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的“潮泉”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常识中,地球上只有水量巨大的区域,才会受月球引力影响而出现明显的潮汐现象。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潮汐远远不止海洋和大江大河才有,在看似最不可能和潮汐有“半毛钱关系”的内陆地区,地球上最小的水体——泉水,居然也会出现潮汐现象!
   这便是罕见的、能够在涨落间谱写出唯美韵律的——潮泉。顾名思义,潮泉便是会涨落起伏的泉水。泉水的涨落,难道也和大海一样是月球引力造成的吗?如果不是,究竟又是为何?
   目前被發现的著名潮泉有湖南桂阳潮泉、重庆巴南丰盛镇潮泉群、贵州长顺县威远镇潮泉。我们就逐个去看看它们吧!
   会变色的湖南桂阳潮泉
   湖南桂阳潮泉的面积可达100平方米左右,足足有9米深。桂阳潮泉每天都会涨潮落潮,幅度约10-20厘米;但每隔5年会发生一次大潮,涨潮幅度最高可达9米,涨潮会持续一周左右;而落潮时间就短得多,约3-4小时,且落潮时泉池内还会出现巨大的轰隆声。
   以上现象都是潮泉所拥有的共同特征,本不足为奇,桂阳潮泉最独特的是它居然会“变色”!
   当地居民能够根据潮泉的颜色来预测天气的变化,当泉水一反常态呈现出青绿色时,便知将有暴雨到来。这种看泉测天气的方法,在当地经多次验证,被当地人认为非常可靠。
   究竟潮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桂阳潮泉又为何会“变色”?
   桂阳潮泉为何会潮涨潮落?
   高级工程师蓝晓明在2015曾跟随中央电视台拍摄组对湖南桂阳潮泉及其外围地区进行了为时7天的考察,围绕附近的有关地形地貌、水库、落水洞、溶洞、暗河以及当地村民,作了详细的调查和访问。蓝晓明发现,桂阳潮泉四面环山,山体岩石主要为石灰岩,且该潮泉正好处于一个石灰岩的落水洞中。
   落水洞往往呈漏斗状,是石灰岩地区自地表通向地下暗河或溶洞系统的垂直通道,在石灰岩地区较为普遍,它一般由石灰岩的溶蚀现象所产生。
   潮泉既然会涨潮落潮,必然存在进水口和出水口。蓝晓明一行调查发现,桂阳潮泉落水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地下暗河,只是方向和位置不同。据推测,该潮泉的进水口是沿岩层层面或沿走向断裂面溶蚀的地下暗河;出水口则是另一组垂直于岩层走向的断裂面形成的地下暗河,但是出水口并未处于落水洞的底部,而是在落水洞的腰部,这就使得潮泉落潮到最低点的时候,也能有几米的深度。
   而出水口很可能是一条或多条狭窄的、竖着的缝隙,这些缝隙凹凸不平,易受到泥沙、石块、树叶、杂草及塑料袋、布条等杂物的阻塞。蓝晓明指出,潮泉的落水洞处于附近地势的较低点,暗河的水很容易汇集于此。他猜测,进水口的地下暗河水流时大时小,或者间歇性给潮泉补水;而出水口是出水量较小的缝隙,进水量大就会导致潮泉水位上涨,水流小时会使水位下落。这就是桂阳潮泉每日都会经历2-3次的小幅度涨落的原因。
   那么桂阳潮泉每5年一次的大涨大落和轰隆巨响,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桂阳潮泉每日小涨小落数次,时日一久,出水口就会逐渐被堵塞物堵住,几乎封闭,这就会导致池内水位在一周内大幅度上涨数米。最终,堵住出水口的杂物将承受不住水压,被彻底冲开,出水口的裂隙也将疏通并被冲垮、拓宽,导致水流狂泻而出,一周以来积蓄的巨大水量便在3-4小时内泻去,这如同泄洪般的排水速度,势必会伴随着巨大的轰响声。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桂阳潮泉5年一次的大潮涨得慢,落得却快,并伴有轰隆声。
   桂阳潮泉何以能“变色”测天气?
   桂阳泉水为什么会变色?且还能与天气联系起来呢?
