可支。  经过一个寒假的营养补充,甄曼由一个亭亭玉立的如花少女,变成了一枚敦实肥重的“猪小姐”。开学第一天,她如往常一样踩着铃声兴高采烈地来到教室和同学交流寒假心得,刚一落座就将同桌赵鹏鹏从自己的“座位领地”挤了出去。赵鹏鹏“哎呦”一声摔倒在地,引来同学讶异的目光。情急之中的赵鹏鹏出言不逊地埋怨道:“急着投胎吗?
期刊
付出温暖的人,不会感到寒冷。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情,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善良。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善良”这个词变得有点意味深长。记得大学时,班上有位同学提到我时说“她很善良”,我心里略微不自在了一下,觉得太敷衍,反问:“这是不是说明我没有其他优点了?”因为夸其他人“漂亮”“有才气”“可爱”“聪明”,这些词华丽而闪闪发光,而“善良”似乎暗含着软弱可欺的意思。   多年之后,那位同学联系我,依旧提到
期刊
近日,四川成都一辆网约车副驾驶车座后,一张暖心的小纸条,引发网友点赞。  小纸条上面写道——  “成都实在太大啦,因为我爸爸不是本地人,可能偶尔会有操作比较慢的时候,希望您能多一丝理解……关于驾驶技术您放心哟,一定把您安全送往目的地。”  这位网约车师傅叫谢文兵。听说“女儿贴小纸条的事情”受到网友的称赞,谢师傅笑得很开心:“是我12岁的小女儿写的,她让我贴到后头。”  那张纸条就在副驾座后背上,用
期刊
那些敏锐的感知,早已在无声无息间,透露出一个人的弱点所在。  初秋,在米兰街头的小店,与朋友品尝当季的黑松露意面。隔壁桌坐着一位又高又瘦又漂亮的白人女孩子,十分赏心悦目,四周的目光总是忍不住落到她的身上。   朋友也偷偷看向她,忍不住小声啧啧赞叹,语气却有些遗憾:“那边的女孩真是好美哦,但那一口牙……有些可惜了。”   我有些疑惑地看向朋友:“哪里可惜了?”   她很惊讶地看我:“你没注意到
期刊
跟朋友逛街,看到一条很漂亮的深蓝色半截裙,正想买下来,朋友说:“类似的裙子,你不是已经有很多吗?穿上之后,人家也不会发现这条裙子是你新买的。”   她说得没错。可是,我们不是常常买款式类似的衣服鞋袜吗?起码,在一段时间里,除了一两件流行的款式外,其他的衣服都是差不多的。   有时候,我们欢天喜地买了一件新衣,回家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有类似的。   人的品味会进步,基调却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期刊
刘秀祥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在大学期间,他先后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中华新“二十四孝”提名奖等荣誉。也有很多爱心人士想要资助他,但都被刘秀祥婉拒了,他说人生得靠自己去奋斗。  “苦难不能束缚灵魂,我们要相信奋斗的力量……”2020年春节前夕,刘秀祥为上千名师生做的一场演讲,听得许多人热泪盈眶。4岁时父亲病故,哥姐随后离家而去,母亲疯癫,他以稚嫩肩膀撑起飘摇之家;睡过猪圈,捡过破烂,自食其力
期刊
根据公开数据,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安置家中老人,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可能是大多数家庭的难题。  相濡以沫,儿孙绕膝,是多少人对于养老的美好想象。而在现实中,即使是吃饭,对年迈的老人都成为难题。更多的时候,他们选择沉默,甚至希望自己做个透明人。   瓦房年日已久,墙角长满青苔。门前空地上,龙眼树落下一片树阴。93
期刊
我也学会了人要活得规矩,只要你尊重天,尊重命,尊重文字,尊重饭粒,尊重兄姐长辈,你自然就活得对得起自己了。  我是在父母不少的谎言中长大的。例如,饭要吃得干净,如果用餐时碗盘餐桌的饭粒撒落如满天星,将来肯定娶个大麻子。无论多生气,都不可以打骂兄姐或长辈,因为老天的闪电会劈死你。又如,见到地上写有文字的废纸张,不可践踏而过,把文字踩在脚底,长大后不会读书。   虽是谎言,无伤大雅,没有父母存心说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