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惩罚与滥用惩罚都不妥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不相信简单粗暴的方式会替代丰富多彩的教育手段,但我们更不相信一个没有严格约束的孩子会成才。“严师出高徒”“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些自古就有的教育名言,之所以能盛传至今,就是因为它道出了教育的基本内核,就是要“严”,只有严才能出人才。
  不敢懲罚和滥用惩罚都是要不得的。一方面,高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惩罚似乎被人们视为异端,被视为对人权的侵犯,使教师不敢使用惩罚这个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受教师素质的影响,不分青红皂白、程度轻重,滥用惩罚的武器,以至于造成惩罚的过激、过重等问题,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时的确是来自于对不利事件的担心和惩罚的惧怕。尽管惩罚对学生学习有好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还是不愿意接受惩罚,因为它毕竟不像奖励那样能够使人身心愉悦。为此,惩罚仍然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一般不应鼓励使用。但是,只要不是任性“发挥”,惩罚在教育中还是有它一定的行为约束力的。
  非常规的教育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搞不好就会演变成体罚和殴打。为此,正确的非常规教育惩罚不应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应是一种教育的法规要求。这种法规要求应该是国家保障教育工作的意志体现和学校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教育现实呼吁我们要尽快立法确立中国惩罚教育的地位和权威,保障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惩罚教育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惩罚的具体形式与内容,明确操作细则,明确追究、惩处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罚的有关规定,以使教育惩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f917700102x3m3.html)
其他文献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就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与时俱进,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畅游语文的
期刊
一些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经常报道现任党政领导人为企业做广告,形式和提法多种多样,诸如“某书记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亲自为企业做义务广告员”,“某市长在大会上表示,我愿意为企业露面做广告”等。有的媒体还将报道推荐参加好新闻评选。如2004年5月27日《潇湘晨报》B3版一组《伊莱克斯(中国)落户长沙》的报道。其中一条为《副省长现场做广告》的“相关链接”。消息导语为:“在昨日的庆贺会上,副省长贺同新不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的学科具有内在的兴趣。然而外语学习因为操练多,记忆重,信息量弱,不易保持和激发学生兴趣。有个英国语言学家到中国来考察,
期刊
如何开发利用好地方党报理论阵地,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是我们应深入思索的一个现实的问题。笔者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当好领导参谋,让实用理论落。地方党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传播就需要从典型人物上来进行,借助正面的影响来带动社会的发展,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性.可以说在网络语境下,自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
新闻发言人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新闻发布人员,其实质是一种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政府、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政府或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发言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工作集体,从事材料的收集和了解情况等工作。同时新闻发言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合作沟通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现代意识不断增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些都对现代报纸版面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到地
要想使课堂教学最优化,达到艺术性效果,教师就要善于设置疑问: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问面不但要广,而且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课堂教学中的各环节或各活动间的
期刊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并非只是教书的工具,也是有感情、有思维的。 Teachers and students get along day and night, they are not just teaching tools, but also feel
期刊