   蓝晓明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水中鱼虾的功劳。蓝晓明猜测,桂阳潮泉水域面积较大,所以水中生存着很多小鱼小虾等生物,这些生物对气温、气压比较敏感。一般而言,天气将要出现变化时,总会有一些气象学的参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人类可能感觉不到,但魚虾却对此十分敏感。就像暴雨前夕,燕子低飞、田螺出水一样,潮泉里的鱼虾也会表现出异样或者“躁动”,搅动潮泉底部的泥沙、落叶等物,最终使泉水的颜色看起来像发生了变化。
   当地居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观察这一现象,对天气进行准确判断。
   陆生“潮汐”成因存在多种说法
   前面提到,中国内陆地区著名的潮泉可不止桂阳一家,人们在重庆、贵州也发现了这种大自然奇景!
   早在2003年,《人民日报》就报道了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的潮泉群。据重庆市地质研究人员朱顺知介绍,潮泉在国内本就罕见,而像丰盛镇这种在800米距离内连续出现4个潮泉洞的壮观潮泉群,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每隔两小时左右,潮泉洞地下便会发出一阵阵闷雷般的响声,继而泉水就自然而然地从洞中涌出,只流淌不喷射。每天,这样的涨落潮会出现12次之多,雨季则更是频繁。
   在贵州出现的潮泉,则位于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威远镇,不过关于此潮泉鲜有报道,只有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这样描述该泉:泉水从山麓石隙中涌出,日有三潮涨落奇观。
   虽然各地出现的潮泉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自然景观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同地区地质环境不同,所以形成的同一类自然现象,也具有不同的成因。
   重庆市地质研究人员朱顺知曾用“虹吸”现象来解释重庆潮泉群的成因。他认为,潮泉群的地下涌泉通道应该是真空状态,这些通道直插入地下异型水库中的某个部位,当水库中积水超过一定程度时, 通道就像吸管一样快速把水吸出,水位同时也迅速下降,降到这些“吸管”通道无法再吸出地下水,方才停止;待到积水再次蓄积到一定量时,便又被通道吸出,从而形成潮泉。
   而南昌大学的谭慧斌等专家,则对潮泉的成因提出了挤压模型、洗衣池模型等假设。
   挤压模型假设与蓝晓明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模型假设潮泉池塘中的水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源补充,而池子底部含有一定的泥沙,能够堵塞住泥沙下的微孔。这些微孔与溶洞、暗河相通。当水源补水、水位上升,水压增大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就会挤开微孔。微孔打开后,水便流入溶洞内暗河,使得水面下降,水压减小,水速逐渐减慢,微孔再度被泥沙堵塞关闭,从而形成涨落潮。
   在洗衣池模型假设中,潮泉就好比一个洗衣池,石灰石和泥沙等物被比喻为洗衣池模型中的塑料袋。当池中水位低时,由于重力作用,池底部的出水口会被塑料袋堵住;随着水位的逐渐上升,堵住出水口的池底塑料袋也将在浮力作用下浮起,使出水口畅通,池中水得以流出,形成落潮现象,直到水位低到塑料袋又得以在重力作用下将出水口堵住,为下一次涨潮做准备。就这样,潮起潮落,周而复始。
   蓝晓明认为,由于潮泉这种大自然奇观实属罕见,所以其蕴含的诸多奥秘,还需要更多的地质研究人员去实地考察,发现更多未知。
其他文献
2012年10月31日,一位妇女在邕江河道上摇船回家2012年10月26日,邕江岸边停泊的渔船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有一条迂回曲折泻入珠江水系的“母亲河”——邕江。  21世纪初,邕江上游西乡塘区石埠三津渡口到三岸大桥沿岸,還居住着242户船民。他们常年生活在船上,衣食住行都在船上,迎亲娶嫁也不例外。发洪水时,船民们毫不畏怯,稳稳当当地将船只的绳索绑在岸边的铁桩上,心里念着水涨船高的道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當你走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跟好友聊着近期彼此的生活,谈到某件趣事时,你们哈哈大笑。忽然,你的心头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周遭的环境、擦肩而过的游人、好友的笑容、说话的腔调……周围的一切竟如此熟悉一一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似乎在曾经某个时刻已经经历过。  我们将这种体验称为“昨日重现”。我们常感叹:“我好像梦见过这个情景耶。”“这个人我肯定见过,但是我就是想不起来。”如今,它还有个说
图/受访者提供“一定要感觉到跟这些人物心连心”  《76天》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后,导演吴皓忙着宣传、接受采访,当时对这部片子究竟能走多远,他与团队没太多想,“现在已经很感恩了。”影片记录了2020年初武汉在封城的76天里,各大医院ICU的患者和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对吴皓来说,《76天》更像是一场实验,93分钟的片长,他完全放弃了配乐和旁白,仅凭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结推进。  2020年
藤本今年67岁。他曾在11年的时间里,担任金正日的贴身御用厨师,不但娶了小自己20岁的朝鲜女歌手为妻,还住在平壤最高领导人官邸对面的高级干部公寓,开昂贵跑车,参加机密派对,每年飞往世界各地,为将军选购珍贵食材。如今,他和并不年轻的情人隐居在日本一座远离繁华闹市的偏远小镇,用新身份过着拮据的生活。  在邻居的印象中,他的真实姓氏是高桥。2001年4月24日,他从平壤坐飞机偷逃回到东京的那一刻,高桥在
赛马活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十分流行,在印尼的松巴哇岛也是如此。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所有的骑手都是儿童,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不超过13岁。    松巴哇岛位于马来群岛南部的东帝汶和巴厘岛之间,面积约为1.5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这个岛屿是一个由火山、热带雨林、沙滩和适宜马匹生长的广阔草地组成的天堂。    这里的赛马几乎都不超过1.5米高,体形瘦削,奔跑迅速,但并不强壮。正因如此,这里的
“越基础的形式在越动荡的背景下会越稳固。绘画作为艺术的基础形式,在当下信息量超大而充满迷茫、冲突和矛盾的文化巨流中,反而会释放出更大的空间和能量。”  画家马轲刚过知天命的岁数,温和谦虚中显出某种笃定与自信。  淄博启蒙、东非支教、欧洲游历、央美研习……数十年来,马轲从情感与智识层面进入绘画,在多重视角中拓展出自身复杂的绘画语言。英国艺术评论家凯伦·史密斯称其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画家
司琪和男友购置年货布置居室。她每天都会给老家的防控部门打电话,询问返乡政策聂护士  北京同仁医院骨科的聂志红护士今年在科室跟同事们一起度过除夕。爱人和孩子都在老家河北邢台,考虑到疫情和自己作为医护人员的身份,小聂决定今年春节留守北京。  入职一年多,正好赶上新冠疫情从暴发到逐渐平稳,小聂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刚开始也经历了恐慌,但当她看到医院的前辈们众志成城、奔赴武汉,内心除了敬佩,也渴望
美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起连环杀人案,西雅图的“绿河杀手”接连杀害48位女性的案件,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绿河水中立着两具女尸  1982年8月15日,喜欢钓鱼的罗伯特·埃斯沃思跳上橡皮艇,沿着绿河向西雅图郊外划去。途中,罗伯特突然发现清澈的河底石缝中夹着一名少女,双目圆睁。  刚开始,罗伯特以为淹在水底的是一副女性模具,于是他试着用木杆上前戳探。这一戳不要紧,失去平衡的橡皮艇一下侧翻,罗伯特正好跌
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多的先进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失去某些东西。许多古老的技术、发明和制造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失传;而一些技术到目前仍未被现代科学家们充分理解。有些技术被我们重新发现,但许多更神秘的已失传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传奇。  安提凯特拉装置  安提凯特拉装置是最神秘的考古文物之一,它是100多年前潜水员在希腊安提凯特拉岛的一艘古船残骸中发现的一个青铜装置。该装置由
植物会“说话”  在英国小说家约翰.温德姆的笔下,有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植物,它们能走能跑,有思考能力,能够协同作战,共同捕杀人类。这就是温德姆末日小说《三尖树时代》中的三尖树,它们最特别的能力在于能够相互沟通。因为能够沟通,所以它们能够合作,制定作战计划。这看起来很科幻,然而科学家却证实了,植物确实有自己的“语言”,能够相互交流。  当你漫步于一片森林中,深吸一口气,就可以闻到植物的“语言”。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